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責任目標總成本是指什麼
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並作為合成中心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在這里引用「合成」概念,意在說明預算要經多部門、眾多員工的追求。也就是將成本水平控製作為工作的目標,目標成本的表現形式很多,如計劃成本、標准成本或定額成本等,一般情況下要比實際成本更加合理和科學。
責任成本(Responsibility Cost Method)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謂可控成本指在責任中心內,能為該責任中心所控制,並為其工作好壞所影響的成本。確定責任成本的關鍵是可控性,它不受發生區域的影響。責任成本是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以責任單位為計算對象來歸集的,所反映的是責任單位與各種成本費用的關系。
責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則把成本歸屬於不同責任中心,誰能控制誰負責,不僅可控的變動製造費用要分配給責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間接費也要分配給責任中心。
責任成本法是介於製造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的一種成本方法,有人稱之為「局部吸收成本法」或「變動成本和吸收成本法結合的成本方法」。
責任成本法的意義
1、採用責任成本法,對於合理確定與劃分各部門的責任成本,明確各部門的成本控制責任范圍,進而從總體上有效地控製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2、使成本的控制有了切實保障建立了責任成本制,由於將各責任部門、責任人的責任成本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密切結合,可將降低成本的目標落實到各個具體部門及個人,使其自覺地把成本管理納入本部門或個人的本職工作范圍,使成本管理落到實處。
3、使成本的控制有了主動力建立責任成本制,可促使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個人主動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積極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新設備,充分依靠科學技術來降低成本。
⑵ 什麼叫責任成本目標,什麼叫計劃成本目標,它們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責任成本: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http://ke..com/view/938517.htm
計劃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據計劃期內的各種消耗定額和費用預算以及有關資料預先計算的成本。它反映計劃期產品成本應達到的標准,是計劃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標。http://ke..com/view/967782.htm
⑶ 收入成本,目標責任成本和實際成本分別指的是什麼
1、收入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對應的成本。可以是計劃數,也可以是實際數。
2、目標責任成本是計劃成本,計劃一定期間內計劃成本數額。
3、實際成本指一定時期內實際發生的成本。
⑷ 關於責任成本管理的幾個問題,著急
一、責任成本的按照責任者的可控程度所歸集的應由責任者負擔的成本。就是按照誰負責,誰負擔的原則,責任成本是以責任中心為對象進行歸集的有關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不負責。它的核心是責任。
二、1、完善責任體系,深化成本管理 2、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3、工程項目完工後責任成本情況考核 4、完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
三、1.建築工程費
2.安裝工程費
3.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
4.其他費 5.基本預備費
四、責任成本預算是對責任中心可控成本的事先預測和計劃,是責任成本控制的目標,
亦是簽訂責、權、利相結合承包合同的依據。責任成本預算的確定是否合理,是責任成
本管理成敗的關鍵。合理確定責任成本預算,應遵循下列原則:
零利潤預算的原則。管理層作為利潤中心,項目利潤應全部由管理層掌握,執
行層和作業層作為成本中心,只對項目成本負責。因此,編製成本預算,應按照成本中
心「零利潤」的原則進行編制,把項目利潤全部劈出來。這里的利潤是指項目毛利。項
目毛利就是責任中心的計價收入扣除應該發生的直接費和現場經費後的余額。用公式表
示為
項目毛利責任中心計價收入(直接費現場經費)
當責任預算編制完成後,項目毛利可表示為
項目毛利責任中心計價收入(責任成本預算責任費用預算)
應該發生的直接費和現場經費如何確定?也就是把成本中心的利潤分劈到什麼程度
才算是成本中心的零利潤?這就涉及責任成本預算編制的第二條原則。
合理與節約的原則。責任成本預算應符合施工現場實際。施工方法、工序的確
定以合理的施工組織為基礎;工程數量的確定以施工圖數量為基礎;工、料、機消耗數
量的確定以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機械台班消耗定額為基礎;工、料、機單價的確
定以施工現場調查價為基礎。成本及費用是責任中心直接發生,並且可控。工、料、機
消耗的節約標准應為平均先進水平,經過努力可以達到。五、責任成本管理的條件要素
質量控制、工期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
六、責任成本預算如何確定
首先,確定某一期間(如某月)的企業全部產品總成本,這是企業領導層的責任成本目標,也是整個企業這個最大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預算。
其次,將責任成本總預算分解到二級責任成本中心,詳細調查各責任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將可控成本列為該中心的本期責任成本預算。責任成本預算制定的標準是否可行,直接影響到責任成本核算的成敗。責任成本的標准應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先進標准,具有可行性和可計量性,才能成為該中心全體員工的奮斗目標。只要存在不可控成本,總預算和分預算就不會相等,盡可能減少不可控成本,才能使總預算實現的可能性增大。
最後,將二級責任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預算再分解到三級、四級責任成本中心,形成整個企業的責任成本系統
⑸ 請問責任成本是什麼怎麼樣做好責任成本的管理呢
責任成本的按照責任者的可控程度所歸集的應由責任者負擔的成本。就是按照誰負責,誰負擔的原則,責任成本是以責任中心為對象進行歸集的有關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不負責。它的核心是責任。
一、完善責任體系,深化成本管理
根據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特點,工程項目一般是通過公司投標後進入的,因此,工程造價的構成和發生成本的區域就不同,建立應以工程項目部及職能部門等為責任中心,以可控成本為對象的管理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按照責任成本的原則,建立和完善項目施工目標成本管理體系,主要有兩個方面:1、圍繞項目管理,調整和理順內部運行體制;2、合理編制責任成本預算,按可控原則分解經營目標和可控成本。
(二)深化項目管理環節,加大管理力度,採取措施,使責任成本落實到實處應加強項目經費環節中的管理、項目資金使用環節中的管理和施工環節過程中的成本控制。
二、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1)項目要加強和深化成本分析,建立成本分析制度,通過分析找出項目管理中的漏洞,做到項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便對責任成本措施管理考核,對預算成本和責任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作出評價,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2)定期進行全面分析,建立以每月成本核算為基礎,每季度對成本費用全面分析的全面管理制度。(3)建立成本費用分析責任制,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財務、計劃、施工技術、保障、辦公室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提供資料,共同搞好成本費用分析工作。(4)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庫,以便對本期預算執行情況落實責任、進行評價與考核,為下期預算的編制提供有關信息,形成整個項目從開工到完工有始有終的考核與評價信息資料提供。
三、工程項目完工後責任成本情況考核
在單項工程項目完工後應給予責任成本實施成果考核並注意有關問題:
(一)責任成本的成果要給予考核和評價。結合施工項目責任預算分析所核定的工程量進行驗收,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對責任預算執行情況,人員收入,工程產品中的安全、質量給於綜合性評價,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並據此給每個責任成本中心兌現經濟效益,以有利於進一步加強管理,改進工作,提高項目經濟效益。通過對責任成果的考核與評價,可以為編制下期責任預算提供依據,從而使項目能編制出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責任預算,推進項目責任成本預算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二)單項工程項目完工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項目工程收入是否從業主那裡得到確認,沒有得到業主承認有效憑證不能記收入,在建工程、預提和待攤不能留余額,應全部列入成本。及時核對業主間的往來,對預收和應收工程款應與甲方核對一致,防止在預收、應收或在建工程隱藏問題,造成成本不實或留下遺留問題。(2)各種材料消耗做到完工料清。對沒有用完的材料,有項目部作價處理沖減成本。無法處理的,應由項目部承擔項目成本,不得以賬面數移交下一個項目。(3)對分包合同按合同逐一清理,搞清楚合同完成總價款、已付數、代墊付款、應付賬款,對超付合同價款的必須查明原因,落實責任。(4)清理各種往來款項,分清性質處理。通過以上措施做到項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便對項目責任成本進行考核,作出正確評價,按合同進行獎罰。
四、完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
(1)改革成本管理機構和管理職能。項目設立要圍繞成本管理,全過程開展責任成本核算工作,成立成本核算責任中心,負責「責任成本管理中心」全過程管理,建立管理體制,設立專職成本員,對項目中的成本預測、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職能到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全面系統工作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機制及管理職能。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如何切實成本管理工作,還需要扎扎實實的作好大量工作,通過成本管理工作總結,對成本管理中的各項制度進行補充和細化,建立健全成本資料歸集、傳遞和報送所要求的程序及相關制度,根據各責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設立賬簿、憑證報表和分析資料。
(3)工程項目主管會計實行委派制。工程成本分析、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報表、考核等均需會計人員來完成、參與,如果財務人員受項目主管直接領導或聘用,可能受項目利益驅動,不能按照會計制度來報賬、編報報表,這樣對項目綜合效益考評和實際項目效益就不能作出正確的認可。
(4)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推行責任成本核算管理、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高、決策能力強的財務隊伍是分不開的,因此,在項目管理中,財會人員在經營管理中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加強財會人員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以適應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責任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
⑹ 工程預算裡面預算收入,責任成本,計劃成本指的是什麼
責任成本預算(簡稱責任預算)是在工程施工之前,按照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所在地價格水平,應用相關定額和費用標准對項目施工活動中將要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預測和控制。從本質上講,責任預算即項目的目標成本,它是上級單位給施工生產單位
⑺ 施工企業選派項目經理階段,需要編制什麼計劃以作為項目經理的責任成本目標
需要測算項目的預計總成本,計算中項目的上交比例,作為項目經理的責任成本目標
⑻ 請問責任成本目標與計劃成本目標區別一般情況,二者之間比較哪個大些
責任成本目標和計劃成本目標,它們的性質和作用不同。前者反映公司對施工成本目標的要求,後者是前者的具體化,兩者把施工成本管理在公司層和項目經理部的運行有機地連接起來。
責任成本目標一般是在編制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時訂立的目標,會大於計劃成本目標。
⑼ 建設工程施工成本計劃一般情況下有哪三類指標
1、競爭性成本計劃,即工程項目投標及簽訂合同階段的估算成本計劃。這類成本計劃以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件、投標者須知、技術規程、設計圖紙或工程量清單等為依據,以有關價格條件說明為基礎,結合調研和現場考察獲得的情況;
2、指導性成本計劃,即選派項目經理階段的預算成本計劃,是項目經理的責任成本目標。它以合同標書為依據,按照企業的預算定額標准制定的設計預算成本計劃,且一般情況下只是確定責任總成本指標;
3、實施性計劃成本,即項目施工准備階段的施工預算成本計劃,它以項目實施方案為依據,落實項目經理責任目標為出發點,採用企業的施工定額通過施工預算的編制而形成的實施性施工成本計劃。
(9)責任總成本目標是什麼計劃擴展閱讀
施工預算不同於施工圖預算。在編制實施性計劃成本時要進行施工預算和施工圖預算的對比分析,通過「兩算」對比,分析節約和超支的原因,以便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防止工程成本的虧損,為降低工程成本提供依據。「兩算」對比的方法有實物對比法和金額對比法。
「兩算」對比的內容:人工量及人工費的對比分析;材料消耗量及材料費的對比分析;施工機械費的對比分析;周轉材料使用費的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