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条要求是石油职工的行为规范
一、工作期间衣着、发式整洁,大方得体,禁止奇装异服或过于曝露的服装。男士不得留长发、怪发,女士不留怪异发型,淡妆上岗,不浓妆艳抹。
二、办公时间不从事与本岗位无关的活动,不准在上班时间吃零食、睡觉、干私活、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玩游戏,玩手机,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刊。
三、禁止在办公区内吸烟,随时保持办公区整洁。
四、接听办公电话应使用普通话,首先使用“您好,XX公司”,通话期间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当事人不在,应代为记录并转告。
五、禁止在工作期间串岗聊天,办公区内不得高声喧哗。
六、遵守电话使用规范,工作时间应避免私人电话。如确实需要,应以重要事项陈述为主,禁止利用办公电话闲聊。
七、办公文具领取应登记名称、数量,并由领取人签名。严禁将任何办公文具带回家私用。员工有义务爱惜公司一切办公文具,并节约使用。
八、私人资料不得在公司打印复印传真。
九、未征得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计算机,不得随意翻看他人办公资料物品。需要保密的资料,资料持有人必须按规定保存。
十、根据公司需要及职责规定积极配合同事开展工作,不得拖延、推诿、拒绝;对他人咨询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应就自己所知告知咨询对象,不得置之不理。
② 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知识科普
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知识科普:
一、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二、常见危险化学品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硝酸铵、汽油、酒精、柴油、苯、液化石油气、氯乙烯、甲醛、烧碱、高锰酸钾、液氨、液氯、电石、硫磺、氧气、氮气、氢气以及各类酸碱盐等。
三、禁止行为
- 企业不得:在本企业网站以外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中发布危险化学品销售信息及建立相关链接(不包括日用化学品、医药用品)。
- 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化学品销售信息。
-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个人、未取得相关许可的单位提供危险化学品信息发布的网络接入服务。
- 危险物品从业单位不得:发布诱导非法购销危险物品的信息。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化学品制造方法的信息。
四、必须行为
- 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并按照《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要求,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经营许可或备案后,方可在本企业网站发布销售信息。
-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接入网站及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定期巡查,对禁止发布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并报告主管部门。
- 电商平台:应核验、巡查平台内经营者销售信息,及时清理下架违规信息,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 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应在本单位网站显着位置标明相关许可证编号、合法资质和营业执照等材料,以及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具备的资质、资格条件。
五、处罚措施
- 个人违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单位违反:依法给予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取消备案、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等处罚。
③ 可以买石油吗
如果获取石油的手段合法,在买卖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就不属于违法。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等情况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什么是石油禁止行为扩展阅读:
《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原油经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禁止下列行为:
(一)无证无照、证照不符或超范围经营;
(二)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三)销售、仓储非法渠道获得的原油;
(四)向未经国家批准的炼油企业、销售企业销售原油或为其提供仓储服务;
(五)违反价格法律法规,哄抬油价或低价倾销;
(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经营行为。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商务部应当撤销原油经营许可:
(一)对不具备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原油销售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
(五)原油仓储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
(六)未参加或未通过年度检查的;
(七)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经营许可的;
(八)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经营活动真实材料的;
(九)依法应当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