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產品的風景是以什麼來分的
擴展閱讀
ps怎麼做鑽石效果 2025-07-01 18:04:44
過戶相關費用包含哪些 2025-07-01 17:47:44
什麼叫低成本大學 2025-07-01 17:45:56

石油產品的風景是以什麼來分的

發布時間: 2022-09-25 08:17:03

『壹』 常見的石油產品有哪些,各自用途

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

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

(1)石油產品的風景是以什麼來分的擴展閱讀:

石油主要組成元素為碳氫元素,還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們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石油不是單一化合物,而是由幾百甚至上千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蒸餾時餾出物一般都是連續的;

主要成分是:A。烴類有機物(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B。含有相當數量的非烴類有機物-即烴的衍生物,這類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雖然很少,

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約占石油總量的10%~15%,但它對石油加工和油品質量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過程中脫除,如果將它們進行適當處理,也可生產一些有用的化工產品。

『貳』 如何區分石油的烷烴類、環烷烴類、芳香烴類依據什麼來劃分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叄』 石油與石油化工的區別

石油跟石化的區別主要在於概念不同、成分不同、應用范圍不同等。

概念不同:石化是指石油化工工業,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基礎所生產出的一系列產品;而石油則是石油工業,是指對原油進行開采與提煉後得到的石油產品。

成分不同:石油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而石化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具體成分為炔烴、烯烴、芳烴以及合成氣等。



應用范圍不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主要用來作為燃料、石油以及多種化學工業產品的原料,而石化則可以經過結構變化及重整等為有機原料提供基礎成分,同時,石化產品也與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以及環境保護息息相關。

『肆』 石油產物是什麼

樓主是不是講的是:石油加工後的產物(產品)都有什麼(按字面意思應該是的)。

石油產品的分類:
石油經過加工提煉,可以得到的產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圍可以分為如下五種:
1、點燃式發動機燃料 有航空汽油,車用汽油等。
2、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噴氣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壓燃式發動機燃料(柴油機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氣燃料 即液態烴。
5、鍋爐燃料 有爐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潤滑油和潤滑脂
潤滑油和潤滑脂被用來減少機件之間的摩擦,保護機件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並節省動力。它們的數量只佔全部石油產品的5%左右,但其品種繁多。
三 蠟、瀝青和石油焦
它們是從生產燃料和潤滑油時進一步加工得來的,其產量約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幾。
四 溶劑和石油化工產品
後者是有機合成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間體,可以得到的產品就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伍』 石油化工分為兩大體系,煉油和什麼

石油按其加工和用途來劃分,有兩大分支:

一是石油煉制工業體系,即石油(也稱原油)經過煉制生產出各種燃料、潤滑油、石蠟、瀝青、焦炭等石油產品。

二是石油化工工業體系,業內通常把以石油、天然氣為基礎的有機合成工業,即以石油和天然氣為起始原料的有機化學工業,稱為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

(5)石油產品的風景是以什麼來分的擴展閱讀

石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深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石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我國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無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運移過程中,帶色的膠質和瀝青質被岩石吸附有關。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絕對多數,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大含油氣盆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油

『陸』 石油的作用是什麼

一、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柴油,煤油和重油應用於機械類工具運轉;提煉出來的煤氣用於家庭和工業燃料;提煉出來的瀝青用於建設公路;提煉出來的化工產品可用於生產塑膠,衣服等;石油可生產出農業肥料。

二、沒有石油的話,正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是無法使用。

這會導致許多問題,換句話說人類發展速度將會減緩。

(6)石油產品的風景是以什麼來分的擴展閱讀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柒』 石油產品的分類與質量要求是什麼

一、石油產品的分類
通常,石油產品並不包括以石油為原料合成的各種石油化工產品。按GB/T 498-2014《石油產品及潤滑劑分類方法和類別的確定》,我國現將石油產品分為6大類。
(1)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噴氣燃料(航空煤油)、燈用煤油、燃料油等。我國的石油產品中燃料約佔80%,而其中約60%用於各種發動機燃料。
(2)潤滑劑:包括潤滑油和潤滑脂,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2%,主要用於減少接觸機件之間的摩擦和防止磨損,以降低能耗和延長設備壽命。
(3)石油瀝青:用於道路、建築及防水等,其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3%。
(4)石油蠟:石油蠟是石油中的固態烴類,其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1%,作為輕工、化工和食品等工業部門的原料。
(5)石油焦:其產量約為石油產品總量的2%,石油焦可用以製作煉鋁和煉鋼用的電極等。
(6)溶劑和化工原料:大約有10%的石油產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和溶劑,其中包括製取乙烯的原料(輕油),以及石油芳烴和各種溶劑油。
二、石油產品的質量要求
(一)汽油
汽油可用作點燃式發動機(簡稱汽油機)的燃料。對汽油的主要使用要求有:具有足夠的蒸發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氣;燃燒平穩,不產生爆震現象;儲存安定性好,生成膠質的傾向小;對發動機無腐蝕作用,排出的污染物少。
1.汽油的蒸發性
當汽油具有良好的蒸發性時,在發動機氣缸內,它就能迅速汽化並與空氣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進入氣缸後燃燒較完全,使發動機能正常運轉。如果汽油的蒸發性太差,就不能在氣缸中完全汽化,使發動機功率降低,還會造成啟動和加速的困難。反之,如果汽油的蒸發性太強,則汽油在導油管中就已汽化而形成氣阻現象,最終造成供油不足,氣阻現象在夏季更容易發生。
2.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異常時,會出現機體強烈震動,並發出很響的金屬敲擊聲,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排氣管冒黑煙,嚴重時導致機件的損壞,這種現象稱為爆震。爆震對汽油機的危害較大。爆震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與燃料性質有關。如果燃料很容易氧化,形成的過氧化物不易分解,自燃點低,就很容易產生爆震。二是與發動機工作條件有關。如果發動機的壓縮比過大,氣缸壁溫度過高,或操作不當,都易引起爆震現象。衡量燃料是否易於發生爆震的性質稱為抗爆性。汽油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又分為研究法辛烷值(ROH)和馬達法辛烷值(MON),通常使用研究法辛烷值。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越好。汽油的辛烷值需在專門的儀器中測定。汽油的抗爆性取決於其化學組成。對於同族烴類,其辛烷值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降低。當相對分子質量相近時,各族烴類中,正構烷烴的辛烷值最低,環烷烴、烯烴較高,高度分支的異構烷烴和芳香烴(簡稱芳烴)的辛烷值最高。目前我國車用汽油的主要組分是催化裂化汽油,因其含有較多的芳烴、異構烷烴和烯烴,所以抗爆性較好。
3.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是指汽油抗氧化的能力。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儲存和輸送過程中易發生氧化,生成膠質,使汽油的顏色變深,甚至會產生一些膠狀物、沉澱物。汽油的安定性差會嚴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例如,在油箱、濾網、汽化器中形成黏稠的膠狀物,嚴重時會影響供油;沉積在進氣、排氣閥門上會結焦,導致閥門關閉不嚴等。
影響汽油安全性的最根本原因是它的化學組成。汽油中的烷烴、環烷烴和芳烴在常溫下都不易發生氧化反應,而其所含的各種不飽和烴則易發生氧化和疊合等反應,從而生成膠質。所以,汽油中所含有的不飽和烴是導致其安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除不飽和烴外,汽油中的硫酚和硫醇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也能促進膠質的生成,使汽油在與空氣接觸中顏色變深,甚至生成膠狀物。
直餾汽油餾分不含不飽和烴,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得到的汽油餾分(如催化裂化汽油等)由於含有大量不飽和烴以及其他非烴類化合物,導致其安定性較差。
汽油的變質除與其化學組成有關外,還和許多外界條件有關,例如溫度、金屬表面的作用、與空氣接觸面積的大小等。溫度升高,汽油的氧化速度加快,生成膠質的傾向增大;汽油在金屬表面的作用下,不僅顏色易變深,而且生成膠質的速度也加快;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越大,氧化的傾向自然也越大。
鑒於溫度、光照以及與空氣的接觸狀況均對汽油的安定性有明顯的影響,因此在儲存汽油時應採取避光、降溫及減小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等措施。
4.汽油的腐蝕性
汽油中會對金屬產生腐蝕的物質主要有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機酸和水溶性酸或鹼等。為此汽油在使用和儲運過程中,要控制汽油及其燃燒產物對接觸金屬的腐蝕性。
5.汽油的品種和牌號
我國汽油現按組成和用途不同分為車用汽油、車用乙醇汽油和航空汽油三種,各種汽油均按辛烷值劃分牌號。
車用汽油(國Ⅲ)和車用汽油(國Ⅳ)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90號、93號和97號三個牌號,車用汽油(國Ⅴ)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89號、92號、95號和98號四個牌號。車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90號、93號和97號三個牌號。航空汽油按馬達法辛烷值分為75號、95號和100號三個牌號。
(二)柴油
柴油可用作壓燃式發動機(簡稱柴油機)的燃料。我國的柴油產品分為輕柴油和重柴油。輕柴油適用於高速柴油機,重柴油適用於中、低速柴油機。本節主要介紹輕柴油,其使用要求主要有:具有良好的霧化性、蒸發性和燃燒性;良好的流動性,保證燃料供給系統在低溫下能正常供油;良好的儲存安定性和熱安定性;對機件無腐蝕和磨損作用,不含機械雜質。
1.柴油的燃燒性、蒸發性
柴油的燃燒性好是指噴入燃燒室內與高溫空氣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之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火自燃並正常地完全燃燒。柴油在柴油機工作中也會發生類似汽油機的爆震現象,但產生爆震的原因與汽油機不同。汽油機的爆震是由於燃料太容易氧化,自燃點太低;而柴油機的爆震是由於燃料不易氧化,自燃點太高。因此,汽油機要求自燃點高的燃料,而柴油機要求自燃點低的燃料。柴油的抗爆性用十六烷值表示。我國相關標准中規定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一般不低於45。
柴油在柴油機氣缸中發火和燃燒都是在氣態下進行的,因此必須先汽化並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後,柴油機才能啟動和正常工作。所以柴油的滯燃期不單是取決於其十六烷值,同時還受其蒸發性的影響。柴油蒸發速度的快慢,由燃燒室內空氣溫度的高低和柴油餾分的組成所決定。溫度越高,輕餾分越多,則蒸發速度越快。柴油機的轉速越快,它的每一工作循環的時間越短,要求柴油的蒸發速度越快,所用的餾分也就應越輕。如柴油的餾分過重,則蒸發速度太慢,從而使燃燒不完全,導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大以及潤滑油被稀釋而加重磨損。若柴油的餾分過輕,則由於蒸發速度太快而使發動機氣缸壓力急劇上升,從而導致柴油機的工作波動很大。
2.柴油的流動性
柴油的黏度過小時,易從高壓油泵的柱塞和泵筒之間的間隙中漏出,因而會使噴入氣缸的燃料減少,造成發動機功率下降。同時,柴油的黏度越小,霧化後液滴直徑就越小,噴出的油流的射程也越短,不能與氣缸中全部空氣均勻混合,因而會造成燃燒不完全。柴油的黏度過大,易造成供油困難,同時,噴出的油滴的直徑過大,油流的射程過長,使油滴的有效蒸發面積減小,蒸發速度減慢,這樣也會使混合氣組成不均勻、燃燒不完全。
柴油的低溫流動性不僅關繫到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在低溫下能否正常供油,而且與柴油在低溫下的儲存、運輸等作業能否正常進行有密切的聯系。柴油的低溫流動性與其化學組成有關,其中正構烷烴的含量越高,則低溫流動性越差。我國評定柴油低溫流動性能的指標為凝點(或傾點)和冷濾點。
3.柴油的安定性、腐蝕性和潔凈度
柴油的安定性一般是用總不溶物和10%蒸余物殘炭來評定的。安定性差的柴油在儲存中顏色易變深,甚至產生沉澱,嚴重時會造成噴油嘴和濾清器堵塞等,並導致氣缸中沉積物增加、磨損加重。柴油的安定性取決於其化學組成。二烯烴、多環芳烴和含硫、含氮化合物都是不安定組分,能使發動機中沉積物顯著增加。因此,必須通過各種精製方法除去這些有害化合物。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對發動機的工作壽命影響很大,其中活性含硫化合物(如硫醇等)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含硫化合物在氣缸內燃燒後生成的SO2和SO3,不僅會嚴重腐蝕高溫區的零部件,而且還會與氣缸壁上的潤滑油起反應,加速形成漆膜和積炭。同時,柴油機排出尾氣中的氧化硫還會污染環境。因此,為了保護環境及降低發動機腐蝕,GB 252-2011《普通柴油》中規定柴油的含硫量不大於0.035%。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柴油的含硫量指標還會進一步降低。
為防止腐蝕,在技術要求中還要求柴油中不含有水溶性酸或鹼,並對其酸度進行限定。
精製柴油在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有可能混入水分和機械雜質。柴油中如有較多的水分,在燃燒時會降低柴油的發熱值,在低溫下會結冰,使柴油機的燃料供給系統堵塞。而機械雜質的存在除了會引起油路堵塞外,還可能加劇噴油泵和噴油器中精密零件的磨損。因此,在輕柴油的質量標准中規定水分含量不大於痕跡(0.03%),並不允許存在機械雜質。
4.柴油牌號
我國普通柴油按凝點可劃分為10號、5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七個牌號;車用柴油按凝點可劃分為5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六個牌號。如-10號表示該牌號柴油凝點不高於-10℃。
殘渣型柴油機燃料按100℃的運動黏度劃分為F-RMA10、F-RMB10、F-RMC10、F-RMD15、F-RME25、F-RMF25、F-RMG35、F-RMH35、F-RMK35、F-RMH45、F-RMK45、F-RML45、F-RMH55、F-RMK55、F-RML55等牌號。例如F-RMA10是指該油品在100℃時的運動黏度不大於10.0mm2/s。
(三)潤滑油
用於機械設備的潤滑材料很多,但應用較廣的是從石油中得到的潤滑油和潤滑脂,其中以潤滑油用量最大。
潤滑油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機械設備在運轉時的摩擦阻力;帶走摩擦時產生的熱量,沖洗設備磨損的金屬碎屑;隔絕腐蝕性的物質,保護設備金屬表面。
潤滑油對不同機械設備有不同的質量要求,其品種多種多樣,如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壓縮機油、冷凍機油、氣缸油、齒輪油、液壓油、機械油、電器用油等。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潤滑油。
雖然各種潤滑油的性能要求因使用條件不同而異,但它們有著共同點:
(1)合適的黏度,良好的黏溫性質。黏溫性質是指油黏度隨溫度變化的性質。黏度隨溫度變化越小,黏溫性質越好。例如汽油機油,低溫時油品若變得太稠,發動機難以啟動;高溫時油品若太稀,則不能形成油膜,難以起到潤滑與密封作用。因此,要求潤滑油在低溫時不變稠,高溫時不變稀。
(2)高的抗氧化安定性。潤滑油若使用時間過長,各種金屬的催化作用會加速潤滑油氧化,產生酸性物質和沉積物,從而加速機件或軸承的腐蝕,使發動機的活塞環黏結,堵塞濾清器或油管。絕緣油氧化後,導電性增加。
(3)低的凝點和殘炭。凝點高的潤滑油,在低溫下會有結晶析出,影響油品的流動性。殘炭是指一定量潤滑油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到高溫進行蒸發和分解,生成焦炭的質量百分比。殘炭與油品中的膠質、瀝青質含量有關。殘炭值高,表明潤滑油在高溫下使用易生成膠膜或炭渣,造成設備磨損,密封性變差。
潤滑油的性質與其組成有關。少環、長側鏈烴類化合物組成的潤滑油,具有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溫性質,同時,還有較高的抗氧化性。反之,多環、短側鏈組分潤滑油,黏溫性差。潤滑油中含蠟量高時,凝點就高,低溫流動性差;膠質、瀝青質高時,殘炭值高;含硫化物和酸性組分時,腐蝕性強。在潤滑油生產時,應去除掉這些有害組分。

『捌』 石油產品的五大特性是什麼

  1. 易燃性

  2. 易爆性

  3. 易揮發

  4. 易產生靜電

  5. 易膨脹

『玖』 我國石油產品的分級是由什麼的高低來分的

這得具體到是石油什麼產品,如汽油 煤油 還是柴油 渣油 瀝青等。如汽油,市場上汽油有90、93、95、97等標號,這些數字代表汽油的辛烷值,也就是代表汽油的抗爆性,與汽油的清潔無關。

『拾』 石油是依靠什麼來分層的

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