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彩票點的利潤提成是如何計算的.
彩票的利潤一般在7%左右,體彩的提成為8.2%,主要通過申請手續來辦理。
這個或許也是分地方而言,如一張2元的彩票,你的利潤是在1.4角左右,掛掛樂的利潤相對來說可觀一些,10%以上,是穩穩的,如500一本的掛掛樂,你的利潤在50元以上。
彩票中獎的是根據彩票的碼子,小獎1W以下的,在彩票站,掃碼直接就可以領取,1W-10W是到市領取,10W以上要到省了,關於中獎的提成,中大獎的如幾百W的彩票投注站,可以拿到1W-2W的鼓勵資金,就是獎勵,應該大部分是1W,1-10W的好像也有1K獎勵。
彩票店傭金在5%到8%不等,就拿8%來說。
如果一個月賣5萬的彩票,那麼可以賺4000元。如果一個月能賣20萬的彩票,那麼一個月的傭金可以到達16000元。
但在現在看來,一個月能賣20萬彩票的店,已經不多了。大多數彩票店的月銷量都在5萬到10萬之間遊走。有的新店甚至連5萬彩票都賣不到,所以許多虧損的彩票店,都被擠到了犄角旮旯的小門面。
租金大概在1000元一個月吧,再加上網路費用一個月100塊。和沒日沒夜沒假期的人工成本,所以說現在的彩票店真的越來越不賺錢了。
2. 體育彩票怎樣計算
要了解玩法就到:體彩官方網站http://www.lottery.gov.cn/
要說技巧、方法,那就沒有。因為彩票的開獎號碼是隨機產生,所以談不上什麼規律可尋的。
3. 滿多少金額送折扣券如何計算增值稅
需要把收入劃分為當期收入和遞延收入.比如滿117送10元折扣券,零售業一般報含稅價,不含增值稅收入100元本次只能確認收入100*117/127,增值稅只能確認本次收入的17%,剩餘收入在客戶折扣銷售實現時或者過期時確認收入和增值稅
4. 商家優惠捲成本怎麼計算
商場在計算利潤時是所有商品一起計算的,即A、B的實際總收入減去A、B的總成本,而不是分別算A盈利B虧損。而且B少收入100元不一定會虧損。
5. 你會計算折扣買送券問題嗎
我是零九年就考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現在一九年了,整整十年,我還沒有從事過會計工作,是不是很悲哀?對於我來說會計工作確實有些難找,但大部分還是自身原因較多吧!
當初學會計是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子,挺內向,不善與人溝通,做事較為勤奮仔細應該適應這方面的工作,再加上會計越老越吃香,不像有的職業是吃青春飯的,以後老了可以體面的生存,有一份像樣的工作,不必去給人家洗碗掃地。有時也可以攬些私活在家做,以後結了婚有了孩子也可以掙錢,不至於和社會脫軌了,就報讀了這個專業。
在校讀會計這幾年,也算得上勤奮努力,專業知識較他人而言學得比較穩固,成績也算數一數二的,學校也保證每個學生包分配,爭取人人都能介紹到會計工作,可等到第三年出來實習,班主任說會計工作不好找,同學們只能靠自己了,學會計不一定做會計,其他的行業也會大有前景,幾句話就把人家打發了!
最後也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子,剛出入社會不久,沒什麼膽識,父母管的又緊,就在家附近找了份服務員的工作,過了好幾年,工作陸陸續續換了不少,也都與會計職業無緣,有時在網上看到有招聘的怕人家是騙子,去人才市場看見有招會計的,一打聽又要大專文憑,還要有工作經驗,還要有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另外現在流行網上做賬,熟用金蝶,友通之類的會計軟體,所以找會計工作只好作罷!
一七年的時候,還有些不死心,就去一家會計培訓機構培訓了一個多月,花了四千多塊錢,報了一個小規模納稅人的實習課程,就是做一些模擬帳,工業企業,商業企業,還有服務行業三大類別的賬目,因為之前有接觸過會計,所以模擬帳做的挺順手的,無非就是熟悉原始憑證,做分錄,填寫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製作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這些本人都挺熟悉的,做起來挺得心應手,培訓班的老師都對我大加贊賞,說我有前途,完全可以從事會計工作,招聘方要是問起來我有沒有會計經驗,我說有就行了,無非不會報稅,到時在微信上問問他就行了,不必太本分!
到了去年,我結婚了,跟著丈夫到別的城市去上班,沒在以前打工上學的地方呆著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人生地不熟的,會計工作不好找,有招聘的也在很遠的地方,就算去做,一個月兩三千,扣除一天十幾塊錢的車費,午餐費,每個月也所剩無幾了。就在老公同事的介紹下去了一家酒樓做了快一年的服務員,今年懷孕了,就沒再出去上班,去年去當地財政局打聽,以前考取的會計證已經作廢,這個證件已經不能代表你本人的從業資格了,要再去考一個初級會計師證,現在找會計工作,有些招聘方還要求對方是大專學歷,但本人只是一個中專生,算了,我算徹底放棄這個行業了!
既然與會計無緣,就知難而退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後就算去洗碗掃地,也只能認命了。
6. 怎樣計算商場活動扣點、回款具體演算法或者公式有嗎
扣點核算方法
1、滿100送50,相當於花100元現金,買了150元商品,即100/150=6.7折
如原扣率為25%,原利潤為25元,供應商結算額為75元。
參加活動後,供應商結算是以含券銷售額來計算的。假設扣率25%不變,供應商可結150*(1-25%)=112.5元,但這15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50元,現金只有100元,所以商場還要倒貼12.5元,這樣就虧了。所以要提高扣率。
按100元現金,商場保證得25元,供應商得75元倒推:
75/150=0.5,商場扣率要到50%,才能保證扣下的75元中,除去50元的券,商場還有25元現金賺。而供應商如果進貨價是5折,就一分錢沒賺,而不打折的話,150元的銷售,供應商可以賺150*(1-25%)-150*50%=37.5元。
2、「只送不收」和「只收不送」兩種情況
例一:商場做滿100送50活動,損失率33%,在比較仁慈或不夠強勢情況下
對於參加活動的A專櫃,商場扣率為45%。
對於只收不送的B專櫃,由於該品牌比較強勢,商場只在該專櫃原扣20%的基礎上增加了5%,即扣25%。
顧客在A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B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45%-50*(1-25%)=7.5元
商場毛利率=7.5/150=5%
例2:對於只送不收的C專櫃,商場只象徵性的在25%的扣率上增加了2%,即扣27%。
顧客在C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A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27%-50*(1-45%)= -0.5元
商場毛利率= -0.5/150= -0.3% (呵呵!虧了)
顧客在C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B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27%-50*(1-25%)= -10.5元
商場毛利率= -10.5/150= -7%
某商場搞「買300送200」的促銷活動為例。商場和供應商的基本經營信息如下:
商場和供應商以扣點的方式聯合經營 4
l商場平均扣點率為25%
供應商從生產商進貨的價格為3折 %
那麼在這次活動中商、供兩家的利潤產生情況是這樣的,顧客花了300元錢而買走了500元的商品,就商場而言,只有300元的現金收入;對供應商來說,實際上是賣了500元的貨。
先算商場的收入,為了保證與平常的收入相同,商場不能按照平常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那麼該如何計算呢?如下:
300×25%=7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300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75元)
500×75%=375(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375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300-75=225(商場欲保持75元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225元)
1-225÷500=55%(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55%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55%,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55%=5%
5%的利潤實在是太可憐,當然,在作返劵促銷的時候商場也會主動承擔一部分,比如,將扣點調到50%,供應商此時就能剩利潤10%。如果銷售量提高一定程度,雙方還是可以賺錢的。這說的是300返200的情況,如果300返300、200返300的話,供應商一定會賠錢。為什麼?因為商場黑著呢,扣點多少他說了算,商場要在保證不賠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讓扣點給供應商。當然,這是說商場power比較強的情況,供應商還得巴結商場呢,不聽話就得撤櫃,被掃地出門。再有就是供應商的power比較大,比如一些一線的牌子,根本不把商場放在眼裡,商場還得卑躬屈膝地竭盡辦法留住這個財神爺,所以,根本不敢惹,人家不高興就不參加你的活動。另外,power強的商場也不敢對供應商太狠,一旦把供應商欺負急了,下次人家不會再與商場合作了,商場也就開不下去了,考慮到這點,商場還要維護供應商,一般會讓扣點的。當然,我不否認有些商家在打折返劵期間有虛高抬價的行為,但是,現在消費者的眼睛那是相當的雪亮,而且購物時已經不是「貨比三家」的初級階段了,現在流行的是「劵比三家」。他們對價格了如指掌,很難被騙的,所以,商家的虛高抬價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信任危機,一般的商家不會這么冒險的,就是抬了,也只是個別牌子的個別行為。總之,促銷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掙錢或賠錢。
換成300送300
300×25%=7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300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75元)
600×75%=450(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450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300-75=225(商場欲保持75元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225元)
1-225÷600=62.5%(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62.5%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62.5%,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62.5%=-2.5%
表面是虧了,所以就要和商場談扣點。但是實際上許多商品並不是剛好為300的倍數,所以在這裡面是有文章可做的:
以一雙女鞋469為例計算,顧客花469現金買了469+300(券)=469(鞋)+289(鞋)=758(價值)
所以是買469送758,469/758=0.612
469×25%=117.2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469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117.25元)
758×75%=568.5(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568.5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469-117.25=351.75(商場欲保持117.25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351.75元)
1-351.75÷758=54%(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54%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54%,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54%=6%
所以廠家的底線是54折回款,一定要這么談(回款而不是扣點)才能不被商場利用其他諸如廣告費等名目把你弄虧
商場扣點計算,指的是商品供貨方與商場方利益分配問題。許多人,包括廠方的工作人員和商場企劃工作人員有時候都不大搞得清楚。說白了,所謂的商場扣點無非就是數學中的加減陳除問題罷了。如果要與商場打交道,了解這一塊那是屬於基本的工作常識。那麼,我們開始吧,先從專業術語開始。
專業術語:
扣點:就是商場的營業抽成。這個扣點分為兩塊:一塊是基礎扣點,這是在簽定合同的時候就在合同中列明的,例如扣點25%,管理費2%,衛生費1%合計28%。那麼在正常銷售的情況下你每銷售100元就要給商場28元,其計算公式如下:100*(25%+2%+1%)=28 另一塊是臨時大型活動的扣點。例如商場每逢大型節假日就會舉辦買減、買贈、買送等等活動,這種活動的扣點一般是臨時洽談的。或者是廠方在特殊情況時可以向商場申請扣點。例如有團購的工作服,本來應該正價銷售的,結果為了優惠團購客戶,會低於正常折扣價,而在這種情況時可以向商場申請降低扣點。
回款率:銷售額減去商場抽成最終回到廠方的貨款占銷售額的比率
計算公式:〔銷售額-(銷售額*商場扣點)〕/銷售額=回款率
例如:某個商場為了迎接三八婦女節,在三八節當天舉辦滿400減100元,回款率70%,滿減部分由商場承擔
顧客的利益:等於花300元錢可以買到價值400元的東西,相當於打7.5折
廠家的回款:(400-100)*70%=21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10/400=5.25折
商場抽成:(400-100)*30%==90元
促銷術語:
滿減:指的是達到活動內容規定的金額就可以相應減掉的部分。這種方式對顧客相對於滿贈要有利
滿贈:指的是達到活動內容規定的金額就可以得到活動承諾的所贈之物,可能是抵用券,可能是禮品
積分:積分一般是指VIP卡上按消費額積成分數,到規定的時間換禮物或抵用現金等。一般有廠家的VIP積分(具體怎 么積分由廠方規定。可能是每消費一元錢積一分,每積一千分可換一條圍巾等);還有是商場的積分,積分標准由商場制定。
例如:商場搞活動滿300元儲200元 商場基礎扣點是20% 總金額為300的話,問商場扣點為多少元,專櫃賺多少錢!(按商場不承擔任何費用計算))
顧客的利益:等於花300元錢可以買到價值500元的東西,相當於打6折
廠家的回款:300*80%=24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40/500=4.8折
商場抽成:300*20%==60元, 商場的扣點是60元。
做活動期間,商場應該增加扣點!實際上是相當於用300買了500元的貨品!
假設扣率20%不變,供應商可結500*(1-20%)=400元,但這50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200元,現金只有300元,
商場扣多少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呢?
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供應商可結500*(1-52%)=240元,50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200元,現金只有300元,商場應得=300-240=60元
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
總結:
1、如果商場不承擔任何費用是指不承擔折扣費用,那麼廠家的回款:300*80%=24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40/500=4.8折
商場抽成:300*20%=60元
2、如果商場承擔折扣費用,那麼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但是促銷儲的錢是不能當時消費的,促銷儲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比如你要用必須消費更多的商品,這樣產生的利潤會彌補折扣費用,使用實際的商場扣點不會是52%這么高。
3、促銷返的錢不能當時消費,假設顧客購了X元商品,剛對於這次交易商場只收到X元,並且其後續還得發出200N的商品,N為300的整數倍。其返商家只能是(1-20%)X,而供應商促銷期間發出X元商品,後期得發出200N元的商品。則應得返X(1-Y)+200N(1-20%)。兩方相等,只得Y=0.2+160N/X。
例如:某種商品進價150元,標價200元,但銷量較少。為了促銷,商場決定降價銷售,若為了保證利潤率不低於20%,那麼至多打幾折?
設打x折 (200x-150)/150=20% 解:X=9折
7. 如何搞促銷活動及活動成本計算
首先你要看你促銷的目的是什麼?
確認好後,再細分根據目的你要出什麼錢?
人工費用,幾天,幾次,幾個人(督導、促銷員)分開
場地費用、物料費用、運輸費用、促銷用品費用、促銷服裝、進場費用,押金啊
然後留點多的加入預算。
8. 怎樣核算活動成本
設立該項活動的成本核算賬戶,將為該項活動所發生的所有耗費都計入此成本賬戶中,活動結束時再做匯總計算,即為該活動的成本。
如果能再詳細說明一下你的問題就更好了。
9. 體彩怎樣計算
碰運氣
10. 贈送商品如何進行成本核算,該走什麼科目
1、贈送其他單位的商品,商品成本及核算增值稅銷項稅額,列支科目為「營業外支出」,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
2、接收其他單位贈送的商品,如果取得相關增值稅發票,則相應確認增值稅進項稅額,貸方科目是「資本公積」,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
貸:資本公積
3、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則不確認增值稅進項額,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資本公積
(10)體彩送券活動成本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成本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後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