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缝纫机乐队拍摄成本8000万,票房4亿怎么就大败了
赚钱是成功的一方面,口碑也是啊
B. 缝纫机乐队需要多少票房才回本
相对于前两天周末来说,所有电影的单日票房都是下降的非常的严重的。就像如今排在榜首的《王牌特工2:黄金圈》这部电影,周末两天的单日票房分别是1.06亿和7400万,但是今天却只剩下了2800万了。不过幸好上映的前面三天的票房不错,如今这部电影已经有了2.9亿的票房了。
对于排在单日票房榜第二位的《羞羞的铁拳》这部电影来说同样是如此的,今天的单日票房仅剩下1200万了,其实这对于已经上映了24天的电影来说肯定还是一个很不错的电影的。而且这部喜剧电影的总投资其实并不高,而如今这部电影已经稳稳的超过了20亿的票房了,绝对是一部小投资高收益的电影了。
《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也是随着电影上映时间的增加,众多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给出的好评才使得这部电影能够在后续的上映时间里一直坚持住,并且慢慢甩开了其他三部电影了。这部电影上映之初很多人都说大鹏这次的电影估计是要亏死了,没想到最后大鹏还是翻盘了,虽然估计赚的不多,但是口碑确实变好了,相信这应该是很好的收获了
C. 大鹏执导的《缝纫机乐队》拍的好吗
《缝纫机乐队》我前几天才去看了,真的特别震撼,先来了解一下导演吧,董成鹏,又名大鹏,中国大陆男演员也是现在非常有名的一个导演。
D. 电影《缝纫机乐队》讲述了什么故事
影片讲述摇滚青年胡亮散尽家财请来乐队经纪人程宫,组建“缝纫机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的故事。小城集安“摇滚公园”将被拆除,摇滚青年胡亮(乔杉饰)为了保卫公园,散尽海报家财请来了失败的乐队经纪人程宫(董成鹏饰),组建“缝纫机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执着愚钝的胡亮,敷衍拜金的程宫、将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E. 哪些电影一开始被认为是烂片,后来被奉为经典的
《大话西游》共投资了6000多万港元,周星驰也是投资方之一。为了配合贺岁片的档期,《月光宝盒》率先在1995年1月时推出,票房一度火爆,在两天内全港六十家电影院票房总收入500多万港元,稍逊于成龙的《红番区》。同年《大话西游》在上海上映,后又在东北三省上映,票房也曾一度形势大好。“开门红”并未持续太久,随后的整体发行却急转直下,即使在当时最为火爆的香港市场,也最终以2500万收场,在一个多月后发行的《大圣娶亲》最后的票房也只有2900万,虽然能够收回成本,但与周星驰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在北京,《大话西游》被当作发行失败的案例,1996年2月《月光宝盒》作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圣娶亲》登场,两部影片均只以20万左右的票房收场,有的电影公司在放映两天后就决定以国产影片换掉《大话西游》以免更多损失。
以上资料来自某度网络,说的很宽容了,特别是当年在香港上映的时候周星驰被大骂骗钱,观众说看不懂,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大话西游之前,大家印象中周星驰的影片都是带着“王晶”味的,比如整蛊专家,九品芝麻官,状元苏乞儿,带着这样的刻板印象去看大话西游,很难不失望
不过正因如此,周星驰也是用了大话西游系列,重新定义了周星驰
第二部,《卧虎藏龙》
来来来,别不承认,当年卧虎藏龙没有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前,评价是很惨淡的
包括凭借卧虎藏龙,拿到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的袁和平都不看好这部电影,说从来没有人这么拍武侠,这根本就不是武侠片(李安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有提到)
香港媒体,当时也是吐槽一片,借各位电影大佬的评论暗踩台湾的李安导演拍不出正宗武侠片(当时评论文还登上了南方都市报等纸媒的娱乐版,导致很多人不看好这部电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印象),
香港娱记还暗指拍戏时国际章诱惑发哥,又说国际章勾搭老谋子拿到了女主的角色,并借此压番杨紫琼,总之就是把这部电影当做一部爆米花电影看待,完全没有给与重视,没想到奥斯卡提名一出,香港娱记无一不被打脸,国际章和香港娱记也就此结下了梁子(也跟当时国际章不够成熟的回应有关系)
李安借此片一举扬名海内外,并且改写了中国武侠片的定义,此后《十面埋伏》《英雄》《无极》等文艺型武侠大片层出不穷,《卧虎藏龙》自此走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神坛
F. 裁缝机乐队票房
1、缝纫机乐队共4.5亿票房
2、缝纫机取得这种票房原因如下:
很多人看电影,并不是只看我就看一部电影,别的电影就不看了。而是先看演员、导演、制造公司、和电影系列等!
缝纫机乐队的导演大鹏抄袭了自己以前的作品——煎饼侠,这就导致缝纫机乐队口碑不佳、毁誉参半!当然同时期有很多优秀作品,例如羞羞的铁拳、追龙等,也是缝纫机票房不佳的原因
G. 大鹏本人对《缝纫机乐队》如何评价的
这部不算低成本了,投资金额有8000万,算是中上等的制作水平了。
然后说到剧本创作,我有一个长期合作的编剧叫苏彪,从《屌丝男士》时代我们就一直合作。我们两个分工极其明确,所有一起创作的电影,包括《屌丝男士》的网剧,都是我来说骨架,他来添血肉。我跟他说我想拍一个音乐电影,有一帮人他们分别是谁谁谁,他们要组合到一起,保卫大吉他,后来吉他拆了,拆了他们就解散了,解散后想想不对,还要继续唱,就把歌唱完了,这是我负责的部分——负责故事内核,而苏彪就负责把这个故事细化,他写主角们怎么相遇,怎么解散,经历了什么,然后我们两个再一起汇合,一起不停地修整。
我们的音乐总监是赵英俊,他是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从《煎饼侠》开始,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电影配乐之路。之后他又在《港囧》、《火锅英雄》、《万万没想到》、《绝世高手》等等电影中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创作位置。我觉得他是一个富矿,怎么采也采不完。这次因为是音乐电影,要让演员不停地排练电影歌曲,在拍摄的时候演唱,所以必须要在开机之前确定所有的音乐,因此这些歌并不是后置的创作,而是非常前置的,这么大规模地前置创作歌曲在国产电影里也是非常少见的。
缝纫机乐队推广曲《都选C》MV
当然我不只找了他,还找了很多乐队以及创作人去帮我们输送上百首歌曲,再从里面一一挑选。赵英俊负责这部电影中比较重要的三首歌的创作,一首叫《都选C》,一首叫《塑料袋》,一首是丁建国(古力娜扎饰演)在学校里演唱的歌。每一首歌的创作过程都不太一样,比如说丁建国的那首歌,我们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就写完了,我填的词赵英俊写的曲,非常顺利。但是《都选C》一直到开机之前都经历着特别多的波折,我们反复在讨论,要写什么样的主题,这个主题代表着什么,一直到电影开拍之前都在写,到最后才确定下来《都选C》现在的模样。
取《缝纫机乐队》这个名字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在我的记忆里,我写作的桌子都不是一张桌子,就是一台缝纫机,我的一切创作——小的时候喜欢写歌,喜欢写笑话——都由它起源,俗气一点地说这叫梦开始的地方。所以我能想到的具体的画面就是那台缝纫机。我们在创作剧本,可能连剧本连这些演员主创都没有的时候就先有了这个名字。
拍摄是一个难忘的经历,因为没有拍过类似的电影,所以没有群众演员的资源,如果我们在北京拍戏,可以很容易地联系到群众演员。但是在集安拍摄最后那场演唱会的戏,我们需要5000个人从门里冲出来,组成一个观看演唱会的群众的大场面。但因为我们没有群演,只有群众,那么这5000个人我们从哪找呢?让我特别的感动是,他们以社区为单位自发地展开了选拔招聘,最后给剧组输送能够表演的人才,完成了我们这部电影里很多群众场面,比如火车站的接站,以及最后的那场大戏,其实都是当地的市民来参与的表演,给剧组解决了很多不便。
然后最大的问题在于天气,我们每天都遭遇下雨,那一场戏我们前后一共拍了8天。期间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架设机位和调整灯光,这个间隙怎么安置和安抚这5000多群演?我们把那些音箱都打开,然后组织我们那些演员给他们表演节目,这个人唱歌,那个人跳舞,然后这些现场的群众们,就一直围在那儿观看,等我们机器架好了说,好,拍摄,他们再投入拍摄。我挺感动的,说实话5000个人他们其中走了任何一个人观众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每个人都有理由偷懒,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那么想的话,戏就没法拍了。然后我们还把100面架子鼓,从周边城市服务社运送到集安,最远的从沈阳运过来。每一名鼓手和乐手都经过选拔,用大巴车把他们从不同的城市拉到集安去,有的从长春登陆,有的从沈阳登陆,包括那20辆哈雷摩托车也运到集安,反正过程很有意思。那个夏天就是非常美好的回忆,大家群策群力完成了最后一场戏的拍摄。
H. 缝纫机乐队票房多少
昨天,面对已经上映一个月票房4.4亿的《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为自己一个多月来的刷屏表示了一些歉意,但能走到现在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不过在大鹏的阐述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丝不服气,希望电影在网络平台上线之后能有更多人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和认可”,言下之意就是现在还不行呗。
作为大鹏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上映之初其实吃到的是《煎饼侠》留下的苦果,作为网剧《屌丝男士》的衍生品,《煎饼侠》以其雷人的剧情、粗糙的拍摄方式从真爱粉口袋中掏出11.6亿票房时也伤了观众们的心,《缝纫机乐队》上映之初的所有宣传中,底部评论全部是对《煎饼侠》的咒骂。
责怪是最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想法且最容易蔓延的情绪,评论一出,大家都讨论《煎饼侠》当年是怎么坑自己的,几乎没什么人关注《缝纫机乐队》的好坏,面对这样的不利舆论,大鹏甚至在朋友圈发出“忏悔求原谅”的感慨。
加之同期上映的《羞羞的铁拳》自带开心麻花自《夏洛特烦恼》以来的高口碑光环,一路狂卷票房21.3亿,实质上加速了《缝纫机乐队》口碑、票房的双输。
直到很晚,一些人真正看了《缝纫机乐队》之后才开始出现大鹏所说“非常振奋人心的”情况,渐渐有了一些口碑,票房也有了一些小幅度的回升,但还是晚了,过了时间窗口,影响有限。
就青玉自身的观影感受而言,《缝纫机乐队》与《羞羞的铁拳》我都看了,如将两部片子直接比高低,我个人感觉《缝纫机乐队》更胜一筹,原因也并不是《羞羞》不行,而是其中有些梗确实处理的不到位,包袱也没有响,节奏比《夏洛》差了许多。
横向对比的话,《缝纫机乐队》自然甩出《煎饼侠》几条街。
I. 缝纫机乐队最后票房!
1、缝纫机乐队票房4.5亿!
2、缝纫机乐队票房不如意,原因如下
对手强大!同期的羞羞的铁拳、追龙、英伦都是优秀的片子,所以缝纫机乐队票房差,很正常!
缝纫机乐队豆瓣评分不高,只有6.9,别看只差领点几分,但是六分多跟七分多就是质量的差距。在国庆上映的片子中,追龙(7.6)、羞羞的铁拳(7.4)、英伦(7.3),缝纫机只比空天猎(4.9)分高。
与煎饼侠雷同,说明缝纫机在剧本和导演水平上没有任何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