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郵政企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擴展閱讀
中國直銷產品有多少 2025-05-15 09:58:29

郵政企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5-15 06:16:27

A.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要把物流成本日常控制與物流成本經濟管理系統結合起來,進行物流成本的綜合管理與控制。

物流成本的發生直接受制於企業供、產、銷各部門的工作,為此要求實施物流成本的全部門和全員控制。再次,物流成本是各物流功能成本所構成的統一整體,各功能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物流總成本的升降。為此,還要求實施全功能的物流成本控制。

B. 降低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重點是什麼

(一)大力提升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水平。
鼓勵製造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促進企業內部物流需求社會化。優化製造業、商貿業集聚區物流資源配置,構建中小微企業公共物流服務平台,提供社會化物流服務。著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引導傳統倉儲、運輸、國際貨代、快遞等企業採用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術裝備,提高服務能力;支持從製造企業內部剝離出來的物流企業發揮專業化、精益化服務優勢,積極為社會提供公共物流服務。鼓勵物流企業功能整合和業務創新,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積極發展定製化物流服務,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物流需求。進一步優化物流組織模式,積極發展共同配送、統一配送,提高多式聯運比重。
(二)進一步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
加強北斗導航、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加快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發揮核心物流企業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鏈,實現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蹤。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積極推進全社會物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支持運輸配載、跟蹤追溯、庫存監控等有實際需求、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發展,鼓勵各類平台創新運營服務模式。進一步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發展,整合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海關、檢驗檢疫等信息資源,促進物流信息與公共服務信息有效對接,鼓勵區域間和行業內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實現互聯互通。
(三)推進物流技術裝備現代化。
加強物流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鼓勵物流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加快食品冷鏈、醫葯、煙草、機械、汽車、干散貨、危險化學品等專業物流裝備的研發,提升物流裝備的專業化水平。積極發展標准化、廂式化、專業化的公路貨運車輛,逐步淘汰欄板式貨車。推廣鐵路重載運輸技術裝備,積極發展鐵路特種、專用貨車以及高鐵快件等運輸技術裝備,加強物流安全檢測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吸收引進國際先進物流技術,提高物流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四)加強物流標准化建設。
加緊編制並組織實施物流標准中長期規劃,完善物流標准體系。按照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科學適用、基本滿足發展需要的要求,完善國家物流標准體系框架,加強通用基礎類、公共類、服務類及專業類物流標準的制定工作,形成一批對全國物流業發展和服務水平提升有重大促進作用的物流標准。注重物流標准與其他產業標准以及國際物流標準的銜接,科學劃分推薦性和強制性物流標准,加大物流標準的實施力度,努力提升物流服務、物流樞紐、物流設施設備的標准化運作水平。調動企業在標准制修訂工作中的積極性,推進重點物流企業參與專業領域物流技術標准和管理標準的制定和標准化試點工作。加強物流標準的培訓宣傳和推廣應用。
(五)推進區域物流協調發展。
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整體戰略和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的要求,繼續發揮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域物流協調發展。按照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規劃要求,加快推進重點物流區域和聯通國際國內的物流通道建設,重點打造面向中亞、南亞、西亞的戰略物流樞紐及面向東盟的陸海聯運、江海聯運節點和重要航空港,建立省際和跨國合作機制,促進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東部地區要適應居民消費加快升級、製造業轉型、內外貿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提升商貿物流、製造業物流和國際物流的服務能力,探索國際國內物流一體化運作模式。按照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區域合作和發展等要求,加快商貿物流業一體化進程。中部地區要發揮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加強與沿海、沿邊地區合作,加快陸港、航空口岸建設,構建服務於產業轉移、資源輸送和南北區域合作的物流通道和樞紐。西部地區要結合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造物流通道,改善區域物流條件,積極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農產品、礦產品等大宗商品物流產業。東北地區要加快構建東北亞沿邊物流帶,形成面向俄羅斯、連接東北亞及歐洲的物流大通道,重點推進製造業物流和糧食等大宗資源型商品物流發展。物流節點城市是區域物流發展的重要樞紐,要根據產業特點、發展水平、設施狀況、市場需求、功能定位等,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改善產業發展環境。
(六)積極推動國際物流發展。
加強樞紐港口、機場、鐵路、公路等各類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先導,結合發展邊境貿易,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跨境物流體系和走廊建設,加快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形成一批國際貨運樞紐,增強進出口貨物集散能力。加強境內外口岸、內陸與沿海、沿邊口岸的戰略合作,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國際陸港、口岸等協調發展,提高國際物流便利化水平。建立口岸物流聯檢聯動機制,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積極構建服務於全球貿易和營銷網路、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支撐體系,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和開展全球業務提供物流服務保障。支持優勢物流企業加強聯合,構建國際物流服務網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物流企業。
(七)大力發展綠色物流。
優化運輸結構,合理配置各類運輸方式,提高鐵路和水路運輸比重,促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共同配送、統一配送等先進的物流組織模式,提高儲運工具的信息化水平,減少返空、迂迴運輸。鼓勵採用低能耗、低排放運輸工具和節能型綠色倉儲設施,推廣集裝單元化技術。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完善能耗和排放監測、檢測認證制度,加快建立綠色物流評估標准和認證體系。加強危險品水運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環境事故。鼓勵包裝重復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盤等標准化器具和包裝物的循環利用水平,構建低環境負荷的循環物流系統。大力發展回收物流,鼓勵生產者、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聯合開展廢舊產品回收。推廣應用鐵路散堆裝貨物運輸抑塵技術。
重點工程
(一)多式聯運工程。
加快多式聯運設施建設,構建能力匹配的集疏運通道,配備現代化的中轉設施,建立多式聯運信息平台。完善港口的鐵路、公路集疏運設施,提升臨港鐵路場站和港站後方通道能力。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發揮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用,推進內陸城市和港口的集裝箱場站建設。構建與鐵路、機場和公路貨運站能力匹配的公路集疏運網路系統。發展海鐵聯運、鐵水聯運、公鐵聯運、陸空聯運,加快推進大宗散貨水鐵聯運、集裝箱多式聯運,積極發展干支直達和江海直達等船舶運輸組織方式,探索構建以半掛車為標准荷載單元的鐵路馱背運輸、水路滾裝運輸等多式聯運體系。
(二)物流園區工程。
在嚴格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在重要的物流節點城市加快整合與合理布局物流園區,推進物流園區水、電、路、通訊設施和多式聯運設施建設,加快現代化立體倉庫和信息平台建設,完善周邊公路、鐵路配套,推廣使用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術,完善物流園區管理體制,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結合區位特點和物流需求,發展貨運樞紐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口岸服務型和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以及農產品、農資、鋼鐵、煤炭、汽車、醫葯、出版物、冷鏈、危險貨物運輸、快遞等專業類物流園區,發揮物流園區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農產品物流工程。
加大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維修改造力度,滿足糧食收儲需要。引進先進糧食倉儲設備和技術,切實改善糧食倉儲條件。積極推進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發展糧食儲、運、裝、卸「四散化」和多式聯運,開通從東北入關的鐵路散糧列車和散糧集裝箱班列,加強糧食產區的收納和發放設施、南方銷區的鐵路和港口散糧接卸設施建設,解決「北糧南運」運輸「卡脖子」問題。推進棉花運輸裝卸機械化、倉儲現代化、管理信息化,加強主要產銷區的物流節點及鐵路專用線建設,支持企業開展紡織配棉配送服務。加強「南糖北運」及產地的運輸、倉儲等物流設施建設。加強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南菜北運」和大宗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設施設備建設,形成重點品種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發市場等重要節點的冷鏈設施水平,完善冷鏈物流網路。
(四)製造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工程。
支持建設與製造業企業緊密配套、有效銜接的倉儲配送設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勵各類產業聚集區域和功能區配套建設公共外倉,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建設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平台,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供應鏈計劃、采購物流、入廠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應鏈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務。加快發展具有供應鏈設計、咨詢管理能力的專業物流企業,著力提升面向製造業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水平。
(五)資源型產品物流工程。
依託煤炭、石油、鐵礦石等重要產品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加快資源型產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通道建設。推進晉陝蒙(西)寧甘、內蒙古東部、新疆等煤炭外運重點通道建設,重點建設環渤海等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和重點煤炭物流節點。統籌油氣進口運輸通道和國內儲運體系建設,加快跨區域、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緊密連接的油氣運輸通道建設,加強油氣碼頭建設,鼓勵發展油船、液化天然氣船,加強鐵礦石等重要礦產品港口(口岸)物流設施建設。
(六)城鄉物流配送工程。
加快完善城鄉配送網路體系,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物流園區、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三級配送節點,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務平台,積極推進縣、鄉、村消費品和農資配送網路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郵政及供銷合作社的網路和服務優勢,加強農村郵政網點、村郵站、「三農」服務站等郵政終端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地區商品的雙向流通。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建設,完善城市配送車輛標准和通行管控措施,鼓勵節能環保車輛在城市配送中的推廣應用。加快現代物流示範城市的配送體系發展,建設服務連鎖經營企業和網路銷售企業的跨區域配送中心。發展智能物流基礎設施,支持農村、社區、學校的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建設。鼓勵交通、郵政、商貿、供銷、出版物銷售等開展聯盟合作,整合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進一步完善存儲、轉運、停靠、卸貨等基礎設施,加強服務網路建設,提高共同配送能力。
(七)電子商務物流工程。
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需求,編制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規劃,結合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示範基地、物流園區、商業設施等建設,整合配送資源,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台和配送網路。建成一批區域性倉儲配送基地,吸引製造商、電商、快遞和零擔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務公司入駐,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專業化服務水平。探索利用高鐵資源,發展高鐵快件運輸。結合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完善一批快遞轉運中心。
(八)物流標准化工程。
重點推進物流技術、信息、服務、運輸、貨代、倉儲、糧食等農產品及加工食品、醫葯、汽車、家電、電子商務、郵政(含快遞)、冷鏈、應急等物流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積極著手開展鋼鐵、機械、煤炭、鐵礦石、石油石化、建材、棉花等大宗產品物流標準的研究制訂工作。支持倉儲和轉運設施、運輸工具、停靠和卸貨站點的標准化建設和改造,制定公路貨運標准化電子貨單,推廣托盤、集裝箱、集裝袋等標准化設施設備,建立全國托盤共用體系,推進管理軟體介面標准化,全面推廣甩掛運輸試點經驗。開展物流服務認證試點工作,推進物流領域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支持物流企業開展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九)物流信息平台工程。
整合現有物流信息服務平台資源,形成跨行業和區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加強綜合運輸信息、物流資源交易、電子口岸和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設,促進各類平台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勵龍頭物流企業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服務平台,促進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以統一物品編碼體系為依託,建設銜接企業、消費者與政府部門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台,提供物流信息標准查詢、對接服務。建設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發布、在線交易、數據交換、跟蹤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物流信息服務中心。加快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依託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路等已有平台,開展物流信息化國際合作。
(十)物流新技術開發應用工程。
支持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可視化技術、移動信息服務、智能交通和位置服務等關鍵技術攻關,研發推廣高性能貨物搬運設備和快速分揀技術,加強沿海和內河船型、商用車運輸等重要運輸技術的研發應用。完善物品編碼體系,推動條碼和智能標簽等標識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廣物流信息編碼、物流信息採集、物流載體跟蹤、自動化控制、管理決策支持、信息交換與共享等領域的物流信息技術。鼓勵新一代移動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自動導引車輛、不停車收費系統以及托盤等集裝單元化技術普及。推動北斗導航、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產品可追溯、在線調度管理、全自動物流配送、智能配貨等領域的應用。
(十一)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工程。
加快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物流體系,重點推動包裝物、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等生活廢棄物和報廢工程機械、農作物秸稈、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等有使用價值廢棄物的回收物流發展。加大廢棄物回收物流處理設施的投資力度,加快建設一批回收物流中心,提高回收物品的收集、分揀、加工、搬運、倉儲、包裝、維修等管理水平,實現廢棄物的妥善處置、循環利用、無害環保。
(十二)應急物流工程。
建立統一協調、反應迅捷、運行有序、高效可靠的應急物流體系,建設集滿足多種應急需要為一體的物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較強應急物流運作能力的骨幹物流企業。加強應急倉儲、中轉、配送設施建設,提升應急物流設施設備的標准化和現代化水平,提高應急物流效率和應急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應急物流信息系統,規范協調調度程序,優化信息流程、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推進應急生產、流通、儲備、運輸環節的信息化建設和應急信息交換、數據共享。

C. 開網店如何與快遞公司合作降低運費成本

適合物品類型:批發商,大件物品,活物(我送過寵物,冬天就要斟酌考慮了,因為路途上可能會經過非常寒冷的地方,也沒辦法要求他們幫我們的寵物保暖吧..地點:一般在當地火車站就有很多,滿好找的(上海的話都在偏離市區的地方,每去一次就累啊)缺點:不知道是我運氣比較不好,家人運送水果給我,居然拿到手,箱子是破的,水果也少了一半...總之大家注意包裝吧,感覺公司不是很規范注意:一般都是比較專門的,比如送上海,就可以找專走上海線的公司,送到他們專門的地方就會比較便宜,其他地方應該也是的。可以在這種物流公司聚集的地方多比價,還是可以找到好的哦郵局是我個人不喜歡的運送方式,就是吃過虧,所以才不喜歡,以下是以前的使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