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
擴展閱讀
哪個國家鑽石回收價格高 2025-05-25 22:23:45
哪裡有賣磨電鋸工具 2025-05-25 22:15:23

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7-13 05:32:35

① 存儲器存儲容量怎麼算

存儲器的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但由於目前存儲器的容量都很大,因此常用KB、MB、GB以及TB作為存儲容量的單位。

換算:

1B(byte,位元組)= 8 bit;

1KB(Kilobyte,千位元組)=1024B= 2^10 B;

1MB(Megabyte,兆位元組,百萬位元組,簡稱「兆」)=1024KB= 2^20 B;

1GB(Gigabyte,吉位元組,十億位元組,又稱「千兆」)=1024MB= 2^30 B;

1TB(Terabyte,萬億位元組,太位元組)=1024GB= 2^40 B;

1PB(Petabyte,千萬億位元組,拍位元組)=1024TB= 2^50 B;

1EB(Exabyte,百億億位元組,艾位元組)=1024PB= 2^60 B;

1ZB(Zettabyte,十萬億億位元組,澤位元組)=1024EB= 2^70 B。

(1)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Megabyte(MB)=1024KB相當於一則短篇小說的文字內容。

Gigabyte(GB)=1024MB相當於貝多芬第五樂章交響曲的樂譜內容。

Terabyte(TB)=1024GB相當於一家大型醫院中所有的X光圖片資訊量。

Petabyte(PB)=1024TB相當於50%的全美學術研究圖書館藏書資訊內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當於至今全世界人類所講過的話語。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灘上的沙子數量總和。

Yottabyte(YB)=1024ZB相當於7000位人類體內的微細胞總和。

② 倉庫出入庫計算公式

公式=入庫數+入庫數+-出庫數-出庫數,輸入好公式點擊enter鍵即可。11個倉儲量化指標計算公式
1、 倉庫吞吐量=入庫量+出庫量+直撥量
2、 月均庫存量=(月初庫存量+月末庫存量)÷2
3、 年均庫存量=月均庫存量之和÷12
4、 庫存周轉率=(貨物銷售成本÷庫存平均余額)×100%(每一年周轉多少次)
5、 收發正確率=(吞吐量-收發差錯總量÷吞吐量)×100%
6、 貨物完好率=(平均庫存量-缺損變質貨物總量÷平均庫存量)×100%
7、 帳物相符率=(月帳物總筆數-月帳物差錯筆數÷月帳物總筆數)×100%
8、 物品缺貨率=(缺貨次數÷用戶需求次數)×100%
9、 驗收時間 =各批驗收天數之和÷驗收批次
10、作業量系數=裝卸作業總量÷進出庫作業數量
11、單位倉儲成本=年貨物儲存費用÷月均庫存量之和
目前,倉儲物流領域中的幾個績效指標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本文對倉庫面積利用率、庫存周轉率、庫存准確率等KPI指標進行了分析。
倉庫面積利用率、庫存周轉率、庫存准確率
近年來,隨著我國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持續發展,倉儲物流領域中的幾個績效指標(KPI)如倉庫面積利用率、庫存周轉率、庫存准確率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但由於這些指標的定義尚不規范,並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指標所影響的因素各異,因此經常容易產生歧義。筆者依據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對這些指標進行了梳理,希望對企業內的物流管理人員或第三方物流企業有所裨益。
倉庫面積利用率
在評價倉庫資源利用的績效時,用以進行考量的指標一般有兩個: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容量利用率,倉庫面積利用率是倉庫可利用面積與倉庫建築總面積的比率,倉庫容量利用率是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與倉庫應存放數量或容積的比率。
筆者認為,在實際操作中,這兩項指標均存在一定的前提。例如,針對特定的庫存商品,兩項指標可以進行比較並用以考量;但針對不同的庫存商品,由於不同商品的存儲保管要求(如堆高限制、品種品項的多少)並不相同,指標間的可比性則較低。因此,在討論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容量利用率兩項指標時,一般只針對特定客戶、特定商品進行比較和考量。
下面就兩種類型客戶,在不過多強調存貨管理其他細節要求的情況下(如「五距」要求),針對平庫以及五層貨架倉庫兩種形式,來比較倉庫面積利用率和倉庫容量利用率的異同。
客戶1:產品品種單一,無批號管理等其他存儲要求,採用托盤存放,托盤尺寸為1.2米×1.0米×1.5米,並可堆放上高四層。
平庫情況
假設倉庫額定面積為11000平方米,高度超過6米,無需留通道(由門口即可出貨)。在理想狀況下,並且在不考慮由於進出時間差產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擺放托盤數為:11000÷(1.2×1.0)×4=36666托。
五層平衡式貨架倉庫情況
以某11000平方米貨架倉庫為例,在貨架規劃時設計的托盤貨位數是一定的,在不考慮由於進出時間差產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擺放托盤數為11000托。
通常,立體庫房在使用平衡式貨架時,在一般通用托盤位尺寸的前提下,基本上托盤數與庫房面積平方數之比為80 : 100,做到100 : 100抑或更高的前提是盡量壓縮理貨區面積。
客戶2:產品品種需要批號管理(不考慮不同品種,單純要求進出批號管理),每批次數量為2托盤(托盤尺寸1.2米×1.0米×1.5米),產品堆高限制為2層。
平庫情況
仍假設倉庫額定面積11000平方米、高度超過6米,由於指定批號出貨,倉庫中必須預留叉車或液壓搬運車等裝卸搬運設備的進出通道,以便能夠將倉庫最深處的托盤商品搬運至門口;而為了滿足盤點等存貨管理的要求,托盤與托盤之間還需預留盤點通道。
按照實踐中的經驗模型,在平庫儲存面積利用最為緊張時(預留進出裝卸通道部分被堵),11000平方米可利用的有效儲存面積一般不大於30%,儲存托盤數約為:11000×30%÷(1.2×1.0) ×2=5500托。
以上數據在處理特定的需要批號管理的食品或葯品時,是完全可以被證實的。
五層平衡式貨架倉庫情況
以前述11000平方米立體庫房為例,貨架的托盤貨位數是定數,倉庫的叉車通道是可以隨機存儲裝卸至每一托盤位,而且叉車通道又可利用為盤點通道,在不考慮由於進出時間差產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擺放托盤數仍為11000托。
初步結論
1.針對不同商品的存儲屬性,平庫的倉庫面積利用率指標變動較大;而倉庫容量利用率中的分母「倉庫應存放數量或容積」也是變動的,在一定的存儲管理操作經驗的基礎上,「倉庫應存放數量或容積」可以給出針對某種客戶商品的額定數量,然後按實際情況核算倉庫容量利用率;
2.貨架式倉庫建造完畢後,固有托盤貨位一般不會變動,因此,倉庫的存儲容量一般不會因商品屬性不同而變動,其倉庫資源利用的指標一般不會變動(不考慮商品周轉特性對庫位利用的影響)。
3.強調貨架式倉庫資源利用率比平庫的資源利用率有提高,應是針對特定商品才能給出的,而針對某些特殊存儲要求(如品種單一、批次數量大),倉庫資源利用率會有下降的情況。
4.在選擇用何種倉庫類型來處理特定商品時,應充分考慮商品存儲管理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具有針對性的倉庫形式,以及科學合理的存儲設備,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目標,並降低投資風險。
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是銷售(出貨)數量與庫存平均數量的比率,一般指在特定周期內的商品周轉情況,如年度周轉次數等。
庫存周轉周期是庫存平均數量與每天平均出貨數量的比率,庫存周轉周期越短,說明在特定周期內商品周轉次數越多,商品進出就越頻繁。
對於製造企業來說,庫存周轉率是一個表示同額資金的利用效率的指標,周轉越快,說明相同存貨相同資金產生的銷售收入越大。庫存周轉率主要在同行業相互之間評價考量,或是企業內部不同周期間的比較。庫存周轉率與經濟效益之間,由於市場客觀狀況、經營策略與管理水平的差異,也存在負相關的情況。同時,在管理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由於市場銷售計劃與內部生產計劃的非可控性,製造業企業產成品的周轉率一般不能自己控制。
對於針對客戶進行存貨管理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由於第三方物流企業與製造業等客戶之間是服務合作的合同關系,在不同的計價方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前提下,客戶存貨的庫存周轉率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效益會產生正相關或負相關的情況。
例如,倉儲費計價方式為2元每天每平方米,含進出倉作業要求,這是目前幾種主要的計價方式之一。此時,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一定面積的庫房,其倉儲費的收入在一定周期內是額定的,那麼進出倉頻率越高,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支出成本會越高,相應其利潤率就會降低。
此外,其他計價方式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收益也存在一定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在企業物流管理外包方式中,選擇合理的計價方式將對供求雙方的利益產生巨大影響。
庫存准確率
在實際操作中,庫存准確率具有很多定義。由於對倉庫管理質量本身的理解存在歧義,有很多定義是值得商榷的。
筆者認為能夠合理反映庫存准確率的公式為:
1-(∑︱每SKU盤點數量差異數︱)/庫存系統賬面數量×100%。
其中,(∑︱每SKU盤點數量差異數︱)是一個累計數,累計計算存儲在庫房內的每個商品品項SKU的實物盤點數量與庫存系統賬面數在當次盤點中的差異數的絕對值;庫存系統賬面數量為經倉庫管理方外部所確認的每個商品品項SKU系統賬面數量之和。
在庫存准確率的考量過程中,需要注意庫存准確率與發貨准確率(或收貨准確率)之間的關系。發貨准確率是指倉庫管理方准確處理外部訂單的績效。發貨出現錯誤不一定會影響到庫存准確率,因為庫存准確率是一個時點概念,發貨出現的錯誤如果在核定庫存准確的時點前被有效糾正,將不會對庫存准確率產生影響。

③ 如何計算倉庫容量——預留過道面積佔多少比率

預留過道面積物品形狀不一樣面積也不一樣,例如鋼管很長,它的倉庫利用率就比較低,而小五金配件,它的倉庫利用率就很高。

它們需要的通道都不一樣,寬度不同。有一般性的標准供參考,每個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來調整。

每一個企業都要按實際的需求設置相關的比例,要保證貨物進和出都很方便。大的原則就是方便。一個容積的利用率,倉庫是越高越好。

一般日均庫存量計算方式就是將每天庫存數量相加除以相應的天數。而具體倉庫的庫存量需要根據貨物的屬性和周轉周期來決定。

(3)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1、倉庫備貨區域是指根據項目的發貨單,在庫存區域進行揀貨。揀貨完畢備貨區對項目備貨數量進行核對,核對無誤放入發貨區進行發貨。一般備貨區的面積大小是根據倉庫日均貨物進出量決定。

2、倉庫貨架擺放方式會影響空間利用率,通道越窄越少,空間利用率越高,然而,倉庫貨架規劃布局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管理方式和存儲方式,即是否需要先進先出,是否需要叉車存取等等。

3、庫位需要燃油叉車,庫位間距離為「燃油叉車+上放棧板」的可回轉直徑+掉頭保險距離。

④ 倉庫容量是怎麼計算的

(1) 倉庫容量的確定

①原、輔料庫: 其容量取決於各種原料和輔料的日需要量和貯備的天數。

原料冷庫的容量需根據原料供應條件,按既有利於延長生產期又經濟合理的原則加以確定,一般果蔬類以5~10d需用量,肉、禽、水產品以15~30d需用量計。

②成品庫: 其容量取決於日產量和周轉期,一般按高峰期的30~40d或全年產量的25%計。

③包裝材料庫: 其容量取決於自供和外協作,如罐頭工廠用空罐,若自設空罐車間,則考慮5~7d的貯備量。外協作,如近距離供貨,可考慮5~7d。遠距離供貨,則需考慮10~15d的貯備量。再如飲料工廠的PET瓶,若自設制瓶間生產能力與灌裝車間配套,則只需設立PET瓶倉,將制瓶車間和灌裝車間相通。若外協作就近供貨,則只需3~5d的貯備量。

(2) 面積的計算 容量確定後,倉庫的建築面積取決於物料堆放情況。各種庫房的面積利用系數,人工堆放形式取0.7~0.75,電瓶叉車堆放形式取0.6~0.65。庫房面積的計算有以下兩種:
註: 平均堆放量是指庫房凈面積和總容量的平均數;單位堆放量是指每平方米可堆放的容量。

⑤ 倉庫面積3600平方,請問怎麼計算倉庫庫容量

倉庫的容量根倉庫的高度有關系,約等於3600×高。

1、倉庫可以近似看作是長方體。

2、長方體的體積近似為倉庫的容量,其體積為長寬高的乘積。

3、倉庫的容量約等於3600×高。


(5)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長方體的特徵:

1、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3、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棱。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長方體相鄰的兩條棱互相垂直。

二、立體倉庫的特點:

1、立體倉庫一般都較高。其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最高達到40米,常見的立體倉庫在7~25米之間。

2、立體倉庫必然是機械化倉庫。由於貨架在5米以上,人工已難以對貨架進行進出貨操作,因而必須依靠機械進行作業。而立體倉庫中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則是當前技術水平較高的形式。

3、立體倉庫中配置有多層貨架。由於貨架較高,所以又稱為高層貨架倉庫。

⑥ 存儲容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按位計算 (b) : 存儲容量 = 存儲單元個數 x 存儲字長,按位元組計算(B): 存儲容量 = 存儲單元個數 x 存儲字長 / 8。

存儲容量是一種虛擬的數據通常是指存儲器可以容納進的二進制的信息。容量。

一般來說二進制的信息在儲存器的地址寄存器mar的編址數和存儲字位數和積進行顯示的。

存儲容量計算公式的(6)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硬碟容量計算方式:750GB SATA實際容量為667(698.5)GB(少於的部分用於操作系統);CBR影響系數:是指CBR(恆定碼流)正誤差給存儲容量帶來的影響系數。

存儲設備採用RAID5+1的方式布置,每台存儲需要損耗2塊硬碟,如果IPSAN的硬碟為500GB的側每台存儲有效容量為6.316TB;如果IPSAN的硬碟為750GB的側每台存儲有效容量為9.119TB存儲模式與硬碟數量關系。

模式1,部署JBOD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6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10.672TB,不考慮存儲數據可靠性為最經濟模式。

模式2,部署RAID5但不配熱備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5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9.771TB,不考慮RAID5重建對存儲性能影響,這是最經濟的模式。

模式3,部署RAID5且配熱備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4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9.119TB,不考慮RAID5重建對存儲性能影響(允許在壞掉一個硬碟後短時間內再壞掉一個硬碟)。根據各布點區域監控點的數量可具體計算出所需的存儲容量。

⑦ 存儲容量的存貯容量的計算

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每1024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至於等於多少位元組,自己算吧。我們搞清楚了,常聽人說什麼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是什麼意思了。打個比方,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我們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多少空間呢?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硬碟計算:750GB SATA實際容量為667(698.5)GB(少於的部分用於操作系統); CBR影響系數:是指CBR(恆定碼流)正誤差給存儲容量帶來的影響系數。 存儲設備採用RAID5+1的方式布置,每台存儲需要損耗2塊硬碟,如果IPSAN的硬碟為500GB的側每台存儲有效容量為6.316TB;如果IPSAN的硬碟為750GB的側每台存儲有效容量為9.119TB 存儲模式與硬碟數量關系: 模式1:部署JBOD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6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10.672TB,不考慮存儲數據可靠性為最經濟模式。 模式2:部署RAID5但不配熱備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5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9.771TB,不考慮RAID5重建對存儲性能影響,這是最經濟的模式。 模式3:部署RAID5且配熱備盤,採用750G硬碟(有效容量667GB),單機14個有效盤位總容量為9.119TB,不考慮RAID5重建對存儲性能影響(允許在壞掉一個硬碟後短時間內再壞掉一個硬碟)。 根據各布點區域監控點的數量可具體計算出所需的存儲容量。(方案存儲數據)方案中我們IP SAN存儲,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增加存儲設備,並進行統一管理。

⑧ 如何計算倉庫最大容量

我認為計算一個倉庫的最大存儲容量,最簡單的方法是根據托盤數來計算,即先計算出一個倉庫可以最多存放多少個托盤,然後每個托盤上可以放多少件產品,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一個倉庫可以存儲多少產品。(在計算最大托盤數量時,可以在理論計算的基礎上按85%來估算最大的托盤數,因為受限於產品的種類,一個排位上有時可能不能全部占滿,這主要取決於排位的設計情況。)

⑨ 如何確定儲備庫的庫容量

每一個企業都要按實際的需求設置相關的比例,要保證貨物進和出都很方便。大的原則就是方便。一個容積的利用率,倉庫是越高越好。
一般日均庫存量計算方式就是將每天庫存數量相加除以相應的天數。而具體倉庫的庫存量需要根據貨物的屬性和周轉周期來決定。
(9)庫存資源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1、倉庫備貨區域是指根據項目的發貨單,在庫存區域進行揀貨。揀貨完畢備貨區對項目備貨數量進行核對,核對無誤放入發貨區進行發貨。一般備貨區的面積大小是根據倉庫日均貨物進出量決定。
2、倉庫貨架擺放方式會影響空間利用率,通道越窄越少,空間利用率越高,然而,倉庫貨架規劃布局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管理方式和存儲方式,即是否需要先進先出,是否需要叉車存取等等。
3、庫位需要燃油叉車,庫位間距離為「燃油叉車+上放棧板」的可回轉直徑+掉頭保險距離。

⑩ 庫容量的庫容量計算

庫容量是倉庫的主要參數之一,也是評價倉庫質量的指標之一。在規劃和設計倉庫時首先要明確庫容量。庫容量的大小,首先取決於生產、經營的需要。庫容量的計算,與庫內貨物存放形式、裝卸搬運機械的類型以及通道等有關,在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計算。庫容量的大小,一般運用庫容量利用系數來計算。
計算庫容量時,應考慮庫房的總損失=通道損失+蜂窩形空缺損失。
過去,庫容量越大證明倉庫越有實力,倉庫經營者越能多賺錢。但是在如今物流時代,以銷定產,「零庫存」成為企業追逐的目標,物品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庫容量這個指標已經變得不是衡量倉庫性能的最重要因素,而出入庫頻率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個倉庫的出入庫頻率越高,說明倉儲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都很高,大大加快了資金周轉,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