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哪些詞修飾資源
擴展閱讀
哪個國家鑽石回收價格高 2025-05-25 22:23:45
哪裡有賣磨電鋸工具 2025-05-25 22:15:23

哪些詞修飾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13 10:42:06

❶ 表示資源種類的詞語有哪些

表示資源種類的詞語有,地大物博,博:豐富。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地盡其利,盡:盡力,充分。使土地、山川、地面上下物質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地無遺利,地面上下的資源全部開發,沒有遺漏。

物盡其用,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物眾地大,物:物產,資源。物產豐富,土地廣大。鑄山煮海,開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於開發自然資源

保護地球資源,豐富資源種類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

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許多人把地球想像為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積覆蓋水。其實,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水污染資料的冰蓋中,其餘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開采供人類使用。

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較易於開采供人類直接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佔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資料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

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於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已較1970年下降了37%。

❷ 用什麼詞語來形容「資源」

荒煙野蔓簞瓢屢空窮山惡水地廣人稀寸草不生貧瘠之地 ,謝謝。

❸ 表示資源種類的詞語三個字有哪些

表示資源種類的詞語確實有很多,比如說,人力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風能,電能,社會科學類的可以有人脈資源等等。


簡介:

資源是相對於人類認識和利用的水平來區分層次的,材料、能源、信息是現實世界三項可供利用的寶貴資源,而整個人類的文明又可根據人類對這三項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劃分層次。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發展決定的。起初,人類最先學會了利用材料來加工製作簡單的生產工具,提高勞動生產力,但僅用材料來製作的工具是一種"死的工具",要靠人力來驅動和操作,這大體是農業--手工業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後來人類進一步學會了利用能量資源,把材料和能量結合在一起製造新型生產工具,使原來"死的工具"變成了"活的工具",但這種工具還是要靠人來駕馭和操縱,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仍受到人的身體因素的限制,這大體是工業時代的社會生產力的情形。

到了現代,人類逐漸學會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並把材料和能量同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不僅具有動力驅逐而且具有智能控制的先進工具系統,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前景。

在傳統經濟中,人們對資源的爭奪主要表現在佔有土地、礦藏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資源日益成為人們爭奪的重點。這大體是信息時代生產力的情形。

❹ 形容人資源的詞語或成語

形容資源的成語 關於資源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資源的成語17條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愛才好士 好:喜愛。愛護、重視人才
出處:《晉書·殷仲文傳》:「劉毅愛才好士,深相禮接,臨當之郡。」
愛才如渴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愛才如命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樣重要。
出處:語出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愛才若渴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愛人好士 愛護、重視人才。
出處:《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伯樂相馬 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伯樂一顧 比喻受人知遇賞識。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載:戰國時,蘇代說淳於髡,謂人有告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連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一顧之,請獻一朝之費。伯樂乃環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地大物博 博:豐富。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櫱牙其間。」
納士招賢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出處:《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元·馬致遠《陳摶高卧》第二折:「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千金市骨 花費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羅致人才的迫切。
出處:《戰國策·燕策一》
求賢若渴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出處:《後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
搜岩采干 比喻想方設法羅致閑散的人才。
出處:《魏書·段承根傳》:「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無投綸,朝盈逸翰。」
物盡其用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遠求騏驥 騏驥:良馬。到遠方去尋求良馬。比喻各處訪求人材。
出處:《晉書·馮跋載記》:「吾遠求騏驥,不知近在東鄰,何識子之晚也!」
招賢納士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出處:《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元·馬致遠《陳摶高卧》第二折:「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知人下士 知:識別。下士:屈己尊人。能識別人才並禮賢下士。

❺ 資源用什麼詞替換

「資源」可以用「物資」這個詞替換。

資源[ zī yuán ]

釋義:(名)物質資料和動力的天然來源。

引證:

1、《浣溪沙·登大興安嶺》詞:「伐後更生延百歲,祖先遺樹值千年。資源利用慎材艱。」

2、冰心 《再寄小讀者》四:「這十多天之中不知又發現了多少新的資源,增多了多少個發明創造。」

物資[ wù zī ]

釋義:(名)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物質資料。既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資財富,又包括經過人的勞動所取得的勞動產品;既包括可以直接滿足人們需要的生活資料,又包括間接滿足人們需要的生產資料。

引證:

1、秦牧 《長河浪花集·湘陰熱浪記》:「清晨六點鍾,縣城商店就開門營業了,市場繁榮,物資充裕。」

2、柳青 《銅牆鐵壁》第九章:「從掃射和轟炸的響聲判斷,向黃河邊轉移的人群和物資,變成了他們新的肆虐目標。」

❻ 用什麼詞語來形容「資源」

再生資源 和不可再生資源

❼ 誰能給我一個詞形容資源廣泛的,不要豐富,包羅萬象,要一個精準的答案。。。。2個字,一個詞,謝謝~

1 富庶fù shù

詞語解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 例:我國是一個富庶的國家。
《論語·子路》:「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後因以「富庶」指物資豐富,人口眾多。亦單指物產豐富。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元 胡助 《懷來道中》詩:「荒落久寧靜,富庶或成市。」 楊朔 《赤道雪》:「想不到 坦噶尼喀 竟這樣富庶,產金剛石、金子、銀子,以及犀牛角、象牙等珍貴物品。」

2 物博——物產豐富。

❽ 形容「礦產資源豐富」的成語有哪些

地大物博
【拼 音】dì dà wù bó
【解 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出 處】【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櫱牙其間。」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別省可比。」

❾ 什麼資源的四字詞語

資源豐富、資源貧乏、資源稀少等。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❿ 形容資源豐富的詞語有哪些

地大物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鋪天蓋地,泱泱大風,卷帙浩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