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哪裡是產稀土的
截止當前為止,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
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並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1)稀土的資源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適量的稀土元素對植物生長具有廣泛的促進作用,對動物機體功能有調節作用,對人體有抑制腫瘤的作用。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稀土起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和提高農作物抗病能力等多重效應。
全球范圍內,美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佔全球稀土儲藏量的40%,俄羅斯第二佔30%,中國第三佔23%,印度第四佔7%。1990年的時候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了全世界的80%。
⑵ 稀土礦分布在哪裡
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地。
⑶ 中國稀土主要產區在哪
集中分布在內蒙古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和山東微山等地。
我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我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我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齊全、分布面廣而有相對集中,目前,地質科學工作中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地。
(3)稀土的資源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稀土的理化性質
一、缺少硫化物和硫酸鹽(只有極個別的),這說明稀土元素具有親氧性;
二、稀土的硅酸鹽主要是島狀,沒有層狀、架狀和鏈狀構造;
三、部分稀土礦物(特別是復雜的氧化物及硅酸鹽)呈現非晶質狀態;
四、稀土礦物的分布,在岩漿岩及偉晶岩中以硅酸鹽及氧化物為主,在熱液礦床及風化殼礦床中以氟碳酸鹽、磷酸鹽為主。富釔的礦物大部分都賦存在花崗岩類岩石和與其有關的偉晶岩、氣成熱液礦床及熱液礦床中;
五、稀土元素由於其原子結構、化學和晶體化學性質相近而經常共生在同一個礦物中,即鈰族稀土和釔族稀土元素常共存在一個礦物中,但這類元素並非等量共存,有些礦物以含鈰族稀土為主,有些礦物則以釔族為主。
在已發現的250多種稀土礦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礦物,適合現今選冶條件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稀土資源
⑷ 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哪裡
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區。
我國稀土的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中性,全國有98%的稀土集中在四個地區,分別是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與四川涼山。其中,白雲鄂博的稀土儲量最大,約為3500萬噸,佔到全國稀土總儲量的83%,世界稀土總儲量的38%。所以說白雲鄂博稀土礦既是我國第一大稀土礦,也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礦。
稀土是鑭、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戰略價值。從冶金工業、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到隱形戰機、核潛艇以及制導導彈都離不開稀土。所以,在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稀土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材料。
⑸ 中國的稀土哪裡分布的最多
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
稀土是一組典型金屬元素的礦物質統稱,因其儲量稀少、不可再生、分離提純和加工難度較大,所以是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
具體來看,稀土元素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以及與鑭系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和釔,總共17中元素的總稱。
稀土可以廣泛應用於工業、軍事等行業,是新材料製造和尖端國防技術開發的關鍵性資源,被譽為「萬能之土」。
(5)稀土的資源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擁有多個第一:資源儲量第一,佔23%左右;產量第一,佔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銷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產品出口到國外。
研究結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發育,增加根系對養分吸收。稀土還能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種子發芽率,促進幼苗生長。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還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強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還表明,使用適當濃度稀土元素能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轉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種,出苗、拔節比對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飽滿,增產14%。
大豆用稀土拌種,出苗提早1天,單株結莢數增加14.8~26.6個,3粒莢數增多,增產14.5%~20.0%。噴施稀土可使蘋果和柑橘果實的Vc含量、總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進果實著色和早熟。並可抑制貯藏過程中呼吸強度,降低腐爛率。
⑹ 中國的稀土分布哪些地區
中國稀土礦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廣而又相對集中的特點。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並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
輕稀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礦區,其稀土儲量佔全國稀土總儲量的83%以上,居世界第一,是我國輕稀土主要生產基地。離子型中重稀土則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岩等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南嶺地區分布可觀的離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礦。
(6)稀土的資源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稀土資源特點
1、資源賦存分布「北輕南重」。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岩等南方地區。
2、資源類型較多。稀土礦物種類豐富,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離子型礦、磷釔礦、褐釔鈮礦等,稀土元素較全。離子型中重稀土礦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3、輕稀土礦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對環境影響大。輕稀土礦大多可規模化工業性開采,但釷等放射性元素處理難度較大,在開采和冶煉分離過程中需重視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4、離子型中重稀土礦賦存條件差。離子型稀土礦中稀土元素呈離子態吸附於土壤之中,分布散、豐度低,規模化工業性開采難度大。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稀土開采、冶煉和應用技術研發取得較大進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5、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已形成內蒙古包頭、四川涼山輕稀土和以江西贛州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產基地,具有完整采選、冶煉、分離技術以及裝備製造、材料加工體系。
⑺ 我國稀土金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中國稀土礦產雖然在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區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華北區的內蒙古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區,其稀土儲量佔全國稀土總儲量的90%以上,是中國輕稀土主要生產基地。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中國稀土佔世界多少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截至2016年,中國稀土儲量為4400萬噸,佔世界儲量的36.67%,是世界稀土儲量最多的國家。
拓展資料
資源分布
(1)氟碳鈰礦—獨居石混合型稀土礦(包頭稀土礦)
1927 年丁道衡教授發現白雲鄂博鐵礦,1934 年何作霖教授發現包頭白雲鄂博鐵礦中含有稀土元素礦物,20 世紀50 年代初期發現並探明超大型白雲鄂博鐵鈮稀土礦床,屬於鐵、稀土、鈮共生礦,原礦品位5~6% REO。
(2)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20 世紀60 年代末發現江西、廣東等地的風化淋積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區(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雲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資源儲量840 萬噸,工業儲量150 萬噸,預測資源遠景儲量為5000 萬噸。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是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主要產地。其中江西省的儲量占探明儲量的36%左右,而贛南地 區則占江西省儲量的90%左右。
(3)四川氟碳鈰礦
四川省稀土資源的發現、開發和利用始於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從1986 年到1994 年,四川省地勘局109 地質隊相繼發現涼山州冕寧氂牛坪稀土礦和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經過對稀土成礦規律及開采條件的研究,確定了涼山州有一條北起冕寧,經德昌而南至會理約300 公里的攀西稀土成礦帶,稀土礦床主要分布於涼山州冕寧縣和德昌縣。截至2002 年底,經四川省儲委和四川省地礦局審批,四川省已探明氂牛坪19~43 線的稀土儲量(REO)為239.5 萬噸(其中包括外推E 級儲量(REO)32.5 萬噸),遠景儲量(REO)300 萬噸;大陸槽稀土礦經檢測實驗儲量(REO)為28 萬噸,遠景儲量(REO)為78 萬噸。四川稀土礦屬於單 一氟碳鈰礦礦體,鐵、鈦、鈣、磷、釷等雜質含量少,是我國第二大稀土資源。
(4)山東微山氟碳鈰礦
20 世紀70 年代初期發現山東微山稀土礦床,該礦是典型的氟碳鈰鑭礦床,稀土元素 La、Ce、Pr、Nd 之和占稀土總量的98%,稀土礦物粒度粗,有害雜質含量低,稀土精礦易於深加工分離成單一稀土元素,亦具有一定的資源質量優勢。
(5)其他稀土礦產資源
貴州織金磷塊岩中已探明稀土儲量70 萬噸,內蒙古的巴爾哲稀土礦床、甘肅的桃花拉山稀土礦床、湖北的廟婭礦床、遼寧的賽馬稀土礦床、廣東和海南等地的海濱砂礦床均探明有一定儲量。
⑼ 福建稀土哪裡最多
福建稀土龍岩地區最多。
龍岩地區己探明稀土儲量(以reo計)8.4萬噸,遠景儲量超過100多萬噸,其中龍岩市長汀縣稀土礦占福建省探明儲量的70%以上,長汀稀土資源屬中釔富銪型稀土礦床類型,中重稀土含量較高。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與出口國,已探明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我省稀土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儲量有5萬多噸,遠景儲量達400萬噸,位居全國第三位,次於內蒙古與江西,主要集中在龍岩、三明兩地。
中國是絕對的稀土儲備第一大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國新辦2012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比重為23%,供應了全球90%的市場。
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
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
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
⑽ 中國的稀土哪裡分布的最多
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
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
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
發達國家的貪婪表現在,除了生產所需,它們不但通過政府撥款超額購進,存儲在各自國家的倉庫中——這種做法,日美韓等國行之有年;除了購買,還通過投資等方式規避中國法律,參與稀土開發或者直接引誘中國稀土走私,行公開掠奪之實。
(10)稀土的資源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佔世界的71.1%,目前佔比在23%以下。
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中國稀土現狀與政策》白皮書透露,中國稀土儲量曾佔全世界的71.1%,但國務院新聞辦2012年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
從71.1%到23%,反映出的不僅是國內稀土生產行業的混亂與無序,同時,也有稀土後端產業鏈的欠缺。如何讓稀土分離及其下游產業得到健康發展,仍然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