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精益成本管理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擴展閱讀
古董價格從哪裡來 2025-07-08 22:01:35
石油上漲老百姓怎麼辦 2025-07-08 21:54:17

精益成本管理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7-08 19:00:26

① 阻礙精益生產實施的因素有哪些

精益生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效益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企業都開始實施推進精益生產,但是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取得成功,推行的過程中總是困難重重,阻礙精益生產實施的因素有哪些呢?
精益生產缺乏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
精益生產方法不僅僅是一種生產工具,更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與體系。而部分單位認為精益生產咨詢是生產部門的事情,其他部門如財務部、市場部、人事部等認識不足,並且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使得這些部門缺乏協調配合的積極性,使得精益生產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精益生產缺乏員工激勵機制
精益生產強調員工之間的團結協作和積極主動性,而大部分企業在推廣精益生產方式時忽視員工的作用,對員工激勵機制不夠,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不高。導致精益生產在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存在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反饋和改進。另外,大部分企業利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大部分企業缺乏長遠規劃,不夠重視對精益生產的投入,缺乏定期的員工培訓,使得員工知識和技能與精益生產方法要求相悖,也使得精益生產不能順利實現。
對精益生產缺乏專業認識
精益生產要求「提倡節約,降低成本」的企業文化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國正在推行5S咨詢和精益生產的企業在短期內迅速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實現了利潤,從而吸引更多的單位採取精益生產。這些單位企業文化欠缺,以人為本的理念也不受重視。單位管理者僅僅以提高利潤為目的,對精益生產實質不了解,造成精益生產過程存在片面性,導致整體效率不高。
精益生產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機制
單位雖然推行精益生產方法,卻並未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精益生產缺乏必要的監督,也缺乏相關部門的配合,導致精益生產效果大打折扣。沒有監督部門的監督管理,員工的積極性沒有得到發揮,精益生產過於形式化,執行力度比較欠缺。

② 目標成本管理六種方法

目標成本管理的六種方法包括:

  1. 基本經驗的成本管理方法

    • 企業依據過往經驗設立成本標准,作為成本管理的基準,監督日常運營並調整成本預算。
    • 優點:基於歷史數據,能及時發現成本波動並採取措施。
    • 缺點:行業環境或市場條件變化時,可能導致管理決策失准。
  2. 基於預算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

    • 強調設定成本目標,並將其分解為各業務環節的具體目標,確保各環節成本不超過設定值,同時確保項目或產品達到預期利潤。
    • 優點:確保成本控制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
    • 缺點:需要精確預測,否則可能導致預算偏差。
  3. 基於標桿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

    • 以行業領先者的成本標准作為參照,持續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效率。
    • 優點:激勵企業追求卓越。
    • 缺點:需要企業具備較高的行業洞察力和學習能力。
  4. 基於價值分析的成本降低方法

    • 通過評估產品或服務的各項功能與其成本的關系,識別非必要或過高的成本,以提高價值。
    • 優點:旨在通過降低成本,優化產品設計,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
    • 缺點:實施時需謹慎,確保不犧牲產品或服務質量。
  5. 基於活動的成本管理方法

    • 通過分析企業活動的成本,識別成本動因,並進行有效管理。
    • 優點:提供更詳細的成本信息,有助於企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6. 持續改進與精益成本管理方法

    • 強調持續改進和精益管理,通過消除浪費、優化流程等方式降低成本。
    • 優點: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注意:第五和第六種方法雖未在原文中明確提及,但在實際的企業成本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此作為補充。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或綜合運用上述成本管理方法,以適應市場變化和企業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