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賣了股票又買回來,可是看成本價時怎麼比我下單時的價格低了一塊多,這是怎麼回事
證券交易每天是在16:00之後進行清算交收的,像你這樣的當天賣出股票,當天又買回來的,最好是等到下午清算交收完畢,或者明天再看,成本價就正常了。 股票買入、賣出成交的時候,只是你看到成交狀況,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股票的到賬或者資金的減少,成交時股票和資金只是被凍結,只有登記公司清算交收之後才發生實際的資金股票的交割。 所以當天賣出股票當天再買入同一隻股票的時候,價格不能完全顯示正確。
拓展資料:
1.股票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是:成本價=(買入價)24.55+(印花稅)0.1%+(傭金)0.7%左右(各交易所傭金不一樣)。 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是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的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2.傭金(Commission)是指代理人或經紀人為委託人介傭金紹生意或代買代賣而收取的報酬。根據傭金是否在價格條款中表明,可以分為"明佣"或"暗佣"。" 明佣 " 是指在合同價格條款中明確規定傭金率。"暗佣"是指暗中約定傭金率。若中間商從買賣雙方都獲得傭金,則被稱為"雙頭佣" 。
3.說到合買賣的中間人,在中國史籍上早有記載,《史記·貨殖列傳》稱之為駔儈。宋以後稱為牙行。到了近代,牙行又稱牙紀、行紀,牙商又稱經紀人。牙行在交易中起著評物價、通商賈、代政府統制市場、管理商業的作用。牙行憑借其特權將經營范圍從為買賣雙方作介紹,擴大到代商人買賣貨物,代商人支付和存儲款項,運送貨物,設倉庫保管貨物,代政府徵收商稅等。
B. 賣出部分股票後成本價降低,盈利還是一樣的嗎
當這只股票全部賣掉以後,獲利或虧損資金是顯示在你的總資金上。盈利的金額並不是固定的。在交易系統里的參考成本是根據浮動盈虧和股價股數來的,浮動盈虧=(市價-成本價)*股數,當股票賣掉一部分,浮動盈虧沒變,股數下降,(市價-成本價)就應該增大,那麼成本就應該下降了,但此時的盈利是降低的。
持倉成本是計算你持倉該股的綜合計算成本,如果你連續盈利後賣出,您最後的持倉成本還可能是負數,因此對持倉成本的降低並沒有減少你可用資金的減少,這是兩個概念。
如果某隻股票獲利高位賣出去部分後,那麼獲利的部分金額會平攤到剩下股票的持股成本上,就顯示出該股票的每股成本降低,但此時的盈利是增多的。
如果該股票已虧損在低位補倉買入,那麼該股票的買入成本也會平攤到該股總股數上,顯示每股成本價降低。
當這只股票全部賣掉以後,獲利或虧損資金是顯示在你的總資金上,不會對其它股票的價格產生影響。
賣出一部分股票,成本價變高,那麼肯定是在這只股票處於虧損的時候賣出的,因為結算了的這部分虧損金額會加到剩下的持股上面,那麼這個成本價就會變高。
打個比方股民在某股票10塊錢的時候買入該股2000股,現在價格跌到9塊錢,賬戶總虧損是2000元。現在賣出1000股,那麼賬戶虧損的2000元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而股民對於該股的持倉現在只剩下1000股,那麼計算成本價x的公式:(x-9)*1000=2000,解得x=11元。
同樣的道理,當所持倉個股處於盈利狀態下,如果是賣掉一小部分後,那麼會發現持倉成本價變低了。
股票是按買入或賣出後價格均攤的。如果某隻股票獲利高位賣出去一半,那麼獲利的部分金額會平攤到剩下股票的持股成本上,就顯示出該股票的每股成本降低。
如果該股票已虧損在低位補倉買入,那麼該股票的買入成本也會平攤到該股總股數上,顯示每股成本價降低。
拓展資料:
當這只股票全部賣掉以後,獲利或虧損資金是顯示在你的總資金上,不會對其它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例如你買了1000股股票,每股10元,也就是說你的資產為:10000元;
如果股票下跌10%,每股股價變成9元,你的資產就變為9000元,虧損1000元;
在這時你賣了500股,換回資金是4500元(總資產現在是9000元),剩餘500股;
你剩餘的股票價值是4500元,你想解套就得賺1000元,平均一下此時你的股票每股成本價就是5500/500=11元,也就是等股價漲到11原始你才會解套,讓你的資產重新變為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