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會理自然資源在哪裡
擴展閱讀
酷炫的小工具有哪些 2025-05-20 20:56:14
為什麼石油是噴出來的 2025-05-20 20:53:09

會理自然資源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02 15:13:53

① 請問隴南市禮縣自然資源局辦公樓在哪各種地圖上都找不到,謝謝

自然資源局是新成立的一個部門。國家自去年才成自然資源部,經過大概半年多時間,在國家部委層面上才確定工作人員、崗位等等,然後再一級一級的改制。到省裡面改為自然資源廳,然後市裡面才有自然資源局等等。各類地圖信息雖然是不定期的更新,但是新的單位比如說還沒有掛牌,當然地圖上是無法顯示的。
一般地市級的自然資源局,一定是原來的國土局、規劃局等單位合並的,你可以先去原來的國土局,哪裡現在肯定是自然資源局的一個部門,如果掛牌了,隨便問一下就知道局機關了,但若沒有掛牌,即使他們也不知道。

② 會理縣的自然資源

會理縣境內水系發達,積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42條,總積水面積4244平方公里,長999公里,出境流量75立方米/秒,河網密度2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212毫米,徑流深518毫米,年徑流總量23億立方米,地下水6億立方米。
會理縣境內河流流量穩定,天然落差大。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5.4萬千瓦,人均1.38萬千瓦,是世界人均的3.5倍,全國人均的4倍。

③ 會理有座產土豆的山叫什麼山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④ 南海在哪裡屬於哪個省

南海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大陸的南方,在建國初期屬於廣東省管轄,海南建省之後,就正式由海南省管轄。

我國有一片海域叫做南海,那裡自然資源豐富,風光迷人,那麼南海究竟在哪裡?屬於哪個省份管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01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02
南海位於北緯23°37′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北抵北回歸線,南跨赤道進入南半球,南北跨緯度26°47′ , 南海位於印尼的南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北邊至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香港和澳門,東北至台灣島,東至菲律賓群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03
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里,東西橫越約1000公里,北起廣東省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鵝鑾鼻一線,南至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西依中國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東抵菲律賓,通過海峽或水道東與太平洋相連,西與印度洋相通,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
04
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邊國家(地區)從北部順時針方向有台灣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大陸地區)。
05
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逐漸改稱南海。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南海中國大陸海岸線長5800多公里,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台灣。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⑤ 神兵巧渡金沙江答案

巧在快
金沙江是長江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屏山站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2.55億噸,約為宜昌站多年平均年輸沙量5.21億噸(1950~1989年)的48%,少數年份所佔比重更大。如1974年,屏山站年輸沙量達5.01億噸,占宜昌6.76億噸的74.2%,占長江大通站年平均輸沙量的近一半。因此控制金沙江的洪水和泥沙,對三峽水庫長期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金沙江泥沙含量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本區嚴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本區以山地為主,多數地區切割強烈,山高坡陡,加之斷裂發育,地震頻繁,岩層破碎,易於導致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發生。氣候條件方面,由於干濕季分明,植被的生長受到限制,岩層物理風化強烈,易於鬆散破碎,加之雨季降雨集中,歷時短、降水強度大的局地性暴雨,成為滑坡、泥石流的激發因素。人為因素方面,隨著人口增長,過度墾殖和放牧,加之濫伐森林,工礦、交通建設等也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然而從金沙江屏山站1954~1989年共36年的輸沙量系列統計分析結果來看,輸沙量尚無明顯系統性遞增趨勢,而與年徑流量有密切關系,呈現出水多沙多、水少沙少的基本規律。 從河段上看,金沙江巴塘以上河段,河流泥沙主要來自高山寒凍風化物和谷坡的崩塌、滑坡作用的產物,多年平均年輸沙量僅為1310萬噸,含沙量為0.535千克/立方米。巴塘至石鼓河段河流泥沙主要來自高中山的陡坡部分,石鼓站年輸沙量增加到3600萬噸。雅礱江口至屏山河段是金沙江流域主要產沙區,含沙量呈沿程遞增的趨勢,攀枝花站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761千克/立方米,巧家站為1.34千克/立方米,屏山站達1.71千克/立方米。金沙江在此河段內接納了雲貴高原中部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多沙支流,如龍川江、小江、牛欄江等。攀枝花站以上人煙稀少,基本屬於自然侵蝕,含沙量低於長江上游平均值;攀枝花站以下至屏山區間,由於岩層破碎,表土疏鬆,泥石流發育,含沙量沿程急劇增加。 金沙江右岸支流小江流域是中國暴雨型泥石流集中發育的地區之一。小江流域斷裂活動頻繁,新構造運動強烈,是地震多發地。這一地區主要岩石是元古代板岩和千枚狀板岩,河流分水嶺處有震旦紀白雲岩分布。頻繁的地震和人類活動使地表破碎,為泥石流的發生提供了條件。此外,流域內降水的垂直分帶性和干濕季交替現象更利於泥石流的形成。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乾季,形成泥石流的物質堆積起來,5~10月為雨季,其降水量可占年總降水量的85%~90%,最大月份(一般是7月份)可占年降水量的30%,集中的降水形成強大的沖刷力。據小江支溝蔣家溝上游觀測,只要有中雨到大雨就會爆發泥石流。據統計,小江兩岸有泥石流溝107條,且暴發頻繁,危害嚴重,其中蔣家溝有一年竟暴發泥石流28次之多。 頻發的泥石流沖刷和淘蝕地面、毀壞農田、村莊和工程建築,造成很大危害。小江流域面積為3120平方公里,而輸沙量達611萬噸,占屏山站的2.5%;含沙量高達5.01千克/立方米,是金沙江支流中含沙量最大記錄。 從金沙江各測站的輸沙量看,石鼓站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0.36億噸,占屏山的14.1%。至攀枝花站,集水面積占屏山以上的58.7%,而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0.50億噸,只佔19.6%。雅礱江匯入後,集水面積增大,占金沙江流域總面積(屏山以上)的85%,多年平均年輸沙量0.78億噸,占屏山站的32%。到華彈(巧家)站,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1.79億噸,占屏山站的70.2%。以上說明金沙江幹流的泥沙主要來源於雅礱江口至屏山的區間,這一區間的輸沙量約占屏山站的57%,其中龍街至巧家段尤為集中,其區間集水面積僅占屏山以上集水面積的5.7%,而泥沙竟佔29.5%。 1974年為金沙江最大輸沙量年,攀枝花、龍街、巧家、小得石各站輸沙量分別為0.56億噸、1.53億噸、2.98億噸、0.46億噸,龍街—屏山區間3.48億噸。 從各支流看,最大沙年多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龍川江、黑水河、牛欄江分別為1974年、1974年、1976年,年輸沙量最大與最小的比值,以牛欄江最大,達13.7,安寧河其次,為9.10,其他支流大多在5左右。 金沙江輸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10月,約佔全年沙量的96%左右,年沙量約80%集中在7~9月。泥沙年內分配比徑流分配更為集中,最大輸沙月,上游一般為7月,下游一般為8月。各支流5~10月徑流量佔全年的百分比為73.2%~88.7%,而輸沙量則佔全年的90.2%~99.8%。 金沙江各站的多年平均年輸沙模數為:攀枝花站約142噸/平方公里,屏山站近500噸/平方公里,雅礱江流域約294噸/平方公里,而攀枝花、雅礱江口至屏山區間高達2310噸/平方公里。區間內各支流上段輸沙模數一般不大,如牛欄江上段年輸沙模數僅69噸/平方公里;而下段因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回龍彎至大沙店區間,年輸沙模數增至1810噸/平方公里。 金沙江由於谷深坡陡、斷裂發育、岩層破碎、地面鬆散固體物質多,崩塌、滑坡、瀉溜極為常見。歷史上常發生崩坍堵江現象:1880年巧家縣石膏地垮山,崩塌體堵塞金沙江形成斷流;1935年會理縣魯車山崩,金沙江中形成高50米的堤壩,江水斷流三日,可涉足而過;1965年祿勸縣普福山崩,崩塌體達4.5億立方米。金沙江兩岸滑坡更為普遍,據統計,巧家縣大於30萬立方米的滑坡體有52處,老河口至巧家60公里河段內有40多條泥石流溝。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⑥ 高二地理中國陸地自然資源

重要的煤田有:山西:大同、陽泉、西山;河北:開灤、峰峰;山東兗州、陝西:神府;河南:平頂山;江蘇:徐州;安徽:淮南、淮北;內蒙古:東勝、准格爾、霍林河;遼寧、阜新;黑龍江:雞西、鶴崗;貴州:六盤水等。

著名的油田有:東北黑龍江的大慶,遼寧的遼河。天津附近的華北油田、山東的勝利以及中原油田(簡稱中華勝利了)、甘肅的玉門、新疆的克拉瑪依等。

主要的天然氣田有:陝北靖邊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長慶氣田(以長慶氣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輸氣管道);塔里木的輪台(西氣東輸);柴達木的澀北氣田(澀寧蘭輸氣管道);四川的瀘州、自貢威遠、江油、達川和重慶的涪陵、萬州等地(四川盆地環形輸氣管道);南海的崖城13-1氣田(向香港輸氣管道);東海的平湖氣田(向上海輸氣管道)和春曉氣田(供氣寧波、紹興05年建成)

著名的鐵礦有:河北遷安、內蒙古白雲鄂博、遼寧鞍山、本溪、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安徽馬鞍山、海南石碌等

銅礦:江西德興、雲南東川、湖北大冶(銅、鐵);鎢:江西大余;錫:雲南個舊;銻礦:湖南錫礦山;汞礦:貴州銅仁;鎳礦:甘肅金昌;稀土礦:內蒙古白雲鄂博;金礦:山東招遠;鋁土礦:貴州修文、山東淄博、廣西:平果;鉛鋅礦湖南水口山、青海錫鐵山等

對應地圖冊上的那幅中國資源圖來看,和同學之間互相問,強化記憶,多問幾次自己就記住了哈!尤其是最後一段的有色金屬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