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田縣山口鎮大安段四都港流青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域沿岸多少米_國家所有的
所有都是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歸國家所有。
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其擁有的土地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一定社會形態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現。土地所有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土地所有權的行使必須符合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
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對土地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土地所有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並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於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於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主體的特定性,交易的禁止性,權屬的穩定性,土地所有權,權能的分離性。
❷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包括哪些鎮
青田縣面積2484平方千米,人口47、31萬人,轄10個鎮、21個鄉,14個社區、9個居民區、436個行政村:鶴城鎮、溫溪鎮、東源鎮、船寮鎮、北山鎮、山口鎮、海口鎮、高湖鎮、臘口鎮、仁庄鎮;章村鄉、舒橋鄉、貴嶴鄉、石溪鄉、禎埠鄉、禎旺鄉、萬山鄉、黃垟鄉、季宅鄉、海溪鄉、小舟山鄉、高市鄉、巨浦鄉、萬阜鄉、湯垟鄉、方山鄉、吳坑鄉、仁宮鄉、章旦鄉、阜山鄉、嶺根鄉。
❸ 章村鄉的自然資源
章村鄉屬山區,確是群山環保,山巒疊翠。主要山脈有老鷹岩、陳墳山、雙尖炎、八面湖等。其中八面湖主峰1389米,為青田縣第一高峰。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溪兩岸山坡和谷地間。竹筍兩用林資源豐富。至2006年,全鄉油茶麵積4.95萬畝,章村素有「浙南油庫」美稱。
❹ 有浙江省青田的介紹沒
章正南
❺ 浙江省麗水市有哪些較豐富的自然資源
浙江省麗水市較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山林、水利、生態,還有點礦產。
❻ 麗水海潑多少
中國·麗水(LíShuǐ)——浙江省麗水市
麗水市位於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合處,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52萬,是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蓮都區、龍泉市及縉雲、青田、遂昌、雲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麗水市古稱處州,始名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至明洪年間,演變成處州府。
目前擁有縉雲仙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東西岩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
清純山水、風雅古樸的麗水,集「奇、峻、清、幽」於一地,匯「峰、林、洞、瀑」於一域。麗水森林覆蓋率79.1%,被譽為「浙南林海」。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跡眾多,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人文景觀如群星璀璨,交相輝映,是生態旅遊休閑度假勝地。麗水是全國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人們可以在這里領略到畲族的傳統文化和多彩的服飾、飲食、婚嫁、宗教等習俗風情。
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溫鐵路已經開通運行,金麗溫高速公路橫貫麗水,是我國同江至三亞、上海至瑞麗兩條國道主幹線在浙江中部的重要連接線,330國道橫貫境內,麗浦等11條省道干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幹的公路運輸網路。麗龍龍麗高速公路(兩龍高速)已於2007年年底全線開通,台縉(台州——縉雲)高速也於2007年底建成開通。麗水的交通狀況得到顯著改善。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溫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
[編輯本段]處州歷史
麗水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建處州,592年改為括州,607年改為永嘉郡。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改為括州,779年改為處州。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為處州路,1359年改為安南府,隨後改為處州府。明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起,處州府轄麗水、松陽、縉雲、青田、遂昌、慶元、宣平、雲和、景寧10縣。1911年辛亥革命後設立處州軍政分府。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處州軍政分府,先後由甌海道和麗水、第九、第六、第七行政督查區管轄,轄麗水、松陽、縉雲、龍泉、慶元、宣平、景寧、雲和8縣。 1949年5月解放,10月設麗水專區,1952年撤銷專區,各縣分別劃入溫州、金華、衢州專區管轄。1963年5月恢復麗水專區,轄麗水、青田、縉雲、遂昌、雲和、龍泉6縣。1968年改稱麗水地區,1978年設立麗水地區行政公署。其中:1973年恢復慶元縣,1982年恢復松陽縣,1984年設立景寧畲族自治縣,1986年撤銷麗水縣,設立縣級麗水市,1990年撤銷龍泉縣,設立縣級龍泉市,2000年撤銷縣級麗水市,設立蓮都區。2000年7月19日撤銷行署建制,設麗水市,轄蓮都區、龍泉市和縉雲、青田、景寧、雲和、松陽、遂昌、慶元七縣。其中,景寧是我國唯一一個畲族自治縣,青田是浙江省重點僑鄉之一。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麗水市處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在東經118°41′~120°26′和北緯27°25′~28°57′之間。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台州市相連。市政府駐蓮都區。距溫州126公里,距金華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
地形地貌:麗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以中山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間谷地;東北部以低山為主,間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積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佔88.42%,耕地佔5.52%,溪流、道路、村莊等佔6.06%,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本市山脈屬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嶺、洞宮山、括蒼山,呈西南向東北走向,分別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東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龍泉市鳳陽山黃茅尖海拔1929米,慶元縣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別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江溪湖泊:麗水市境內有甌江、錢塘江、飛雲江、靈江、閩江、交溪水系,與山脈走向平行,仙霞嶺是甌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洞宮山是甌江水系與閩江、飛雲江和交溪的分水嶺,括蒼山是甌江水系與靈江水系的分水嶺。各河流兩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較深,水位暴漲暴落,屬山溪性河流,由於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豐富。甌江是全市第一大江,發源於慶元縣與龍泉市交界的洞宮山鍋帽尖西北麓,自西向東蜿蜒過境,幹流長388公里,境內長316公里,流域面積12985.4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78%。位於甌江上游龍泉溪的緊水灘電站水庫即仙宮湖,面積43.6平方公里,是全區最大的人工湖泊。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浙江綠谷,秀山麗水。
目前擁有縉雲仙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東西岩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
南明山在麗水城南2公里處,與城區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南明山以人文景觀著稱,尤以摩崖石刻聞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珍貴。
仙都風景名勝區:在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 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龍、岩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涸,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於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自時任縉雲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開潭電站的蓄水使甌江在市區匯聚成一湖清波,碧波盪漾的南明湖脫穎而出,盡顯美麗的甌江水,在此將以其迷人的姿態成為麗水的著名景觀,成為麗水「全國生態第一市」的最好見證,城市因湖而變得更美,湖因城市而充滿生機。
[編輯本段]資源物產
麗水資源豐富、特產眾多。森林、水能、農副產品、礦產、野生動植物等五大自然資源總量均佔全省首位。全市有3800多種植物,是厚朴、元胡、茯苓、白芍等名貴中葯的主要產區;有脊椎動物505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華南虎、梅花鹿等60種。礦產資源豐富,有礦產57種。其中,葉臘石的儲量佔全國的1/3,遂昌金礦是浙江省最大的金礦,縉雲沸石礦是全國最大的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沸石礦。傳統工藝品有馳名中外的青田石雕、龍泉寶劍和青瓷、雲和木製玩具、遂昌黑陶等。各縣(市)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優勢,有六個縣(市)分別被評為首屆特產之鄉——中國椪柑之鄉、中國香菇之鄉、中國青瓷之鄉、中國寶劍之鄉、中國石雕之鄉、中國木製玩具之鄉。
麗水物產豐富,著名的有香菇、筍干、木耳、惠明茶、白蓮、黃花菜、曬紅煙、柑桔、雪梨等農副產品,在全國農業博覽會上獲得多塊金牌。龍泉寶劍、青瓷、青田石雕等工藝美術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金筆、羽絨製品、鳥籠、木製玩具、洗滌用品、鞋革等新興工業產品和工藝產品深受中外顧客的贊譽。
[編輯本段]麗水名人
劉基,明初大臣、文學家 ——《賣柑者言》
葉紹翁, 南宋中期詩人.代表作《游園不值》
章乃器,救國會「七君子」之一,前國家糧食部長
陳慕華,共和國第二位副總理
陳誠,前國民黨副主席
李玲蔚,羽毛球世界冠軍
庄啟傳,「十大浙商」之一
歌手東來東往,等等。
[編輯本段]麗水名片
1中國攝影之鄉
2中國生態第一市
3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4中國椪柑之鄉(麗水市蓮都區)
5中國竹炭之鄉(麗水市遂昌縣)
6中國菊米之鄉(麗水市遂昌縣)
7中國香菇之鄉(麗水市慶元縣)
8中國青瓷之鄉(麗水市龍泉市)
9中國寶劍之鄉(麗水市龍泉市)
10中國石雕之鄉(麗水市青田縣)
11中國木製玩具之鄉(麗水市雲和縣)
12「華東天然氧吧」
13「浙南林海」
14「浙江綠谷,秀山麗水」
15浙江納愛斯(麗水市蓮都區)——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
16仙都風景名勝區(麗水市縉雲縣)——國家級AAAA景區
17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麗水市龍泉市)——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8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麗水市龍泉市)——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青田石雕(麗水市青田縣)——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豐富的礦藏——葉臘石、沸石礦蘊藏量全國第一位;金蘊藏量全省第一位。
21浙西南中心城市
22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3中國農村水電之鄉(景寧畲族自治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一覽
鄉鎮街道資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積、人口根據《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麗水市面積17928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轄1個市轄區、6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路1號。
蓮都區面積1502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郵編323000。區人民政府駐解放街51號。
龍泉市面積3059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編323700。市人民政府駐中山西路1號。
縉雲縣面積1482平方千米,人口44萬人。郵編321400。縣人民政府駐五雲鎮黃龍路38號。
青田縣面積2484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郵編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雲和縣面積 97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郵編323600。縣人民政府駐雲和鎮城北路6號。
遂昌縣面積253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323300。縣人民政府駐妙高鎮縣前街1號。
❼ 浙江青田縣被譽為石雕之鄉,當地還有哪些特色
有青田石,青田田魚,青田楊梅,青田糖糕,北山索麵等當地特產特色。青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全縣總面積2493平方千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景色優美,煙江秀麗,山巒起伏,人文景觀星羅棋布。青田縣不僅有“中國石都世界青田”之稱,也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青田擁有世界農業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首,女媧補天的遺石,封門青是三大印章之首。
青田石素以質地晶瑩,色彩雅麗,硬度可人著稱於世,是中國石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色澤豐富,非常奇特,有一定的玻璃光澤,主要用於篆刻。而青田石雕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廣為人們所喜愛, 被人美稱為“在石頭上綉花”,是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青田楊梅和青田田魚都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楊梅在青田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在光緒年間,便享有盛名。青田楊梅果形狀近圓,整齊端正,果面深紅至紫黑色,非常具有光澤。而且它肉柱圓鈍,肉質細嫩,汁液豐富還酸甜可口,風味濃郁。它不僅味道鮮美,還可以生津止渴,還擁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新田縣境內海拔高差懸殊,垂直分布差異大,所以為楊梅產業梯度發展延長暑期提供了自然生長條件。
❽ 自然資源有哪些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由於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鐵就生成了一層紅色和黃色的氧化物。誇張一點說,火星就像一個生滿了銹的世界。由於火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溫度大約比地球低3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可達上百攝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可達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約佔95%,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還發現了有水的痕跡。
❾ 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翡翠綠是哪裡的
青田地處浙南山區,甌江中下游,是麗水市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建縣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因縣城北隅山麓水田盛產青芝而得名,故又名芝田。青田共轄10鎮21鄉,436個行政村,總人口47.8萬。全縣總面積2493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青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
青田石雕是青田的一張「金名片」,有1700多年的歷史,作品取色天然,古樸典雅,舊時作為江南名產,屢選進宮。經過歲月滄桑,青田石雕名聞天下,藝冠全球,不僅形成了極富地域特色的石雕文化,還逐漸發展成為青田的一大支柱產業。目前,全縣從業人員達3萬餘人,年產值4億多元,正邁入從業人員最多、產業規模最大、產銷量最高、精品最豐富的黃金時期。2005年初,青田目前最大的文化工程石雕博物館投入使用,工程總投資3000多萬元,集石雕收藏、研究、鑒賞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展示和宣傳青田石雕文化的精美窗口。
青田華僑是青田的又一張名片。全縣現有23萬華僑,分布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西歐。可以說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我們青田華僑。他們在海外白手起家、艱難創業,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異國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氣精緻、開放兼容的特性,不斷豐富了青田文化的內涵,鑄就了「敢闖敢冒、艱苦創業」的青田精神。
青田歷代人才輩出,宋有宰相湯思退,明有開國元勛劉基,清有經學大師端木國瑚,近現代有著名社會活動家、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還有前國民黨「副總裁」陳誠等。
青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空氣清新。境內山巒起伏、溪谷縱橫,奇山異景不勝枚舉,素有「浙南灕江」之稱的甌江穿境而過,秀麗萬千;石門洞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垂天飛瀑,曲徑通幽,是避暑納涼的勝地。
青田的自然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可開發的水能資源有120多萬千瓦,正在建設的省五大「百億工程」之一灘坑水電站,靜態投資48.3億元,裝機總容量60萬千瓦,建成後規模和發電量相當於新安江水電站,庫面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蓄水後又將是浙江第二個「千島湖」;已探明有鉬、鉛鋅、葉臘石等3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葉臘石儲量佔全國的1/4,青田石雕選用石即葉臘石的高級軟石,有「中國臘都」之稱。另外,青田的特色農產品也相當豐富。
青田稻田養魚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其「稻魚共生系統」2005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首批四個「全球重要農業遺產保護項目」之一,在亞洲、中國都是唯一;青田的「山鶴牌」楊梅,果大賽似乒乓,汁多甘甜爽口,深受消費者歡迎,於2002年通過了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
❿ 溫州自然資源有哪些
礦物資源:
溫州地質原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金屬礦有鋅、銅、鋁等30餘種。非金屬礦有花崗岩、陶土、葉臘石、明礬石等。明礬石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80%,蒼溫州雁盪山南礬山鎮有"世界礬都"之稱。正在勘探開發之中的東海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東海油田的開發,必將使溫州經濟騰飛增添新優勢。
經濟作物資源:
沿海平原是溫州主要產糧區,一年三熟,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柑桔、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60餘種,西部山區有大量的林產品資源。溫州海域廣闊,海岸線長達355公里,有洞頭、北麂、南麂、樂清灣等漁場,海水魚有帶魚、黃魚、鰻魚、鯧魚、鱸魚等370多種,還有近百萬畝的淺海灘塗,養殖著蟶、蚶、蠣、蝦、蟹等海洋生物。
其他山川河流等地理資源: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與福建省寧德地區的福鼎、柘榮、壽寧三縣毗鄰,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的縉雲、青田、景寧三縣相連,北和東北與台州市的仙居、黃岩、溫嶺、玉環四縣市接壤。
境內地勢是由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亘洞宮、括蒼、雁盪諸山脈,泰順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鰲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溫州山水甲東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擁有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雁盪山,號稱「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湖美瀑絕的飛雲湖——百丈漈3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名列「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南麂列島,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烏岩嶺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7個省級風景區,8個市級風景區。旅遊景區面積佔全市土地面積的1/4。
溫州的山脈有洞宮山、括蒼山、雁盪山等山脈,層巒疊嶂,青翠欲滴。山體主要由流紋岩和凝灰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由於長期受流水侵蝕,或地震影響南麂列島,山體崩塌形成了無數奇峰、異洞、怪石、陡壁、峽谷、飛瀑。奇特的造型,優美的神韻,深邃的意境,令人不能不慨嘆天工造物之美。溫州雁盪山是入選國家第一批66個AAAAA級旅遊景區。溫州河流眾多,主要有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大水系,這些溪流由西向東注入東海。其中甌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發源於浙江龍泉市的鳳陽山,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萬平方公里,下游北岸為永嘉、樂清,南岸是溫州市區。江面寬闊,由於江流海潮相互激盪,彼此消長,泥沙沉積,形成了西洲島、江心嶼、七都塗、靈昆島四個江中沙洲,苑如玉帶上的翡翠,給美麗的溫州城增添了許多姿色。
著名的地理
雁盪山,楠溪江,江心嶼,靈昆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