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主要礦產資源分布
中國主要礦產資源銅的儲量的一半以上在華東、西南兩區,包括贛、滇、藏、皖等省區。銅產地分布較廣,長江中、下游是集中地區之一,甘肅的白銀廠、雲南的東川和山西的中條山也是有名的大礦。礦床類型以斑岩型和接觸交代型為主,前者以江西德興為代表,後者以湖北大冶和安徽銅陵為代表。
中國的鋁礦大多為沉積型鋁土礦床,礦石以一水型的硬水鋁石為主,鋁、硅比相對較低,冶煉性能不如三水型鋁土礦。其主要產地在山西中部、河南鞏縣一帶、 貴州修水、 山東淄博和廣西平果等地。浙、閩、皖等省的明礬石礦也是可供綜合利用的鋁礦資源。
(1)中國鐵資源分布哪裡很少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分類:
1、根據礦產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分為內生礦產、外生礦產和變質礦產;
2、根據礦產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特點,分為無機礦產和有機礦產;
3、根據礦產的產出狀態,分為固體礦產、液體礦產和氣體礦產;
4、根據礦產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Ⅱ 鐵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截至1996年底,全國查明鐵礦產地1834處,分布於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660多個縣(旗),主要集中在遼寧(111.81億t)、四川(53.32億t)、河北(62.36億t)3省,共計保有鐵礦石儲量227.49億t,佔全國總保有鐵礦石儲量的49.08%;
其次,儲量超過10億t的有北京、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湖北、雲南、安徽等8個省、市、自治區,儲量合計為160.88億t,佔全國總保有鐵礦石儲量的34.71%;再是儲量不足10億t的有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18個省、市、自治區,儲量合計為75.10億t,佔全國總保有鐵礦石儲量的16.21%;上海、寧夏為最少,只有幾百萬t。
(2)中國鐵資源分布哪裡很少擴展閱讀
中國鐵礦資源多而不富,以中低品位礦為主,富礦資源儲量只佔1.8%,而貧礦儲量佔47.6%。中小礦多,大礦少,特大礦更少。礦石類型復雜,難選礦和多組分共(伴)生礦所佔比重大。
難選赤鐵礦和多組分共生鐵礦石儲量各佔全國總儲量的1/3,其共(伴)生組分主要包括V、Ti、Cu、Pb、Zn、Co、Nb、Se、Sb、W、Sn、Mo、Au、Ag、S、稀土元素等30餘種,最主要的有Ti、V、Nb、Cu、Co、S和稀土元素等,有的共(伴)生組分的經濟價值甚至超過鐵礦價值,如白雲鄂博鐵礦中含有豐富的REO和Ta、Nb;攀枝花釩鈦鐵礦中的V和Ti儲量居世界前位。
Ⅲ 我國主要礦產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1、我國已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鉑礦、鈀礦、銥礦、銠礦、鋨礦、釕礦)、金礦、銀礦。
鈮礦、鉭礦、鈹礦、鋰礦、鋯礦、鍶礦、銣礦、銫礦、稀土元素(釔礦、釓礦、鋱礦、鏑礦、鈰礦、鑭礦、鐠礦、釹礦、釤礦、銪礦)、鍺礦、鎵礦、銦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蹄礦。
2、中國礦產主要分布:
石油:大慶、克拉瑪依、勝利、塔北、塔中、華北、中原。
煤炭:大同、陽泉、神府、六盤水、平頂山、鶴崗、雞西、兗州。
鐵礦:鞍山、本溪、馬鞍山、攀枝花、石碌、遷安。
(3)中國鐵資源分布哪裡很少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分類,主要有:
1、根據礦產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分為內生礦產、外生礦產和變質礦產;
2、根據礦產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特點,分為無機礦產和有機礦產;
3、根據礦產的產出狀態,分為固體礦產、液體礦產和氣體礦產;
4、根據礦產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Ⅳ 中國鐵的分布是什麼
中國鐵礦資源有兩個特點:一是貧礦多,貧礦出儲量占總儲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復合礦石較多。此外礦體復雜;有些貧鐵礦床上部為赤鐵礦,下部為磁鐵礦。
(1) 東北地區鐵礦 東北的確鐵礦主要是鞍山礦區,它是目前我國儲量開采量最大的礦區,大型礦體主要分布 在遼寧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櫻桃園、東西鞍山、弓長嶺等)、本溪(男芬、歪頭山、通遠堡等),部分礦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話附近。鞍山礦區是鞍鋼、本鋼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礦區礦石的主要特點:除極少富礦外,約占儲量的98%為貧礦,含鐵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須經過選礦處理,精選後含鐵量可達60%以上。
2)礦石礦物以磁鐵礦和赤鐵礦為主,部分為假象赤鐵礦和半假象赤鐵礦。其結構緻密堅硬,脈石分布均勻而緻密,選礦比較困難,礦石的還原性較差。
3)脈石礦物絕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遠堡鐵礦為自溶性礦石,其鹼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錳1.29-7.5%可代替錳礦使用。
4)礦石含S、P雜質很少,本溪男芬鐵礦含P很低,是冶煉優質生鐵的好原料。
(2)華北地區鐵礦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遷安和邯鄲、邢台地區的武安、礦山村等的地區以及內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鋼、包鋼、太鋼和邯鄲、宣化及陽泉等鋼鐵廠的原料基地。
遷灤礦區礦石為鞍山式貧磁鐵礦,含酸性脈石,S、P雜質少,礦石的可選性好。
邯邢礦區主要是赤鐵礦和磁鐵礦,礦石含鐵量在40%-55%之間,脈石中含有一定的鹼性氧化物,部分礦石S高。
( 3)中南地區鐵礦 中南地區鐵礦以湖北大冶鐵礦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陽、舞陽,江西和廣東省的海南島等地都有相當規模的儲量,這些礦區分別成為武鋼、湘鋼及本地區各大中型高爐的原料供應基地。
大冶礦區是我國開采最早的礦區之一,主要包括鐵山、金山店、成潮、靈鄉等礦山,儲量比較豐富。礦石主要是鐵銅共生礦,鐵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其次是赤鐵礦,其他還有黃銅礦和黃鐵礦等。礦石含鐵量40-50%,最高的達54-60%。脈石礦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脈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劑性(CaO/SiO2為0.3左右),礦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動很大(0.01-1.2%),並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屬。礦石的還原性較差,礦石經燒結、球團造塊後入高爐冶煉。
(4)華東地區鐵礦 華東地區鐵礦產區主要是自安徽省蕪湖至江蘇南京一帶的凹山,南山、姑山、桃沖、梅山、鳳凰山等礦山。此外還有山東的金嶺鎮等地也有相當豐富的鐵礦資源儲藏,是馬鞍山鋼鐵公司及其他一些鋼鐵企業原料供應基地。
蕪寧礦區鐵礦石主要是赤鐵礦,其次是磁鐵礦,也有部分硫化礦如黃銅礦和黃鐵礦。鐵礦石品位較高,一部分富礦(含Fe50%-60%)可直接入爐冶煉,一部分貧礦要經選礦精選、燒結造塊後供高爐使用。礦石的還原性較好。脈石礦物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紅石等,礦石中含S、P雜質較高(含P一般為0.5%,最高可達1.6%,梅山鐵礦含S平均可達2%-3%),礦石有一定的溶劑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礦中平均鹼度可達0.7-0.9),部分礦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屬。
(5)其他地區鐵礦 除上述各地區鐵礦外,我國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各省,如四川、雲南、貴州、甘肅、新疆、寧夏等地都有豐富的不同類型的鐵礦資源,分別為攀鋼、重鋼和昆鋼等大中型鋼鐵廠高爐生產的原料基地。
Ⅳ 我國的鐵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主要集中在遼寧,河北,四川。 遼寧鞍山,鐵嶺,本溪湖北大冶海南石碌四川攀枝花內蒙古白雲鄂博 河北邯鄲,遷安湖南湘潭還有很多吧,這些是主要的大鐵礦.還有,中國鐵礦資源很豐富,但貧礦太多佔了七八成.富礦太少.就是所謂的:到處都有,但是有利用價值的太少,上面的是我國的大型富礦,至於貧礦,說不定你們這也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