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知道成本法的含義是什麼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當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經營活動無影響能力時採用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即投資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賬後,始終保持原資金額,不隨被投資公司的營業結果發生增減變動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costapproach)房地產估價方法之一,指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的USCPA相關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② 會計中的權益法和成本法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適用范圍
成本法是兩頭,權益法是中間。
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對「四無」企業,「四無」企業,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公允價值 不能可靠計量。這種情況一般是買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佔20%以下,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開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而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則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准則來處理。比如:一個企業在二級市場上買了點股票,當然不能按長期股權投資來處理了。
區別二:對投資收益的處理
成本法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 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成本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宣告或派發股利時
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貨:投資收益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股利
權益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貨:投資收益
收到分紅時:
借:銀行存款
貨: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被投資單位分紅時,資金從公司流向了股東,即被投資公司的凈資產減少,而權益法的本質是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要反映企業在被投資企業享有份額的價值,被投資企業凈資產減少,那企業享有的份額的價值相應地也減少,所以這里又要貸記一筆損益調整。)
合並報表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以成本法為基礎,因為要納入合並報表范圍的一般都是能夠實施控制的,這種情況下都是成本法。
中級會計
③ 什麼是成本法,並請簡要說明成本法的操作思路
當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經營活動無影響能力時採用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即投資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賬後,始終保持原資金額,不隨被投資公司的營業結果發生增減變動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cost approach)房地產估價方法之一,指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方法:
(1)投資公司購入股份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等,此時被投資公司無需作會計分錄。
(2)投資公司收到股利,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投資收益。
(3)當被投資企業用投資企業購售前的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金支付一部分股利時,以及發放清算股利時,這些應作為投資成本的部分償還,借記銀行存款或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4)當股權投資發生永久性跌價時,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跌價損失,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④ 什麼是成本法
成本法主要針對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不發生變化的(除了增資或處置)。
⑤ 成本法是什麼適用什麼范圍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通常按初始投資成本計量,適用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⑥ 什麼是成本法(合並報表抵消),與之前合並報表抵消有何差異
成本法是確有現金分配時才確認投資收益,權益法是按凈利潤的權益比率確認投資收益。新准則下具體合並抵消步驟如下:
首先要調整母公司的報表,用權益法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節,以確認抵消分錄中貸方的長期股權投資(以下分錄均為母公司個別報表,尚未開始合並報表的分錄抵消) ,
如果涉及到子公司的受益權益調整的話先調整子公司的報表(可以參照母公司的調整方法來調整子公司報表),然後再調整母公司的報表。
將子公司的凈收益調整為公允價值下的凈收益,如果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沒有差異,則此步驟可省略 (實際工作中一般都不涉及到公允價值,只有在考試中才會出現);
2. 如除了1以外還有要對子公司的調整的話先做調整;
3. 用調節後的凈收益和持股比例來確認母公司的投資收益 ;
借:長期股權投資(1)
貸:投資收益 (1)
4. 如果當年子公司有分配現金股利,則對照兩種方法之間的差異,沖回成本法下對此確認的投資收益,因為權益法對此部分是做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
沖回原按成本法做的分錄:
借:應收股利往來等 -a
貸:投資收益 -b
按權益法的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往來等 a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或損益調整) b
以上兩個調整分錄合二為一: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或損益調整) -b
貸:投資收益 -b
5. 看子公司當年是否還有不影響損益的利得,即直接進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的利得,母公司同樣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借:長期股權投資(2)
貸:資本公積 (1)
至此,調節完畢,根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執行新會計准則後以前按照權益法核算的都要改用按成本法核算,要進行調整,所以這個初始成本就是調整後的賬面價值),加減上面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最後的余額就是抵消分錄中應當沖減的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連續編制時的分錄為:
首先把上年度的帶過來
借:長期股權投資 (1)+(2)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就是投資收益(1)
資本公積 (1)
再根據上面的程序做當年的調整
調整完了,可以做合並報表的抵消分錄了!
(6)什麼是成本法擴展閱讀:
處理特點:
(1)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除非有追加或收回投資情況,否則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作為當期投資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應只有當被投資單位分配的股利在性質上屬於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投資方才能確認投資收益;
否則,獲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也就是說,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當年從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以後年度,被投資單位累計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投資以後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所享有的部分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