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水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水資源是如何分布的
1. 地球上的水資源雖然看似豐富,實際上卻是有限的。地球表面約70%被海水覆蓋,但海水中的鹽分含量高,不適合直接飲用。
2. 人類對水的需求極為重要,飲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因此,清潔的淡水資源顯得尤為珍貴。
3. 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來源於冰川、高山積雪和地下水。然而,這些淡水資源僅佔地球水資源總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部分又只佔30.4%。
4. 由於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實際上非常有限。
5. 因此,節約用水成為每個國家和地區面臨的緊迫任務。我們應該意識到水資源的寶貴性,並採取措施減少浪費,確保這一珍貴資源得以持續利用。
Ⅱ 試述水資源的含義及特徵.為什麼說地球上水資源是及其豐富的
水資源定義為「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綜上所述,可將水資源分為廣義水資源和狹義水資源。 廣義水資源是指以海洋水、河流水、大氣水、地下水、冰雪含水等各種形態存在的水體總量。狹義水資源則僅指被人類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
水資源具有以下特徵:
1.有限性
地球表面約四分之三的面積為海洋所覆蓋,但人類可直接利用或有潛力開發的水資源卻十分有限。其中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 53%,而固體冰川又占淡水資源總量的68. 69%,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在液體形式的淡水水體中,深層地下水又佔有很大比例,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對其開發利用較少。因此,目前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其儲量約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2.不均衡性
首先,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地球上有些地區水資源十分豐富,而有些地區則十分貧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拉丁美洲是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水資源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亞洲,水資源約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衡。受降水等各種自然因素影響,在一個地區,某個季節可能徑流豐富,另一個季節則徑流很少。以中國為例,中國夏季降水豐沛、徑流多,冬季降水少、徑流少,且越是乾旱的地區變化越大,如華北地區的一些河流,豐、枯年的水量相差達十倍或數十倍。這種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使得旱澇災害頻繁發生。
3.可再生性
水資源可以通過水圈進行自身循環,在循環過程中,水資源不斷進行自身恢復和更新。水循環是指大自然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進行連續運動的過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交換是水循環的主線。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進入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動態循環。水循環使水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從而不斷自我更新。但是,水資源在一定時間內所更新的數量是有限的。
4.應用廣泛性
首先,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地球上的一切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其次,水資源具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雙重屬性,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如日常生活、農業灌溉、工業生產、水路運輸、水產養殖等都需要水。從利用方式角度可將水資源分為耗用水體和借用水體兩種類型。生活用水、農業灌溉、工業生產用水等都屬於消耗性用水,其中一部分回歸到水體中,但總量已減少,而且水質也發生了變化;另一種使用形式為非消耗性的,例如養魚、航運、水力發電等,水資源這種綜合效益是其他任何自然資源無法替代的。
地球上水資源的確豐富,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
Ⅲ 水資源的分類有哪些
1. 地球上的水資源包括海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其中,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大約佔地球水圈總量的2.53%,而人類較易利用的部分,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只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以及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2. 每年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約為9000立方千米。
3. 水體是指地表被水覆蓋地段的自然綜合體,包括河流、湖泊、沼澤、水庫、冰川、地下水和海洋等。水體中含有多種物質,如懸浮物、水生生物和基底等。
4. 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密切。人類依賴水進行生活和經濟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人類對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
5. 水資源在地球表面覆蓋著70%以上的面積,總量達15億立方千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的資源。同時,水資源也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得最多的資源,全球每年用水量達3萬億噸。
6. 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勻,各地的降水量和徑流量差異很大。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陸地少雨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在多雨季節易發生洪澇災害。例如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豐富,而長江以北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水資源短缺。
Ⅳ 地球上水分布的情況
1. 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體主要分為海洋、河流、淡水河泊、鹹湖與內海、土壤水、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冰冠與冰川、大氣水和生物體內水等類別。其中,海洋的體積最大,約為132000萬立方公里,佔地球水總量的97.02%。
2. 水資源情況
地球上的水資源總量約為136000萬立方公里。然而,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僅占總量的0.77%,除去不能開採的深層地下水,人類實際能夠利用的水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0.2%左右。
3. 我國水資源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約8700億立方米。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為27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5%,居世界第88位。我國的淡水資源佔全球的8%,人均佔有量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30%。
4. 我國水資源分布的不合理性
我國水資源在時空分布上極不合理。例如,長江以北的地區占國土面積過半,佔全國耕地面積64%,但只佔全國18%的水資源。尤其是華北地區,人均水資源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6。
5. 全球水資源狀況
在全球范圍內,雖然地球有70.8%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其中97.5%的水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
6. 全球淡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
全球淡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人類使用水資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形勢。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世界每年約有5000億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億立方米以上的水體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