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的成本構成怎麼寫
企業產品成本的構成分兩塊:生產成本、銷售成本
產品「成本」的構成主要要素包括:
1、材料費用
2、外購動力費用3、工資費用4、折舊及其他費用
5、輔助生產費用
6、製造費用7、生產損失。如果以計劃成本核算,在發出委託加工物資時,作借:委託加工物資(實際成本)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兩者之間的差額進入到材料成本差異這個科目,應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的稅金有增值稅,消費稅。收回委託加工物資時,應視同材料購入結轉采購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額。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委託加工物資,兩者之間的差額進入到材料成本差異這個賬戶。
凡屬加工物資用於應交增值稅項目並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企業 ,其加工物資所應負擔的增值稅可作為進項稅,不計入加工物資成本;凡屬加工 物資用於非應納增值稅項目或免徵增值稅項目,以及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 般納稅企業和小規模納稅企業的加工物資,應將這部分增值稅計入加工物資成本 。
凡屬加工物資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的,其所負擔的消費稅應計入加工物資成 本;如果收回的加工物資用於連續生產的,應將所負擔的消費稅先記入應交稅金 --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按規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費品銷售後所負擔的消費稅 。
企業應設置"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核算委託加工物資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 。
企業由於受工藝設備限制,有時需要把某些物資委託外單位加工製成另一種 性能和用途的物資,以滿足經營的需要,例如將木材加工成木箱,生鐵加工成鑄 件等。發往外單位加工的物資,雖暫時離開企業,但仍屬於本企業的存貨。"
⑵ 企業成本報表的種類項目格式和編制方法
企業成本報表的種類項目格式和編制方法是由公司或者公司的上級機構自行規定的。
成本報表是用以反映企業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構成及其升降變動情況,以考埋差核各項費用與生產成本計劃執行結果的會計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報表資金耗費和產品成本及其升降變動情況,用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結果。
產品成本作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的綜合性指標,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成本報表根據管理上的要求一般可按月、按季、按年編報,但對內部管理的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日、按旬、按周,甚至按工作班來編報。
成本報表的特點
1、服務內部
過去在計劃經濟下的成本報表和新體制下的成本報表,編報服務對象和目的是有差別。在計劃經濟模式下,成本報表與其他財務報表一樣都是向外向上編乎蠢報,為上級服務為主。在市場經濟模式下,成本報表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滿歲液陪足企業管理者、成本責任者對成本信息的需求。
2、內容靈活
對外報表的內容,由國家統一規定,強調完整性。內部成本報表主要是圍繞著成本管理需要反映的內容,沒有明確規定一個統一的內容和范圍,不強調成本報告內容的完整性,往往從管理出發對某一問題或某一側面進行重點反映,揭示差異,找出原因,分清責任。
3、相適應性
對外報表的格式與內容一樣,都由國家統一規定,企業不能隨意改動。而內部成本報表的格式是隨著反映的具體內容,可以自己設計,允許不同內容可以有不同格式,同一內容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格式。
⑶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及表格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是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能夠幫助企業全面了解生產成本構成,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常見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核算、製造費用核算、總成本核算和單位成本核算。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涉及直接用於生產產品的原材料成本。其計算公式為: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耗用量×原材料單價。企業可以利用直接材料成本計算表,記錄和分析每批次生產所需原材料的具體耗用量和單價,以便准確計算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則針對直接參與生產活動的員工工資。其計算公式為:直接人工成本=生產員工工資總額×直接勞動工時比例。企業可以通過直接人工成本計算表,統計生產員工的工資總額以及其在生產過程中的工時比例,進而計算出直接人工成本。
製造費用核算涵蓋了間接材料、間接人工、折舊、水電費等與生產相關的費用。其計算公式為:製造費用=間接材料成本+間接人工成本+折舊費用+水電費等。企業可以通過製造費用計算表,記錄各類間接費用的詳細支出情況,從而准確計算製造費用。
總成本核算則是將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相加,得出總成本。其計算公式為:總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製造費用。企業可以通過總成本計算表,匯總各批次生產所需的成本信息,進而計算出總成本。
單位成本核算則是在總成本的基礎上,通過將總成本除以產量,得到單位成本。其計算公式為:單位成本=總成本/產量。企業可以通過單位成本計算表,記錄每批次生產的產量和總成本,進而計算出單位成本。
以上這些成本核算方法及表格,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握生產成本構成,為制定生產計劃和成本控制策略提供有力依據。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和生產特點,對成本核算方法進行調整和優化,以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⑷ 請問成本核算報表是怎樣編制
1、企業成本報表編制要求是數字准確和內容完整。
2、成本報表是用以反映企業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構成及其升降變動情況,以考核各項費用與生產成本計劃執行結果的會計報表,是會計報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報表資金耗費和產品成本及其升降變動情況,用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結果。
3、產品成本作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的綜合性指標,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4)企業成本計劃表怎麼填擴展閱讀:
編製成本報表注意事項:
1、真實性:即成本報表的指標數字必須真實可靠,能如實地集中反映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
2、重要性:即對於重要的項目(如重要的成本、費用項目),在成本報表中應單獨列示,以顯示其重要性,對於次要的項目,可以合並反映。
3、正確性:即成本報表的指標數字要計算正確;各種成本報表之間、主表與附表之間、各項目之間,凡是有勾稽關系的數字,應相互一致,本期報表與上期報表之間有關的數字應相互銜接。
4、完整性:即應編制的各種成本報表必須齊全;應填列的指標和文字說明必須全面,表內項目和表外補充資料,不論根據賬簿資料直接填列,還是分析計算填列,都應當准確無缺,不得隨意取捨。
5、及時性:即按規定日期報送成本報表,保證成本報表的及時性,以便各方面利用和分析成本報表,充分發揮成本報表的應有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核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報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