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人力資源中介騙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中介騙子騙了,作為受害者,可以先通過向工商部門投訴的辦法解決。投訴電話12315.如果該企業或者個人涉嫌欺騙犯罪,可以去當地公安網監部門報案,或者通過微信、簡訊、信函、互聯網也可以報案。要是投訴的話,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投訴,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 你還可以聯系受害的人群一起去報團體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 怎麼舉報勞務公司
法律分析:可以去勞動局辦理投訴。要看是因為什麼事情被投訴到勞動局;勞動局現已改名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會根據你的情節和嚴重程度來進行處理,如果違法行為較輕,可能會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如果違法行為過於嚴重,逾期不支付的,人社局可能會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能會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3. 12333怎麼投訴人力資源中介
直接打投訴電話。
中介是最怕12333的投訴電話的,或者可以打12315,同樣是管理平台,也會有好的效果。
還可以去當地工商管理直接進行說明投訴。
4. 投訴中介打什麼電話最有效
投訴中介打12315最有效
在12315投訴中介的步驟,具體如下:
1、首先,打開12315官網 。
2、然後,進入到網站的首頁當中,頁面往下翻一點,看到有兩個模塊的圖片,包括「我要投訴」和「我要舉報」,點擊其中的「我要投訴」按鈕 。
3、接下來就是投訴須知閱讀界面,詳細閱讀投訴須知,再點擊底部的同意按鈕 。
4、接著需要輸入並搜索自己要投訴的黑中介在工商所登記的名稱,找到對應黑中介後,點擊右側的選擇企業 。
5、其次會顯示該單位的具體信息內容,確認就是要投訴的黑中介後,點擊右下角的確認按鈕 。
6、緊接著,會要求我們登錄,若沒有賬號需要先注冊一個,登錄成功後,自動填充消費者信息 。
7、最後,到了填寫業務信息界面,填入自己要投訴的想關內容,如果有語音、視頻等證據可以直接在網頁上傳,所有的都填寫完成後,點擊底部的提交按鈕,這樣投訴就完成了 。
拓展資料
投訴中介可以向下面這些部門投訴:
1、可以到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
2、可以到直轄市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投訴 。
3、可以到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主管部門投訴 。
4、可以到當地的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投訴 。
5、問題嚴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
6、可以到當地工商局投訴,或撥打12315電話投訴 。
7、如果是連鎖品牌中介,可以投訴到他們的總部 。
8、可以到市住建委處投訴 。
5. 投訴人力資源中介應該向什麼部門投訴
法律分析: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投訴,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6. 人力資源最怕什麼舉報電話
怕投訴電話12345
投訴12345的方法:
1、直接致電12345人工服務向客服人員反應情況。
2、上12345的微博,私信向其反映情況。
3、關注12345微信公眾號,發消息向其反映情況。他們會傾聽取個人的意見,並努力促使相關部門認真對待和回復的。
「12345」是政府服務熱線,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非緊急類公共服務平台,由多媒體聯動渠道構成,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各類咨詢、投訴、求助、建議、舉報和表揚等事項。
市民撥打「12345」,話務員會對市民訴求進行記錄,隨後交由轉辦工作人員,對投訴進行分析分類,准確地交至相關單位,由單位進行直接辦理,根據投訴內容,分為一般緊急件,即一小時之內,要求相關單位給出結果,而一般事項在3到5個工作日內,由各單位進行辦理後,需要直接向市民回復,同時需要給「12345」答復。凡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等方面有投訴和建議時,請一定直接撥打12345電話和上12345微博、微信向12345反映他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為大家服務的。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傾聽民意的平台。
杭州市是第一個提出與開通12345市長熱線的城市,於1999年6月15日正式誕生。杭州市首先向國家申請,經國家信息產業部同意才開設的。而這個號碼,信息產業部又將它作為政務類公開特服專用的號碼,為全國其他城市市長公開電話共同享用的號碼。
綜上所述,直接撥打12345的舉報熱線就可以了,讓後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當我們撥打舉報熱線,會轉到被投訴地區的信訪的單位,會給予你相關的回復。
7. 人力資源公司最怕投訴什麼
一、公司怕不怕勞動局投訴
一般情況下,公司是怕被人向勞動局投訴的,後果可能包括會對企業的誠信度產生不利影響;一般都會產生法律成本或不利法律後果;會影響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消及影響。 員工告到勞動局或勞動監察機關老闆會有不利法律後果或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罰款之類的。
二、公司被員工到勞動局投訴有什麼後果
1、要看是因為什麼事情被投訴到勞動局;勞動局現已改名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會根據你的情節和嚴重程度來進行處理,如果違法行為較輕,可能會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如果違法行為過於嚴重,逾期不支付的,人社局可能會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能會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2、公司被員工到勞動局可能面臨的處罰:
1)【規章制度違法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缺乏必備條款、不提供勞動合同文本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4)【違法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5)【扣押勞動者身份等證件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6)【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等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7)【訂立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9)【侵害勞動者人身權益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10)【不出具解除、終止書面證明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 怎麼投訴中介公司最有效
【法律分析】:投訴中介公司最有效的方法如下:1、去當地工商局投訴,或者撥打12315,找消協投訴;2、找房產局投訴;3、如果是大的連鎖中介,可以找總部投訴。謹慎選擇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取得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證明後,方可從事二手房交易服務。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知,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