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銷售折扣與銷售折讓有什麼區別怎麼核算請舉例子說明一下!
您好,會計學堂李老師為您解答
(1)銷售折讓是指企業的商品發運後,由於商品的品種、質量等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要求或因其他原因應退而未退的商品,對購買方在價格上給予的額外折讓。銷售折讓會使企業銷售收入相應減少,所以應對銷售收入進行調整。理論上,企業應當按月計算收入、結轉成本、計算盈虧,發生的銷售折讓應沖減銷售產品當月的銷售收入,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難以操作。實際做法是:一般不管屬於本年銷售的產品還是以前年度銷售的產品,都應沖減給予購買者銷售折讓當月的銷售收入。
(2)現金折扣是指企業為了鼓勵客戶在一定期限內早日償還貨款而給予客戶的折扣優惠。
現金折扣對於銷售企業來說,稱為銷貨折扣;
對於購貨企業來說,稱為購貨折扣。
現金折扣一般表示為「2/10,1/20,n/30」等。2/10表示如果客戶在10天內償付貨款,給予2%的折扣;
1/20表示如果客戶在20天內償付貨款,給予1%的折扣;n/30表示如果客戶在30天內付款,則無折扣。
(3)商業折扣是指對商品價目單中所列的商品價格,根據批發、零售、特約經銷等不同銷售對象,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商業折扣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如5%、10%、15%等。扣減商業折扣後的價格才是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商業折扣通常作為促銷的手段,目的是擴大銷路,增加銷量。一般情況下,商業折扣都直接從商品價目單價格中扣減,購買單位應付的貨款和銷售單位所應收的貨款,都根據直接扣減商業折扣後的價格來計算。因此,商業折扣對企業的會計記錄沒有影響。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2. 銷售折讓如何記賬
銷售折讓是指由於商品的質量、規格等不符合要求,銷售單位同意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減讓。在核算時,由於銷售折讓不具備費用的屬性,因此,應當將其作為收入的抵減數處理。
【例】甲公司2007年7月18日銷售一批商品,增值稅發票註明的售價為40000元,增值稅為6800元,該批產品的成本為35000元。貨到後買方發現商品質量與合同要求不一致,要求給予價款5%的折讓,甲公司同意折讓。為此甲公司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7月18日銷售實現時:
借:應收賬款468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00
借:主營業務成本35000
貸:庫存商品35000
發生銷售折讓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
貸:應收賬款2340
實際收款時:
借:銀行存款44460
貸:應收賬款44460
3. 銷售折讓如何賬務處理
一、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不考慮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1)銷售折讓如果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則應在確認銷售收入時直接按扣除銷售折讓後的金額確認。
基本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扣除折讓後的凈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提示】商品已發出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應當將庫存商品結轉至「發出商品」科目中。
(2)企業已經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發生銷售折讓,且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的銷售商品收入,如按規定允許扣減增值稅稅額的,還應沖減已確認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基本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二、國稅發[2004]136號文件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徵收營業稅。會計上應按銷售折讓處理。
銷售返利如採用在銷售發票直接扣減方式,性質上類同銷售折讓,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商品折讓購銷的會計處理一樣。支付銷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的凈額計入銷售收入;收到銷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凈額計入采購成本。
如果將返利額另開發票,對於直接沖抵貨款的形式來兌現的返利,在開具發票後發生的返還費用,或者需要在期後才能明確返利額,銷售方據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出紅字發票沖銷收入,並相應沖減銷項稅額。
(3)發生銷售折讓之前的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退貨與銷售折讓的賬務處理方法:
退貨與銷售折讓是企業經常性的經營行為,若不正確處理這些業務,將會在會計核算上帶來很多不便。
1、購買方未付貨款並且未作賬務處理的
購買方須將原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二聯(稅款抵扣聯)和第三聯(發票聯)及產品(商品)銷貨單主動退還給銷售方,銷售方則應視不同情況作下述處理:
(1)銷售方在會計上未入賬時,應將所有專用發票聯次註明作廢,並將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存根聯後面。
(2)銷售方已入賬時,開具一張相同金額的紅字(負數)發票,將記賬聯撕下入賬,作為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依據,將退回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稅粘於紅字(負數)發票的發票聯後,並註明藍字發票記賬聯的原有憑證號,便於備查。
另一種情況,產品(商品)銷售單價發生了變化,例如銷售方與買方商量一致同意將上月發出產品價格調高或調低(當上月已按原價開票,並已作賬務處理和報稅),購買方應將上月開的發票聯和抵扣聯退回後,
銷售方本月重新按現價開一張藍字發票,將新開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聯撕下,郵寄給買方,記賬聯在本月補記上月少記(沖回多記)的賬款,將變更後的合同或協議附於其後。
並註明上月原記賬聯的出處(憑證號)。退回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本月重開藍字發票存根聯後。未收到購買方退還的專用發票前,銷售方不得扣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
2、購買方已付貨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及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
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遞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
銷售方在未收到證明單以前,不得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收到證據單後,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
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存根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扣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憑證,其發票聯、稅款抵扣聯作為購買方扣減庫存商品和進項稅額的憑證。
例如:該公司銷售一批貨物給乙公司(兩公司均屬於一般納稅人),並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貨款)金額20萬元,稅額3.4萬元,該批貨物成本為15萬元,
乙公司收到貨物、發票及產品(商品)銷售單後,經有關化驗部門化驗該批貨時,發現貨物存在質量問題,要求全部退貨,經協商該公司同意。
如果此時乙公司(購貨方)未付款,並且未作賬務處理,則須主動將發票聯和稅款抵扣聯退還該公司,該公司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處理:
(1)若該公司未入賬,應將該發票所有聯次註明作廢,並將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存根聯後面。
(2)若該公司已入賬並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234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34000
則應按以下方法調整:
①另開具一張相同金額的紅字發票,將紅字發票記賬聯撕下入賬,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作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234000(紅字)
貸:產品銷售收入200000(紅字)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34000(紅字)
4. 發生銷售折讓時,銷售方沖減主營業務收入的同時,需要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嗎 謝謝
銷售方的不沖減成本。
企業將商品銷售給買方後,如買方發現商品在質量、規格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賣方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減讓。 銷售折讓如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則應在確認銷售收入時直接按扣除銷售折讓後的金額確認。
已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且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如按規定允許扣減增值稅稅額的,還應沖減已確認的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發生銷售折讓之前的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由於商品的質量、規格等不符合要求,銷售單位同意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減讓。在核算時,由於銷售折讓不具備費用的屬性,因此,應當將其作為收入的抵減數處理。
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遞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
銷售方在未收到證明單以前,不得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收到證據單後,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
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存根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扣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憑證,其發票聯、稅款抵扣聯作為購買方扣減庫存商品和進項稅額的憑證。
5. 銷售發生折讓,如何記賬
銷售發生折讓,會計記賬方式:
1、銷售實現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發生銷售折讓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收賬款
3、實際收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5)發生銷售折讓之前的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銷售折讓是指企業因售出商品質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在售價上給予的減讓。企業將商品銷售給買方後,如買方發現商品在質量、規格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賣方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減讓。 銷售折讓如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則應在確認銷售收入時直接按扣除銷售折讓後的金額確認; 已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且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如按規定允許扣減增值稅稅額的,還應沖減已確認的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賬務處理
退貨與銷售折讓的賬務處理方法:
退貨與銷售折讓是企業經常性的經營行為,若不正確處理這些業務,將會在會計核算上帶來很多不便。
1、購買方未付貨款並且未作賬務處理的
購買方須將原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二聯(稅款抵扣聯)和第三聯(發票聯)及產品(商品)銷貨單主動退還給銷售方,銷售方則應視不同情況作下述處理:
⑴銷售方在會計上未入賬時,應將所有專用發票聯次註明作廢,並將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存根聯後面。
⑵銷售方已入賬時,開具一張相同金額的紅字(負數)發票,將記賬聯撕下入賬,作為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依據,將退回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稅粘於紅字(負數)發票的發票聯後,並註明藍字發票記賬聯的原有憑證號,便於備查。
另一種情況,產品(商品)銷售單價發生了變化,例如銷售方與買方商量一致同意將上月發出產品價格調高或調低(當上月已按原價開票,並已作賬務處理和報稅),購買方應將上月開的發票聯和抵扣聯退回後,銷售方本月重新按現價開一張藍字發票,將新開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聯撕下,郵寄給買方,記賬聯在本月補記上月少記(沖回多記)的賬款,將變更後的合同或協議附於其後。並註明上月原記賬聯的出處(憑證號)。
退回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本月重開藍字發票存根聯後。未收到購買方退還的專用發票前,銷售方不得扣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
2、購買方已付貨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及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
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遞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銷售方在未收到證明單以前,不得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收到證據單後,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存根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扣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憑證,其發票聯、稅款抵扣聯作為購買方扣減庫存商品和進項稅額的憑證。
6. 發生銷售折讓是應當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和成本嗎
發生銷售折讓應當沖減當期銷售收入,但是不沖減成本。
1、銷售折讓如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則應在確認銷售收入時直接按扣除銷售折讓後的金額確認; 已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且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如按規定允許扣減增值稅稅額的,還應沖減已確認的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在核算時,由於銷售折讓不具備費用的屬性,因此,應當將其作為收入的抵減數處理。但實際上並不沖減成本。
(6)發生銷售折讓之前的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銷售折讓的核算:
1、購買方未付貨款並且未作賬務處理的
購買方須將原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二聯(稅款抵扣聯)和第三聯(發票聯)及產品(商品)銷貨單主動退還給銷售方,銷售方則應視不同情況作下述處理:
(1)銷售方在會計上未入賬時,應將所有專用發票聯次註明作廢,並將發票聯和抵扣聯粘貼於存根聯後面。
(2)銷售方已入賬時,開具一張相同金額的紅字(負數)發票,將記賬聯撕下入賬,作為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的依據,將退回的藍字發票聯和抵扣稅粘於紅字(負數)發票的發票聯後,並註明藍字發票記賬聯的原有憑證號,便於備查。
2、購買方已付貨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及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
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遞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銷售方在未收到證明單以前,不得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收到證據單後,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負數)專用發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銷售折讓
7. 銷售折扣或折讓的公式
折讓是在價格上的折讓,按實際價格入賬就行了.不要特別處理.
折扣是指給客戶一個還款期,在規定的天數內還款.給予一定比率的折扣.這個在銷售是按全價入賬.到實際還款是如發生折扣.作為財務費用處理.
拓展:銷售折扣是商品銷售折扣是指企業在賒銷和商業信用的情況下,為了推銷商品和及早收回銷售貨款,而給予購貨方的一種價格優惠。銷售折扣分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商業折扣是指企業按照標明商品零售價格開出發票,然後在此基礎上給流通領域中批發、零售環節一定的折扣。根據商業習慣,商業折扣都是從價目單價格中直接扣算,購買者所應付的和銷售方所應收的貨款,均以按扣減商業折扣後的售價來計算,即銷售方的銷售收入是按商業折扣後的價格來計算反映的,因此,商業折扣不存在調整營業收入問題。現金折扣是指企業採用賒銷方式銷售商品時,為了鼓勵購貨方在一定期限內(信用期)早日償付貨款,往往規定一個短於信用期限的折扣期限,如果購貨方在折扣期限內付款,就能得到一定的現金折扣,即從應支付的貨款總額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額。對銷貨方而言,銷售折扣就是現金折扣。銷售折扣不表示提供物品或勞務所需的耗費。如果客戶獲得這種折扣,則其凈值才代表該項銷售物品和勞務的真實價格。所以,銷售折扣應作為收入的折扣項目而不是為獲得收入的資產耗用。現金折扣的核算有兩種方法:一是全價法,即營業收入按全價反映,實際發生的現金折扣則沖減營業收入;二是凈額法,即營業收入按實際發生的現金折扣後的凈額反映。新的企業會計制度採用了前一種方法。
8. 購進已發生銷售折讓的商品成本該怎麼核
銷售折讓對於購買方來說要沖減購進的成本和進項稅金,發生銷售折讓的進入成本: 也就是沖減財務費用(前提是企業採用總價法入賬),因為這樣的現金折扣相當於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一種有息貸款,也可以說是一種融資的手段: 借:應付賬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庫存商品
9. 購買方取得銷售折讓怎麼沖減成本
摘要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納稅人(以下稱一般納稅人)因銷售貨物退回或者折讓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銷售貨物退回或者折讓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扣減;因購進貨物退出或者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購進貨物退出或者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