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財務管理。求大神幫我解釋一下這道題的增量收入和增量成本是怎麼算的啊看不懂這個答案
實際上你可以這么理解:工廠產量是最大40萬台,如果按國內銷售,他肯定只生產36萬台,產生的收入是36萬*50=1800萬元;如果接了外貿單,你工廠產量不能增加,意味著他只能在國內以50元賣掉30萬台,剩下10萬要給外貿,這樣產生的收入是30萬*50+10萬*40=1900萬元,即實際增量收入就是1900-1800=100萬元。這樣好理解嗎?
2.增量成本同理,如果只賣國內就生產36萬台,成本不變。現在多個外貿單,即可以頂能生產40萬比只賣國內36萬,實際上就是增加了4萬台成本,而固定間接費用是不變的,意味著不管你一年生產多少台都是固定不變的,1台與36萬,還是40萬台台沒關系,即只有4萬的增量成本(材料人工等)132萬元。
拓展資料:
增量成本指為建設某一項目而增加的國民經濟代價。在國民經濟效益評價中,由於建設某一項目而使國民經濟失去的各種資源,是項目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國民經濟所增加的耗費。增量成本與財務會計中的成本概念有區別,因為後者是指該項目在運行過程中為取得所需各種資源而實際支付的貨幣額,它不僅包括增量成本,而且還包括過去已經發生並應由該項目負擔的沉沒成本,如折舊費、管理費等。因此,在對某擬建項目進行國民經濟效益評價時,必須從國民經濟角度鑒別哪些是屬於該項目的增量成本,然後衡量其數額,從而確定擬建項目的成本總額。
增量成本這個概念通常揭示了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之間的一條移動線。
下面以一連續生產線上的直接勞動力成本為例來說明問題。如果該生產線停工後,工人或被遣送回家或被委以其他的工作,那麼,整個生產線上所有勞動的總成本就完全可以被認為是隨生產產量而變化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觀察一下該生產線上的個別作業,我們就會發現,一般來講勞動力成本不受管理控制的影響,似乎這些作業中的某一個可以通過採用更好的工具、更好的操作方式而加以改進。如果實施了改進,我們也許會發現:由於這一作業的速度是由整條生產線而控制的,那麼作業生產線上每件產品的勞動成本並沒有降低,在整個生產線上,具有可變的直接勞動成本的個別作業有「瓶頸」式限制性,只有改進了它,才能改進整個生產線上的直接勞動力成本且使之成比例地減少,但是不能超過下一個最有限制性的作業所設置的限度。
『貳』 什麼是增量,增量怎麼用
增量的字面意思很多呀,你可能常有用的,比如給茶杯加點水,給汽車加點油 ,買東西第一給的錢不夠再給一張鈔票,嘿嘿嘿 還有比如果搬什麼東西你一個搬不動再叫一個人來幫忙
『叄』 增量收益減去增量成本等於什麼
應該也是增量利潤。
但正確的增量利潤計算方式為:
增量凈利潤=(實際生產量-計劃生產量)*單件凈利潤。
增量利潤是以邊際成本理論為基礎,通過比較兩個信用政策,研究增量收入與增量成本的計算方法,從而確定的。
『肆』 一斤生肉10一斤只出6兩熟肉多少錢的成本 怎麼算
成本是做熟以後的斤數6兩=0.6斤
10除以0.6斤約等於16.7
熟肉成本就是16.7元一斤。
拓展資料:
成本的主要分類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順序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按與收益的關系可分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按與現金支出關系,可分為付現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按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遲發生,可分為可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按發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19.按成本性態(成本性態是成本總額與業務總量之間的依存關系,通常又稱為成本習性),可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為了便於進行成本管理,還可運用其他一些成本分類概念,如機會成本、責任成本、定額成本、目標成本、標准成本等等。
『伍』 這個教材里的增量成本分配法怎麼算的
CMA_billy:舉例說,一個工廠有兩個部門AB,過去A部門有一項成本,而現在B部門也需要該項服務,,因此此項服務的總成本比原來多了,多出的部分分配給B,原來的成本還是A的,這就是增量分配法。
『陸』 請問國內綠色建築一星,二星,三星各自需要花多少增量成本各省市增量成本是否都一樣
公建項目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分別為40元/㎡、152元/㎡、282元/㎡,住宅項目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分別為33元/㎡、73元/㎡、222元/㎡。各省市增量成本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省份的政策都是不同的。
在建造符合《綠色建築評價標准》要求的綠色建築目標下,因採用了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利用技術方案而增加的成本,稱之為綠色建築增量成本。
對此有需求的話可以聯系朗綠科技,該公司的產品理念與價值是想讓每一個人居住的更好!從客戶維度:健康舒適,提升客戶生活品質;從社會維度:節能環保,減少污染降低排放;從企業維度:創造價值,持續增加企業聲譽。
『柒』 什麼叫沉落成本,什麼又叫增量成本呢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增量成本(Incremantal Cost)
在各種方案的成本比較決策時,當選定某一方案為基本方案,然後將其他方案與之相比較時所增加的成本。即兩個方案之間的成本差額,是差別成本的一種表現形式。
增量成本有時也與邊際成本相混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邊際成本主要是按單位產品的增加來計算的,而增量成本則主要是按總產量的增加來計算的。
『捌』 什麼是增量成本什麼是沉沒成本
增量成本是由產量增量而導致的總成本的變化量,等於生產增量之後的總成本減去生產增量前的總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玖』 什麼是增量成本例如哪些情況呢
增量成本,是指一項活動不發生,就不會產生的成本。例如企業打算購置一台機器設備用於生產活動,購置機器設備的成本屬於增量成本。沉默成本不屬於增量成本,這個考試喜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