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哪些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有:
1、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90公里,距延慶縣城25公里。西、北分別與河北省懷來縣和赤城縣接壤,東、南分別與延慶縣張山營鎮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鄰。
2、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濱海地區,總面積35913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是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由貝殼堤、牡蠣灘構成的珍稀古海岸遺跡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貝殼堤、牡蠣灘古海岸遺跡和濱海濕地。
3、河北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秦皇島市昌黎縣沿海,面積300平方公里,分陸域和海域兩部分,其中陸域面積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積208.5平方公里。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沙丘、沙堤、瀉湖、林帶和海洋生物等構成的沙質海岸自然景觀及所在海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4、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山西省呂梁山脈的北端,寧武縣、五寨縣、岢嵐縣交界處,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物褐馬雞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既是褐馬雞的集中分布區,也是中國暖溫帶殘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區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華北落葉林和大片的雲杉林。
5、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Ⅱ 永德的自然資源
永德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是一塊極具開發潛力的寶地。縣境氣候屬南亞熱帶河谷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干濕季分明的立體氣候特徵。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96.1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133.58千卡/平方厘米。以海拔1500米左右地帶為代表,多年平均氣溫17.4℃,極端最高氣溫32.1℃,極端最低氣溫2.1℃,常年降水量1283毫米。
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有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條,總長800餘公里,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25公里,水資源總量18.5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58萬千瓦,待開發者佔99%。地下礦藏有煤、錫、銻、鉛、鋅、銅、鐵、金、銀、汞、硫磺、石膏、大理石等,已探明小石城、戶乃兩地褐煤儲量2000萬噸。地上物種眾多,已知高等植物3000餘種,有三葉橡膠、冷杉、蒲葵、雪蓮、紅豆杉等,尤以野生南葯訶子獨占鰲頭,其資源、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今森林覆蓋率為38.6%,活立木蓄積量為524.5萬立方米。境內有方圓23萬畝省級大雪山自然保護區,被世人稱之為南亞熱帶天然動植物園,其現存野生動物有孟加拉虎、金錢豹、長臂猿、金絲猴、蘇門鈴、鱷蜥、綠孔雀等千餘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動物有30餘種。
永德國土資源481萬畝,真正難利用土地僅佔2.24%。已不同程度開發利用的土地,約占總幅員的四分之一。統報耕地為53.3萬畝,占總幅員的11.1%。縣地土壤分屬10類、18亞類、58屬、149種及5個變種,分別所佔比例為:紅壤42.8%、赤紅壤20.3%、石灰土10.2%、紫色土4.3%、水稻土3.5%、磚紅壤1.7%、棕壤1.6%、亞高山草甸土0.08%。土壤總體以紅壤為主,七色兼備,富鉀、偏酸、缺磷、氮不均,地帶性垂直分布明顯。縣境雖然地表傾斜、相對破碎,但宜耕適生性十分廣泛,沒有不毛之地,即便海拔最高的大雪山主峰3504米的星宿平掌,依然竹木茂盛、葯材花卉鋪地,開發利用潛力深厚。縣內岩溶山地過半,伏流暗河、懸崖洞窟、溫泉熱水、古樹名竹布於各地,堪稱資源薈萃。已知地下石窟百餘處,出露溫泉16處,土林、地下彩虹、萬丈岩瀑布、怒江峽谷、雪山林海等,則是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
Ⅲ 傅村鎮的自然資源
傅村是一塊富庶的寶地,在東西長24華里,南北寬15華里的區域內,湖泊面積30.56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傅村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地肥水美,物產豐富,全鎮擁有1.15萬畝淡水養殖水面,現已建成高產、穩產魚塘5500畝,是魚、蝦、鱉、蟹等魚類、蘆葦、蓮藕、菱米、茨實等水生經濟植物的盛產地。傅村地下礦資源豐厚,易於開采,境內有傅村、三河口、高庄3座國家大中型煤礦,年產煤總量達400萬噸的國家級重點港口,這對全鎮的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Ⅳ 現在中國十大自然保護區是哪幾個
中國十大自然保護區
中國是世界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到2001年底,已有各類自然保護區1551個,國家級171個,面積達1.45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4.44%左右。林業系統建立的自然保護區達909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55處,總面積1.03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0.63%[4]。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濕地 。。。
第一名:無法與其項背——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西藏·日喀則)
自然指數:★★★★★
介紹:
人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這里寒冷,海拔極高。其實這里是一個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據說高等植物就有兩千多種,「山頂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為眾多生物生長提供了條件,尤其是許多珍貴植物。作為一個自然保護區,豐富的動植物和擁有珍貴物種是基礎條件,但是珠穆朗瑪峰與其他自然保護區相比,海拔是其他任何保護區都無法與其項背的。
第二名:為了最後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青海·玉樹)
自然指數:★★★★★
介紹
在可可西里那遼闊而貧瘠的土地上,生活的美麗和殘酷都一覽無余的呈現在眼前:一群人和一群羊幾乎構成了這里所有的生存本質:羊在簡單的生活著,生生不息的抵禦著自然所賦予的殘酷的生存環境;人在辛苦的工作著,艱難的固守著一個純粹的理想和某種脆弱的平衡。當藏羚羊淪為人類竊取財富的工具時,它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生存和自由隨時可能被剝奪。可可西里極其艱苦的自然環境,使得一支民間組織起來保護藏羚羊的野氂牛隊解散了;不過慶幸的是:對藏羚羊的保護依然在繼續,希望這個蒙語意為「美麗少女」的地方能夠恢復她的美麗。
第三名:隱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湖北)
自然指數:★★★★
相傳神農氏(炎帝)在此遍嘗百草,為民除病,而得名神農架。本來就山水絕佳、故事眾多得神農架,自從傳說發現了野人之後,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許多人都想一覽在這崇山峻嶺,蔥郁森林中的「原始」秘密,可一直的結果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除了窺探這里的野人秘密之外,感受神農架原始、自然的風景,體會「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風霜雨雪同時存,春夏秋冬最難分」的氣候特色更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第四名:國寶之家——卧龍自然保護區(四川·阿壩州)
自然指數:★★★★
提起卧龍,必然要說大熊貓,這個本來偏僻的地方,因為有了大熊貓而變的家喻戶曉。卧龍動植物資源豐富,溝內海拔相對高差有5100多米,距離卧龍不遠的四姑娘山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但是無論有什麼美景,無論有什麼其它自然資源,提起卧龍,第一印象還是大熊貓,就像提起詹姆斯邦德,大家想到007一樣,誰讓大熊貓是國寶呢,國寶就得有國寶的「待遇」,國寶的棲息地就得有國寶般的名氣。
自然保護區位於汶川縣境內,包括卧龍、耿達兩個鄉,是省政府直轄的一個特區。該區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62公里,總面積約70萬公頃。卧龍保護區處於邛崍山脈東麓,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高山峽谷區,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1座,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溝內最低海拔1150米,相對高差5100米。這里峰巒重疊、雲霧繚繞,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鬱郁蔥蔥。保護區內有各種植物三、四千種,有四川紅杉,金錢槭等珍貴植物;有各種獸類50多種,鳥類300多種,屬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就達29種。
卧龍是動物「活化石」大熊貓生存和繁衍後代理想的地區。這里地勢較高而濕潤,十分適宜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樺桔竹的生長。卧龍自然保護區已列為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設有大熊貓研究中心和大熊貓野外生態觀察站。
第五名:滿載佛教文化的自然保護區——梵凈山自然保護區(貴州)
自然指數:★★★★
在中學的《植物學》課本上,提到了梵凈山,當時知道它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成員,對它所擁有的珍惜生物資源唏噓不已。不過梵凈山這個名字總感覺好像有點宗教色彩,後來了解到,梵凈山果然是中外馳名的佛教勝地。在這個保護區,有珍貴的金絲猴、娃娃魚,有第三和第四紀的眾多植物種類。是同緯度上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梵凈山自然保護區是1978年由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我省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6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同年,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批准,被接納為世界人與生物圈(MAB)保護區網成員,成為中國的第四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梵凈山位於江口、松桃和印江之間,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的過度地區。正處在我國的亞熱帶中心。年平均氣溫6—17°C,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相對濕度年平均80%以上,具有我國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山地濕潤氣候特徵。
梵凈山山體龐大,地勢高聳,層巒疊嶂,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金頂海拔2493米,而東坡山麓的盤溪口海拔僅500米,高差達2000餘米。以鳳凰山、金頂的峽谷地形為中心,四周逐層散布低中山,低山和丘陵等各種地貌類型。山勢雄偉,坡陡谷深,古人說它「崔巍不減五嶽」今人贊它兼有「黃山之奇和峨峨眉之秀。」
梵凈山的自然環境及森林生態系統基本上沒有遭帶人為的破壞,保存了較為原始的狀態,是我國亞熱帶極為珍貴的原始「本底」。梵凈山森林茂密,保存完好,覆蓋率高達80%以上,是一個相對平衡的森林生態系統。尤以中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最為典型,原生性強,垂直分布差異明顯,蘊藏的珍稀植物種類最為豐富,具有不少的古老植物子遺群落。據初步調查,有珍惜植物40餘種,以珙桐分布最集中、最豐富而具有特色。還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梵凈山冷杉、鍾萼木、以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湫、水青樹、香果樹、篦子三尖杉、惠形杉、厚朴、凹葉厚朴、金錢槭等珍稀植物分布。此外梵凈山還生長著許多貴州特有植物,其中有一些僅存在於梵凈山區,除著名的梵凈山冷杉外,還有貴州杜鵑、黔蚊母樹、貴州香秀菊等。
第六名:哈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演繹歐陸生態圖(新疆·阿勒泰)
自然指數:★★★
這里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布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這里居住著熱情好客的哈薩克人,這里有如詩如畫的月亮灣,這里有充滿神秘色彩的圖瓦人村落……這就是北疆的哈納斯。遠眺哈納斯,阿爾卑斯山北麓雪域、叢林和草甸的風情盡收眼底;走進哈納斯,會隱約感受到潛藏的東歐的鄉野氣息。
第七名: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廣東·肇慶)
自然指數:★★★
在北半球的回歸線上,除了印度、中印半島北部和我國的鼎湖山以外,2/3以上的陸地屬於沙漠、半沙漠或乾旱草原,而鼎湖山卻有完整的生態系統、有78%以上的森林覆蓋率、有特色鮮明的垂直植物分布……是北回歸線上無可爭議的「綠色明珠」。走進鼎湖山,享受的是自然和綠色。鼎湖山也就成了南國出名的「休閑氧吧」。
我國第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嶺南第一名山—鼎湖山,地處北緯2310,東經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地帶性植被—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從而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
鼎湖山生長著2500多種高等植物,約占廣東省植物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被稱為「活化石」的、與恐龍同時代的孑遺植物—桫欏以及紫荊木、土沉香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2種;楠葉木姜、毛石筆木、鼎湖冬青、鼎湖釣樟等華南特有種和模式產地種植物40多種;有已鑒定的各種昆蟲900多種、動物20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穿山甲、小靈貓等珍稀動物15種。
第八名:有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
自然指數:★★★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個女孩她曾經來過……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飛過。」這是幾年前曾經流行過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姑娘的故事。初聽這首歌,就想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最後在媒體上看到,它發生在丹頂鶴的「故鄉」——鹽城。這里有四十五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有四百種左右的各種鳥類,尤其是每年有佔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頂鶴到這里過冬。渴望著有一天,可以「飛」到這個發生過動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麗的丹頂鶴。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又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鹽城生物圈保護區」。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於1983年批准建立,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與生物圈協調理事會批准為生物圈保護區,成為中國第九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1999年被納入「東亞——澳大利亞遷徙涉禽保護網路」。
第九名:動植物王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
自然指數:★★★
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獨木成林」、「花中之王」、「空中花園」、婀娜的孔雀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雙版納上精心繪制的美麗畫卷,是不出國門就可以完全領略的熱帶氣息。如果徘徊在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除了特色的民俗風情,然後就是蔥蔥鬱郁。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景洪、勐臘、勐海3縣境內。總面積2420.2平方公里,它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
保護區內交錯分布著多種類型森林。森林植物種類繁多,板狀根發育顯著,木質藤本豐富,絞殺植物普遍,老莖生花現象較為突出。區內有8個植被類型,高等植物有3500多種,約佔全國高等植物的八分之一。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有58種,佔全國保護植物的15%。區內用材樹種816種,竹子和編織藤類25種,油料植物136種,芳香植物62種,鞣料植物39種,樹脂、樹膠類32種,纖維植物90多種,野生水果、花卉134種,葯用植物782種。保護區是中國熱帶植物集中的遺傳基因庫之一,也是中國熱帶寶地中的珍寶。
第十名:綠色的避暑勝地——雞公山自然保護區(河南)
自然指數:★★
「清分楚豫,氣壓嵩衡」。「三伏炎蒸人慾死,清涼到此頓凝仙」。這是前人描寫雞公山的點睛之筆。位於豫南楚北的雞公山,除了是我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勝地之外,還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有各類動植物資源5000餘種。走進雞公山能夠真正讓人感覺到自然帶給人類的實惠。
Ⅳ 為什麼說新疆是塊寶地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總面積163萬多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比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上海十省一市的總面積還要大。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有130多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居全國首位。
這就遼闊富饒的新疆!
Ⅵ 灰埠鎮的自然資源
灰埠鎮是一塊富庶的寶地,境內自然資源豐富。耕地多,山地廣,水面闊。全鎮森林覆蓋率為48%,儲材量2.5萬立方米。地下資源有鋁土礦、高嶺土、耐火土、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煤、鑽、銻以及金礦。其中白雲石蘊藏較為豐富,約在1億噸左右;其次是鋁土礦,儲藏量達4100萬噸。
Ⅶ 西部有哪些自然資源和物產
自然資源:天然氣、石油、鉀鹽、和田玉等
物產:枸杞、哈密瓜、葡萄(葡萄乾)長絨棉、青稞、駱駝、氂牛、藏羚羊等
Ⅷ 自然資源部的辦公地點在哪裡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1、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內大街64號 郵編:100812
電話:4000996938 傳真:010-66558747
網址:www.mnr.gov.cn
2、乘車路線
乘坐3路、13路、42路、102路到西四路口西下;
乘坐3路、13路、22路、38路、42路、88路、105路、409路、特13路、夜10內、夜10外、夜4路到西四路口北下,自然資源部北大門西側。
乘坐地鐵4號線到西四站下出D口,向西約100米路南。
(8)自然資源寶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作用:
1、組建自然資源部是否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有管理上的沖突,需要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組建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
組建自然資源部是「為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2、」組建生態環境部是「為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加強環境污染治理,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
3、自然資源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生態環境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職責,前者重點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體現「誰破壞、誰治理」的責任,後者重點在環境污染監督、執法、治理,體現政府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更多責任和義務。
4、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兩者之間有一定的交叉。所以,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下的部門設置如何協調,如何找到各自恰當的邊界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職責編制機構非常關注的;
既要防止出現「權力」真空區域,又要防止出現過多的「權力」交叉和重疊區域。總的原則是要體現強監管的統一性、穿透性,特別是專業性。
Ⅸ 南極地區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原始的自然環境而成為科學考察的寶地.2014年2月8日,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
(1)在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順時針的;
(2)根據經度位置判斷,A處有 80°E穿過,是印度洋,B處有0°經線穿過,所以是大西洋,C處有180°穿過是印度洋;四個科考站只有長城站位於南極圈外,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根據經緯網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判定:泰山站和昆侖站幾乎位於同一條經線上,所以判定泰山站位於昆侖站的正北方;
(3)我國在南極地區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2月,是因為1、2月份南極地區為極晝,此時南極地區為暖季,氣溫相對較高,利於開展建站工作;
(4)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酷寒、乾燥、狂風,結合四幅圖示D符合要求;
(5)建築物的特點大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那麼我們推測泰山站架空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風、防暴雪堆堵.
故答案為:(1)a;(2)大西;長城;正北;(3)1、2月份南極地區為極晝,此時南極地區為暖季,氣溫相對較高,利於開展建站工作;(4)D;(5)B.
Ⅹ 全國哪裡自然資源最豐富 舉例說明
西部地區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水能,森林 礦產資源
東部地區這些都很匱乏,但靠近大海,海底資源以後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