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峨眉山有哪些單體資源
擴展閱讀
為什麼運輸成本卻變高 2025-05-24 10:35:43
代購哪個產品最好用 2025-05-24 10:30:04

峨眉山有哪些單體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4-27 16:24:06

Ⅰ 峨眉山有什麼特產

茶葉、中葯材和土特產、峨眉雪魔芋 、峨眉竹筍 、峨眉雪芽

Ⅱ 峨眉介紹

峨眉山和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山。蜀地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海拔3098米。峨眉山不僅以秀麗的景色名揚四海,更以她那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使峨眉山久盛不衰。
峨眉山為中外著名的旅遊聖地。雄據於四川盆地的西南,拔地而起高差2600餘米,主峰高達3099米,有「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之稱。
峨眉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景色奇麗,形成了著名的「峨眉十景」,各俱佳趣,引人入勝。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的總稱,大峨山為峨眉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
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還在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唐宋逐漸轉盛,至清末,寺廟多達150餘座。
峨眉山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館,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自下而上: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呈垂直帶譜。
--------------------------------------------------
景點介紹:
洪椿坪
又名千佛庵,明代楚山大師始建,德心和尚續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樹而改名洪椿坪,寺圍古木扶疏,群峰相映,風景佳絕。寺中有清代乾隆年間的「正明司碑」,刻有漢藏二文,記述藏傳佛教徒朝拜峨眉始略,是四川唯一的木質漢藏文木碑。另外,「洪椿曉雨」是峨眉山的十大勝景之一,特點主要是「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寺內還藏有明代破山、海瑞、清代張問陶及近代徐悲鴻等名家的書畫墨跡,還有一座千佛蓮燈,真是剔透玲瓏,異常別致。

仙峰寺
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禪院,海拔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時為小廟,明萬曆年間本炯和尚擴建並改名仙峰寺,後毀於火,現建築物為清乾隆時由泰安和尚重建的。
內有:財神殿(供道教趙公明神像)、大雄寶殿、舍利殿(供銅質舍利塔)。寺周猴群出沒,活動於叢林之中,遊人過時,常攔路討食。

洗象池
原名初喜亭,意為遊人到此,以為快到頂了,心裡歡喜。清康熙年間建寺,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寺前一六方池中汲水洗象,而以得名。此處屬高寒地帶,雨雪較重,故而其殿矮小,且用鉛皮蓋房,其中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和觀音殿。「象池夜月」為峨眉山十景之一:每當雲收霧斂,碧空萬里,月朗中天,宛若置身雲霄,令人氣爽神怡。由於此地是遊人必經之地,1982年國家投資在寺外新建客舍四幢,成為山中大寺之一。

金頂
峨峰頂

------清吳英
巍峨崛聳插雲端,三月峰頭雪未殘。
雷洞煙開金殿閣,仙橋霧銷玉欄桿。
雨余樹色增山翠,風過鍾聲度水寒。
半壁當空天一柱,春光不盡眼中看。
金頂為峨眉山遊程的最高峰,其海拔為3077米,頂上是個小平原,原有銅殿一座,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彩奪目,故而得名金頂。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驚嘆天地之奇妙。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貢嗄山歷歷在目。
還有峨眉的四大奇景:

日出、雲海、佛光、聖燈。

萬年寺
該寺創建於晉,為慧持大師所建,唐時改名白水寺,宋時易名普賢寺,明萬曆帝因賜無梁磚殿「萬壽萬年寺」之額改名為萬年寺。寺內有鑄於宋代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的普賢銅像,其重約62噸,高約7.3米,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雄偉的山門、彌勒殿、觀音殿、般若堂、毗盧殿、無梁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鍾鼓樓、行願殿,其間還有花園、亭榭、水池等,該座園林式的寺院已成為峨眉山最大寺院。另外,此寺還珍藏有「峨眉三寶」— 貝葉經、佛牙、御印。 寺中碑刻眾多,最著名的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的「第一山碑」。

飛來殿
飛來殿建於宋代,位於峨眉縣城北五里的飛來崗上,原為道觀,祀東岳大帝像,名為齊天五行廟。現為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飛來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築,藻井綺麗,建築雄偉。寺內有正殿、五嶽殿、香殿、九蟒殿等。在1959年時,東岳大帝像和佛像被毀,成為空廟,近年經修繕,增建亭榭,培植園林,已成為峨眉山旅遊區的一處旅遊勝景。

清音閣
清音閣,又稱卧雲寺,位於峨眉山牛心嶺下黑白二水匯流處,海拔為710米。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閣下有雙飛亭,左右各有橋,如鳥翼飛凌,故名雙飛橋,亭下二水匯流處有一巨石,高丈許,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銀濤噴雪,水聲如雷。亭下還有碑,乃明人所題「萬古清音」四字。「雙飛亭」柱懸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撰書的楹聯:「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這里,一年四季,無論晝夜,滿回盪著水聲,這水聲單一而清晰,加上兩橋,故而譽為「雙橋清音」,成為峨眉十景之一。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在我國的游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於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亘曲折、千岩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稱。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為「峨眉」。縱橫200餘公里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樑」昆侖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遊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攢聚、名勝薈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傳是釋迦牟尼身旁的普賢大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它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峨眉山原為佛道兩教並存的宗教重地,東漢之初,山間便有了第一座以葯農舍宅為寺廟的「初殿」。後來歷經晉、唐、宋續建和明、清兩代發展,連綿百里的山巒,先後興建佛寺200多處,僧眾達數千人。隨著佛教興盛和道教的衰微與絕跡,峨眉山遂成為以「菩薩信仰」為中心的佛教聖地。由於歷史變遷,現在峨眉山景區內尚存十餘處古寺,如報國寺、萬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頂等,寺院內的佛教徒依然保持著正常的宗教生活。

峨眉山動植物資源豐富,由於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較大,從山下到山頂氣溫相差約15°C。這種自然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景區內生長著5000多種植物,數目遠遠超過了歐洲大陸的所有植物種屬。其中被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就有29個品種。還有古老的觀賞樹種「中國鴿子樹」--珙桐;景區內野生動物達2300餘種,象枯葉蝶、小熊貓、蜂鷹、牛羚、白嫻鳥等,尤其山林中頑皮的猴群,常常向遊人乞食或嬉戲,惹人注目。1981年,當英、美、法、德、日等十個國家的學者組成的英國國際樹木學會專家團,在峨眉山考察後,以植物學家湯姆.塞蒂為團長的專家們異口同聲地贊美:峨眉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家公園,是難得的植物寶庫和世界植物愛好者的樂園。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加上古木參天,流泉飛瀑,以及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使峨眉山的景色更加清幽,風景獨秀。

Ⅲ 製作一份峨眉山旅遊資源分類表

旅遊資源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包括的吧?
什麼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客房資源?交通資源?物產資源?

Ⅳ 有關峨眉山的資料

峨眉山(Mount Emei)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處於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復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佔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4)峨眉山有哪些單體資源擴展閱讀:

主要山峰

1、大峨山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脈峰巒起伏,重岩疊翠,山麓至峰頂50餘公里,石徑盤旋,直上雲霄。在金頂有大面積抗風化強的玄武岩覆蓋,構成了傾角在10~15度間的平坦山頂面。

而在金頂的東側為古生代碳酸岩,由於流水沿背斜裂隙強烈溶蝕,形成了高達800米的陡崖(捨身崖)和深澗。

2、二峨山

二峨山又名綏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由花崗岩、白雲岩等構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雜木、竹類,建有林場。土產茶葉、竹筍、桐油、生漆等,並產中葯材。西麓豬肝洞,為道教名勝。南有紫芸洞,相傳是唐呂純陽修煉處。

3、三峨山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於樂山沙灣鎮西南。長13千米,寬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灣鎮江面1625米。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和二疊系,山頂覆蓋玄武岩。東坡陡。開始形成於新第三紀末。有銅、鋁等礦產。

Ⅳ 峨嵋山介紹

峨眉山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於一體,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 古往今來,峨眉山都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和休閑療養的勝地。

峨眉山景點: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其中佛光是峨眉山最壯美的奇觀。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數十處,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瑰寶。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兩季是峨眉山最佳旅遊季節,氣候適中,景緻迷人。春天4月,滿山百花齊放,山頂的雲海最美。5、6月山下晴朗,山頂多雨。冬天11月~次年2月,山頂經常晴朗,是觀看雲海、日出、日落、佛光的好時候。

以上資料由<金色世紀商旅網>為您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Ⅵ 峨眉山產什麼呢

茶葉 (竹葉青、普耳茶、玉屏春等)
峨眉茶葉早在晉代就很有名,《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南安、武陽皆出名茶。」《文選.注》也有記載:「峨山多葯草,茶尤好,異於天下。」峨眉「雪芽」在宋代就很著名,蘇東坡有「分無玉碗捧峨眉」之句。到了明代峨眉茶又有發展。《峨眉縣志》記載:「明初賜有茶園,在白水寺(今萬年寺)植茶萬本,為雲水(三雲二水五大寺廟)常住之用。萬曆末為僧典去,至康熙初年乃以金千兩贖還。」在普興場後明代國師寶曇墓塔附近,有《御茶文》碑一通,就碑名知道峨眉茶與貢茶有關。川主鄉玉屏寺一帶也產茶,寺僧也採摘寺周圍茶葉精製入貢。

建國前峨眉山僧人清觀利用龍洞名茶鮮葉,採用杭州制茶工藝製作綠茶,製造出緊結纖綉,全毫如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的「峨蕊」,名聞遐爾。

萬年寺覺空和尚創造了另一新品種——「竹葉青」。1964年,陳毅副總理來峨眉山,見到這扁平直滑,形如竹葉而香味濃郁的新品種時,贊賞地說,這是竹葉青嘛!因而得名「竹葉青」。該產品已多次在國內外榮獲金獎。(峨眉山竹葉青茶葉有限公司獨家擁有該商品的專用權)現在成為享譽中外的名茶精品,每年銷售量達 20 多萬公斤。

以後,峨眉又生產出「普耳茶」,主銷日本,年出口量約10萬公斤;紅碎茶,主銷東南亞,年出口5萬多公斤。
1985年,峨眉山區又精製出一新品種,外形銀毫捲曲、條索緊細、白毫顯露、湯色清碧、葉片新如初展,味香醇。因系採用原玉屏寺有名新芽,故取名「玉屏春」。

現在,峨眉有茶園約六萬畝,主產於雙福、樂都、普興、川主等鎮鄉,年產茶葉3000噸,其中名茶約300噸。產品已遠銷北京、上海、江蘇、廣東、陝西、西藏、河南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並已銷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雙福鎮已成為川西南茶葉的重要集散地,峨眉、雅安、宜賓、樂山、夾江、洪雅、沐川、馬邊,峨邊茶葉均進入了該市場,每年來此采購茶葉的省外客商有2000多人次,日交易量最高峰時達10噸。這里設有航空服務點,今年開市第二天,通過航空發往省外的茶葉就達3000公斤。

雪蘑芋

蘑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葉柄成蛇紋色,復葉成掌狀,小葉羽狀分裂,地下莖是球狀,塊莖似芋。經磨粉加工後方能食用。煮熟後成黑色,俗名黑豆腐。峨眉凈水、峨山、雙福、普興、川主等鎮鄉均有出產。
峨眉山上上半年缺菜,各大寺廟均儲備蘑芋作菜。雪蘑芋的製作發明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大約在三十年代,千佛頂住持和沿聖渭一天發現一方蘑芋經過幾天冰凍後發泡成了海綿狀,吃起來分外可口,便試制生產,經過多次試製成功。因味道鮮美,且易保存,各大寺廟都開始製作。後來,這一製作方法經過改進完善後延續下來。雪蘑芋就成為峨眉山一大土特產品。

香橙
峨眉香橙屬芸香科,是一種野生常綠喬木,高達3米,樹干粗直,樹冠似傘,外形壯觀。五月開花,花白而香。十月結果,累實扁圓,一般重100—170克,色橙黃,皮厚,有皺紋,肉瓣整齊,味酸而香特濃烈,完好無損者可存放3月之久。過去山上僧尼多采以供佛,稱為「香緣」。也可作中葯配方之用,有消食、下氣、止惡心、化痰等功效。1980年4月,經四川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育種室化驗,香橙含糖量2.62%,含酸量5.59%,含維生素C39.19%,固形物9.5,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果實。1981年春,樂山地區農業局進行加工貯藏試驗,一年之後,無細茵,含糖量8.9% ,含酸量1.9%。1982年,峨眉山礦泉廠將其果汁配製成香橙汽水,香橙灑,經食品飲料發酵所鑒定為後認為:峨眉香橙香氣濃郁獨特優於檸檬香,是現有果香中理想的香型 。香橙酒榮獲1984年四川省飲料食品鑒評會銀牌獎。

鮮筍

峨眉筍子指干筍而言,是峨眉山著名特產。
峨眉筍歷史悠久。明代胡世安《志竹變》稱「峨山竹品種最繁……僧人干之餅之,以供餐遺。」峨筍「四季可覓之山中」,資源豐富。到清代已發展成市,「日銷百擔」。成為山區農家副業之一。
峨筍品種很多,有鮮筍、鹽漬筍等。鮮筍以產地分類又有龍洞筍、龍池筍、二峨山筍、四峨山筍……但其味不及大峨山(峨眉山)筍。以竹類分類又有紅花筍,呈紫紅色,莖粗壯,首推大乘寺及龍洞一帶所產,鮮脆而香,有水果味。魚筍,短小白嫩,其它慈竹、苦竹、金竹都可采筍,風味各異。近年,峨眉苦筍產銷量很大,深受消費者喜愛,已銷售成都等地。
製作干筍則純採用冷竹筍,這種筍分春秋兩季採掘,各處高山都產,原料豐富。
鹽漬筍則採用川主,龍洞秋筍製作。因這兩地原料色白心實,別處所產無這特色。鹽漬筍最受日本人歡迎,每年銷量較大,年產量十多萬公斤。

Ⅶ 峨嵋山的資料

峨眉山簡介

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在我國的游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由於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較大,從山下到山頂氣溫相差約15°C。這種自然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山上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茂密的山林,多樣的樹種,使遊人行走山間,舉目四望,看到的都是翠綠、碧綠、墨綠的樹葉,山是埋藏在厚厚的綠葉之中。從山麓到山頂,沿途古木參天,流泉飛瀑,景色清幽,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以及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

普賢行大願,腳踏實地,重實踐,在密宗享有極為優越的地位,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徵,拜普賢、保平安、心想事成、深得民心。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

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鍾、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峨眉山武術作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春秋兩季為峨眉山最佳旅遊季節,氣候適中,景緻迷人。

峨眉山屬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但因其高山地形,晝夜具有明顯的溫差。首先,與周圍其它地區濕潤悶熱的盆地氣候不同,峨眉山氣溫較低,年平均氣溫僅為14—19°C,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這里仍是涼風習習,是避暑的極佳選擇。其次,隨地形、海拔、時間的不同氣溫變化顯著,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因此,遊客必須注意衣著,謹防著涼。

峨眉山的雨季為4-10月,每逢此時,不宜出遊。

交通介紹
遊客前往樂山峨眉山旅遊,交通非常方便,現已形成了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互相連接的交通網路。

航空:樂山市中心距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150公里,全程為高等級公路,2小時即可到達。市區內設有民航售票處,均可購買到成都發往全國各地的飛機票。

鐵路:從西昌、攀枝花、昆明、成都、重慶、西安、北京等地,乘火車到樂山、峨眉山旅遊的遊客,可在成昆線上的峨眉山站下車,該站距峨眉山風景區大門(報國寺)僅10公里,距樂山市中心31公里。

公路: 成都到樂山走高速公路僅162公里,成都北門、西門、新南門車站有定時班車,各旅行社有旅遊車。

成都到峨眉山約170公里,新南門、高升橋、西門等汽車站每半小時就有一趟車去峨眉山。

從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旅遊客運中心)每隔15分鍾有開往峨眉山腳報國寺的班車,車程約2小時,車價約30元。

早上從成都的北門汽車站(火車站旁)有很多空調中巴到峨眉山市,票價約10元,3-4小時的車程,下車後換乘去報國寺的公車(大巴1元,中巴貴一點),此時大約是中午了,這里是傳統的上山入口。另外,各旅行社都有去峨眉山的旅遊專線車。

樂山與峨眉山市相距31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每10分鍾就有一班車。除成都和峨眉山外,樂山還有發往重慶、內江、自貢、宜賓和雅安高速公路客運專線。從市中心區到附近區縣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通。

水運:樂山位於岷江和大渡河交匯處,每天有數十次旅遊班船至樂山大佛。樂山港有通達宜賓、瀘州、重慶的客輪。
http://www.yahtour.com/GB/channel2150/2171/2173/20011118/5045.html
http://www.zhsfep.com/news/zddh/hbly/jqjs/20050628/001829.htm
http://www.51yala.com/Html/2004721223247-1.html
http://www.139trip.com/destination/scenery.asp?id=24&por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