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造光伏发电站成本
预计2020年底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平均在3.5元/W左右,此时度电成本为0.36元/度。
1、全国光伏度电成本测算
2019年,全国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时数为1169小时,光伏电站建设成本4.5元/W,此时度电成本为0.44元/度。
【备注:全国脱硫燃煤电价平均值为:0.3624元/度。】
根据目前降本趋势,预计2020年底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平均在3.5元/W左右,此时度电成本为0.36元/度。
2、不同利用小时数度电成本测算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对不同利用小时数的度电成本进行了分析如下:
2019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h、1500h、1200h、1000h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分别为0.28、0.34、0.42、0.51元/kWh。
随着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效率提升,双面组件、跟踪支架等的使用,运维能力提高,2021年后在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
② 光伏发电真的值得装吗能省多少电费
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分析:平价上网趋势日渐明显,新能源消纳形势依旧严峻
光伏“新政”在出台 进入精细化发展新阶段
让光伏行业在一季度焦灼等待的“新政”,终于在4月上旬连续发布的多份文件中找到答案。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2019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的通知》;而前两天《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才刚发布——推进平价上网文件接踵而至,表明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平价项目上报和建设进程的决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告诉第一财经,在宏观政策引导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将由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的新阶段,由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转变的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光伏产业将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提质、降本、增效的步伐,以求尽快地实现全面平价上网。
平价上网趋势日显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光伏建设成本和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光伏平价上网成为可能。
发电成本方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近日表示,自2011年起出台标杆电价、2013年起出台分区标杆电价以来,平均电价水平逐年降低。2015年启动领跑基地建设后,第二批、第三批光伏领跑基地项目通过竞争产生的上网电价,比当时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平均低0.21元/千瓦时和0.24元/千瓦时,其中第三批基地中青海格尔木基地项目最低入选电价0.31元/千瓦时,已低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
建设成本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新建光伏系统的建设成本已降至5元/瓦以下。
易跃春认为,光伏平价上网在我国部分地区具备条件。全国能够实现平价上网的地方,现阶段主要集中在资源和建设条件较好、消纳保障条件较好、当地燃煤标杆电价相对较高的地区。
刘译阳表示,由于产品价格和投资成本的快速下降,我国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2018年,“5·31”新政之后,国内新增装机仍能保持一定规模。
2018年,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进行了优化调整,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426万千瓦,仅次于2017年新增装机,为历史第二高。其中,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分别新增2330万千瓦和2096万千瓦,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到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亿千瓦,其中,集中式电站1238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061万千瓦。
李创军强调,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平均利用小时数1115小时,同比增加37小时;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中,蒙西1617小时、蒙东1523小时、青海1460小时、四川1439小时。
李创军指出,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弃光电量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21.4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弃光电量10.3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光伏行业补贴缺口大超过600亿元
光伏平价上网在提升光伏发电竞争力的同时,可有效促进度电补贴的下降,缓解补贴资金收支缺口。
因广受国家补贴,光伏产业受到“巨婴症”的指责,国家财政面临较大压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超过1400亿元,其中光伏行业缺口超过600亿元。
为何会产生巨额补贴缺口?一方面是收入不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唯一来源,自2016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调整到1.9分/千瓦时之后,再未做调整;部分自备电厂拖欠缴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另一方面是支出超出预期。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5GW,提前完成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底线目标。其中,集中式电站123.84GW,分布式光伏50.61GW。光伏发电补贴强度较高,补贴需求增大。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已经颁布的政策还需承担履约责任,补贴资金应该及时到位。否则会动摇市场对绿色发展的决心,引发行业发展危机。
借鉴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一定阶段,补贴逐步退坡是大势所趋。德国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光伏装机量急速增长。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可再生能源附加税,电力消费者买单;另一方面政府调低了补贴。
业内人士认为,可再生能源补贴逐步退坡,最终实现平价上网,更加符合新一轮电改的方向。通过实行竞价上网,可以突出风电、光伏变动成本低的优势,在风大和光照充足的区域,风电和光伏可以报极低的价格来获取发电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弃风弃光率,同时降低整体电力市场交易价格,使得电力系统获得既便宜又清洁的电力。而补贴退坡也不能“一刀切”“断崖式”,应设计合理退坡机制,以确保发电企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2019年1月,财政部在“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座谈会上表达的思路是,先保证补贴的年度收支平衡,再考虑累计缺口如何应对。
按照有关规定,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由电网企业向电力用户代征,并向有关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发放。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征收方面,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随终端售电量收取,收取标准为1.9分/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级电网企业按月将收取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上缴中央财政。目前,电网企业直供用户全都按时缴纳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但部分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地方电网售电量,有的不通过电网企业上缴,情况不太清楚。
发放方面,电网企业统计纳入可再生能源补助目录项目的补贴电量、补贴金额,提前向财政部申请补贴资金,今年3月初,它们已经向财政部申请了全年的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财政部补贴资金将直接拨到各省电网企业,电网企业在收到钱的结算周期将补贴拨付至各项目。今年,财政部正在研究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网企业将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新能源消纳“天花板”仍存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在2018年显着提升,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消纳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地区,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21.4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弃光电量10.3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新疆、甘肃新能源消纳主要面临以下问题:本地负荷低于新能源装机容量,电力供大于求;系统灵活性不足,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不够;外送通道容量受限。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执行国家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制定了低于国家规定的新能源保障小时数,影响企业收益。
由于光伏具有随机性与波动性的特点,传统模式难以满足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后的消纳需求。国家电网国调中心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需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来促进清洁能源跨区消纳。
具体来说,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来加强清洁能源发展科学规划研究,统筹源-网-荷协调发展,统筹大规模清洁能源发展、消纳问题,推动电源和电网、清洁能源与其他电源统一规划、统一平衡,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确保具备“全国一盘棋”的电网基础。通过特高压跨区工程来扩大清洁能源资源配置范围,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大清洁能源跨省跨区交易规模。通过市场手段拓展清洁能源消纳空间
展望2019年,刘译阳表示,尽管新的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但是“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已经确定,中国仍将会保持一定的光伏市场体量。全球市场上,预计光伏装机仍将保持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中、美、印等主要市场需求保持平稳;欧洲市场老树新芽,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进入到GW级市场的行列。
更多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
③ 怎样降低光伏组件生产成本,在组件生产的各各环节
这问题很难直接具体回答
cost down 要结合具体情况。处于工艺稳定良好的阶段与处于初级阶段的方案是不一样的
一:处于初级和提升阶段:降低报废(包括组件报废和上面石梁兄提到的电池片破损)
1.探索合理的工艺;(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品质与效率)
2.着重努力提升员工素质:熟练度、良好的习惯(由于各种低级错误导致的报废,不计其数,让人心痛)
二:工艺合理稳定阶段
1.继续探索工艺,研制合理的工装
2.对设计做优化和精细化
================================
最重要的一句话:
人员的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
包含两个方面:
1.人员闲置;
2.没有人尽其才(本来他额定功率是100W,结果实际功率只有10W)
④ 太阳能发电最低成本的方法是哪几种
首先我们要知道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需要用到哪些设备。
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支架被集中安装在屋顶上,经过串联并联后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太阳光,产生直流电,经过光伏逆变器后转化为可供家里使用的交流电,上传电网。
系统构成主要有: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直流线缆、交流线缆、补贴电表、双向电表
光伏系统的市场价一般在8-12元每瓦。一般家庭安装5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造价大约在4-6万元左右。
节省成本方法:
第1个方法:自主采购
补贴电表、双向电表一般由电力局免费提供,成本构成主要在组件、逆变器、支架和线缆,个人建议这些主要部件一定要采购一线大厂品牌,然后在找当地经销商核算和安装并网。
我自己采购的大品牌光伏系统价格在6元/瓦加上人工安装,也就7元多一点。相比现在经销商报价,能降低30%前期投入,发电量更有保障。
第2个方法:增大发电量,缩短投入成本回收时间。
根据当地经纬度及气象条件,找专业技术人员安装最佳倾角度,屋顶周围尽量不要有遮挡,保证光伏组件接受日照时间尽量延长。
⑤ 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及效益是多少
关于成本:
光伏发电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有: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箱、支架、线缆、MC4连接器等。
光伏组件:收集太阳光,将太阳光能转化直流电;
逆变器:将光伏组件所发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日常生活用电为交流电);
配电箱:封装光伏系统中所有的开关设备(双向电表、光伏发电采集器、光伏自动闭合开光、浪涌、闸刀),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
支架:固定、支撑光伏组件。
以上为家庭光伏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其功用,家庭光伏系统的成本除了与以上设备有关,还与安装容量有关。一般来说,平房屋顶每KW需要安装面积10平方米。以目前市场价格来计算,若包含安装以及售后,5KW需要投资约3.5万元;10KW需投资7万元左右。
关于收益:
家庭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可领取补贴。并网模式分为自发自用、余额上网和全额上网两种。
自发自用、余额上网:
即自家光伏电站所发电量自家用,用不完的卖给电网。目前国家对于自发自用、余额上网模式中所发的每度电都给予0.37元的补贴,持续20年。
我们以河南省5KW光伏电站为例,计算其年收益。年收益分为三类:发电补贴、节省电费和卖电收益。河南地区属于三类光照资源区,按年有效光照天数300天,每天光照4小时计算(光伏组件1KW在1小时内可发1度电),年发电量为6000度。假设用户每年用电4000度,卖电2000度。
发电补贴:6000*0.37(国家补贴)=2220元
节省电费:4000*0.56(河南省居民电费)=2240元
卖电收益:2000*0.3779(河南省燃煤标杆电价)=755.8元
年收益=2220+2240+755.8=5215.8元
电价补贴
现在国家对光伏行业的补贴为2013年8月份出的政策,《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其中规定了分布式发电的补贴政策,0.42元/千瓦小时的价格补贴,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国家将根据光伏发电规模、成本等变化,逐步调减电价和补贴标准。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将补贴调整为0.37元/度。各省市又根据政策制定了有不同的补贴标准,基本就是:国家补贴+省补贴+市补贴+县级补贴(后三者如果有的话)=最终的光伏上网电价。
⑥ 如何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维护成本
保持光伏组件阵列面的清洁。可根据当地的情况一段时间清洗一次,清洗时用清水,用柔软干净的布擦干,千万不要使用腐蚀性的溶剂。时间最好为早晚。
定期检查光伏组件连线和方针支架间的连接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有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组件在光伏阵列的具体安装分布位置。
⑦ 怎样才可以降低光伏企业成本!!!
要有技术性的突破 发电的效率要提高 晶片的价格和效率高提高 只有这样光伏企业的成本才会降低
⑧ 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瓶颈和解决方案是什么
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后,会带来电力平衡、电量消纳、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等诸多挑战;另外,东部有些地区还存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与土地矛盾问题。相关解决方案如下:一是,大规模联网;二是,加大储能建设;三是,通过市场手段增加调节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主动性(需要建立健全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发电权市场等);四是,进一步降低风电、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使全系统用能成本尽快“达峰”;五是,除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外,中东部地区仍有大量可用于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的土地资源,应鼓励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降低非技术成本,简化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相关行政审批(许可)事宜。
⑨ 我国新能源如何降低发展成本
新能源包含很多种,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我以太阳能行业为例吧。
最近太阳能行业举步维艰,面对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政策和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市场需求急剧下跌的围追堵截,进行行业升级转型,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已是迫在眉睫之际。以我对太阳能行业的观察和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科技。技术是太阳能行业的根本,没有技术一切无从谈起。目前我国虽为世界第一光伏大国,但是在生产链上我们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高精度的硅料提纯和太阳能应用集成系统这两个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我们的技术薄弱,大多靠进口,中间的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制造是我国光伏企业的主营业务。我们必须要提升技术,向两头拓展,实现垂直一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御价格风险和需求波动风险。
2、产业联合或者分工协作。由于前几年的盲目发展,当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可以说是产品单一重复,企业参差不齐,数量太多,产能严重过剩。所以有必要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分工协作,实现行业联合。
3、政策支持。目前新能源行业还在起步阶段,产品的成本还很高,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政策支持不仅仅是价格上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市场体制方面的配套跟进。具体的说就是电力体制要加快改革,厂网分开,输配分开,建立分布式能源电网,保证新能源发电的储存与分配。
PS:我是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