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库存商品有10万,而卖出库存商品为5万,那么如何结转销售成本
应该是:
借:生产成本--原材斗隐料 210000
生简销橡产成本--直接人工 41500
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9000
贷:原材料 2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500
销售商拦旁品成本:34.51*2991.453=103235.
04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3235.04
贷:原材料 103235.04
㈡ 怎么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㈢ 库存商品结转成本的 具体方法 举例说明 谢谢
库存商品结转成本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行业平均利润率暂估成本结转:
- 方法说明:这种方法是在无法准确获取具体成本信息时,采用行业平均利润率来估算成本并进行结转。
- 举例:假设某行业平均利润率为20%,某企业销售了一批商品,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则估算的成本为100万元/=83.33万元,以此作为结转成本。
- 注意事项:此方法虽然简便,但准确性较低,且可能不被税务局认可。
按进货单据扣除余料后结转成本:
- 方法说明:根据进货单据记录的成本,扣除工程或生产过程中剩余的余料后,计算实际成本并进行结转。
- 举例:某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总成本为10万元,用于生产后剩余余料价值1万元,则实际结转成本为10万元1万元=9万元。
- 注意事项:此方法相对准确,但仍存在审计上的随意性,可能因记录不全或余料估值不准确而被税务局质疑。
规范流程后结转成本:
- 方法说明:通过规范企业的进货、库存、领料等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准确的记录和控制,从而准确计算并结转成本。
- 举例:企业设立专门的进货验收和库存管理岗位,对进货金额、库存数量、领料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和记录。在销售商品时,根据领料记录和库存变动情况,准确计算并结转成本。
- 注意事项:此方法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能够确保成本结转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税务合规。
综上所述,企业在选择库存商品结转成本的方法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税务局的要求进行选择。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采用规范流程的方法,以确保成本结转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㈣ 结转成本的时候金额怎么算出来,单价和数量又怎么算出来呢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首先需明确数量与单价的计算方式。数量的计算,一般根据实际销售的数量进行。而单价的计算,则以材料或商品的入库单价为基准,该单价需包括进货费用。假设不含税单价为10元,则按此计算。
在具体操作中,可将实际销售的数量与不含税单价相乘,得到主营业务成本的具体金额。例如,若销售了100个商品,而每个商品的不含税单价为10元,则主营业务成本为1000元。此计算方式基于实际销售情况,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单价的计算,需关注入库时的单价,即材料或商品从进货到入库这一环节的单价,包括但不限于进货成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确保单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在确定单价后,即可进行后续的结转成本操作。
计算主营业务收入时,同样以不含税价为基础。根据实际销售数量与不含税单价进行计算,得出的金额即为主营业务收入。此部分计算需与主营业务成本相对独立,以便清晰区分成本与收益。
总结而言,结转成本与计算单价、数量的过程需紧密关联。数量的计算依赖于实际销售情况,单价则需考虑进货成本、运输费用等多重因素。通过准确计算成本与收入,有助于企业全面掌握运营状况,进行有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