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結轉銷售成本 計算
我來回答:
1、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36000+12800+10880)/400=149.20
2、生產B產品的單位成本:(24000+14400+12220)/300=168.73
3、A產品的銷售成本:149.20*200=29840
4、B產品的銷售成本:168.73*100=16873
5、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29840
借:主營業務成本-B產品16873
貸:庫存商品-A產品29840
貸:庫存商品-B產品16873
特此回答!
『貳』 結轉銷售成本怎麼計算
我來回答:
1、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36000+12800+10880)/400=149.20
2、生產b產品的單位成本:(24000+14400+12220)/300=168.73
3、a產品的銷售成本:149.20*200=29840
4、b產品的銷售成本:168.73*100=16873
5、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29840
借:主營業務成本-b產品16873
貸:庫存商品-a產品29840
貸:庫存商品-b產品16873
特此回答!
『叄』 結轉本月已銷售商品成本要怎麼算
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在日常會計記錄的基礎上,我們已經收集生產產品發生的各項費用,其中直接費用記入了「生產成本」賬戶,間接費用記入了「製造費用」賬戶。歸集在「製造費用」中的各項間接費用,需要選擇適當的標准分配結轉到有關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去,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確定已銷售產品的銷售成本。所以,成本結轉是期末賬項調整的一個後續工作,目的在於將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進行配比,以便正確確定本期的損益。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第一步,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第三步,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3.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具體計算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計價確定的產成品銷售成本,應當從「產成品」賬戶的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肆』 生產企業結轉銷售成本怎樣算
生產企業的產成品是由生產成本中的人工費、材料費、製造費用構成的。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人工費
-材料費
-製造費用
商貿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是由庫存商品直接轉入的。
答案補充
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產成品是你這個月銷售的產品的成本,產成品中未銷售出去的不用結轉。
答案補充
算成本是很麻煩的,但這是必須做的,不管成本算多或算少,利潤都會不正確。大公司專門有成本會計,小公司就只能一個人辛苦點了。
答案補充
你們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是查賬徵收的話,銷售成本最好是一一核算,因為成本影響利潤,而利潤影響企業所得稅。如果是核定徵收的話,你預估一下成本,有些出入也無妨,因為收入才影響企業所得稅。
『伍』 銷售成本結轉公式
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1.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第一步,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第二步,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第三步,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
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參考資料:銷售成本結轉-網路
『陸』 生產成本結轉怎麼算
生產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具體步驟如下:
1、對製造費用進行分配結轉:
製造費用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2、對完工產品製造成本進行計算結轉:
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3、對銷售成本進行計算結轉: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柒』 月末怎樣結轉銷售成本,如何計算出來
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常見的是通過加權平均法來結轉的。
一、按品種:
1、 本期某種銷售商品的成本單價=(期初某種商品金額+本期購入某種商品金額)/(期初某種商品數量+本期購入某種商品數量);
2、本期某種商品銷售成本=本期某種銷售數量*本期某種銷售商品的成本單價;
3、再將算出的各種商品的銷售成本求和=本期商品的銷售總成本
二、計算並結轉本月的銷售成本,採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銷售成本=(期初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期初數量+本期入庫數量)*銷售數量
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7)生產結轉銷售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是將已計算出的商品銷售成本從「庫存商品」帳戶轉入「營業成本」帳戶的過程。商品銷售成本結轉時間,根據企業經營特點、經營范圍、經營管理需要而定。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形式:
(1) 逐日結轉,是每天計算出當天的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轉帳。其優點是會計工作量均衡,並隨時提供商品銷售成本額與庫存商品額,但每日工作量較大。該種形式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的企業。
(2)定期結轉,是在規定的時間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如旬末、月末、季末結轉成本等。其優點是減輕平時的工作量,缺點是結轉工作集中在期末易出差錯。該形式適用於經營品種繁多,進銷價格多變,商品交易頻繁的企業。
參考資料: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網路
『捌』 企業月末結轉的銷售成本是怎樣計算的
企業月末結轉的銷售成本通常採用加權平均法結轉。
結轉銷售成本是銷售商品時發生的成本的結轉。銷售結轉是在銷售商品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通常在月末結轉。銷售成本結轉有兩種方式: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
產成品銷售後,由於庫存產品減少,產成品的產品成本需要從庫存成本中降低,降低後的產品成本成為「產品銷售成本」。
銷售過程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第三階段。在此階段,企業通過產品銷售收回貨幣資金,以確保企業再生產。企業應計算結轉產品的銷售成本,並與當期實現的銷售收入相匹配,以計算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產品銷售損益。
產品銷售成本計算的對象是每一個售出的產品。由於產品銷售成本是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實質上是已銷售產品生產成本的結轉。生產成本計算:根據收集的原材料數量計算金額、人工成本、機、電、水折舊成本,均計入生產成本和製造成本。月末,所有製造費用均轉入生產成本。產品的單位成本是用生產成本除以收到的產品數量來計算的。月末,單位成本乘以銷售數量乘以單位成本,即銷售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時間根據企業的業務特點、業務范圍和業務管理需要確定。每日結轉和定期結轉有兩種形式:
1.每日結轉是計算當天的商品銷售成本,並每天進行轉賬。其優點是會計工作量平衡,隨時提供銷售成本和貨物庫存,但日常工作量大。這種形式適用於業務種類較少的企業。
2.定期結轉是指商品銷售成本在規定時間內的計算和結轉,如十日底、月底、季末的結轉成本。其優點是減少了通常的工作量,缺點是結轉工作集中在期末,容易出錯。本表適用於業務種類繁多、購銷價格多變、商品交易頻繁的企業。
『玖』 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如何計算出來
對於銷售成本的結轉,金額計算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第一種收入百分比法,一般在商業企業中,當成本與價格之間也即毛利率比較均衡時,可以運用收入百分比法結轉,但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工業企業。
第二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計算和結轉銷售成本的商品.它是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的商品數量庫存商品的商品單價。
第三種進銷台賬法,進銷台賬適用於進銷商品庫存量比較大的商貿企業啟用進銷台帳,財務人員可以了解每種商品的出入庫、結存情況月底自動計算每種商品的出庫成本.
二、會計分錄
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進銷台賬法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