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看水資源豐富性
擴展閱讀
轉租費用怎麼計算 2025-05-15 17:32:41
桌子上的工具都有什麼 2025-05-15 16:53:53

如何看水資源豐富性

發布時間: 2022-08-08 09:41:09

㈠ 如何分析一個地區的水資源豐富與否

分析一個地區的水資源豐富與否,主要還是看這個地區的話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到底是不是非常的充足,主要還是那些江河湖泊是不是特別的多。

㈡ 如何評價一個地區的水資源,為什麼|天山西部水源豐富

如果一個地區的水資源非常豐富的話,那麼這個地區的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的水平就非常的高。那麼天山西部水資源豐富的程度還是少的。

㈢ 我國水資源是否豐富是看人均擁有的水資源還是看總水量

全球水資源狀況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工業、農業、城市的日益擴展,特別是世界人口急劇增多,加之,人類活動失控,造成環境惡化kos水資源污染及嚴重浪費,迫使世界水資源日趨匱缺。據材料統計:20世紀初,全球水消耗量為5000億m3/y,到世紀末已增長為50000億m3/y(增長10倍以上)1954年-1994年美洲大陸用水增加100%ae非洲大陸用水量增加300%以上,歐洲大陸增加500%,而亞洲大陸增長幅度更高。地下水之開采量為5500億m3/y(80-90年代)其中大於100億m3/y的有10餘個國家,占總開采量的8.5%。2001年3月在海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水資源論壇」部長級會議上,21世紀世界水事委員會報告說,目前全球有10-11億人沒有用上潔凈水,有21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備,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今後20-25年,人類用水量將增加40%左右,世界將面臨水資源的嚴重危機;報告中還強調指出,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而其中2/3存在於冰蓋和冰川中,無法直接利用,僅剩的那一小部分水資源,大約有20%在人跡罕至的地區,其餘80%的水則通過季風、暴風雨以及洪水等形式,在錯誤的時間降落到錯誤的地點,供給人類直接利用的水資源確實有限ntw僅為1%左右;報告中說,到2025年世界新增30億人口,所需供水缺少20%,加之浪費與污染可達50%以上;據「平衡與人口協會」估計,20-30年內缺水人口可達15-20億人。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資料,按全世界人口為50-60億計算,人均佔有水量約為8000-10000噸。1997年「第一屆世界水論壇」報告說,由於世界水資源消費量急劇增加6倍,遠遠超過4000km3,人均淡水佔有量已降到4800m3,(1995年為7300m3)。由於僅有的淡水量分布不平衡,有60%-65%以上的淡水集中分布在9-10個國家,例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等,其中奧地利每年有840億噸水可滿足歐盟3.7億人口的用水需求,供水收入達10億歐元。而佔世界人口總量40%的80多個國家卻為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其中有近30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國,非洲佔有19個,像卡達僅有91m3,科威特為95m3,利比亞為111m3,馬爾他為82m3,成為世界上四大缺水國;而幾個富水國,水資源消費急劇上升,像美國紐約人均日耗水量為600-800升,日本大阪為575升,法國巴黎443升,羅馬為435升,貧富相差極為懸殊。我國水資源的危機形勢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米,佔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米還高。由於人口眾多,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後,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近年來,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據最近有關媒體報道,我國364個縣級以上城市缺水,日缺水量達13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嚴重缺水城市涉及17個省區,其中包括沿海發達城市。同時,目前有362億噸污水被排放(其中80%未經處理)。據報道,全國1......餘下全文>>

㈣ 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從那幾個方面分析

摘要 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原因可以從1季節風的影響

㈤ 什麼是水資源的豐富性

就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水資源

㈥ 衡量一個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是( )或( ) 影響一個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程度的是( )

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人均水資源佔有量
降水量

㈦ 我國水資源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我國水資源的三個特點如下:

1、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佔有量少。

2、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3、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中國位於太平洋西岸,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大陸性季風氣候非常顯著,因而造成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特點。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依次可劃分為多雨、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等五種地帶。由於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造成了全國水土資源不平衡現象。

全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東南沿海各省,雨季較長較早。降水量最集中的為黃淮海平原的山前地區,汛期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有的年份一天大暴雨超過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7)如何看水資源豐富性擴展閱讀

保護水資源措施

1、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2、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3、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4、城市開發利用污水資源,發展中水處理,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5、強化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使人們自覺認識到水是珍貴的資源,擯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陳腐觀念。

㈧ 什麼才叫水資源豐富

在自然地理環境中,可利用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較多,且人均淡水資源較高,在整個國土面積中且分布相對均勻,可稱水資源豐富。盡管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761.2億立方米,大約佔全球水資源6%左右的比重。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大,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且水資源分布不平衡,導致我國約四分之一的省份面臨嚴重缺水問題。

㈨ 試述水資源的含義及特徵.為什麼說地球上水資源是及其豐富的

水資源定義為「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綜上所述,可將水資源分為廣義水資源和狹義水資源。 廣義水資源是指以海洋水、河流水、大氣水、地下水、冰雪含水等各種形態存在的水體總量。狹義水資源則僅指被人類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
水資源具有以下特徵:
1.有限性
地球表面約四分之三的面積為海洋所覆蓋,但人類可直接利用或有潛力開發的水資源卻十分有限。其中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佔地球上水體總量的2. 53%,而固體冰川又占淡水資源總量的68. 69%,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極。在液體形式的淡水水體中,深層地下水又佔有很大比例,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對其開發利用較少。因此,目前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其儲量約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2.不均衡性
首先,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地球上有些地區水資源十分豐富,而有些地區則十分貧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拉丁美洲是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水資源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亞洲,水資源約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衡。受降水等各種自然因素影響,在一個地區,某個季節可能徑流豐富,另一個季節則徑流很少。以中國為例,中國夏季降水豐沛、徑流多,冬季降水少、徑流少,且越是乾旱的地區變化越大,如華北地區的一些河流,豐、枯年的水量相差達十倍或數十倍。這種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使得旱澇災害頻繁發生。
3.可再生性
水資源可以通過水圈進行自身循環,在循環過程中,水資源不斷進行自身恢復和更新。水循環是指大自然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進行連續運動的過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交換是水循環的主線。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進入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動態循環。水循環使水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從而不斷自我更新。但是,水資源在一定時間內所更新的數量是有限的。
4.應用廣泛性
首先,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地球上的一切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其次,水資源具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雙重屬性,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如日常生活、農業灌溉、工業生產、水路運輸、水產養殖等都需要水。從利用方式角度可將水資源分為耗用水體和借用水體兩種類型。生活用水、農業灌溉、工業生產用水等都屬於消耗性用水,其中一部分回歸到水體中,但總量已減少,而且水質也發生了變化;另一種使用形式為非消耗性的,例如養魚、航運、水力發電等,水資源這種綜合效益是其他任何自然資源無法替代的。
地球上水資源的確豐富,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

㈩ 評價某地區水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是什麼

宣傳片說地球上的水被人們用了就沒有了,叫人們節約用水,不然河流地球就會變乾旱。但水到哪裡去了?根據物質守恆定理,人們不管怎樣用水,用多少水,經過各種循環後(自然循環和人工循環),水還是在地球上,還是那麼多。 當然,我說的是「水不是用了就沒有了,河流和地球不會因人們用水而變乾旱」,並不是說「水被污染了還能喝,地球環境被破壞了還能居住」。不過即使水被污染了,但生活用水污染不大,能自然循環凈化,污染水和破壞環境的都是大工業和化工行業,被污染了的水可以凈化處理後再排出,海水可以通過人工凈(淡)化,只是用水成本高了。水是高利潤的壟斷行業,越用得多賺錢越多,從二十年前的兩毛錢一噸升到現在的三塊錢一噸不也是一樣那麼多人用嗎?即使明天升到六塊錢一噸 人們不也一樣要用嗎?商品飲用水1-5元/500毫升人們不也是在接受嗎?浪費(多用)的水是沒有污染的,即使每天打開自家水龍喉放掉一百噸水或買一百瓶商品飲用水倒掉,浪費的也是自家的錢,水依然流在地球上,淡水還是淡水,還是那麼多。
誰敢說地球到哪年沒水喝?地球絕對不會有那一天。地球最大的資源就是水。航空母艦長期在大海航行,但不會從岸上帶大量淡水出航,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每日凈化淡水量足夠半個紐約市的日耗水量。 現在經濟社會什麼都離不開錢,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會量著自己的能力花錢,多錢的多花,少錢的少花,節約是對花不起錢的人來說的。花錢是對社會做貢獻,花錢能繁榮經濟,增加就業,再生財富。節約並不是永遠對的,就象現在經濟衰退,政策也是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不要以消耗資源做借口,資源是給人們用的,不單是水,人們用的看的穿的吃的喝的住的玩的都要消耗資源,幾元錢讓人吃飽一餐,幾百幾千幾萬元也是吃飽一餐,一百多元可以租個房間來住,幾百萬幾千萬的樓宇也是住人,幾萬元一輛小車幾百萬也是一輛小車,幾十元買一套衣服,幾百萬元也是買一套衣服,難道我們說高消費的人浪費嗎?不是。他們帶動了很多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很多就業職位,增加了國家稅收,他們是在推動社會進步。要保護水資源要從解決污染問題著手而不是從節約用水著手,千百萬居民一點一滴節約一個月的水都不夠一間大型鋼廠一天的用水量,所以節約用水是不能保護水資源的的。人們是在迴避污染問題。說淡水用過後會變咸更是無知,因為地球本無淡水,淡水是由(大洋的)鹹水蒸發的水精氣形成的霜雪雨露冰而來,霜雪雨露冰和空氣中水精氣是不鹹的 ,只要有霜雪雨露冰和空氣中水精氣就會有淡水,霜雪雨露冰和空氣中水精氣是永遠有的。淡水的主要來源是雨水和融化的冰(雹)雪,我國的年均降水量有600毫米,算有300毫米被地表吸收和蒸發了,還有300毫米流入江河湖海,我國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每年上天給我國的人均淡水有:9600000000000*0.3/1300000000=2215立方米,這些水循環再用可用量可翻幾倍到幾十倍或更多,所以我國並不缺水。
「滔滔江水滾滾東去」,「百川歸大海」,「大江一去不復返」,這些話大家都聽多了,這說明水是永遠流動的,不會停下來留給人們用的,你用與不用,洶涌的河水也會一刻不停地流入大海。每年的洪水期,各條河流巨量的水流入大海難道說人們把水浪費了嗎?那時人們還祈求水來少些。某些乾旱的地區自古就是,與用水無關,何況宇宙在運動地球在運動,某些多水的地區會變乾旱,某些乾旱的地區會變成澤國,就象黃河斷流,海平面上升,四川掩塞湖一樣,此乃易理。要解決乾旱地區水資源不足的方法是南水北調東水西輸和在乾旱地區多建大型水庫。那些鼓吹水用了就沒有的人不是無知就是為了提升水價而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