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大家,如何提升和降低魚塘水的PH值,有知道說下,謝謝
用生石灰調節(生石灰顯鹼性因此量越大ph值就越大),適宜ph范圍一般為7.5~8.5,養殖池水中pH過高或過低均對魚類生長不利,pH低於4.4則養殖魚類死亡率達7%~20%,pH低於4則養殖魚類全部死亡;pH高於10.4則養殖魚類死亡率達20%~89%
⑵ 如何增加像池塘這樣的小水體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生態系統抵抗力的穩定性也就是抵受外來破壞,保持原狀的能力。簡單來說一個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越大,抵抗力穩定性也就越強。也就是說一個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結構越復雜,食物鏈越多,食物網越復雜,這個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因為就算其中的一種甚至幾種生物滅絕了,這一種或幾種生物的位置可以由其它生物來補充,而不至於一下子破壞生態系統的結構,使生態系統崩潰。
⑶ 桑基魚塘通過什麼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建設生態農業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摘要:本文從生態環境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生態農業建設的作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與生態農業建設的關系,指出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快建設生態農業、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提升江蘇農業競爭力的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作為政府行為已經有6—7年時間,但與此有關的理論問題,諸如,人和生態環境的關系,生態農業建設究竟能夠起到什麼作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生態農業建設的關系等問題,還時常困擾著生態農業建設工作,弄清這些問題對進一步推動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人和生態環境的關系
環境和生物是密不可分的,通常講的人類環境是與人有關的外界條件的總和,生物環境是與生物有關的外界條件的總和。農業環境是指與農業生物有關的外界條件的總和。農業生物是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統稱,既包括陸生生物,也包括水生生物。農業生物的外界條件既包括自然生活條件,水、土、氣,又包括社會經濟條件,比如農葯、化肥、塑料薄膜等農用化學品的數量和質量及機械化程度、人均收入等,還包括最重要的條件人。人們概念中的農業環境就是指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水、土、氣,這應該稱之為狹義的農業環境,廣義的農業環境不僅包括水、土、氣,還包括農業投入品、社會經濟狀況、人的素質等多種因素。
生態是指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生態學是研究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一門學問。農業生態學研究農業生物和農業環境之間關系。人作為農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狹義的農業環境起到建設和破壞的雙重作用,其建設作用表現在人類的各種行為促進農業生物和農業環境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其破壞作用表現在通過過量農用投人品的使用污染農業生物賴以生存繁衍的水、土、氣環境,受污染的農業環境通過生物的吸收與富集進一步污染農業生物,污染農副產品。人食用被污染了的農副產品、呼吸被污染了大氣、飲用被污染了的水,影響身心健康,最終影響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人對農業環境的破壞作用還表現在對森林植被的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的加劇,對草原植被的破壞造成的土地沙化等等。
2 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作用
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整體、循環、協調、再生」原理,其考慮問題的立足點是整體,不是局部,這個整體大到整個世界,小到一個鄉村。這個整體的經濟結構是有機協調的統一體,不是無秩序的堆砌。比如一個部門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這個單位的三產之間,每個產業內部的各個行業之間結構是否合理,只有合理的經濟結構,才能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理想化的情況是,第一產業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恰好滿足社會需求,第二、三產業能夠為第一產業提供恰當的支撐和服務。由於資源有限,這個整體內的資源還要被循環利用,比如水資源短缺困擾全世界,如果能夠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就可以大大緩解水資源的不足。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對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化石能耗盡所帶來的危機。
人類社會出現的生態災害與環境公害是人們缺乏「整體、循環、協調、再生」觀造成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毀滅於森林的濫砍濫伐。上文提到日本出現的「骨痛病」、美國的黑色風暴、中國的沙塵暴等等。人類歷史上出現的災難是人們對自然規律缺乏認識的結果,盡管有的災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類不應該重復自身造成的歷史悲劇。
人類社會也有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整體、循環、協調、再生」原理的典型。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中國能夠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長期保持繁榮?中國的太湖地區為什麼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其原因眾多,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了生態農業原理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和日本等世界上發達國家在出現一系列生態災害和環境公害之後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通過研究一致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生態農業模式「桑基魚塘」起源於中國太湖地區。中國太湖地區能夠在長期維持地力不下降,生態沒有受到破壞,環境沒有受到嚴重污染的情況下,維持糧食高產數世紀。太湖地區傳統農業堪稱世界可持續農業典範。太湖地區傳統農業是循環農業。農業為人提供糧食,人排泄的糞尿作為肥料重新施入農田,通過水土流失進入河塘的淤泥被重新挖出來重新回歸農田,剩飯剩菜不是作為垃圾而是作為牲畜的飼料,這些在中國曾經極為尋常的農家行為令世界感到震驚,中國的傳統農業為世界生態學家提供了不竭的靈感。
和傳統可持續農業相比,太湖地區現代農業不再遵循:「整體、循環、協調、再生」原理。人糞尿、剩飯剩菜、畜禽糞尿、河塘淤泥成了越來越嚴重的污染源,由此引起了日益嚴重的太湖富營養化問題。國內外大量經驗教訓表明,呈富營養化的湖泊很難恢復,經過5年多的治理,太湖富營養化程度沒有根本好轉就是一個例證。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的日益科學化,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勞動力機會成本的日益提高,傳統的資源利用方式顯然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挑戰,必須通過多種創新途徑加以解決。在目前形勢下,採取強制性措施迫使農民們家家戶戶用剩菜剩飯養豬,投人大量的勞動力將人畜糞尿以及河塘泥還田是不科學的,也是行不通的。切實可行的辦法是有的,據報道上海市有專門公司對賓館飯店的剩菜剩飯進行分類收集用專門機械加工成優質飼料,對解決由此造成的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沼氣為紐帶種養結合是解決畜禽場污染、降低農葯、化肥污染十分重要的途徑。將養殖場沖洗水通過沼氣處理後將仍含有大量的氮磷物質直接排放還會造成對水體的二次污染,但是作為農田灌溉水可為農作物提供肥料,可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大量實踐證明,沼渣沼液完全可以替代化學肥料的施用,能夠顯著減少化學農葯的用量,以沼氣為紐帶種養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能夠顯著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工業和農業的有機結合也是減輕工業污染的重要途徑,比如,河南省一家工業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水嚴重污染了淮河水環境,後投資1億多元引進芬蘭設備將污水中提取物加工成有機肥料,不到5年的時間就收回了全部成本。成立專業化河塘清淤組織,研製並採用清淤機械是解決塘泥污染的重要措施。城鄉人糞尿污染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創造性地加以解決。
生態農業建設不僅可以在工農業清潔生產、生活污染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可以對生態保護與恢復作出較大貢獻。目前開展的農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湖還草工作就屬於重要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切斷引起湖泊富營養化的污染源是困難的,但僅此是不夠的,還必須採取措施修復破壞了水生生態系統。水生生態系統和陸生生態系統一樣,也有動植物和微生物,動植物中也有高等低等之分。植物中還可分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對水體有很強的自凈能力,生產力也很高。目前太湖水生生態系統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已經變成了藻型湖泊,想恢復成草型湖泊需要做長期艱苦的努力。這不僅要控制污染源,還要做好生態修復工作。
3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與生態農業建設的關系
生態農業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生態農業建設為無公害產品生產提供技術支撐。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產品的有機結合能夠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江蘇的六合、漣水等地戶用沼氣池普及率很高的重要原因是以沼氣池作為種植養殖業的紐帶,將人畜糞便作為資源加以利用的同時,人畜糞便通過沼氣池的厭氧發酵技術變成了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優質有機肥,降低了化肥、農葯用量,減輕了農葯化肥污染,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這種極為平常的中國農家農事行為令日本專家感到震驚,因為在勞動力機會成本高、耕地資源緊張的日本建造並維護沼氣池十分困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中農葯化肥用量的下降,實現了生態農業降低農業環境污染的目的,能夠有力推動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 國際上存在的「綠色壁壘」對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挑戰
WTO成員國設置形形色色的綠色壁壘以保護本國農產品市場、保護本國農業,抵制國外農產品,例如:美國對進口的農產品檢驗項目繁多,進口產品被扣押現象嚴重。2001年1至5月我國進口美國的農產品被美國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扣押的批次達2358次之多,扣押的原因包括農產品中包含有毒或腐敗物質、農葯殘留、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污濁物、亞硫酸鹽超標等近200種。近200種原因中只要有一種不符合要求,進口到美國的農產品就被扣押,從美國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網站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向美國進口農產品的國家都有扣押的記錄。從扣押蔬菜產品的原因可以看出有毒或腐敗物質居主導地位,其次是廠家未獲得對該產品的生產許可證、手續有誤和產品在不衛生條件下生產,因農葯殘留被扣押農產品數量很少。
歐盟、日本等農葯檢測項目逐漸擴大,農葯殘留限量標准大幅度變嚴。歐盟1986年對糧食中農葯的檢測種類為26種,1996年1月1日擴大到62種;1982年要求對水果、蔬菜中農葯的檢測種類為18種,1988年為30種,1994年規定根和塊莖類蔬菜中農葯檢測種類達78項。1988年規定茶葉中檢測的農葯僅6種,1996年增加到62種,2000年7月增加到64種。日本1987年1月1日對糧食農葯檢測種類為21種,1993年5月新規定為96種。檢測項目擴大已經構成了十分嚴重的環境壁壘,標准變嚴使農產品出口難上加難。近年來歐盟對農產品中農葯殘留限量標准一般下降了10倍以上。有的項目下降幅度高大100—200倍,歐盟是純茶葉進口國,在當前茶葉供大於求的形勢下,對茶葉的限制特別嚴格。日本對蔬菜的消費需求量較大,主要依賴中國市場,日本1993年5月通過的新規定中不但明顯擴大了農葯檢測種類,而且農葯殘留量標准也不同程度下降。
從上述可知,世界各國農產品標准差異很大,比如從美國扣押中國農產品原因可以看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蔬菜產品中農葯問題並不突出,突出的是有毒或腐物質、污濁物等等,而許多事實表明,出口到歐盟和日本的農產品尤其是茶葉中的農葯殘留問題就不容忽視,因此針對這種現狀,弄清各進口國農產品質量標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可能國內的動植物檢驗檢疫部門知道這些標准,僅僅他們知道是遠遠不夠的,企業也必須知道這些標准,惟有如此,企業才能按照這些標准進行生產,為全程質量控制奠定堅實基礎,才能真正實現和國內外市場接軌。
5 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5.1 高度重視部門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生態農業建設協調小組的作用
生態農業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迫切需要社會化大合作,不合作或者合作得不夠都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農業污染防治就需要社會化大合作,實踐證明不同的肥料品種、不同的葯種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大不相同。尿素比碳氨肥效高、污染程度輕,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葯能夠較好地減輕污染。農業部門只能大力推薦要使用對環境有利的化肥、農葯,如果市場上不能滿足,或者生產量不足,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擴大新的,壓縮老的肥葯品種,勢必影響到就業格局,甚至影響到社會穩定。因此,農業污染問題涉及多部門,和政治經濟密切相關。要想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靠某個部門的努力已經很難見效。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生態農業建設協調小組的作用,研究當地生態環境中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部門長期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要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用法規的形式分階段有步驟地強制解決。生態農業建設協調小組要配合各級人大對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執行不力的縣要採取必要的甚至是取消試點資格的懲罰措施。對成績特別突出的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推薦其申報全球環境500佳,對其中的優秀企業推薦其中報全球可持續企業獎,提高生態農業建設的知名度,增加無形資產,為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5.2 增加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
在增加生態農業建設經費投入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成熟的生態農業技術包括:稻田節水灌溉技術、以沼氣為紐帶種養結合技術、測土配方與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作物輪作技術、種草養畜技術、秸稈與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技術等等。
5.3 盡快弄清進口國農產品質量標准,制定和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准
從世界各國的不同的綠色壁壘可以看出現有的農產品和國際不接軌的現象是十分嚴重的,盡快制定和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准顯得重要而迫切。從美國扣押中國農產品的原因可以看出農殘和重金屬不是中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可是根據國內的有關標准,農殘和重金屬超標率和檢出率十分驚人,這種結果很容易造成誤導,在國際上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為不知詳情的人,一看到超標率嚴重、檢出率高就認為污染嚴重,如此嚴重的污染容易嚇走外國商人,也容易挫傷國人走出國門的自信心。這種作繭自縛的行為是十分可怕的。國內的農產品質量標准應該有利於出口,而不應該成為出口的障礙。從美國扣押中國農產品的原因可以推斷,國內現有的有關指標已經成了中國農產品的出口障礙。沒有達到國內標準的農產品因為達到了進口國標准而可以出口,而符合國內標準的農產品,因為不符合進口國的標准而被拒之門外,這種現狀必須盡快改變。必須盡快制定和國際接軌有利於出口的農產品標准 .
⑷ 如何提高池塘養魚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隨著我國池塘養殖環境的不斷變革以及養殖技術的快速提高,漁業已還是成為我國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有效提高池塘養魚的實際產量和經濟效益,必須強化水質管理能力,改善池塘養殖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達到推動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目的。
加強水質管理,改善池塘條件,搞好魚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增加產量,是提高池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⑸ 賭塘黑坑啊 黑坑有什麼訣竅
賭塘黑坑雖然也是玩,但卻多了一個「賭」字,這就讓釣魚人更在意自己的漁獲了。所以對裝備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也更全面一些。首先對於魚竿的要求,應當有一定的彈性,並且不要選擇雜牌沒有質量保證的魚竿,並且應該多准備幾根不同調性魚竿,根據不同的魚情進行調換。其次是選漂要具有多樣性,要根據魚情的不同,釣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漂,釣底時應當選擇細長神底釣浮漂,釣浮時應當選擇細短身長腳長尾的浮漂,魚口輕的時候選擇細軟尾漂,釣滑口魚的時候用粗軟尾漂。接下來是釣組的選擇,新手釣黑坑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粗一些的線組,避免因為技術不到位而造成的斷線跑魚,老手也應該多准備一些不同線號的線組,用來應對不同的情況,做到有備無患。最後是釣餌的選擇,不應該有一餌釣遍天下的想法,不同的黑坑魚的來源不同,口味自然也不同,餌料不對魚的口味,肯定是釣不了多少魚,所以應當多准備一些不同類型的餌料,開餌時可以量少一些,先試試魚的口味,如果發現不對魚口味,要果斷及時的換餌。
⑹ 造成魚塘水變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3、注意下雨
如果魚池周圍有泥土,下雨時會將泥土沖入水中,也會造成水體變黃。如果魚池很大,短時間內變黃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魚池小,下雨天最好做好防雨工作,准備一個雨棚,同時把雨水引到其他地方。
4、增加光照
長期缺光的魚塘,往往長有大量褐藻,也會使魚塘呈現黃色,防止褐藻生長的最好方法是補充光照。光照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綠藻成為優勢藻類,因此確保池中藻類的平衡尤為重要。
⑺ 池塘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水產養殖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不僅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還提升了人們的收入,但不合理的水產養殖將導致整個養殖環境遭到破壞,給水產養殖的生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新時期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步加強,水產養殖行業必須要樹立環保理念,才能促進水產養殖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的具體防治措施。
1 水產養殖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
1.1 內部因素
目前,在水產養殖時,不能忽略水產養殖內部因素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水產養殖的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養殖模式的多樣化,其導致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模式對於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不同。1)淡水池塘養殖模式中,內部的水資源總體性較強,導致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較弱,而水產養殖的密度非常高,會產生很多的有機物以及糞便,導致整個水體富營養化。水藻滋生,造成水產養殖的環境遭到破壞。
2)水產養殖的工廠化養殖主要利用魚飼料進行喂養,水體不能及時更換,而且更換廢水時直接排入周邊的池塘,一些魚飼料中的有機物質會隨機進入到池塘中,導致池塘環境受到破壞。3)水產養殖的網箱養殖方法是設立一定區域的網箱使水產養殖區域與周圍的水域聯連同一體進行養殖,網箱中進行消毒、喂養工作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導致整個水域遭到破壞,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引發赤潮,環境污染加劇。
1.2 外部因素
在水產養殖中,外部因素往往是導致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水產養殖中,人們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影響,過度養殖,不合理地增加水產養殖區域,無序的排放水產養殖廢水,使周圍的空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導致整個水產養殖區域的環境壓力增加。此外,在水產養殖中,養殖人員不具備環保理念,認識不到新時期對於環保的重要要求,導致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比如,國家對於水產養殖飼料的配比有嚴格的規定,但很多養殖人員不在這個規定內進行飼料配比,甚至使用了很多的違禁葯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我國水產養殖的工作中,管理部門沒有加強對水產養殖行業的監視和管理,對於水產養殖的區域劃分不合理,導致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破壞出現蔓延式增長,引發重大的環境危機,不利於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
2 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在提出具體防治措施之前,必須要明確水產養殖導致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了解水產養殖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對於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並且從這些原因著手,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提升我國水產養殖行業水平,促進我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
2.1 強化管理,設置合理的制度
在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防治過程中,1)相關的環境部門要強化對水產養殖的管理,設置合理的水產養殖制度,保障水產養殖在一個可以把控的范圍之內開展。做好水產養殖區域的規劃,深入了解水產養殖所在生態環境區域的承載能力,設置合理的水產養殖規模。2)在水產養殖管理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水產養殖制度,設立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責任制度與考核機制,要嚴格審查水產養殖的資質,保障水產養殖區域內環境保護的力度。
3)對相關的水產養殖區域進行監測,避免偷偷進行水產養殖的現象,定期監測對水產養殖區域的水資源環境、土壤環境以及空氣環境,檢測水產養殖區域內的環境是否達標,如果沒有達標,就要責令水產養殖人員停業整頓,整治水產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嚴重的要進行處罰,或者吊銷水產養殖的生產資質。只有從根本上確立水產養殖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責任,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治對策,促進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綠色健康發展。
2.2 提升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養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技術人員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養的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水產養殖工作。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許多養殖戶還停留在傳統的粗放式養殖模式上,對於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必須要讓水產養殖技術人員樹立環保意識,加強對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根據不同養殖模式進行不同的技能培訓,通過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此外,要加強對水產養殖人員的考核管理,對於從事水產養殖技術人員考核通過的人頒發技術人才證書,保障考核的機制要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在合理的水產養殖區域內進行水產養殖。構建水產養殖環境報警制度,如果出現化學物質使用過多或者殘留有機物過多,就會自動報警,通知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及時採取有效的對策應對環境污染的問題。因此,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過多的使用化學物質,及時有效地清理出水產養殖區域的有機物質,更好地改善水產養殖區域的環境,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的水平。
3 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水產養殖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水產養殖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開展水產養殖時,一定要樹立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在水產養殖產業經濟發展中強化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強對水產養殖產業的引導和監督,促進水產養殖產業的綠色持續化發展。
⑻ 哪些措施有利於提高桑基魚塘的整體利益
你分類不對,所以沒人回答你,以後問題看看分類
一般分為六個方面
1改土
2建塘
3良種
4密植
5多肥
6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