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旧小区改造国家最新政策
老旧小区改造的最新国家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管线专营单位责任:通过单位改造、合作出资、以奖代补、税费减免、合作申报等手段,引导管线专营单位承担出资责任。例如,在永川区北山片差伏敬区的改造中,协调管线单位参与改造前的现场勘查,排查管网老化情况,并出资参与燃气、供水、架空线等管线的改造升级。2022年,专营单位的出资主要用于改造老旧小区的水电气信等设施。
2. 引导居民谨慎出资:鼓励居民通过直接出资、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方式,参与户外和户内改造。例如,石油汇碧苑片区的改造项目中,居民出资用于加装电梯;禹泊苑项目的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电梯加装;萱花新苑小区的外墙渗水维修使用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3.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在每个小区成立党支部,推动全区约7300名在职党员回老旧小区党支部报到,并根据自身特长至少认领一类志愿服务岗位。小区党支部统筹开展志愿服务,如志愿问诊、法律讲坛等,并深入楼栋,参与清扫楼道、搬运杂物、清理飞线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小区改造和治理。
老旧小区改造的具体规范包括:
- 电梯设施:对于4层以上的住宅,应视条件增设电梯,并在电梯内设置电动车识别管控系统。对于尚未实施增设电梯的楼栋,应预留增设电梯所需的空间。对于无法安装箱式电梯的住宅,宜增设楼道电梯(厅庆椅式升降机)。
- 景观绿化公共空间:应增设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教育意义的花架、凉亭、景观墙、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和户外休憩设施,营造社区文化氛围。每个小区宜设置一到两处供居民休憩活动的公共绿地。
- 适老设施:公共空间应进行适老化改造。室外适老设施应设置在向阳避风的位置,并配备遮阳、防雨设施。临水、临空的活动场地,踏步和坡道等设施应设置满足老年人安全需求的栏杆、扶手。
- 文化休闲设施:应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并与小区绿化景观、公共休憩空间相结合。充分挖掘小区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建筑风格,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如荆楚文化、码头文化、红色文化、首义文化、里份文化、知音文化、盘龙文化等,展现小区的人文环境。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