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縫紉機樂隊拍攝成本8000萬,票房4億怎麼就大敗了
賺錢是成功的一方面,口碑也是啊
B. 縫紉機樂隊需要多少票房才回本
相對於前兩天周末來說,所有電影的單日票房都是下降的非常的嚴重的。就像如今排在榜首的《王牌特工2:黃金圈》這部電影,周末兩天的單日票房分別是1.06億和7400萬,但是今天卻只剩下了2800萬了。不過幸好上映的前面三天的票房不錯,如今這部電影已經有了2.9億的票房了。
對於排在單日票房榜第二位的《羞羞的鐵拳》這部電影來說同樣是如此的,今天的單日票房僅剩下1200萬了,其實這對於已經上映了24天的電影來說肯定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電影的。而且這部喜劇電影的總投資其實並不高,而如今這部電影已經穩穩的超過了20億的票房了,絕對是一部小投資高收益的電影了。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也是隨著電影上映時間的增加,眾多看過這部電影的影迷給出的好評才使得這部電影能夠在後續的上映時間里一直堅持住,並且慢慢甩開了其他三部電影了。這部電影上映之初很多人都說大鵬這次的電影估計是要虧死了,沒想到最後大鵬還是翻盤了,雖然估計賺的不多,但是口碑確實變好了,相信這應該是很好的收獲了
C. 大鵬執導的《縫紉機樂隊》拍的好嗎
《縫紉機樂隊》我前幾天才去看了,真的特別震撼,先來了解一下導演吧,董成鵬,又名大鵬,中國大陸男演員也是現在非常有名的一個導演。
D. 電影《縫紉機樂隊》講述了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搖滾青年胡亮散盡家財請來樂隊經紀人程宮,組建「縫紉機樂隊」,試圖保住「搖滾公園」的故事。小城集安「搖滾公園」將被拆除,搖滾青年胡亮(喬杉飾)為了保衛公園,散盡海報家財請來了失敗的樂隊經紀人程宮(董成鵬飾),組建「縫紉機樂隊」,試圖保住「搖滾公園」。執著愚鈍的胡亮,敷衍拜金的程宮、將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E. 哪些電影一開始被認為是爛片,後來被奉為經典的
《大話西遊》共投資了6000多萬港元,周星馳也是投資方之一。為了配合賀歲片的檔期,《月光寶盒》率先在1995年1月時推出,票房一度火爆,在兩天內全港六十家電影院票房總收入500多萬港元,稍遜於成龍的《紅番區》。同年《大話西遊》在上海上映,後又在東北三省上映,票房也曾一度形勢大好。「開門紅」並未持續太久,隨後的整體發行卻急轉直下,即使在當時最為火爆的香港市場,也最終以2500萬收場,在一個多月後發行的《大聖娶親》最後的票房也只有2900萬,雖然能夠收回成本,但與周星馳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遠。在北京,《大話西遊》被當作發行失敗的案例,1996年2月《月光寶盒》作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聖娶親》登場,兩部影片均只以20萬左右的票房收場,有的電影公司在放映兩天後就決定以國產影片換掉《大話西遊》以免更多損失。
以上資料來自某度網路,說的很寬容了,特別是當年在香港上映的時候周星馳被大罵騙錢,觀眾說看不懂,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大話西遊之前,大家印象中周星馳的影片都是帶著「王晶」味的,比如整蠱專家,九品芝麻官,狀元蘇乞兒,帶著這樣的刻板印象去看大話西遊,很難不失望
不過正因如此,周星馳也是用了大話西遊系列,重新定義了周星馳
第二部,《卧虎藏龍》
來來來,別不承認,當年卧虎藏龍沒有獲得奧斯卡提名之前,評價是很慘淡的
包括憑借卧虎藏龍,拿到金像獎最佳武術指導的袁和平都不看好這部電影,說從來沒有人這么拍武俠,這根本就不是武俠片(李安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里有提到)
香港媒體,當時也是吐槽一片,借各位電影大佬的評論暗踩台灣的李安導演拍不出正宗武俠片(當時評論文還登上了南方都市報等紙媒的娛樂版,導致很多人不看好這部電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有印象),
香港娛記還暗指拍戲時國際章誘惑發哥,又說國際章勾搭老謀子拿到了女主的角色,並藉此壓番楊紫瓊,總之就是把這部電影當做一部爆米花電影看待,完全沒有給與重視,沒想到奧斯卡提名一出,香港娛記無一不被打臉,國際章和香港娛記也就此結下了梁子(也跟當時國際章不夠成熟的回應有關系)
李安藉此片一舉揚名海內外,並且改寫了中國武俠片的定義,此後《十面埋伏》《英雄》《無極》等文藝型武俠大片層出不窮,《卧虎藏龍》自此走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神壇
F. 裁縫機樂隊票房
1、縫紉機樂隊共4.5億票房
2、縫紉機取得這種票房原因如下:
很多人看電影,並不是只看我就看一部電影,別的電影就不看了。而是先看演員、導演、製造公司、和電影系列等!
縫紉機樂隊的導演大鵬抄襲了自己以前的作品——煎餅俠,這就導致縫紉機樂隊口碑不佳、毀譽參半!當然同時期有很多優秀作品,例如羞羞的鐵拳、追龍等,也是縫紉機票房不佳的原因
G. 大鵬本人對《縫紉機樂隊》如何評價的
這部不算低成本了,投資金額有8000萬,算是中上等的製作水平了。
然後說到劇本創作,我有一個長期合作的編劇叫蘇彪,從《屌絲男士》時代我們就一直合作。我們兩個分工極其明確,所有一起創作的電影,包括《屌絲男士》的網劇,都是我來說骨架,他來添血肉。我跟他說我想拍一個音樂電影,有一幫人他們分別是誰誰誰,他們要組合到一起,保衛大吉他,後來吉他拆了,拆了他們就解散了,解散後想想不對,還要繼續唱,就把歌唱完了,這是我負責的部分——負責故事內核,而蘇彪就負責把這個故事細化,他寫主角們怎麼相遇,怎麼解散,經歷了什麼,然後我們兩個再一起匯合,一起不停地修整。
我們的音樂總監是趙英俊,他是非常有才華的音樂人。從《煎餅俠》開始,他就開啟了自己的電影配樂之路。之後他又在《港囧》、《火鍋英雄》、《萬萬沒想到》、《絕世高手》等等電影中找到了自己最合適的創作位置。我覺得他是一個富礦,怎麼采也采不完。這次因為是音樂電影,要讓演員不停地排練電影歌曲,在拍攝的時候演唱,所以必須要在開機之前確定所有的音樂,因此這些歌並不是後置的創作,而是非常前置的,這么大規模地前置創作歌曲在國產電影里也是非常少見的。
縫紉機樂隊推廣曲《都選C》MV
當然我不只找了他,還找了很多樂隊以及創作人去幫我們輸送上百首歌曲,再從裡面一一挑選。趙英俊負責這部電影中比較重要的三首歌的創作,一首叫《都選C》,一首叫《塑料袋》,一首是丁建國(古力娜扎飾演)在學校里演唱的歌。每一首歌的創作過程都不太一樣,比如說丁建國的那首歌,我們大概用了半個小時就寫完了,我填的詞趙英俊寫的曲,非常順利。但是《都選C》一直到開機之前都經歷著特別多的波折,我們反復在討論,要寫什麼樣的主題,這個主題代表著什麼,一直到電影開拍之前都在寫,到最後才確定下來《都選C》現在的模樣。
取《縫紉機樂隊》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小的時候家裡條件比較困難,在我的記憶里,我寫作的桌子都不是一張桌子,就是一台縫紉機,我的一切創作——小的時候喜歡寫歌,喜歡寫笑話——都由它起源,俗氣一點地說這叫夢開始的地方。所以我能想到的具體的畫面就是那台縫紉機。我們在創作劇本,可能連劇本連這些演員主創都沒有的時候就先有了這個名字。
拍攝是一個難忘的經歷,因為沒有拍過類似的電影,所以沒有群眾演員的資源,如果我們在北京拍戲,可以很容易地聯繫到群眾演員。但是在集安拍攝最後那場演唱會的戲,我們需要5000個人從門里沖出來,組成一個觀看演唱會的群眾的大場面。但因為我們沒有群演,只有群眾,那麼這5000個人我們從哪找呢?讓我特別的感動是,他們以社區為單位自發地展開了選拔招聘,最後給劇組輸送能夠表演的人才,完成了我們這部電影里很多群眾場面,比如火車站的接站,以及最後的那場大戲,其實都是當地的市民來參與的表演,給劇組解決了很多不便。
然後最大的問題在於天氣,我們每天都遭遇下雨,那一場戲我們前後一共拍了8天。期間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架設機位和調整燈光,這個間隙怎麼安置和安撫這5000多群演?我們把那些音箱都打開,然後組織我們那些演員給他們表演節目,這個人唱歌,那個人跳舞,然後這些現場的群眾們,就一直圍在那兒觀看,等我們機器架好了說,好,拍攝,他們再投入拍攝。我挺感動的,說實話5000個人他們其中走了任何一個人觀眾根本看不出來,所以每個人都有理由偷懶,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那麼想的話,戲就沒法拍了。然後我們還把100面架子鼓,從周邊城市服務社運送到集安,最遠的從沈陽運過來。每一名鼓手和樂手都經過選拔,用大巴車把他們從不同的城市拉到集安去,有的從長春登陸,有的從沈陽登陸,包括那20輛哈雷摩托車也運到集安,反正過程很有意思。那個夏天就是非常美好的回憶,大家群策群力完成了最後一場戲的拍攝。
H. 縫紉機樂隊票房多少
昨天,面對已經上映一個月票房4.4億的《縫紉機樂隊》,導演大鵬做了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為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刷屏表示了一些歉意,但能走到現在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不過在大鵬的闡述中我們也看到了一絲不服氣,希望電影在網路平台上線之後能有更多人給予它「應有的評價和認可」,言下之意就是現在還不行唄。
作為大鵬導演的第二部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之初其實吃到的是《煎餅俠》留下的苦果,作為網劇《屌絲男士》的衍生品,《煎餅俠》以其雷人的劇情、粗糙的拍攝方式從真愛粉口袋中掏出11.6億票房時也傷了觀眾們的心,《縫紉機樂隊》上映之初的所有宣傳中,底部評論全部是對《煎餅俠》的咒罵。
責怪是最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想法且最容易蔓延的情緒,評論一出,大家都討論《煎餅俠》當年是怎麼坑自己的,幾乎沒什麼人關注《縫紉機樂隊》的好壞,面對這樣的不利輿論,大鵬甚至在朋友圈發出「懺悔求原諒」的感慨。
加之同期上映的《羞羞的鐵拳》自帶開心麻花自《夏洛特煩惱》以來的高口碑光環,一路狂卷票房21.3億,實質上加速了《縫紉機樂隊》口碑、票房的雙輸。
直到很晚,一些人真正看了《縫紉機樂隊》之後才開始出現大鵬所說「非常振奮人心的」情況,漸漸有了一些口碑,票房也有了一些小幅度的回升,但還是晚了,過了時間窗口,影響有限。
就青玉自身的觀影感受而言,《縫紉機樂隊》與《羞羞的鐵拳》我都看了,如將兩部片子直接比高低,我個人感覺《縫紉機樂隊》更勝一籌,原因也並不是《羞羞》不行,而是其中有些梗確實處理的不到位,包袱也沒有響,節奏比《夏洛》差了許多。
橫向對比的話,《縫紉機樂隊》自然甩出《煎餅俠》幾條街。
I. 縫紉機樂隊最後票房!
1、縫紉機樂隊票房4.5億!
2、縫紉機樂隊票房不如意,原因如下
對手強大!同期的羞羞的鐵拳、追龍、英倫都是優秀的片子,所以縫紉機樂隊票房差,很正常!
縫紉機樂隊豆瓣評分不高,只有6.9,別看只差領點幾分,但是六分多跟七分多就是質量的差距。在國慶上映的片子中,追龍(7.6)、羞羞的鐵拳(7.4)、英倫(7.3),縫紉機只比空天獵(4.9)分高。
與煎餅俠雷同,說明縫紉機在劇本和導演水平上沒有任何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