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天然漁業資源是什麼
擴展閱讀
石油中有多少種氣體 2025-05-20 09:20:50
小餐飲店產品定位多少好 2025-05-20 09:06:46

天然漁業資源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4 19:25:05

① 漁業資源是再生資源

漁業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養殖資源

漁業資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要科學利用,如果過度捕撈會導致資源匱乏,最後無魚可捕撈;我國現在很多近海因過度捕撈和自然破壞意境很少能捕到魚了...

② 我國的天然漁場是

1.渤海海區漁場

渤海位於我國北部,南北西三面被陸地環抱,是個內海。東南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連,總面積7.7萬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有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三個大海灣,有遼河、灤河、海河和黃河流入,帶來大量泥沙和有機物質,使沿海浮游生物豐富,天然餌料多,成為魚類的天然產卵場所和重要漁場。有常見魚類70多種,加上蝦、蟹、貝、藻類,共計170多種。主要水產有小黃魚、帶魚、鰳魚、對蝦、毛蝦及海蟹等。渤海水淺坡度緩,發展養殖業潛力很大,但因捕撈過於集中及污染等原因,資源日見衰退。

2.黃海海區漁場

黃海位於長江口北角至濟州島西角一線以北,渤海以東海域,面積為渤海的5倍,平均水深44米,全部屬淺海大陸架。有各種魚類200多種,是我國唯一有冷水性鱈魚分布的海區。主要經濟魚類有大小黃魚、帶魚、烏賊、鱈魚、魷、鰳等。黃海水產資源也有衰退趨勢,現已採取措施,禁止濫捕,保護資源。

3.東海海區漁場

東海包括廣東省南澳島至台南鵝鑾鼻一線以北、黃海以南的廣大海域。面積相當於黃海的2倍。地處亞熱帶,為熱帶、溫帶過渡地區,因而南北魚類兼而有之,以溫帶性種類為主,有各類魚種700多種,東海海區是我國最大的海洋漁業產區,主產全國四大經濟魚類即帶魚、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已建有上海、舟山、寧波、鎮江、溫州、鎮海、馬尾和廈門等重要漁港。其中浙江的舟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商品魚數量約佔全國1/2。

4.南海海區漁場

南海面積為東海的3倍多,南海四周較淺,中間深陷,是一個深海盆地,海域十分遼闊,是我國海洋水產的第二大產區。魚類種類眾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有蘭園參、沙丁魚、海蛇等,還盛產金槍魚、鯊魚等大洋性魚類,海龜、海參、玳瑁等是南海的特產。

③ 漁業包括哪些


漁業主要指漁業生產、漁業安全、科技漁業和對外漁業交流等。具體說漁業生產,包括漁業捕撈、海淡水養殖。漁業安全,漁政管理、漁船(民)救援、船舶檢驗、災情預報等。科技漁業,育種、養成等技術推廣、新品中引進等。對外漁業交流,和國外的漁業合作,到國外捕魚等。
漁業,又稱水產業,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或其他水生動植物的生產部門。包括采捕水生動植物資源的水產捕撈業和養殖水生動植物的水產養殖業兩個部分。
在社會生產發展過程中,漁業的內容發生過幾次大變化,漁業的含義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人類早先的漁業,僅限於天然捕撈。後來人們學會了人工飼養魚類技術,漁業就增加了水產養殖的內容。隨著水產加工的發展,又把水產加工包括在漁業中,稱為廣義的漁業或水產業。
在中國,漁業是廣義農業的組成部分。在國外,一些國家(如美國、日本等)按其通行的劃分經濟部門的方法,把漁業同農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採掘業一樣劃入第一產業部門。

④ 什麼是魚類的天然資源庫

魚類的天然資源庫,
指的自然就是,
自然條件豐富的水資源。

⑤ 漁業資源有哪些價值

漁業資源指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魚、蝦、蟹、貝、藻和海獸類等經濟動植物的總體。它是漁業生產的自然源泉和基礎,又稱水產資源。按水域分內陸水域漁業資源和海洋漁業資源兩大類。其中魚類資源佔主要地位,有2萬多種,估計可捕量0.7至1.15億噸。海洋漁業資源蘊藏量估計達10至20億噸。開發利用的漁業資源中,70%直接供人們食用,如鮮品、凍品、罐藏以及鹽漬、干制等加工品;30%加工成飼料魚粉、工業魚油、葯用魚肝油等綜合利用產品。

⑥ 漁業資源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業一句話概括

魚業資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魚、甲殼類、貝、藻和海獸類等經濟動植物的總體。漁業生產的自然源泉和基礎。又稱水產資源。

⑦ 長江河口規定區域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什麼捕撈

法律分析:長江河口規定區域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在國家規定的期限內,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長江河口規定區域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加強長江流域禁捕執法工作,嚴厲查處電魚、毒魚、炸魚等破壞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捕撈行為。長江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的補償、轉產和社會保障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第五十三條 國家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嚴格捕撈管理。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在國家規定的期限內,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長江河口規定區域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加強長江流域禁捕執法工作,嚴厲查處電魚、毒魚、炸魚等破壞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捕撈行為。長江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民的補償、轉產和社會保障工作。長江流域其他水域禁捕、限捕管理辦法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⑧ 漁業資源的自然特性是什麼

物產豐富。

養殖漁業的主要特點是所有養殖品種都生活在水中,而各類水體通常又是微生物、寄生蟲等各類病原體的滋生地,水又是優良的溶劑和有機物、塵埃的懸浮劑。

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特別是在不利養殖條件下,如水質惡化、營養不良和體質瘦弱等情況下,就有可能使病原體大量繁殖。同時使水產動物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下降,導致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漁業環境保護措施

加大禁漁期和禁漁區巡查力度,堅決打擊頂峰而上的不法分子。

加大漁業科研經費的投入,引進新的魚類或藻類的優良品種,同時改善魚蝦貝類的生存環境,加大增殖放流的工作力度。

加大治理海洋環境污染,嚴格審查涉海工程項目,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大社會保護藍色海洋的宣傳力度。

⑨ 什麼是漁業水域漁業水域現狀如何

(1)漁業水域漁業水域泛指供發展漁業和水產養殖業使用的水域。根據我國《漁業法實施細則》的規定,漁業水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中魚、蝦、蟹、貝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遊通道和魚、蝦、蟹、貝、藻類及其他水生動植物的養殖場所。
(2)漁業水域的現狀漁業水域是漁業發展的自然基礎,水域環境是決定漁業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增加的工農業污染、生活廢水排放導致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重特大漁業水域污染事故頻繁發生,給水生生物資源、漁業生態環境和水產養殖生產造成較大損失。
根據農業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2010年度《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0年,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局部漁業水域污染仍比較嚴重,主要污染物為氮、磷、石油類和銅。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國共發生漁業水域污染事故933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3.82億元。因環境變化造成可測算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56.93億元,其中內陸水域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12.62億元,海洋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44.31億元。可見,加強漁業水域污染的綜合防治及生態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已成為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土種志》

⑩ 漁業資源的介紹

漁業資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魚、甲殼類、貝、藻和海獸類等經濟動植物的總體。漁業生產的自然源泉和基礎。又稱水產資源。按水域分內陸水域漁業資源和海洋漁業資源兩大類。其中魚類資源佔主要地位,約有2萬多種,估計可捕量0.7~1.15億噸。海洋漁業資源(不包括南極磷蝦)蘊藏量估計達10~2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