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把問題變成資源
擴展閱讀
為什麼運輸成本卻變高 2025-05-24 10:35:43
代購哪個產品最好用 2025-05-24 10:30:04

如何把問題變成資源

發布時間: 2025-05-24 07:25:50

A. 普通人怎樣才能撬動更多社會資源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撬動社會資源,如何使用社會資源,確實是一個問題。我認為,普通人是需要充分運用身邊所有的辦法和關系來撬動資源的。

一、通過人,通過具有撬動社會資源能力的人,借勢而為,諸如記者。官員,自媒體等。他們具有話語權,可以調動社會資源;

二、運用現在的媒體,現在是一個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需要捐助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平台公布自己的情況,然後獲得大家的捐助。

所以遇到事情,不要怕,看看曝光了是怎麼樣的結果,也許就有人去關注,去幫助了。

B. 如何讓垃圾重新成為資源

近年來,世界各國垃圾排放量日益增長,每年全球新增垃圾80~100億噸。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目前,我國仍主要採用遺棄性的堆放、填埋、焚燒等傳統方法處理垃圾。這些非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方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佔用大量土地。現在我國積存的垃圾僅工業廢渣就達53億噸,佔地600平方千米。另一方面,還浪費了大量經過加工就可利用的潛在資源。因為我們日常生活排棄的垃圾主體——煤渣就具有多種再使用價值,它含有農作物所需要的磷、鉀、鈣、鎂、錳等十幾種元素,經加工可以作為農肥;破布、廢紙都是造紙的好原料;雜骨可以提煉出價值很高的骨抽、骨膠和骨粉;工業廢渣可以提煉和生產出各種有色金屬和化工產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垃圾已被證明具有反復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價值。早在20世紀50~60年代,發達國家就著手研究垃圾資源化問題,到目前,西歐各國垃圾資源化率已超過扔%。通過高溫、低溫、壓力、電力、過濾等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垃圾進行加工,使之重新成為資源,一方面解決了垃圾成災,污染嚴重的問題,同時也為擺脫資源危機另闢蹊徑。所以,我國應大力發展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C. 認知思維16講| 把問題變成資源的新思維

李松蔚《認知思維16講》第六課 建構論:把問題變成資源的新思維

我的收獲:
建構主義認為所有東西的都是被我們語言建構出來的。生活就像一塊橡皮泥,語言就是一雙靈巧的手,它具有給事物賦予形狀的魔力。
當你給一個東西或者一個事情命名的同時 也是在把命名人的思想和態度通過名字傳遞出去了,而聽到這個名字的人又會被同樣的思想和態度而影響。這就是命名的一個內在的規則。

我的經驗:
以前沒覺得一個名字的背後會引導大家一些想法和遮擋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說現在比較常見的抑鬱症等其他的病,如果我們把它們都看成是一種病的話,好像這就得非治不可了,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病是不能夠真正治癒的。或者說是長期的飲食結構不科學所導致的,所以可能不是光靠吃葯就能解決的,而需要調整日常的生活習慣,也許還需要我們帶病生活。這也體現了對自我的接納程度——允許自己的身體不夠好,不是排斥,不是著急想要變好,而是平靜的去對待,去接納疾病作為自身的一部分。

我的應用:
如果不把有病看成一個問題,那這個病就是來提醒我們的,跟情緒的作用差不多,相當於信使,是老告訴我們身體正在經歷著什麼,來照顧一下自己的身體吧,它是我們最忠實的夥伴。

D. 創業問題 怎樣利用資源。

  • 當中間人。不知道朋友你聽說過以前的皮包公司嗎?那些人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等,找到上家和下家,幫忙磋商,拿到傭金。當然你和他們不同的是,你有現成的資源。實際舉例,你有建築商的朋友,你也有搞建材的朋友,可以拿到低價位相同好的材料,那中間人,你懂的。你就從這裡面慢慢積累自己的第一桶金,等你資金積累多了,你可以自己開一間門面做材料,自己供應給建築商的朋友。至於其他的不好舉例,牽扯腐敗問題。

  • 但是以上說是容易,就怕你嫌棄中間費用低。或者積累太慢!所以你必須弄地或者土石方的承包,再分包下去。這其中的操作有點那啥,帶負能量,這里就不好列舉。

  • 總結一下,其實你要做大,還是先要有自己的基地就是事業,哪怕是小公司,小店面。然後要去融資,擴大自己的經營。對於心大的朋友來說,單打獨斗的創業這條路明顯行不通的。

  • 不管你如何想,還是要祝好,這位手中有資源的朋友,你已經比沒背景的草根一族更有實力。也祝你未來成為大老闆富豪,生意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