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大學科系劃分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歷史文化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化學與化工學院、經濟學院、物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晶體材料研究所、管理學院、環境研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外語學院、法學院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體育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翻譯學院、海洋學院、韓國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
2. 山東大學一共有多少個校區每個校區都是哪些系
高校新校區建設的一個特點是哪個地方提供的條件優惠去哪裡。
高校已經不是老早之前那種如中科大沒地方要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香餑餑,不僅為當地提供人才,還能拉動經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搞笑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甚至是放大。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放棄青島這樣的高教集中地地方,而選擇章丘了。
山東大學在濟南市區有6個校區,再加上由原來的威海分校升格而成的威海校區和今年剛剛啟用的青島校區,可謂是坐擁八校區,橫跨三地市,人丁興旺,家門有光。
可是「不當家不只柴米貴」,山大一直飽受校區分割所帶來的辦學成本高,學科融合難,資源效益低等問題的困擾。
3.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問題
你好 我是華中科技大學房地產碩士 專業是土地資源和房地產管理以下學校均可以: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南開大學 中山大學 重慶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中南大學 天津大學 西南大學等等專業課程:土地經濟學 土地管理學 土地規劃學 土地利用工程學 測量學 地籍管理 GIS工程學 GPS工程學 房地產開發 公共經濟學等等考試初試是 英語 政治 土地經濟學 政治復試是考土地管理學或土地規劃學 西方經濟學 公共經濟學或地籍管理教材是 畢寶德 柴強 李鈴主編《土地經濟學》(第五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陸紅生主編《土地管理學》 2002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 200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研究生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嗎
研究生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有土地資源管理研究生專業的高校有:
一、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專業設置: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32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15種專業學位授予權、17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和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還擁有作物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和獸醫學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蔬菜學、農業經濟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等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被列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8個學科進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7個學科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二、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學術型學位授權點學科包括: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等。
三、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下設專業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資源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社會學、農林經濟管理。
四、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下設專業: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等等。
五、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下設土地資源管理,同時土地資源管理是湖北省品牌專業建設點,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湖北省重點學科。
5.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在哪個校區還有都設有什麼專業啊
管理學院目前設置工商管理、國際商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管理科學、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圖書館學13個本科專業。在中心校區。(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
6. 山大各系有哪些
院校信息 >> 學校信息更新時間: 08-04-10 16:19
院系設置 重點實驗室 重點學科
可授予的學位 師資力量 學生人數
院系設置
山東大學2005年招生專業設置一覽表
學院
代碼
學院名稱
專業
代碼
專業名稱
2005年招生科專業(類)
學制
招生
類別
代碼
專業(類)名稱
01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010101
哲學
0101
哲學類
四年
文史
010103
宗教學
030301
社會學
0303
社會學類
四年
文史
030302
社會工作
02
經濟學院
020101
經濟學
0201
經濟學類
四年
文理兼招
020102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103
財政學
020104
金融學
020107
保險
020109
金融工程
03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030201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0304
政治學類
四年
文史
030401
政治學與行政學
030402
國際政治
110301
行政管理
04
法學院
030101
法學
0301
法學類
四年
文理兼招
05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050101
漢語言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類
四年
文史
050301
新聞學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四年
文史
050303
廣告學
06
藝術學院
050401
音樂學
050401
音樂學
四年
音樂
050406
美術學
050406
美術學
四年
美術
07
外國語學院
050201
英語
050201
英語
四年
文理兼招
050202
俄語
050202
俄語
四年
文史
050203
德語
050203
德語
四年
文史
050204
法語
隔年招生
050207
日語
050207
日語
四年
文史
050209
朝鮮語
050209
朝鮮語
四年
文史
08
歷史文化學院
060101
歷史學
0601
歷史學類
四年
文史
060102
世界歷史
060103
考古學
110502
檔案學
110310
文化產業管理
四年
文史
110310
文化產業管理
09
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070101
數學與應用數學
0701
數學類
四年
理工
070102
信息與計算科學
071601
統計學
071205
信息安全
071205
信息安全
四年
理工
10
物理與微電子學院
070201
物理學
0702
物理學類
四年
理工
070202
應用物理
071202
微電子學
11
化學與化工學院
070301
化學
0703
化學類
四年
理工
070302
應用化學
081101
化學工程與工藝
081101
化學工程與工藝
四年
理工
12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071201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712
電子信息科學類
四年
理工
080603
電子信息工程
080604
通信工程
080606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071203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071203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四年
理工
1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08060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060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理工
110209
電子商務
110209
電子商務
四年
理工
30
齊魯軟體學院
080605
軟體工程
080605
軟體工程
四年
理工
14
生命科學學院
070401
生物科學
0704
生物科學類
四年
理工
070402
生物技術
071402
生態學
081801
生物工程
15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02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0713
材料科學類
四年
理工
071301
材料物理
071302
材料化學
081403
包裝工程
16
機械工程學院
080303
工業設計
080303
工業設計(藝術類)
四年
美術
080303
工業設計
0803
機械類
四年
理工
080301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80304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080306
車輛工程
17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080401
測控技術與儀器
080602
自動化
四年
理工
080602
自動化
081207
物流工程
080607
生物醫學工程
080607
生物醫學工程
四年
理工
18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080501
熱能與動力工程
0805
熱能動力類
四年
理工
081201
交通運輸
0812
交通運輸類
四年
理工
19
電氣工程學院
08060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806
電氣信息類
四年
理工
080620
電力工程與管理
20
土建與水利學院
080701
建築學
080701
建築學
五年
理工
080703
土木工程
0807
土建類
四年
理工
080706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0801
水利水電工程
0808
水利類
四年
理工
081701
工程力學
0817
工程力學類
四年
理工
21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1001
環境工程
0714
環境科學類
四年
理工
071401
環境科學
22
公共衛生學院
10020
預防醫學
100201
預防醫學
五年
理工
23
醫學院
100301
臨床醫學(六年制)
100301
臨床醫學(六年制)
六年
理工
100301
臨床醫學(七年制)
100301
臨床醫學(七年制)
七年
理工
100303
醫學影像學(六年制)
100303
醫學影像學(六年)
六年
理工
24
口腔醫學院
100401
口腔醫學(五年制)
100401
口腔醫學(五年制)
五年
理工
100401
口腔醫學(七年制)
100401
口腔醫學(七年制)
七年
理工
25
護理學院
100701
護理學
100701
護理學
五年
理工
26
葯學院
100801
葯學
1008
葯學類
四年
理工
081102
制葯工程
100301
臨床醫學(葯學方向)
100301
臨床醫學(葯學方向)
七年
理工
27
管理學院
110101
管理科學
11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四年
理工
11010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0103
工業工程
110104
工程管理
110201
工商管理
1102
工商管理類
四年
文理兼招
110202
市場營銷
110203
會計學
110205
人力資源管理
110206
旅遊管理
110210
物流管理
110211
國際商務
110501
圖書館學
由其它專業分流
28
體育學院
040203
社會體育
040203
社會體育
四年
體育
7. 山東大學有哪些學院
1、中心校區: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中泰證券金融研究院 、新聞傳播學院。
2、洪家樓校區: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
3、趵突泉校區: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
4、千佛山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體育學院。
5、軟體園校區:軟體學院、微電子學院 、中加合作辦學項目、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
6、興隆山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齊魯交通學院。
7、威海校區:東北亞學院、翻譯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商學院、藝術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法學院、海洋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體育教學部。
8、青島校區: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創新轉化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微生物技術研究院、環境研究院、海洋研究院、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中心。
8. 山東大學有哪些專業和學院及院系排名
山東大學共設31個學院,在117個本科專業招生,各校區學院(部)分別為:
中心校區: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環境研究院、山東大學齊魯證券金融研究院
洪家樓校區: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
趵突泉校區:齊魯醫學部(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葯學院、護理學院)
千佛山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體育學院
興隆山校區:體育學院(除高水平運動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一二年級)、經濟學院(一年級)、管理學院(一年級)、法學院(一年級)、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一年級)
軟體園校區: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
山東大學(威海):韓國學院、商學院、法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翻譯學院、藝術學院、海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山東大學(青島)(計劃2016年搬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
9. 山東大學和山東建築大學MEM哪個好
從院校名氣方面:
山東大學 985/211 雙一流院校
山東建築大學 雙非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
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並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
百餘年間,山東大學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踔厲奮發,薪火相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40餘萬各類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