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措施是什麼
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可從組織、技術、經濟、質量管理等幾方面採取措施進行。
(一)採取組織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確負責建設工程項目的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明確部、處、項目負責機構。施工隊之間職權關系劃分。項目負責機構是代表管理某項目的工作班子,應對項目整體利益負責,應協調好各方面的責、權、利的關系。其次,要明確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務,從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負責,避免成本大、費用超、項目虧、責任不明確等問題。
(二)採取技術措施控制工程成本:應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主要技術方案做出必要的技術經濟論證,以尋求較為經濟可靠的方案,從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技術負責人還應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成本進度負責,並把責任劃分到每個施工人員,施工人員對本人所轄單項工程質量及成本負責。總之,技術人員應從合理角度對技術措施、工料節約、機械利用率、工序合理安排、工程質量等方面進行全面控制。
(三)採取經濟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佔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較大,一般在10%左右。因此,要嚴格控制人工成本。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要體現先進的勞動生產率,從用工數量控制,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間接時間、空閑浪費時間,有針對性地減少或縮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從而達到控製成本的目的。
2.材料成本的控制:材料成本占整個工程項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響工程成本的控制。應採用按量、價分離的原則。一是做好對材料用量的控制。堅持按定額確定的材料消耗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其次,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新工藝,對工程進行功能分析,對材料進行性能分析,力求以低價材料替代高價材料,加強周轉材料的管理。三是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采購部門在采購時應先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擇優購料。並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同時,還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減少資金佔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的儲備。
3.機械成本的控制:盡量減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機械台班量,通過合理組織施工、機械調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加強現場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降低大修、經常性修理等各項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充分利用社會閑置機械資源,從不同角度降低台班價格。
4.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各級質量檢查人員定點、定崗、定責,使質量管理工作貫穿於項目的全過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絕返工現象的發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財、物等大量的投人而加大工程成本,達到了保證項目效益的目的。
② 施工成本管理有哪些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有的措施有:成本計劃、成本監督、成本跟蹤、成本診斷等措施。
成本計劃將預算總成本分解到各個分項分部工程甚至工序,明確工程各組成部分的費用限額,作為成本審核監督的依據。
成本跟蹤掌握不同施工階段工程各組成部分的費用動態。
成本診斷對各階段工程超支結余作定量及原因分析,預測工程成本趨勢,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施工原材料、勞動力、船機設備的資源投人是工程成本的主要構成,加強施工資源管理,優化施工資源配置,實行動態管理,對於保證正常施工生產,降低工程成本,增強項目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2)成本控制的合同是什麼擴展閱讀
費用控制方法
1、人工費的控制
2、材料費的控制
材料用量控制:定額控制、指標控制、計量控制、包干控制、材料價格控制
3、施工機械使用費控制
4、施工分包費用的控制
③ 造價工程師中的合同管理是什麼
什麼是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造價人員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對造價師來說,合同里管理可以作為一個名詞來理解。在網路的解釋中:合同管理(Contract
Management),企業的經濟往來,主要是通過合同形式進行的。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敗和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關系。企業合同管理是指企業對以自身為當事人的合同依法進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轉讓、終止以及審查、監督、控制等一系列行為的總稱。其中訂立、履行、變更、解除、轉讓、終止是合同管理的內容;審查、監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須是全過程的、系統性的、動態性的。
合同管理對於造價工程師的要求有全面的工程管理、技術、經濟、法律方面的知識體系及實踐經驗並能融會貫通、發散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細節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要懂得項目開發全過程式控制制(包括開發報建、設計、物資采購、招投標、全專業成本管理、全專業施工管理、財務稅務,而不僅僅是全過程工程成本控制)。
合同管理與造價管理的關系:
造價管理需要某一工程專業領域的扎實專業功底即可。總體上,造價管理需要專業型人才,專業知識及技能往某一專業領域縱向發展,主要是明確發包造價與結算管理。而合同管理則需要全面的管理型人才,專業知識及技能往橫向多面方向發展。合同管理主要是通過法律合同的形式,對質量、造價、工期、責任、承包范圍等各項內容進行約定。在實際工作中,合同管理由法務部門、造價部門、工程管理、行政部門等幾個部門單獨或協同管理,這是由企業情況決定的。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合同中必然涉及造價費用,因此造價管理部門必定參加合同管理工作,或者以成本合約部的組織形式,主導合同的管理。
總之,合同是造價控制的依據。合同管理是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和關鍵,是確定和調整合同雙方經濟關系,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加強合同管理對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④ 施工成本控制依據有哪些
工程承包合同、進度報告、施工成本計劃、工程變更
1.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為依據,圍繞降低工程成本這個目標,從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兩方面,努力挖掘增收節支,以求獲得的經濟效益。
2.施工成本計劃施工成本計劃是根據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預定的具體成本控制目標,又包括實現控制目標的措施和規劃,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導文件。
3.進度報告進度報告提供了每一時刻的工程實際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實際支付情況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過實際情況與施工成本計劃相比較,找出二者之間的差別,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從而採取措施改進以後的工作。此外,進度報告還有助於管理者及時發現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並在事態還未造成重大損失之前採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損失。
4.工程變更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工程變更是很難避免的。工程變更一般包括設計變更、進度計劃變更、施工條件變更、技術規范與標准變更、施工次序變更、工程數量變更等。一旦出現變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將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員就應當通過對變更要求中的各類數據的計算、分析,隨時掌握變更情況,包括已發生工程量、將要發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況等重要信息,判斷變更以及變更可能帶來的索賠額度等。
⑤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據包括哪些內容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據包括: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計劃、進度報告、工程變更。
除此之外,相關施工組織設計、分包合同等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據。
從工程投標報價開始,直至項目竣工結算完成為止,貫穿於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在施工中通過對人工費、材料費和施工機械使用費,及工程分包費用進行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就是要在保證工期和質量的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採取相應管理措施,包括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並進一步尋求最大程度的成本。
(5)成本控制的合同是什麼擴展閱讀
施工階段是控制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發生的主要階段,它通過確定成本目標並按計劃成本進行施工資源配置,對施工現場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進行有效控制,方法如下:
一、人工費的控制
二、材料費的控制
材料用量控制:定額控制、指標控制、計量控制、包干控制、材料價格控制
三、施工機械使用費控制
四、施工分包費用的控制
⑥ 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是什麼意思
項目成本控制是由投資決策、設計、施工、竣工等各階段組成的全過程式控制制,在設計階段重視工程造價控制,體現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可是造價控制構成更合理,控制過程更主動。建築工程造價完成於施工階段,工程項目的人、財、物大量投入則始於設計階段。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忽視工程建設項目前期設計階段的成本控製作用,把控制工程項目投資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審核施工圖預算和施工階段,重施工、輕設計的現象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
項目成本管理者首先要依據建造標准等資料對其項目四項費用,即前期費用、單體建安費用、基礎設施費用及配套實施費用,編製成本目標,工程施工過程中對項目的成本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實際發生情況,通過對成本目標值、工程合同值及實際結算值間的比對分析,從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根據市場所面臨的壓力,如人工費上漲、材料費上漲、政策壓力、自身壓力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提出成本風險預警,以便掌握並控制該項目的工程成本,從而達到有效控製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