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移動基礎通信類資源指什麼
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價格怎麼樣 2025-07-27 15:18:50
現在網站怎麼做資源擴展 2025-07-27 15:16:30

移動基礎通信類資源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9 04:01:09

㈠ 什麼是移動通信簡述移動通信的特點

一、移動通信定義如下:

1、移動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是移動用戶與固定點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之間用來溝通的通信方式,通信雙方有一方或兩方處於運動之中。

2、移動通信包括陸、海、空通信,頻段遍及低頻、中頻、高頻、甚高頻和特高頻。

3、移動通信系統由移動台、基台、移動交換局組成,若要同某移動台通信,移動交換局通過各基台向全網發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後發出應答信號,移動交換局收到應答後分配一個信道給該移動台並從此話路信道中傳送一信令使其振鈴。

二、移動通信特點如下:

1、移動性:通信要保持物體在移動狀態中,所以它必須是無線通信,或無線通信與有線通信的結合。

2、電波傳播條件復雜:因移動體可能在各種環境中運動,電磁波在傳播時會產生反射、折射、繞射、多普勒效應等現象,產生多徑干擾、信號傳播延遲和展寬等效應。

3、雜訊和干擾嚴重:在城市環境中的通話,會經常受到各種交通雜訊、工業雜訊、鄰道干擾、同頻干擾等。

4、系統和網路結構復雜:移動通信是多用戶通信系統和網路,須使用戶之間互不幹擾,協調一致地工作;移動通信系統還與市話網、衛星通信網、數據網等互連,整個網路結構很復雜。

5、要求頻帶利用率高、設備性能好。

(1)移動基礎通信類資源指什麼擴展閱讀:

移動通信分類如下:

1、移動通信按業務性質分有電話業務和數據、傳真等非話業務;

2、按服務對象分有公用移動通信、專用移動通信;

3、按移動台活動范圍分有陸地移動通信、海上移動通信和航空移動通信;

4、按使用情況分,常用的有行動電話、無線尋呼、集群調度系統、漏泄電纜通信系統、無繩電話、

㈡ "移動通信技術"是指什麼

通信技術

培養目標:

通信技術專業培養的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是掌握通信工程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的應用型、具有通信系統的運行維護與管理能力,通信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故障排除能力,通信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的第一線的技術應用性人才。能熟練掌握通信設備及相關設備的維護應用、安裝、調試和維修人員。

就業崗位:

以市場為導向,擴大學生就業為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加工製造:這主要是給各個通信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培養一線懂技術,懂原理的高素質技術型工人。目前,我國精加工製造業質量在世界水平中並不高,主要是因為我國一線工人的文化素質偏低,只懂操作,不懂技術。所以,就此考慮這方面的就業前景最為看好。

第二:一般的管理人員:這個層次的人員是企事業或部門中的一般管理人員,維護和管理單位的通信和網路設備。這部分工作要求學生對通信基礎知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能獨立維修和管理設備。能給單位提供良好的通信技術支持。

第三:通信工程師:這個層次要求學生完全掌握通信基礎知識,對通信設備能安裝、調試、維護升級和改進。能參與設計和開發新型通信設備。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沿,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該專業設置的主要專業課程有計算機網路基礎、電路基礎、通信系統原理、交換技術、無線技術、計算機通信網、通信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光纖通信等。

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英語、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電子線路、單片機技術、 EDA技術、電子線路綜合設計、數字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基礎、DSP技術、現代通信網路技術、程式控制交換技術、現代光纖通信技術

能力結構 :

( 1)了解通信工程學科理論前沿發展趨勢,具備對通信系統和通信網路設計、開發、調試、工程應用和維護的基本能力;

( 2) 具有工程計算、電子線路的設計及製作能力;

( 3) 能閱讀和繪制電子產品線路圖並分析工作原理;

( 4)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和翻譯外文資料的基本能力,要求通過CET三級;

( 5)具備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編程的能力,熟悉並掌握常用辦公軟體和專業軟體,要求通 過省計算機二級 ;

( 6) 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 7)具有一定組織管理和對外聯系業務的能力

㈢ 現在的移動通信業務有哪些

1、無線尋呼業務

傳遞簡單信息的一種單向通信業務,有公用和專用兩種系統。它主要傳輸數據信息,有數字和漢字兩種主要顯示方式。公眾無線尋呼業務一般採用包月制計費方式。

2、行動電話業務

利用行動電話機通過基站和自動交換設備進行相互通話的業務,它通過與公用電話網連接,可以與國內外電話用戶進行通話。計費方式一般採用包月制和計時計次兩種方式。

3、調度電話業務

在規定的范圍內,供某系統或某單位內部專用的無線電話系統,主要用於生產指揮調度和工作聯系。

4、無繩電話業務

採用以無線信道代替電話繩線的無繩電話機,使用戶可在限定的范圍內實現移動通話的業務。

(3)移動基礎通信類資源指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技術:

1、OFDM 技術。它實際上是多載波調制MCM 的一種,其主要原理是:將待傳輸的高速串列數據經串/並變換,變成在N個子信道上並行傳輸的低速數據流,再用N個相互正交的載1皮進行調制,然後疊加一起發送。接收端用相干載波進行相干按收,再經並/串變換恢復為原高速數據。

2、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多輸入多輸山(MIMO)技術是無線移動通信領域智能天線技術的重大突破。該技術能在不增加帶寬的情況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和頻譜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

3、切換技術。切換技術能夠實現移動終端在不同小區之間跨越和在不同頻率之間通信以及在信號質量降低時如何選擇信道。它是未來移動終端在眾多通信系統、移動小頁,之間建立可靠通信的基礎。主要劃分為硬切換、軟切換和更軟切換,硬切換發生在不同頻率的基站或不同系統之間。

㈣ 移動通信的種類有哪些

移動通信的種類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場合不同可以分為:

(1)集群移動通信,也稱大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基站,天線高度為幾十米至百餘米,覆蓋半徑為30公里,發射機功率可高達200瓦。用戶數約為幾十至幾百,可以是車載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們可以與基站通信,也可通過基站與其它移動台及市話用戶通信,基站與市站有線網連接。

(2)蜂窩移動通信,也稱小區制移動通信。它的特點是把整個大范圍的服務區劃分成許多小區,每個小區設置一個基站,負責本小區各個移動台的聯絡與控制,各個基站通過移動交換中心相互聯系,並與市話局連接。利用超短波電波傳播距離有限的特點,離開一定距離的小區可以重復使用頻率,使頻率資源可以充分利用。每個小區的用戶在1000以上,全部覆蓋區最終的容量可達100萬用戶。

(3)衛星移動通信。利用衛星轉發信號也可實現移動通信,對於車載移動通信可採用赤道固定衛星,而對手持終端,採用中低軌道的多顆星座衛星較為有利。

(4)無繩電話。對於室內外慢速移動的手持終端的通信,則採用小功率、通信距離近的、輕便的無繩電話機。它們可以經過通信點與市話用戶進行單向或雙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擬識別信號的移動通信,稱為模擬移動通信。為了解決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質量和增加服務功能,當前大都使用數字識別信號,即數字移動通信。在制式上則有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兩種。前者在全世界有歐洲的GSM系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北美的雙模製式標准IS-54和日本的JDC標准。對於碼分多址,則有美國Qualcomnn公司研製的IS95標準的系統。總的趨勢是數字移動通信將取代模擬移動通信。而移動通信將向個人通信發展。進入21世紀則成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㈤ 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哪些

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和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及以數據中心和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計算基礎設施。
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光纜、微波、衛星和移動通信等網路設備和設施。它不僅是國家和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支撐,也是保障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普適性強、公益性強、軍民共享的特點。
信息基礎設施不僅是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信息化水平的體現。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信息基礎設施也在朝著新的方向發展。近年來,寬頻網路建設已擺在首位,高速寬頻網路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追求的目標。
拓展資料:
信息化建設內容主要包括:
1、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機房(包括場地、空調、通風、供電、供水、通訊線路、安防等)信息設備(網路設備、伺服器設備、終端設備等)
2、信息軟體系統建設,支持各種業務的業務信息系統,加強組織(企業、政府、事業單位、單位)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支持組織決策的決策信息系統,服務於信息系統管理的運維管理系統
3、信息化組織體系建設,為了保持組織信息化的有序進行,需要建立信息化組織結構,並經常對其進行優化調整。
4、信息系統安全體系和災難備份恢復體系建設,為了應對各種人為或自然災害和攻擊,需要建立組織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系統,以及業務連續性的災難備份和恢復系統
5、培養和加強組織信息化和業務連續性管理意識,信息化建設的過程只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化還需要長期的運維和升級,才能使信息化持續有效。因此,有必要定期加強組織的信息化和業務連續性管理意識,形成持續的信息化管理機制,支持組織戰略目標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㈥ 中國移動的通信類應用是什麼

比如之前的 飛信

㈦ 中國移動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管理的描述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服務,感謝您的耐心等待。移動信息化,是指在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構成的綜合通信平台基礎上,通過掌上終端、伺服器、個人計算機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溝通,實現管理、業務、以及服務的移動化、信息化、電子化和網路化,向社會提供高效優質、規范透明、適時可得、電子互動的全方位管理與服務的過程。

㈧ 移動公司已有的最核心資源有那些

載頻和傳輸資源,像通信製造商買給通信運營商,如果是無線資源,設備都是按載頻賣錢,1載頻買1~2萬RMB,運營商所佔的空口帶寬是非常有限的,頻點都是重復利用。2G的傳輸基本用的是TDM和IP傳輸,使用E1T1線承載,1根E1線也就在2M帶寬,T1線也就1M帶寬,所以傳輸資源也很寶貴。 gprs gsm

㈨ 移動的基本通信費包括哪些

通信費分為簡訊通信費和語音通信費。簡訊通信費指發送簡訊後收取的費用包含信息費和通信費。另一種為語音通信費,向中國移動網路運營商用戶撥打電話時產生的市話費、長途費、漫遊費用等。長途費為用戶在本地撥打本地以外地區的電話所產生的語音通信費用。

漫遊費,用戶不在歸屬地,在外地漫遊狀態下撥打和接聽電話產生的費用。



(9)移動基礎通信類資源指什麼擴展閱讀

移動通信特點

1、移動性

就是要保持物體在移動狀態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須是無線通信,或無線通信與有線通信的結合。

2、電波傳播條件復雜

因移動體可能在各種環境中運動,電磁波在傳播時會產生反射、折射、繞射、多普勒效應等現象,產生多徑干擾、信號傳播延遲和展寬等效應。

3、雜訊和干擾嚴重

在城市環境中的汽車火花雜訊、各種工業雜訊,移動用戶之間的互調干擾、鄰道干擾、同頻干擾等。

4、系統和網路結構復雜。

它是一個多用戶通信系統和網路,必須使用戶之間互不幹擾,能協調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動通信系統還應與市話網、衛星通信網、數據網等互連,整個網路結構是很復雜的。

5、要求頻帶利用率高、設備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