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跨省是什麼意思
省內 和省外 的意思
有的銀行收費 省內和省外是不一樣的 河南省 河北省
有的銀行之分本地和異地 唐山 石家莊
❷ 跨省開採油田所納的城建稅稅率是多少
4.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地點 (1)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三稅」的單位和個人,其城建稅的納稅地點在代扣代收地。 (2)跨省開採的油田,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一個省內的,其生產的原油,在油井所在地繳納增值稅,其應納稅款由核算單位按照各油井的產量和規定稅率,計算匯撥各油井繳納。所以,各油井應納的城建稅,應由核算單位計算,隨同增值稅一並匯撥油井所在地,由油井在繳納增值稅的同時,一並繳納城建稅。 (3)對管道局輸油部分的收入,由取得收入的各管道局於所在地繳納營業稅。所以,其應納城建稅,應由取得收入的各管道局於所在地繳納營業稅時一並繳納。 (4)對流動經營等無固定納稅地點的單位和個人,應隨同「三稅」在經營地按適用稅率繳納。 5.關稅的納稅地點 關稅的納稅地點:納稅人向進出境地海關申報。 6.資源稅的納稅地點 ①凡是繳納資源稅的納稅人,都應當向應稅產品的開采地或生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 ②納稅人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其納稅地點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決定。 ③如果納稅人應納的資源稅屬於跨省開采,其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對其開採的礦產品一律在開采地納稅。其應納稅款由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單位,按照開采地的實際銷售量(或自用量)及適用的單位稅額計算劃撥。 ④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的資源稅,也應當向收購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 7.土地增值稅的納稅地點 納稅人應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申報納稅。納稅人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區的,應按房地產所在地分別申報納稅。 (1)納稅人是法人的,當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地與其所在地或經營所在地一致時,可在辦理稅務登記的原管轄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如果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地與其所在地或經營所在地不一致時,則應在房地產坐落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2)納稅人是自然人的,當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地與其居住所在地一致時,則在住所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當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地與其居住所在地不一致時,在辦理過戶手續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8.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地點 納稅人在土地所在地繳納。 納稅人使用的土地不屬於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管轄的,由納稅人分別向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繳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管轄范圍內的,納稅人跨地區使用的土地,其納稅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確定。 9.房產稅的納稅地點 納稅人在房地產所在地繳納。房產不在同一地方的納稅人,應按房產的坐落地點分別向房產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納稅。 10.車船稅的納稅地點 車船稅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納稅地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的車船,納稅地點為車船的登記地。 11.印花稅的納稅地點 印花稅實行就地繳納。對於全國性商品物資訂貨會上所簽訂應納的印花稅,由納稅人回其所在地後及時辦理貼花完稅手續;對地方主辦、不涉及省際關系的訂貨會、展銷會上所簽的印花稅,其納稅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自行確定。 12.契稅的納稅地點 納稅人在取得的土地、房屋所在地繳納契稅。 13.所得稅的納稅地點 (1)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居民以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所在地為納稅地點。登記注冊地,是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住所地。 (2)居民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所得稅。匯總計算並繳納所得稅時,應當統一核算應納稅所得額,具體辦法由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3)非居民在中國境內設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以、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以選擇由其主要、場所匯總繳納所得稅。非居民經批准匯總繳納所得稅後,需要增設、合並、遷移、關閉、場所或者停止、場所業務的,應當事先由負責匯總申報繳納所得稅的主要、場所向其所在地稅務機關報告;需要變更匯總繳納所得稅的主要、場所的,依照前款規定辦理。 (4)非居民在中國境內未設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5)除另有規定外,之間不得合並繳納所得稅。 14.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地點 (1)在中國境內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2)在中國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3)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或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下統稱生產、經營所得)的,向其中一處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4)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無生產、經營所得的,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5)其他所得的納稅人,納稅申報地點分別為: ①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②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向中國境內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③個體工商戶向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④個人獨資、合夥者興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區分不同情形確定納稅申報地點: 興辦的全部是個人獨資性質的,分別向各的實際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興辦的中含有合夥性質的,向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興辦的中含有合夥性質,個人者經常居住地與其興辦的經營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選擇並固定向其參與興辦的某一合夥的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申報地點,除特殊情況外,5年以內不得變更。 ⑤除以上情形外,納稅人應當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❸ 什麼叫「跨省」啊
從一個省(直轄市)到另外一個省(直轄市)就叫跨省。
比如從上海到浙江,從江蘇到江西等。
你想要知道的意思請參閱:http://ke..com/view/2729874.htm
字面義
從一個省到另一個省的空間轉移
引申義
指代某些網民因為在網上做出一些被認為是過激行為而遭到抓捕。 或指某些土匪的無恥行為。
注釋
跨省一詞起源於「福建三網民案」
跨省案例1
出處於以下河南靈寶市青年王帥在上海發帖反映家鄉政府違法征地,被老家警方跨省追捕: 3月6日到3月13日,24歲的王帥在上海和河南靈寶看守所度過了他人生中最難熬的8天,只因他在網上發了篇「河南靈寶老農的抗旱絕招」這樣一個揭露當地政府違法征地的帖子。令王帥沒想到的是,他因此而獲得一場牢獄之災。他更沒想到的是,靈寶市公安局的網警會如此有能耐,迅速認定發帖者是遠在上海的他,並跨省追捕,將他「捉拿歸案」。(據中國青年報4月8日報道) 王帥的遭遇狠狠地砸醒我們:上網有風險,發帖需謹慎。靈寶市公安局的辦案效率無不說明:公安民警想破案,你逃天涯也枉然。 09年4月17號,靈寶市公安局局長宋中奎等赴上海向他道歉,稱這是一起錯案,王帥在網上發帖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公安機關在執法上有過錯,沒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辦理,目前已經撤案。宋中奎表示,此案他當時不知情,但作為靈寶市公安局局長,在這件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向他道歉,並給予他國家賠償。但事實上,給王帥造成的不好影響依然存在。今後,公安人員將加強法制學習,認真吸取教訓,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跨省案例2
2010年11月23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公安分局民警赴甘肅省,將網友王鵬刑拘。王鵬此前多次發帖舉報大學同學馬晶晶在公務員招考中作弊,警方稱,他危害國家利益。馬晶晶父母均系寧夏當地官員。而這次,「爹影重重」因添加了「跨省追捕」「因舉報獲罪」的元素。舉報官二代遭跨省抓捕更加惡性與詭異。 若從審丑學來講,這起「跨省追捕案」並不新鮮:官二代招考舞弊,打擊舉報人,跨省追捕,都已是反法治「菜單」上的家常便飯。但惡例的疊加,讓它繁復雜陳:馬晶晶不學無術,卻能天才般地在4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招考第一名,在潛規則活躍的語境下,沒有人能抹去「我爸是李剛」的魅影,權力暗箱操作的印跡;嬌羞的名譽權,再次構築起了言論壁壘,炮製出「因言獲罪」的荒誕情景劇;而久被詬病的「跨省追捕」,何以沉渣泛起,也讓人見識到了權力的神通。 王鵬的舉報,依舊重蹈了「舉報有風險,發帖須謹慎」的覆轍。「危害國家利益」的荒唐罪名,無疑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巔峰之作
❹ 跨省是什麼意思
跨省就是因為在論壇里披露政府部門的一些違法行為而被政府相關部門不遠萬里,跨越千上萬水,無論發帖人躲在天涯海角都被緝拿歸案,即被稱為被跨省
❺ 國土資源局出的報告跨省能用嗎
摘要 國土資源局出的報告,跨省是可以使用的。國土資源局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❻ 礦產資源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內容各是什麼
礦產開發管理主要內容包括采礦權出讓及采礦權市場管理、采礦權審批登記管理、礦產開發監督管理、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管理和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等。(一)采礦權出讓及采礦權市場管理采礦權有償出讓方式有兩種:以招標、拍賣、掛牌競爭性方式有償出讓和批准申請方式協議有償出讓。國家有償出讓采礦權收取的是采礦權價款。1、以招標、拍賣、掛牌競爭性方式出讓新設采礦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1)國家出資勘查並已探明可供開採的礦產地設置采礦權的;(2)采礦權滅失的礦產地設置采礦權的;(3)探礦權滅失的可供開採的礦產地設置采礦權的;(4)無須進行風險勘查即可開採的露天開采礦產及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礦產資源礦產地設置采礦權的。2、採取批准申請方式協議有償出讓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採取批准方式協議有償出讓采礦權:(1)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的礦產;(2)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立項並明確了采礦申請人的;(3)申請采礦權延續登記且符合延續登記條件的;(4)申請擴大礦區范圍且擴大部分與原礦區范圍相連的;原礦區范圍內擴大儲量及增加開采礦種的;(5)無償獲得國家出資探明礦產地探礦權的探礦權人申請采礦權;(6)法律法規另有規定以及出讓機關規定因特殊情形不適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3、采礦權轉讓(1)采礦權轉讓方式采礦權轉讓是指采礦權人將采礦權轉移的行為。轉讓方式包括:出售,作價出資,與他人合資、合作開采經營,礦業股票上市,企業分立、合並及其他方式重組改制等。采礦權的出租、抵押,按照采礦權轉讓的條件和程序進行管理。(2)審批許可權國土資源部審批發證的采礦權轉讓由國土資源部審批,其他采礦權轉讓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負責審批。(3)申請采礦權轉讓應具備的條件(4)采礦權轉讓申請應提交資料4、礦業權的保護(二)采礦權審批登記采礦權審批登記內容包括申請礦區范圍預留登記、采礦權新立登記、延續登記、變更登記及注銷登記等。有權對該項采礦權申請進行審批登記的登記管理機關在審批之前,申請項目事先須經下級登記管理機關進行審查並出具有調查意見。 1、采礦權審批登記許可權劃分礦產資源法規定了按礦床儲量規模的大、中、小型和重要礦區、礦種來劃分國務院、省(區、市)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許可權。
(1)國務院第241號令規定了在國務院地礦主管部門領取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為下列范圍:開采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內的礦產資源;開采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外商投資礦山企業開採的礦產資源;礦區范圍跨省(區、市)的礦產資源;開采國務院規定的34種礦產資源。開採石油、天然氣礦產的,經國務院指定的機構審查同意後,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2)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領取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的范圍是:開采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發證許可權以外的且礦產資源儲量規模為中型以上的礦產資源。另外,經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可對部分應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的礦產資源開采項目進行審批,頒發采礦許可證。
(3)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區、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發證許可權以外的礦產資源,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管理辦法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儲量規模為小型的礦產資源,由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開采上述規定以外的礦產儲量規模為小礦、零星分散礦產資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由縣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
(4)礦區范圍跨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所涉及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登記管理機關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礦區范圍跨行政區域是指在跨行政區域的礦床上開辦的礦山企業其礦區范圍也跨行政區域的情況。在符合審批許可權劃分的前提下,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礦區范圍跨行政區域時,由兩個行政區域的共同上級地礦主管部門頒發采礦許可證。即跨縣的,由市(地)級地礦主管部門發證;跨市(地)的,由省級地礦主管部門發證;跨省級的,由國務院地礦主管部門發證。(在崇左市行政區域內開採下列礦產資源,由崇左市國土資源局審批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①江州區行政區域內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礦產資源;②礦區范圍跨縣(市、區)行政區域的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礦產資源;③國務院第241號令附錄所列34種礦產外儲量規模為小型以下的礦產資源; ④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授權或委託市國土資源局受理、審批發證的其他礦產資源。)2、審批登記程序采礦權(申請)人依照有關規定提交資料到采礦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辦理采礦登記—→采礦登記管理機關受理——審查——會審——審核——批准——通知——頒發采礦許可證—→采礦權申請人繳納有關費用(價款、采礦登記費)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申請礦區范圍預留或者注銷登記的領取批復文件)采礦登記管理機關在頒發采礦許可證後,應通知礦區范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對礦區范圍予以公告。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90日內予以公告,並可根據采礦權人的申請,組織埋設界樁或者設置地面標志。3、采礦登記分類(1)申請礦區范圍預留(2)采礦權新立申請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礦產資源規劃、國家產業政策以及市場需求情況,有計劃地合理設置采礦權。設置的采礦權應充分兼顧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允許新建布局不合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礦山。禁止在劃定的禁采區內采礦。堅持礦山生產能力、服務年限與儲量規模相適應和一個礦區一個采礦主體的原則,礦山開采規模必須達到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規定最小生產規模以上。通過有償出讓確定采礦權申請人後,采礦權申請人應向登記機關提交以下資料申請辦理采礦登記手續:1)《采礦權申請登記書》(原件4份);2)有償出讓采礦權成交確認書、協議書、采礦權價款發票(復印件4份);3)采礦權申請人資質條件的證明,含資金證明,設備清單,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原件或復印件4份);4)礦區范圍圖(圖上應標出礦體分布及設計井巷設施或露天開采最終開采境界)(原件4份);5)與礦山建設規模相適應的礦產資源儲量報告及其評審(審查)意見書(原件1份,復印件3份);6)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書(原件4份);7)有相應資格單位編制的礦山設計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原件1份,復印件3份);8)開采礦產資源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環保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1份,復印件3份);9)礦山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保障措施報告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1份,復印件3份);10)礦山所在地(縣、市)國土資源部門對申請人申請的礦區范圍狀況調查意見(原件1份份,復印件3份);11)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及評審、備案證明(原件1份,復印件3份);12)土地復墾方案及其審批表(原件1份,復印件3份);13)登記機關認為應該提交的其他材料。(3)采礦權延續 采礦權人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采礦的,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0日前,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延續登記手續。過去通過行政審批無償獲得的采礦權,在有效期屆滿前申請辦理延續登記的,審批機關除審查其是否具備延續條件外,還要評估確其采礦權價款並進行價款處置,才能予以延續登記。其中,屬國家出資探明的,應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認定的有資格的評估機構評估確定其采礦權價款;非國家出資的,由組織采礦權出讓的出讓機關根據擬出讓有效期內礦山核實的保有可采儲量、礦產品市場合理價格和資源開發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采礦權價款。通過有償出讓的采礦權,在有效期屆滿前申請辦理延續登記的,亦按上述要求辦理。(4)采礦權變更1)變更礦區范圍或開采方式登記2)變更主要開采礦種登記3)變更采礦權人名稱登記(5)采礦權注銷1)停辦或關閉(閉坑)礦山儲量核實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書(原件1份,復印件3份)2)《采礦權注銷申請登記書》(原件4份)3)原采礦許可證正、副本(三)礦產開發監督管理礦產開發監督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根據礦產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監督采礦權人依法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礦產資源的工作,其主要制度有:礦山企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年報制度、"三率"指標的制定與考核制度、礦山企業礦產開監督管理年度檢查制度、礦產督察員制度。1、礦山企業礦產開監督管理年度檢查制度(1)分級負責年檢工作實行市、縣分級負責制。國土資源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及市國土資源局頒發采礦許可證的礦山企業由市局實施年檢,其他礦山企業由縣(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有關縣(市)國土資源局協助市局做好轄區內屬市局負責年檢礦山企業的年檢工作。新設立的采礦權人,上半年投入生產的,當年接受年檢;下半年投入生產的,下一年接受年檢。(2)檢查的主要內容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或年度開采設計實施情況;2)在規定的期限和礦區范圍內依法采礦的情況;3)礦區范圍、開采礦種、開采方式、企業名稱變更及采礦許可證延續情況;4)采礦權轉讓情況;5)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礦產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情況;6)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等法定費用繳納情況;7)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執行及產品流向情況;8)有無違反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其他情況。(3)年檢方法與程序2、礦產督察員制度1990年,我國開始實施礦產督察工作制度。其主要工作內容是由國家聘任礦產督察員對采礦權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社會對采礦權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作用。礦產督察員分為國家級礦產督察員和地方(省)級礦產督察員。目前督察的主要對象為各地的主要礦山。(四)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管理1、性質礦產資源補償費是國家憑借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向礦業權人徵收的費用。它所體現的是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收益權,它所調整的是礦產資源所有權人與采礦權人之間的經濟關系。2、費率根據對世界上20多個重要礦業國權利金制度的研究結果並結合我國礦山企業的承受能力,經反復測算調整,確定以從價法計征資源補償費,費率按礦種進行分檔,大體為礦產品銷售收入的1%~4%,平均為1.18%。3、計算徵收額《礦產資源補償徵收管理規定》第3條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即採用了從價計征方式。計算公式為:
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
4、徵收方法根據《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辦法》的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徵收。實際上,礦產資源補償費主要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徵收,一般是先由采礦權人申報,經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核後繳納。5、減免審批6、使用管理資源補償費上繳中央金庫後,為了體現徵收補償費的目的,既要考慮到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的實際情況,又要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利益,補償費徵收規定明確中央與省、直轄市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5∶5的比例分成,中央與自治區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4∶6的比例分成。
補償費徵收規定第11條明確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並提出了資源補償費使用原則,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尋找新的資源。(五)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23號)《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管理辦法》於2004年1月9日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實行。礦產資源登記統計是我國地質礦產行政管理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它包括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礦產資源統計。1、儲量登記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是指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查明、佔用、殘留、壓覆礦產資源儲量的類型、數量、質量特徵、產地以及其他相關情況進行登記的活動。縣級以上地方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的管理工作,但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放射性礦產除外。2、礦產資源統計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礦產資源登記統計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登記統計資料、統計台帳及資料庫的管理。(六)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自2006年起,在全區范圍內全面實施礦山礦產資源儲量年度檢測制度。凡在廣西境內的生產礦山(石油、天然氣、鈾礦除外)都要按照要求,於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礦山的礦產資源儲量地質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如實編制礦山資源儲量統計年報。
❼ 養老保險的跨省轉移現在有什麼說法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國辦發〔2009〕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第一條 為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三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參保人員達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其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息,下同)累計計算;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其中出國定居和到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定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後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第五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參保人員返回戶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就業參保的,戶籍所在地的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應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二)參保人員未返回戶籍所在地就業參保的,由新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同時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參保人員再次跨省流動就業或在新參保地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將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
(三)參保人員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調動,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不受以上年齡規定限制,應在調入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第六條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七條 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規定,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第八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按下列程序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一)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二)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三)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四)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第九條 農民工中斷就業或返鄉沒有繼續繳費的,由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保留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保存其全部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繼續按規定計息。農民工返回城鎮就業並繼續參保繳費的,無論其回到原參保地就業還是到其他城鎮就業,均按前述規定累計計算其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其個人賬戶儲存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與城鎮職工同樣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農民工不再返回城鎮就業的,其在城鎮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全部有效,並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或在其達到規定領取條件時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民工在城鎮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在農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銜接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第十條 建立全國縣級以上社保經辦機構聯系方式信息庫,並向社會公布,方便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情況,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發行全國通用的社會保障卡,為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信息提供便捷有效的技術服務。
第十一條 各地已制定的跨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相關政策與本辦法規定不符的,以本辦法規定為准。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參照本辦法制定,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第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第十三條 本辦法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❽ 二級人力資源師在外省考得的可以跨省使用嗎這證據說是全國通用。可以跨省使用嗎
可以的,只要是全國統考的,證書在網上查的到的,就可以用
❾ 15. 納稅人跨省開采資源稅應稅產品,其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同一省、
A. 開采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財法字[1993]第43號
......
第十條 根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應納的資源稅應當向應稅產品的開采或生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具體實施時,跨省開采資源稅應稅產品的單位,其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對其開採的礦產品,一律在開采地納稅,其應納稅款由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單位,按照開采地的實際銷售量(或者自用量)及適用的單位稅額計算劃撥。
......
❿ 公司新增5家分公司,分別在不同城市,如何組建公司廣域網滿足分支機構訪問總部私有雲服務
在新公司處在不同城市的情況下,組建公司廣域網滿足分支機構訪問總部私有雲服務,需要進行SD-WAN組網。目前, SD-WAN組網是跨區域組網的最優解決方案。
現在用的比較多的SD-WAN是光聯集團的SD-WAN組網方案。我們集團是做金融理財的,現在在全國多省市,甚至一些偏遠地區都有分公司。在組網時,一是考慮到跨省跨區的網路資源整合問題,二是考慮到金融行業網路使用的安全問題。就這兩點,光聯集團是都滿足了集團的要求的。一是光聯集團是國內最早開始接觸組網行業的企業,在跨省資源甚至跨境資源方面都是非常有優勢的,即使面對比較偏遠的地方也完全沒有問題。二是光聯集團是基於華為的技術,然後光聯提供解決方案與運維服務。機器與線路都有備用,一旦出現故障,可以進行切換。金融機構的,如果需要防火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統一配置到。企業的私有組網也可以達到第三方互融。所以,非常符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