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生態搬遷國家給的補償大概是多少
【1】生態搬遷就是為了保護當地的環境而搬遷。
【2】生態移民各地補助因地區不同差異較大。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補助標准為人均12000元。
2. 請問國家給農村的生態林補貼款是按什麼標准發放的
《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第四章 林業補貼:
第十七條 林業補貼是指用於林木良種培育、造林和森林撫育,濕地、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與保護,林業防災減災,林業科技推廣示範,林業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支出。
第十八條 林木良種培育、造林和森林撫育補貼具體支出內容是:
(一)林木良種培育補貼。包括良種繁育補貼和林木良種苗木培育補貼。良種繁育補貼主要用於對良種生產、採集、處理、檢驗、貯藏等方面的人工費、材料費、簡易設施設備購置和維護費,以及調查設計、技術支撐、檔案管理、人員培訓等管理費用和必要的設備購置費用的補貼。
補貼對象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補貼標准:種子園、種質資源庫每畝補貼600元,采穗圃每畝補貼300元,母樹林、試驗林每畝補貼100元。
林木良種苗木培育補貼主要用於對因使用良種,採用組織培養、輕型基質、無紡布和穴盤容器育苗、幼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培育的良種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補貼;補貼對象為國有育苗單位。
補貼標准:除有特殊要求的良種苗木外,每株良種苗木平均補貼0.2元,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同樹種苗木的補貼標准。
(二)造林補貼。對國有林場、農民和林業職工(含林區人員,下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造林主體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跡地、低產低效林地進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面積不小於1畝的給予適當的補貼。造林補貼包括造林直接補貼和間接費用補貼。
直接補貼是指對造林主體造林所需費用的補貼,補貼標准為: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
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間接費用補貼是指對享受造林補貼的縣、局、場林業部門(以下簡稱縣級林業部門)組織開展造林有關作業設計、技術指導所需費用的補貼。
享受中央財政造林補貼營造的喬木林,造林後10年內不準主伐。
(三)森林撫育補貼。對承擔森林撫育任務的國有森工企業、國有林場、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林業職工和農民等給予適當的補貼。森林撫育對象為國有林中的幼齡林和中齡林,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公益林中的幼齡林和中齡林。一級國家級公益林不納入森林撫育范圍。
森林撫育補貼標准為平均每畝100元。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范圍內的國有林森林撫育補貼標准為平均每畝120元。
森林撫育補貼用於森林撫育有關費用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間接支出。直接支出主要用於間伐、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修枝、除草、割灌、清理運輸採伐剩餘物、修建簡易作業道路等生產作業的勞務用工和機械燃油等。間接支出主要用於作業設計、技術指導等。
(2)金塔縣生態資源補貼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第三章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第十一條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用於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
第十二條 國家級公益林是指根據國家林業局、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林資發〔2009〕214號)區劃界定的公益林林地。
第十三條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根據國家級公益林權屬實行不同的補償標准,包括管護補助支出和公共管護支出兩部分。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平均補償標准為每年每畝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准為每年每畝1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1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
第十四條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於國有林場、苗圃、自然保護區、森工企業等國有單位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主管部門測算審核管理成本,合理確定國有單位國家級公益林管護人員數量、管護勞務補助標准。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於集體和個人的經濟補償和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公共管護支出主要用於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監督檢查和評價監測等方面的支出。
第十五條 財政部根據各省、國家林業局報送的國家級公益林征佔用等資源變化情況,相應調整用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的預算。
第十六條 林業主管部門應與承擔管護任務的國有單位、集體和個人簽訂國家級公益林管護合同。國有單位、集體和個人應按照管護合同規定履行管護義務,承擔管護責任,根據管護合同履行情況領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3. 2021年生態補助標準是多少
2021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補助標准為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准為19元/畝,國有部分補償標准為10元/畝;
省級公益林中集體和個人補償標准為18元/畝,國有部分補償標准為15元/畝。縣級統籌用於公共管護支出為每畝0.25元(按全縣公益林面積計提),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省級公益林用於護林員支出為每畝0.75元。
現階段國家也正在逐步加強農村自然資源的保護,並通過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來保障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並對履行自然資源資產保護義務的權利主體給予合理補償,從而保障農村的自然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化使用。
同時國家在《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推進多元化補償,現階段農村居民在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之中,不僅能夠獲得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補貼等,還能夠獲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土地輪作休耕補貼、高標准農田建設補貼等。
除此之外,國家也正在逐步探索更多的農村生態保護補貼機制,所以農村居民在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之中,補貼方式也將會逐步多元化!
4. 國家對生態農業的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1、種糧直補政策: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安排補貼資金140.5億。
2、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農資綜合補貼,種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
3、良種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安排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203.5億。
4、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全國所有農牧業縣(場)范圍內實施,補貼機具種類為11大類43個小類137個品目。
5、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相銜接,同步實施。
6、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政策:補貼234億元支持適度規模經營,重點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傾斜。
7、小麥、水稻收購價政策: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
8、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351億元,獎勵資金由省級財政用於支持本省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
9、生豬大縣獎勵政策:補貼35億針對生豬養殖場、圈舍改造、良種引進、糞污處理。
10、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積極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貸款試點。
11、菜果茶標准化創建政策:打造一批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的蔬菜、水果、茶葉的標准化示範區。
12、防災減災關鍵技術補助:中央財政安排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技術補助資金,在主產省實現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13、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政策:中央財政繼續投入資金7億元,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三條 國家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5. 生態林補償是多少
各省市標准略有不同。
譬如江西省省2015年中央和省財政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下達到位,明確了國家級和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准在原有的基礎上每畝增加3元,補償標准為20.5元/畝,標志著我省正式實施生態公益林補償新標准
6. 國家給農民種田補貼每畝一年到底有多少錢
國家根據每個省份的情況不同,下發的補貼資金也不同。例如2018年度江蘇省宿遷市,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發放標准統一為120元/畝。
2016年起,國家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原來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主要用於對耕地資源的保護。
在全市范圍內,原則上是對種地農民擁有承包權的耕地、村組機動地在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或土地確權時被確認的耕地、國有農場和國有農牧漁良種場的耕地給予補貼。
(6)金塔縣生態資源補貼是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指導思想是:
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推進農業「三項補貼」由激勵性補貼向功能性補貼轉變、由覆蓋性補貼向環節性補貼轉變,提高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將直接發放給農民的補貼與耕地地力保護掛鉤,鼓勵農民秸稈還田,不露天焚燒秸稈,增施有機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主動保護耕地地力,提高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實現「藏糧於地」。
7. 農村生態林補助標准
1、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
2、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
3、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
(7)金塔縣生態資源補貼是多少擴展閱讀
1、農村生態補償金包括:
農村生態補償金主要包括: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補助、森林生態效益林補助、玉米補貼、油菜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
2、生態補償標准
生態補償主要應當補償兩部分,即生態服務功能的價值和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的物化成本。這些價值和成本一般通過協商法和核演算法來確定。
3、生態補償原則
明確補償主體。「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中的「誰」,可以是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有時還可能涉及多個主體,情形比較復雜。應因事制宜,明確特定的補償責任主體,多個主體則應量化責任
落實受益主體。「誰受損、誰受益」。應落實受益主體。目前存在補償利益虛化、未補償到真正受損者的問題。對此,有多個受損主體的,應量化其利益;有多個受損方面的,應全面覆蓋受損的各個方面。
4、補償標准體系化。生態環境受損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影響的利益主體是多元的。現在的補償是一個簡單的經濟總量,且一般按「人頭」分配,掩蓋了受損主體的差異性。
補償標准應按社會、經濟、生態分類,細化為一個指標體系,再按差異性補償給當地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主體,並規定用於社會重建、經濟發展和生態修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8. 農村生態林補助標準是什麼
1、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
2、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
3、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
(8)金塔縣生態資源補貼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二)造林補貼。對國有林場、農民和林業職工(含林區人員,下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造林主體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跡地、低產低效林地進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面積不小於1畝的給予適當的補貼。造林補貼包括造林直接補貼和間接費用補貼。
直接補貼是指對造林主體造林所需費用的補貼,補貼標准為: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
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間接費用補貼是指對享受造林補貼的縣、局、場林業部門(以下簡稱縣級林業部門)組織開展造林有關作業設計、技術指導所需費用的補貼。
享受中央財政造林補貼營造的喬木林,造林後10年內不準主伐。
9. 國家對農村田畝補貼是多少錢一畝呢
最佳國家根據每個省份的情況不同,下發的補貼資金也不同。例如2018年度江蘇省宿遷市,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發放標准統一為120元/畝。2016年起,國家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原來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
10. 農村山林補貼每畝多少元錢
一般沒有這種補貼。《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中有規定:
第二條 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以下簡稱林業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業補貼、森林公安、國有林場改革等方面的補助資金。
第十三條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根據國家級公益林權屬實行不同的補償標准,包括管護補助支出和公共管護支出兩部分。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平均補償標准為每年每畝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准為每年每畝15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1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
第十四條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於國有林場、苗圃、自然保護區、森工企業等國有單位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主管部門測算審核管理成本,合理確定國有單位國家級公益林管護人員數量、管護勞務補助標准。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於集體和個人的經濟補償和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公共管護支出主要用於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監督檢查和評價監測等方面的支出。
第十五條 財政部根據各省、國家林業局報送的國家級公益林征佔用等資源變化情況,相應調整用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