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黑龍江省的礦石資源
黑龍江省擁有豐富的礦石資源,這些資源廣泛分布在全省各地。
哈爾濱市及其周邊地區礦藏豐富。阿城市蘊藏著鐵、銅、鋁、鋅、石灰石、鉬、銀和金。尚志市的大理石、花崗岩、石墨和原煤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五常市則有石英石、大理石、工程砂、磁鐵、鈦鐵、黃銅、沙金、汞、石墨和蛇紋石。
依蘭縣、巴彥縣和通河縣都有各自的礦產資源。依蘭縣主要礦產為黃金、石英、石棉和石墨。巴彥縣則有石灰石、草炭,以及石英石、煤和硫磺。通河縣的主要礦產是鐵、金、水晶石、大理石、石灰石和花崗岩。
齊齊哈爾市及其下轄區域同樣礦產資源豐富。碾子山區有花崗岩、麥飯石、河流石。甘南縣則有煤、高嶺土、陶土、碧玉、沸石、珍珠岩和花崗岩。克山縣礦產包括褐煤、紅粘土(紫泥)、石英砂、泥炭、砂質高嶺土、耐火土、氧化鐵、膨潤土和浮石。
鶴崗市礦產以煤、鐵、金、鎂和低溫粘土為主。東山區和蘿北縣有煤、黃金、石墨和煤。綏濱縣則有煤、石油、天然氣和黃金。
雙鴨山市內的尖山區、嶺芹慶亮東區、四方台區和寶山區主要礦產為煤炭。集賢縣和寶清縣也有煤、石灰石、硅石、鐵、大理石、陶土等資源。
雞西市的礦石資源以煤和石墨為主。梨樹區、麻山區和密山市也有相應的礦產。
大慶市作為石油城市,薩爾圖區、紅崗區、龍鳳區和讓胡路區都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伊春市的礦產以金、銀、銅、鐵為主。烏馬河區和翠巒區等地區也有鉛、鋅、銀、鉬、珍珠岩、煤礦、石灰岩、大理岩和粘土等資源。
牡丹江市的西安區有炭、黃金、石墨、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硅線石等礦產。海林市和穆棱市則以水晶、白雲岩、紅藍寶石等為主。
佳木斯市及其同江市、富錦市、樺川縣、撫遠縣和樺南縣等地區都有鐵、銅、鋁、金、石英等礦產資源。
七台河市以煤為主。
黑河市則以金、銅、鋅、瑪瑙為特色礦產。
嫩江縣和孫吳縣有銅、金、鎢、鉬、鋅、鐵、鎳、鉑、鋨等礦產。
綏化市的綏棱縣則富含金、銀、鈾等礦產。
大興安嶺地區內的加格達齊區、松嶺區和呼瑪縣等地區有沙金、白雲石、金、煤等資源。
塔河縣和漠河縣則以岩金、砂金、黃銅等為主。
省直轄縣級政區如安達市,以石油、天然氣為主要的礦產資源。海倫市則有花崗石、青石、煤礦等。
⑵ 為什麼說寧夏礦產資源豐富
中衛市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膏、硅石、黏土、石灰岩及金、銀、銅、鐵等20多種。其中,石膏儲量約7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中衛市已發現礦產30多種,礦產地189處,其中工業礦床62處。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19種,主要有煤、鐵、銅、金、電石灰岩、制鹼灰岩、水泥灰岩、飾面用大理岩、石膏、陶瓷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磚瓦粘土、建築石料、建築用砂等。遍布四鄉八壑,品位高,易開發,是寧夏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石膏儲量約7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黏土儲量約50多億噸,硅石儲量約1億噸,特別是煤炭儲量較大,約12億噸,品位和地質成礦條件較好,分布面積近200平方千米,屬低灰、低硫、低磷,高密度、高發熱度優質無煙煤。中衛市城鎮村建設用地1.40萬畝,工礦倉儲用地0.78萬畝,住宅用地0.35萬畝,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0.05萬畝,交通運輸用地0.05萬畝。中衛市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全長約182千米,占黃河在寧夏流程397千米的45.8%,年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年均過境流量328.14億立方米,最大自然落差144.13米。中衛市黃河水能蘊藏量200多萬千瓦,可利用能量160萬千瓦,屬國家黃河上游水利水能開發的重要梯級地帶,是西北可利用水資源最優越的城市。中衛市建成的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是西部大開發10大項目之一,設計控灌面積107萬畝,每年可供電6.06億千瓦時,解決衛寧平原120萬畝耕地的灌溉。中衛市境內與甘肅靖遠交界處的黃河大柳樹水利樞紐,是黃河幹流規劃建設的三大控制骨幹基地的待建工程,距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131千米,設計壩高163米,總庫容110億立方米,裝機200萬千瓦,年可發電78億千瓦時。中衛市大柳樹水利樞紐和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年發電量可達84億千瓦時,因此中衛將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水利水電能源基地,將是西電東送通道的重要的電源點和輸電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