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古巴有哪些自然資源
擴展閱讀
石油中有多少種氣體 2025-05-20 09:20:50
小餐飲店產品定位多少好 2025-05-20 09:06:46

古巴有哪些自然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24 20:31:48

⑴ 古巴是個怎樣的地域,為何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

古巴,是西半球上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美國的鼻子底下的一個彈丸小國,卻堅持走自己的政治路線,在美國盡50多年的經濟封鎖下,依然屹立不倒,令世人尊重。古巴是一個美麗富裕的島國,它是由古巴島和青年島等1600多個島嶼而組成,國土面積約為11萬平方公里,首都哈瓦那是古巴最大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加勒比地區最富饒的城市,號稱為"加勒比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大教堂廣場西北角的小巷裡,有一個著名的小酒館叫做"五分錢酒館",世界文學巨匠海明威那時候最喜歡到這家小酒館里來喝"莫希托"酒,至今這個小酒館的牆壁上還保留著海明威於1954年留下的手跡:我的"莫希托"在五分錢酒館,我的"達伊基里"小佛羅里達餐館。所以這"五分錢酒館"絕對是每個到古巴旅遊的客人的必到打卡之處。

⑵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⑶ 古巴有什麼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鐵、鈷,此外還有錳、銅等。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6%,盛產紅木、檀香木、古巴松等貴重木材。

⑷ 拉丁美洲包括中美洲墨西哥么那古巴是屬於什麼洲。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簡稱拉美;英語:Latin America;西班牙語:América Latina 或 Latinoamérica)通常用來指稱美國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羅曼語族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者主要語言的地區。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而得名。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島組成。自然資源豐富但經濟水平較低.本區居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工業以初級加工為主,本區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全稱:拉丁亞美利加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地處北緯32°42′和南緯56°54′之間,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語言而論,英語和拉丁語占統治地位,由於本區都隸屬拉丁語系,因此,美國以南的眾多國家,被稱為拉丁美洲國家,這個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長11,000多公里,東西最寬處5,100多公里,最窄處巴拿馬地峽僅寬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面積2 056.7萬平方公里。人口5.77億人(2008年)。主要是印歐混血種人&黑白混血種人,次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種人。
編輯本段
所屬國家

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貝多、格瑞那達、多米尼加聯邦、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巴哈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厄瓜多、秘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貝里斯、安地卡及巴布達。還有仍處於美、英、法、荷統治下的十多個殖民地。

⑸ 西印度群島的自然資源

西印度群島的經濟發展一向受到天然資源缺乏的牽制,尤其是煤炭和鐵礦。不過,在20世紀已經發現了石油、天然氣和鋁土礦的大型礦床,並進行了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現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經濟基礎。鋁土礦在牙買加、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用露天開采法開采;牙買加曾一度是鋁土礦和精煉氧化鋁的世界最大出口國,現在仍是一個主要生產國。古巴是鎳的主要生產國之一。
水電的潛力有限,而且,除古巴以外,木材和漁業資源都不充足,不能從事大規模的商業開發。然而,氣候卻是一種強大的資源,有利於旅遊業的成長開發。

⑹ 古巴有什麼資源

古巴石油資源豐富,04年墨西哥灣古巴境內發現了儲量約為1億桶的大油田。而今,古巴國內又傳來了一條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古巴在墨西哥灣發現了200億桶儲量的油田。除此之外還有鎳礦資源

⑺ 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河流

【概況】
名稱 北亞美利加洲,簡稱北美洲。
位置:位於西半球北部。東濱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
范圍: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外,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島。

面積:2422.8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區域 分為東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地區)、中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地區(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脈是本區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九個地區。

【居民】
人口 46 2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其中以紐約附近和伊利湖周圍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而面積廣大的北部地區和美國西部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
民族:大部分居民是歐洲移民的後裔,其中以盎格魯薩克遜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此外還有因紐特人、波多黎各人、猶太人、日本人和華人等。 語言 通用英語、西班牙語,其次是法語、荷蘭語、印第安語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 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 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 000-1 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 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 300-1 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火山與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 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10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卷風。西風在翻越落基山脈後,於東麓形成欽諾克焚風。

【自然資源】
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過勘查。主要礦物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鎳、鈾、鉛、鋅等。北美洲的森林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30%,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產達格拉斯黃杉、巨型金針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紅杉、鐵杉等林木。草原面積佔全洲面積14.5%,約佔世界草原面積的11%。北美洲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24 800萬千瓦,佔世界水利資源蘊藏量的8.9%,已開發的水利資源為5 360萬千瓦,佔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漁場的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20%,西部和加拿大東部的邊緣海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鮭、鰈、鱈、鯖、鰻、鯡、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在加拿大東部邊緣海區還產鯨。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

【經濟簡況】
工業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農業:北美洲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煙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交通:北美洲鐵路總長420 000多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5 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達。美國東北部是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其次是美國中部、東南部、西部沿海地區;加拿大東南部;墨西哥東部,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古巴的糖廠鐵路專用線較發達。加拿大中部地區的夏季河運、冬季雪橇運輸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區以雪橇運輸為主。

⑻ 社會主義古巴制度發展階段

古巴從1959年革命勝利至今已歷時50年,1961年宣布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以來,作為西半球獨樹一幟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立足於自己獨特的國情,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古巴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取得了難能可貴的成就。但是其一路的坎坷以及如今的世界形勢表明,古巴社會主義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然而這些並沒有阻礙古巴向著社會主義的大方向前進,而是採取了一些「變化」的措施,即我們所謂的改革,來應對各種挑戰。

一、古巴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階段

1. 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階段

20世紀60年代,古巴開始了其「革命攻勢」,實行國有化,消滅城市中的私有制。同時在社會主義領域實行高福利政策,以縮短向共產主義躍進的時間。在這一階段,他們盲目追求生產建設的高目標,後來被古巴共產黨認為是犯了唯心主義的錯誤。

2. 實行經濟領導和計劃體制

20世紀70年代,古巴開始學習蘇聯模式。1970年成立蘇古政府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經濟上實現全面合作。1975年古共一大決定建立經濟領導與計劃體制,加強宏觀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加強對企業的指令性計劃。這一時期古巴經濟建設強調計劃與集中,管理體制多度集中、粗放經營,實質是蘇聯模式在古巴的運用。

3. 局部性改革和糾偏運動階段

在80年代上半期,古巴進行了局部性改革,下放企業自主權,重視經濟效益。在80年代後半期,古巴又發起了糾偏運動,恢復了國家統購統銷的制度,加強了黨的領導和思想工作。

4. 和平時期的特殊階段

90年代初,在蘇東劇變後,古巴在經濟上失去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援助,政治上失去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政治盟友,國內經濟發展停滯,美國則對其採取了「以壓促變」的措施。

5. 穩步的改革開放階段。

1993年以來,古巴一直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同時穩步推行經濟體制改革,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實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總體看來,古巴的改革開放呈現出以下特點:強調穩定基礎上實施改革開放,改革的漸進性;強調探索本國的發展道路,不照搬別國模式;強調思想政治教育。

二、古巴隊社會主義基本問題的深化

1.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

古巴把社會主義與國家獨立和反對霸權主義結合起來。對於社會主義基本特徵的認識,古共三大認為,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尚未成為唯一的所有制,還存在合作所有制;還存在社會階級,矛盾不是對抗性;存在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

⑼ 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嗎

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具有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特徵

1.自然資源

鐵礦蘊藏量35億噸,鎳1460萬噸,鉻200萬噸,鈷80萬噸,此外還有錳、銅等。1987年森林覆蓋面積和植樹面積佔全國面積的20%,盛產名貴的硬木。現探明的石油蘊藏量不多。

2.經濟簡史

1959年革命勝利後, 新政權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實行過一系列改革, 其中包括頒布石 油法和礦業法, 廢除一切租讓地, 把美資企業和私營銀行收歸國有等。1962年, 政府 通過法令規定用付給補償費的辦法把私營大、中商業收歸國有。1968年開展"革命攻勢 "運動, 對小私營商業和手工業實行國有化。在農村實行過兩次土地改革。1959年5月第一次土改, 徵收本國和美國大庄園主的土地為國有。1963年10月第二次土改, 把占 有5卡瓦耶里亞(1卡瓦耶里亞合13.43公頃)以上庄園主的土地予以徵收。1964年卡斯特羅訪問蘇聯, 接受了蘇聯提出的"國際分工", "專業化"和"一體化"等原則,片面發展庶糖, 熱帶水果, 煙草, 鎳等農礦產品生產。1972年加入經互會。1975年古共"一大" 決定實行新經濟領導體制, 按照蘇聯體制進行生產管理和制定經濟計劃。根據同年古蘇簽訂的兩個五年計劃議定書, 古巴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76-1980年)必須同蘇聯的第十個五年計劃相協調。

1980年, 卡斯特羅提出"加強國防"和"發展生產"等任務, 宣布了"將建立在同蘇聯廣泛 合作的基礎上"的20年發展計劃。1986年2月, 古共"三大"通過第三個五年(1986-1990 年)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綱要, 關於經濟計劃管理體制的決議。由於國際市場糖和石油 跌價, 也由於連續四年乾旱, 古巴蔗糖生產、出口和石油轉口創匯受到一定損失, 經 濟狀況不斷惡化。同年12月, 卡斯特羅在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第11次會議上提出修改綱要, 宣布自1987年起執行一項嚴厲的緊縮經濟計劃和28項具體措施, 以對付面臨 的經濟困難。1985年社會生產總值272億比索, 經濟增長率為4.3%, 1986年為0.8%, 1987年為-3.5%。古巴農牧業有國營農牧場、集體農牧業合作社和小農牧主三種所有制形式。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30.99%。全國有可耕地面積765萬公頃。國營農牧業占其面積的70%, 農牧業合作社及信貸服務佔10%。主要農作物是甘蔗, 其次是水稻、煙 草、柑桔等。

3.經濟概況

80年代末,蘇聯與東歐停止對古巴援助,改變與古貿易方式後,古經濟形勢開始惡化。1990-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35%,預算赤字居高不下,對外貿易嚴重滑坡。 1993年古政府著手進行改革,允許個人擁有外匯和個體經營部分服務行業;1994年推出開放農貿自由市場、設立工業產品和小商品市場、向外資全國開放生產部門等一系列改革開放新舉措。1995年通過新《投資法》,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5%。1996年古推出新的經濟措施:起征個人外匯收入所得稅,進一步完善稅制;公布《自由區和工業園區法》,在減免稅和金融勞務管理上給予外商優惠;增加個體戶稅收;擴大社會保險。1996年古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8%,農業增長17.3%、工業增長7.8%、發電增長5%、財政赤字降至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至1996年底,已有50個國家在古投資,合資企業達到260家。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1995年農業產值9.15億比索,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9%。1995年有66.3萬人從事農牧業。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27%。55%的耕地用於種植甘蔗、其次是水稻、煙草、柑桔。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1994年工業產值48.81億比索,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以製糖業為主,是世界主要產糖國之一,佔世界糖產量的7%以上。1994、1995、1996年糖產量分別為400萬噸、330 萬噸和445萬噸。

(3).服務業概況

1994年商業產值29.35億比索;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

5.主要經濟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1995年):131.9億比索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180比索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5年):2.5%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23.0000比索

http://www.6532.net/world/economy/cu.html

⑽ 古巴有哪些常見的經濟作物

古巴出產天然橡膠??茶葉??哈哈哈哈……我在古巴那麼多年都沒見過古巴產的茶葉。
古巴最多的作物是甘蔗,古巴是世界的糖罐,蔗糖產量是最大的。最有名的則是煙葉,lokewaichang說得沒錯,古巴雪茄是很有名的。
其它經濟作物,有咖啡、熱帶水果諸如橙子、香蕉、菠蘿、芒果等、可可有少量出產,主要在古巴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