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茂名有石油為什麼還窮
茂名雖有石油資源但仍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產業結構單一:茂名經濟過度依賴石油產業,缺乏多元化的產業支撐。這使得在面對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變化時,其經濟風險抵禦能力相對較弱。
資源分配不均:石油資源的收益可能並未完全惠及當地所有民眾,而是集中在某些特定領域或群體。此外,資源的開發還可能對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
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落後: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教育等相對滯後,無法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社會服務的不足也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教育和人才缺失:茂名在教育和人才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難以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也難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創新項目。教育的落後限制了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
② 茂名有油田嗎
此地區是有油田的。
1954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茂名地區發現了一個油田。這個油田位於茂名市區以南約20公里處,是中國第一個陸上油田。茂名油田的發現,標志著中國石油工業的起步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隨著茂名油田的開發,茂名石油也逐漸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在茂名油田的基礎上,茂名石油還陸續發現了一批新的油田,如茂南油田、茂東油田、茂西油田等。
③ 茂名石油排在全國第幾名
茂名石化在全國煉化企業的排名中位列第五,這一成就彰顯了其在石油化工行業中的重要地位。成立於1955年的茂名石化,位於廣東省的茂名市,是國家在「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156項工程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
經過五十餘年的不懈努力,茂名石化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年原油加工能力1350萬噸的大型煉化企業。其產品種類豐富,質量優異,深受市場的青睞。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茂名石化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新增一套年煉油能力1500萬噸、乙烯加工100萬噸的大型煉油裝置。
這一擴建項目完成後,茂名石化的整體煉油能力將提升至2500萬噸/年至3000萬噸/年,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煉化行業的領先地位。
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對石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茂名石化正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未來,茂名石化將繼續秉持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技術研發和設備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國的石化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茂名石化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管理,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和信賴,成為國內石化行業的一顆璀璨明珠。
④ 茂名真的有很多石油嗎
有,茂名是有很多但是他並不是石油出產地,以前在60-70年代茂名勘探出有石油只不過不是液態是附著在岩石里的,但那種提煉價格太高了而且對環境有很大的破壞,所以茂名就靠從國外(主要是中東)進口原油再進行提煉。茂名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石油基地。老一輩茂名人對茂名市這座佔地10.07平方公里的油頁岩礦,即露天礦采礦場並不陌生。通過查資料顯示,從1962年1月正式投產開始,茂名油頁岩露天礦累計開採油頁岩約1.02億噸,生產頁岩原油292萬噸,為新中國摘掉「貧油國」帽子作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由於開采成本較高、生態污染大等原因,茂名油頁岩開發逐步停止,直至1993年1月停產。
但是,茂名以煉油、乙烯生產為龍頭的石油化工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是廣東茂名石化始建於1955年5月,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項目之一。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過20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00萬噸/年,擁有70多套主要生產裝置,擁有完善的港口碼頭、海上原油接卸和鐵路運輸系統以及原油、成品油管輸系統(西南和珠三角成品油輸送管線的起點和樞紐站)。
2006年底,公司固定資產原值240.48億元,凈值134.22億元。公司在冊職工7488人。公司10次創造了全國企業新紀錄,有國家授權專利30多項。
茂名分公司牢牢抓住發展這第一要務。繼30萬噸/年乙烯於1996年8月建成投產(第二年擴能達到36萬噸/年),公司實現煉油化工一體化後,1999年,對煉油進行擴能改造,1999年原油加工能力由850萬噸/年擴大到1350萬噸/年,成為我國首座煉油能力超千萬噸的煉化基地。
2004年以來,公司按照「質量升級、隱患整改、結構調整、技術改造、挖潛增效」的「五位一體」方針,新建了100萬噸/年焦化裝置、120萬噸/年催化重整裝置、2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並將1套60萬噸/年的焦化裝置改造為100萬噸/年,使煉油加工手段更為完備,裝置結構進一步合理。
2004年12月15日,公司對乙烯實施改擴建,僅用21個月就於2006年9月16日建成投產,創下了國內同類乙烯工程建設工期短、投資省、開車好、設備和技術國產化程度高的新紀錄。至此,乙烯生產能力由36萬噸/年擴大到100萬噸/年,茂名分公司成為我國首座100萬噸/年乙烯生產基地。
這樣,茂名分公司就擁有了千萬噸級的煉油和百萬噸級的乙烯,其煉化規模在國內名列前茅,每年可為市場提供260多萬噸的化工產品和1000多萬噸的煉油產品,年均銷售收入將超過800億元,年均利稅將超過100億元,同時還可以帶動數百億元乃至上千億元的乙烯後加工產值,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