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炭股為什麼一直上漲呢
2008年業績最好的板塊就是煤炭股,而如果政府的4萬億投資可以取得效果,那麼這個四萬億的能源基礎就是煤炭。不管是煉鋼,還是修建鐵路,都需要電。中國現在和將來都不會發達到靠進口石油來發電,所以中國目前發電就必須使用煤炭。所以四萬億的基礎就是煤炭。最近煤炭股有些瘋狂,回調後仍然可以關注。未來會有業績優良的煤炭股創出歷史新高。
一、國內電價有上調預期,由於我國採取的是煤電聯動的政策,所以煤價也有調價的預期
二、國際原油價格不斷飆升也間接刺激了煤炭,煤炭是替代石油的主要能源,所以持續的高油價會帶動煤炭的需求
三、每逢夏季都是用電高峰,這也會相應的拉動煤炭的需求
2. 鋼鐵、石油漲價,建材為何越來越貴了
作為從事過建築行業預算行業的人,對鋼筋混凝土價格問題還是有一定得發言權的,首先,鋼筋混凝土是建築行業的主要材料,對這兩方面用量非常大,所以鋼材商混和建築材料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平時價格還算穩定,但是在秋冬季節一方面是查環保問題,很多企業都要整改之類的,就會導致限產停產,當貨物產量不足時就會出現漲價現象,畢竟冶煉鋼材的成本增加了,混凝土的原材料價格也是不斷攀升。還有運輸的汽油成本增高,汽油的原材料是石油,隨著國際油價增長,我國石油價格也跟著上漲。所以鋼筋、石油、建築材料等會越來越貴,每年的3月份過去之後,環保嚴查就會結束,到時候這些材料又會降低價格,近些年每年都有這樣一個循環。
3. 煤炭價格為什麼創新高
原油、天然氣價格暴漲,英國、德國、西班牙缺電、缺氣,印度煤炭告急,許多國家電力供應緊張,價格猛漲……一場能源危機似乎正席捲全球。
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地方也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在浙江人的印象中,缺電,似乎是十多年之前的事情,今年為何重現電力供應緊張?作為經濟大省、能源小省的浙江,今年會出現電荒嗎?冬季缺電的情況會不會加劇?今天,記者采訪了我省能源供應的主力軍——浙能集團。
浙能集團浙能集團
煤價7個月時間漲了兩倍
浙江電廠虧本運營為保供
浙能集團旗下的富興燃料公司是集團所屬煤炭板塊負責電煤采購的主要力量,今年40歲出頭的周坤擔任富興燃料公司資源事業部經理,主要負責煤炭采購。前幾天她剛剛從北京、山西出差回來。「主要是跟幾大煤炭集團洽談發電供熱的中長期合同。」周坤告訴記者。
作為采購部門負責人,周坤一般每年至少出差100來天。今年因為疫情,有的采購改在線上進行,但一些重大的采購活動,她和同事還是要去訂貨會現場。比如7月份她就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夏天煤炭訂貨會。
周坤告訴記者,今年的煤炭價格一直在漲,基本上沒有回調過。「3月初的時候,高卡的優質煤價格還在600多元一噸,之後由於經濟恢復較快,包括水泥、鋼鐵行業對煤炭的需求增加,煤炭價格節節攀升,到8月底、9月初的時候漲到了1000元一噸。到了9月份,煤炭價格突然飆漲,一個月時間漲了700來元一噸。」
進入10月份,煤價依然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以前煤炭漲價是10元、15元一噸漲的,現在是以50元、100元一噸的價格跳漲。目前價格已經逼近1900元一噸。」周坤說。也就是說,7個月左右的時間,煤炭價格已經漲了兩倍。
高昂的煤價讓燃煤電廠早早陷入虧本運營的狀態,也就是說,電發得越多,電廠虧損越厲害。
周坤(右)和同事正在商量煤炭采購事宜周坤(右)和同事正在商量煤炭采購事宜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之所以會出現全國乃至全球性的電力供應緊張,一方面是隨著經濟的不斷恢復,社會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受到煤炭、天然氣、原油價格快速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使電力供應面臨很大壓力。
浙能集團的電力供應佔了浙江全省的半壁江山。對浙能集團來說,這時候要不要多發電?要不要采購高價煤?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保證浙江的電力供應,這是我們浙能集團的社會責任。」周坤說,「說實話,看到家家戶戶能夠亮燈,而不用受拉閘限電之苦,我們的心裡就會湧起一種幸福感:因為這裡面有我們的一份付出,一份責任。」
富興燃料公司采購的煤炭在台州二電煤碼頭卸裝。於夢婷攝富興燃料公司采購的煤炭在台州二電煤碼頭卸裝。於夢婷攝
今年首次采購了新疆煤
還遠渡重洋采購美煤和哈煤
對浙能集團來說,要保證電廠的正常運營,就要確保浙江的煤炭供應。浙江是能源小省,本身不產煤,那麼,如何在全國乃至全球煤炭緊缺的背景下「搶」到煤呢?浙能人也是動足了腦筋。
7月份以來,浙能集團主動出擊,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仲明親自帶隊,先後拜訪了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晉能控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煤炭、天然氣供應商,爭取更多的上游資源分配,以支撐浙江用煤用氣的需求。
8月21日,全省首趟新疆煤炭專列直達蘭溪電廠。「新疆的煤炭高卡低硫,品質很好。以前,疆煤因為運輸距離長(路途就要10多天)、運輸費用高,相對其它地方產的煤炭來說並不劃算。現在煤炭價格高,價格已能覆蓋運輸成本,所以我們進行了首次采購,並加大了采購力度。接下來,疆煤會先運到秦皇島港口,我們再從秦皇島運到浙江。在秦皇島,我們浙能有自己的專用場地,交付比較方便。」周坤介紹說。
富興燃料公司駐鎮海港員工集中各場地煤炭准備組織發運到發電廠。劉洋提供富興燃料公司駐鎮海港員工集中各場地煤炭准備組織發運到發電廠。劉洋提供
浙能還將目光投射到國際市場,積極采購印尼煤、俄煤、哥倫比亞煤等多元煤種。7月至10月,又采購了兩船總計13萬噸的高熱值美國煤(6000大卡)、兩船總計27.2萬噸的高熱低硫低灰(6000大卡)哈薩克煤。這也是浙江首次遠渡重洋采購美煤和哈煤。
在「多點開花」之下,整個三季度,浙能集團供應省內電煤達1623萬噸,同比增長34.8%。數據顯示,7月份,浙能集團所屬省內電廠日耗煤連日破20萬噸,創下集團成立以來省內煤機單日耗煤量最高;8月份耗煤量達到556萬噸,創下集團月度耗煤量歷史新高。9月份電煤耗量仍保持高位,平均日耗超18萬噸,同比增長62.4%。
浙能集團這些成績,是在全球性煤荒、國內煤炭供需缺口嚴重的情況下取得的。以國內為例,今年1至8月,國內原煤產量為26億噸,同比僅增長4.4%;而同期原煤進口量同比下降10.3%,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了11.3%。
4. 為什麼原油上升時,煤炭版塊會上漲
都是能源板塊!能源的消費有替代性,當石油價格上漲的時候,別人可以選擇具有代替性的煤炭消費,這樣煤炭板塊受到青睞,其股價就會上漲
5. 為什麼煤炭會漲價
限產加需求增加,導致供應不足,物以稀為貴,所以漲價了。限產原因主要是為了環保和整治不規范生產,所以一開始並沒有開足馬力生產,而國內經濟率先復甦,鋼鐵、熱電、化工等用煤量大增,最後導致煤不夠用,不過最近國家已經開始增加產量了,煤價相比高位跌下來很多。
6. 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飆升,原材料為何會上漲這么厲害
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能源支柱,煤炭石油天然氣,可以說這三個支柱能源最近的價格都是瘋狂上漲,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煤炭供應緊張。天然氣價格也略有上漲,但是上漲幅度跟原油比起來還不是那麼大,為什麼三大支柱能源價格瘋狂上漲呢?
我們這邊原油的價格反映在加油站的油價上面,無論是汽油還是柴油價格都有上漲汽油,現在92號油應該是在7塊2左右,95號就得在7塊8,甚至說8塊錢左右,要知道一年前92號汽油就是在4塊錢多一點,現在上漲幅度高達80%。在銷售端就反應到這個程度了,那在供應端價格的漲到什麼程度?所以原油價格上漲導致供應緊缺,這樣倒也正常。
7. 鋼鐵為什麼漲價
削減過剩的產能,使得鋼鐵市場的供需平衡達到一個新的價格狀態是必然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今年的主要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去產能」,主要是壓縮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根據國務院的安排,鋼鐵行業將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的基礎上,到2020年粗鋼產能凈減少1億-1.5億噸。煤炭行業的去產能目標則是,從2016年開始,用3到5年時間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相比其他工作,去產能的目標清晰、邊界比較清楚,應該是首先有效率推進並完成的任務,這樣才好推動其他挑戰更大的工作。不過,在現實之中,去產能開始面臨現實的挑戰,在去產能壓力大的重點區域,開始出現了抵觸甚至是「反彈」情緒。
今年5月,中國第一鋼鐵大省河北省政府立下壓減1726萬噸鋼鐵、1422萬噸煉鋼產能的軍令狀,此後又出台了《河北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5年時間,全省退出煤礦123處、退出產能5103萬噸。不過,部分河北鋼企表示,當河北省不折不扣地去產能時,外省企業卻到河北購買已經拆除的二手裝備。有鋼企負責人和基層幹部表示,過去三年來,在國家要求去產能之際,東部某省的鋼鐵產能反而增加了1500萬噸。部分鋼企和基層地方對去產能產生了抵觸情緒,稱「鋼鐵去產能是國家意志,不應當只由河北承擔」,「其他有鋼省份不能只享受市場利益,卻不承擔去產能責任,要真正做到全國一把尺子量到底。」
除了對去產能的地區性公平提出質疑,部分鋼企還對環保方面的公平性表示不滿。據媒體援引河北國有鋼廠負責人稱,現在合規企業生產一噸鋼的環保成本約為150-200元人民幣,但環保執行較差的企業成本則為40-50元/噸,甚至沒有成本。一旦國家相關檢查和標准執行有所疏漏,沒有管住執行較差的企業,對於合規鋼廠就形成很大的不公平。此外,補償資金到位也有問題,很多去產能對象是民企,由於民企很少給職工上保險,而職工沒有保險就不能得到補償,又形成了國企和民企之間的不公平。
在中央政府強力推動「去產能」之下,相信類似的「反彈」現象並不多見,而且在行政調控之下,也不會影響「去產能」的大局。但是,政策執行中的現實問題卻不能忽視,否則會留下很多後患。在我們看來,當前「去產能」亟須處理好一些矛盾:一是去產能重點區域與非重點區域的矛盾,區域之間可以有目標差異,但絕不能允許出現其他省份到河北買舊設備的現象!也不能允許這邊去產能、那邊卻在擴產能的現象。二是環保執法既要有硬度,形成環保硬約束,還要有廣度,點和面都要覆蓋,不能有大的遺漏。三是去產能補償中,對國企和民企一視同仁,不能形成新的不公平。四是要兼顧行政方式「去產能」與市場回暖後的現實需求。
對於去產能與市場回暖問題,尤其需要處理好。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鋼價上漲與煤價上漲比較明顯,這是在「穩增長」目標下的需求上升所致,對這種有真實需求支撐的變化,就不是簡單化的壓制能解決問題的。這都要求政府主管部門和基層政府能夠系統、全面地來處理問題。我們注意到,國家發改委最近在相關規劃中表示,停止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對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靠銀行續貸等方式生存的鋼企實施整體退出,推動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適時調整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鋼材進口稅收減免政策。在這類總量控制政策之下,去產能政策的執行的確也需要有一些彈性。
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也是最緊迫的任務,如果推進不下去,肯定會導致更多的改革受阻,因此,對於地方和企業在去產能的一部分「反彈」需要高度重視。
8. 今年煤炭價格大漲的原因有哪些
煤炭夏季價格或將大漲,推動焦炭生產成本上漲
由秦皇島煤炭價格走勢可得,2007年至今,每年3—4月份煤炭的需求淡季時,國內煤炭價格均有回調,而進入夏季後,煤炭價格均保持上漲趨勢。但今年煤炭價格的春季回調不明顯,截至4月18日,山西優混煤和大同優混煤價格分別為790元/噸和840元/噸,同比上漲14.5%和14.3%。同時,國家發改委在4月初下發《關於切實保障電煤供應穩定電煤價格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保障電煤供應,穩定電煤價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內煤炭供應的趨緊。另外,近年來煤炭產量持續增長,運輸瓶頸將逐漸凸顯,汽油價格等的上漲,也增加了國內煤炭的運輸成本。總之,在國內通脹高企,以及煤炭供應趨緊的背景下,夏季動力煤上漲將為大勢所趨,而動力煤的上漲,必將推動更稀缺的焦煤的價格上漲,由此而推動焦炭的生產成本上升。
鋼鐵需求穩步增長,使得焦炭需求保持樂觀
鋼鐵行業對焦炭的需求占據焦炭需求的80%以上,由此,鋼鐵行業的景氣程度直接決定了焦炭的需求狀況,今年3月,國內粗鋼產量為5941萬噸,同比增長8.98%,焦炭產量為3488萬噸,同比增長12.59%。粗鋼和焦炭的產量同比呈高度的相關性,並且粗鋼的產量增速變化要領先於焦炭的產量增速變化。在2009年的4萬億刺激政策下,鋼鐵產量同比超預期的大幅增長,直接導致2010年的供給嚴重超過需求,壓制了2010年鋼鐵行業和焦炭行業的產量增速。但進入2011年,隨著國內經濟的強勢增長,需求的持續穩定增長將使得鋼鐵產量增速逐漸恢復平穩,由此,2011年供過於求的嚴重狀況將會有所緩解,鋼鐵行業利潤的回升也將導致焦炭行業的好轉,提升焦炭的價格。
另外,目前焦炭期貨的上市,讓焦炭的價格市場化,這將利好焦化行業的發展,轉變焦化行業在定價權上完全被動的局面,同時,在「十二五」期間,山西焦炭行業的整合將成為政府的重點工作,淘汰落後產能,提高焦炭行業集中度也將增加焦化行業的定價權。在此雙重利好的情況下,如果焦化行業利潤率增加3個百分點,意味著目前焦炭的價格將增加約70元。同時,焦炭夏季受成本推動,價格本身看漲,再加上焦炭的倉儲成本等,由此J1109合約目前的價格並未偏高。
煤炭漲價的經濟學原理:供需矛盾
9. 2021年煤價為什麼上漲得那麼快發電成本真的就居高不下了嗎
煤價上漲由於美元通貨膨脹引起的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其實不僅僅是煤,石油/鐵礦等都漲了,而我們目前實際還是火電為主,所以發電成本比較高,不過這些年我國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等,未來會降低火電比例。
10. 今年鋼鐵為什麼漲這么厲害
2021年鋼鐵價格上漲與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有關。
鋼鐵作為最重要的基礎產業,它的任何變化都是宏觀經濟拉動的結果,全球寬松的貨幣和寬松的財政帶來的通貨膨脹,造成所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美國自2020年3月開啟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有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投放到市場,而歐洲央行在4月下旬也宣布將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復甦。迫於通脹壓力,新興國家也開始被動加息。受
此影響,從2021年2月份開始,全球糧食、原油、黃金、鐵礦、銅、鋁等生產資料價格全面上漲。以鐵礦石為例,5月12日,進口鐵礦的到岸價格從去年的86.83美元/噸上漲到230.59美元/噸,增幅165.6%。在鐵礦石價格的影響下,包括焦煤、焦炭和廢鋼等鋼鐵主要原料全部上漲,從而進一步推高了鋼鐵生產成本。
構建有效傳導機制 確保價格合理穩定:
對於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遏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5月20日,全國鋼材市場各個品種鋼材出現下調,下降幅度都在10%以上。專家表示,在政策的引導下,還要構建有效的價格傳導機制,確保整個產業鏈價格的合理穩定。
梳理整個產業鏈,鋼鐵即是鐵礦石的下游產品,同時,它又是下游汽車、家電、機械、造船以及房地產等行業重要的原材料,今年以來,以鐵礦石為例,上漲幅度超過165%,遠遠高於鋼價75%的漲幅。受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下游終端市場已經開始承壓。今年4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8%。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五月以來鋼鐵價格快速上漲:原因為何?未來走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