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核算的理論是什麼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成本核算的理論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0 15:04:33

成本核算

首先:要清楚工作中所用到的材料的規格.包括長度.寬度和厚度.有的同一種材料也會有不同的規格,所以在不同的公司工作或者是不同的材料供應商的同一種材料都可能會有不同的規格,所以具體的材料規格一定要以做最後確認樣板為准.
其次:要把工作所用到的所有材料分類別,分顏色,分供應商,進行有規律的編號,讓每種材料有一個固定的編號,以及讓所有相同的材料但不相同的顏色又有固定的編號,還要讓所有相同材料,相同顏色的材料但不同的供應商也有固定的編號.(建議所有編號不要有英文字母和中文在內,最好的方式是全部用數字代替)
在計算每種不同材料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材料供應商名稱和編號.以便於提高報價准確率.
關於成本損耗的百分比: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包括訂單數量/工藝流程難度/破壞性/還原性/流失性/公司的其他規定事項等等.一般來說:主料+2-3% 裡布+3%包邊帶+5% 織帶/拉鏈+1%其他的配件+1%左右.具體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計算用量的順序:主料---配料---配件---LOGO---絲印/綉花---包裝材料等.成本核算時候要加上:加工費---管理費---利潤---配額等
度量:一般地說是量長和寬的最大限度後每邊加1.5MM.特殊的形狀要先把紙樣先畫多幾件拼湊在一起再算平均的長和寬.例如:梯形的要紙樣要求開料方向顛倒拼湊5件以上再度量.一頭大一頭小的也是一樣.有些奇形怪狀的要用同樣的方法畫10件以上後再度量計算出平均的長和寬.(畫的同時要考慮所用料的封度)
分類計算用料時:要詳細的列出每個部位的名稱和尺寸及每成品袋所用的件數.
廠一般常用材料計算方法如下:
1):面料/裡布單位面積(包括一般的尼龍料/PVC/帆布/棉布/海綿/回力膠/EVA/珍珠棉等有固定封度的料):一般地說分倆種情況:A:整個袋由很多小件材料結合而成. B:整個袋由數量很小的大件材料結合而成,或者是主料由很多小件結合但是其中有單件單色配料.
A:計算方法:當度量紙樣為英寸時:長*寬*件數/36/封度*損耗=單件材料的碼(Y)用量. 當度量紙樣為CM時:長*寬*件數/36/2.54/封度/2.54*損耗=單件材料的碼(Y)用量.這也叫面積用量.
B:計算方法(單位:英寸):這種情況時候:首先要知道所用材料的封度.再根據紙樣標明可以開料的紋路所能開料的最大值去計算單件材料的用量.也叫排版用量.常用的方法
2):真皮的計算方法(單位:英寸):長*寬*件數/12/12*損耗=單件材料的英尺(SF)用量.
3):單位長度的計算方法單位:英寸):長*件數/36*損耗=單位碼(Y)用量(包括拉鏈/織帶/包邊帶/魔術貼/送緊帶/繩索/管條/T骨等等)
4)E板計算方法(42*48"):根據紙樣所能開料的最大值去計算單件材料的排版用量(張).
5):紙板計算方法(31*43"):根據紙樣所能開料的最大值去計算單件材料的排版用量(張).
6):海綿計算方法:A(40*80"):根據紙樣能開的最大值去計算單件材料的排版用量(張). - B:成卷有固定封度的海綿和面料一樣計算(Y).
7):五金/扣具計算方法:單件+損耗.
8):紙箱體質計算方法A:單位:M:長*寬*高=單箱的M3. B: 單位"英寸":長*寬*高/12/12/12=單箱的"材".正常情況下紙箱比較大的時候要考慮裝貨櫃時會不會影響裝櫃.
9):貨櫃容量計算M3的方法:
A:20尺櫃::2.2*2.2*6M=29M3.正常情況下裝貨為28M3.
B:40尺櫃::2.2*2.2*12M=58M3.正常情況下裝貨為55M3.
10):貨櫃容量計算"材"的方法35.3的來由:12"=30.48CM 100/30.48=302808 3.2808的立方=35.31)
A:20尺櫃::2.2*2.2*6M=29M3*35.3=1024材.正常情況下裝貨為980材.
B:40尺櫃::2.2*2.2*12M=58M3*35.3=2045材.正常情況下裝貨為1950材
希望採納

⑵ 會計成本核算的原理是什麼

你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回答!
會計中成本核算的原則: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 根據《管理會計會計制度(試行)》的規定:「管理會計核算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但對經營性收支業務的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從管理會計制度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管理會計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同時存在著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兩種處理原則,對預算資金的收支處理按照收付實現制處理,對經營活動收入和支出的處理按權責發生制進行。那麼什麼是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呢?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主編的《會計》(2005)一書中對權責發生制的界定:「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權責發生制是依據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兩個基本前提來正確劃分不同會計期間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歸屬,並運用一些諸如應收、應付、預提、待攤等項目來記錄由此形成的資產和負債等會計要素。 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准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是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於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於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確認基礎。企業經營活動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損益的記錄又要分期進行,每期的損益計算理應反映所有屬於本期的真實經營業績,收付實現制顯然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因此,權責發生制能更加准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二、收益成本配合原則收益成本配合原則又稱配比原則,它要求費用與其相關收益相匹配,即將某一會計期間的費用或歸集於某些對象上的費用與有關的收入或產出相匹配、相比較。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或產出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配比原則是根據收入或產出和費用的內在聯系,要求將一定時期的收入或產出與為取得收入或產出所發生的費用在同一期間進行確認和計量。 收益成本配合原則作為會計要素的確認要求,用於利潤確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會帶來一定的收入,也必然要發生相應的費用。有利得必有所費,所費是為了所得,兩者是對立的統一,利潤正是所得比較所費的結果。收益成本配合原則的依據是受益原則,即誰受益,費用歸誰負擔。受益原則承認得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並非所有費用與收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須按照收益成本配合原則區分有因果聯系的直接成本費用和沒有直接聯系的間接成本費用。直接費用與收入進行直接配比來確定本期損益;間接費用則通過判斷而採用適當合理的標准,首先在各個產品和各期收入之間進行分攤,然後用收入成本配合來確定損益。 在實際工作中收益成本配合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合,將收入或產出與其對應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合,將一定時期的收入或產出與同時期的成本費用相配合。例如為培養教育學專業學生所發生的支出不能計入外語專業學生的培養成本中去,把與培養學生無關的費用,在計算成本時剔除。本學期購買的教學用品支出不能計入下學期中去。 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試行)》一般原則第十七條規定:「有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其經營支出與相關的收入應當配比」,並沒有對進行成本核算必須遵循收益成本配合原則進行規定。但是在核算教育成本時採用這一核算原則,能夠准確分析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准確計算出一個時期或某一項教育產品成本。高等學校各項成本的計量必須在確定成本對象之後合理、准確地應用收益成本配合原則,將教育的費用與教育的收益相配合、將科研的費用與新知識的產出或技術改進相配合。 三、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 收益性支出又稱「收益支出」,是指企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發生、其效益僅與本會計年度相關、因而由本年收益補償的各項支出。這些支出發生時,都應記入當年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資本性支出是指取得的財產或勞務的效益涉及多個會計期間所發生的支出,這類支出應予以資本化,先計入資產類科目,然後,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轉入適當的費用科目。資本性支出是與收益性支出相對稱的。它是指單位發生其效益及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會計年度的各項支出,包括構成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支出。 收益性支出不同於資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當年的營業收入補償,後者先記作資產,通過計提折舊或攤銷分年攤入各年成本費用。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是為了正確計算各年損益和正確反映資產的價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結果是少計了當期費用,多計了資產價值,虛增利潤;反之,則多計了當期費用,少計了資產價值,虛

⑶ 作業成本核算的基礎是成本驅動因素理論,包括

作業成本核算的基礎是「成本驅動因素」理論: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的發生,產品消耗作業。

在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程序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將各種資源耗費形成的費用分配到相同性質的作業成本庫中,計算每一個成本庫的分配率(即單位作業成本);第二階段是按作業成本庫的分配率,把費用分攤到成本計算對象(如產品),計算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

⑷ 成本計算基本原理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
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
2.其中材料成本的計算尤為重要,一般分為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能確定產品成本歸屬的直接計入產品,不能明確劃分成本歸屬的,根據實際生產工藝確定分配標准。
一般流程:
1、根據生產方式確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實際運用中,這三種可以相互結合。如果公司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數據管理軟體,而且運行良好(雖然絕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僅僅勉強達到數據統計功能,但也對成本核算的細節起到一定幫助)。
2、基本資料收集:
2.1《BOM表》,即生產工藝流程標准及材料用量標准。這是實際生產成本分配標準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2.2車間材料領、用、存明細表,這個不用說了,主要材料的統計,重要性不問可知。關鍵是要根據確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設定統計表的項目格式。或按訂單統計,或按產品品種統計,或根據生產步驟統計,或三者結合。
2.3倉庫材料進、出、存明細表,這個是為了檢驗車間領、用存明細表的正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倉庫成品進、銷、存明細表,這個是成本報表的重要採用數據《生產成本表》、《銷售成本表》。
2.4員工工資明細表,人工成本原始資料。關鍵是要分部門統計,如果有計件工資更好。
2.5製造費用明細表,按部分統計,這個要在原始單據在最初入帳時都要按部門記帳。這個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礎之一。
3、成本報表與成本分析:
3.1成本報表主表是《產品生產成本表》和《產品銷售成本表》,這個做起來不復雜,關鍵是之前的資料統計要細致,才能計算的相對精確。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虧分析和保本點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質成本分析和重點成本分析,這才是成本控制的基礎。
通過以上的說明,對成本會計有一定研究的人,應該明白我所講的全面性問題和重要性問題了。希望更多對成本有研究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⑸ 生產成本的設置原理及核算方法,具體的敘述一下

1.合理確定成本計算對象。所謂成本計算對象,就是費用歸集的對象.或者說是成本歸屬的對象。進行成本計算,必須首先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如果成本計算對象確定得不準確或不恰當,就會大大增加成本計算的難度,計算出來的成本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計算的任務。

2,恰當確定成本計算期。所謂成本計算期,就是多長時間計算一次成本。從理論上說,產品成本計算期應該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致。但這種情況只適合於企業的生產過程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產第二批(件)的情況。而事實上現代企業的生產大都採用流水線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生產,而是不斷投產,不斷完工,綿延不斷,無法分清前後批次。在這種情況下,按批計算成本顯然是很困難的,只有人為地劃分成本計算期(一般是以--個月作為一個成本計算期),成本計算才有可行性。

3,正確選擇成本計算的方法。由於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成本的具體計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模式。經過人們的長期實踐,形成了幾種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即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4,合理設置成本項目。為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產品的成本耗費情況,使成本計算能提供比較豐富的信息,在計算產品成本時,不僅要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且要對 總成本按用途分類,以反映產品成本的組成和結構。這樣,便於我們對成本進行控制,也便於我們分析產品生產中的經濟效益問題和對生產部門進行考核評價。

5,合理選定費用分配標准:土產過程往往是比較復雜的,-項費用發生後,其用途往往不止-個,生產的產品不止一種,成本計算的對象也不止一個。這樣,-項費用發生後,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記入反映某一個對象的明細賬戶,而需要把這項費用在幾個對象之間進行分配。

⑹ 企業成本核算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工業企業通過成本核算,可以審核和控制各項費用支出,促使企業降低成本、費用,可以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分析和考核產品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進一步挖掘降低產品成本的潛力;可以為企業進行成本和利潤的預測提供數據,參與企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決策;可以為計算企業利潤、進行利潤分配提供依據。總之,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是成本會計和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對於降低成本、費用,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以及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和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分配關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商業企業成本的核算,就是商品采購和銷售成本的核算和商品流通費用的核算。商業企業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對於正確地確定銷售利潤、營業利潤以及商業企業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和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分配關系,意義重大。此外,通過成本核算,對於促進企業降低商品采購成本和銷售成本以及商品流通費用,提高經濟效益也有著重要意義。

⑺ 請問什麼是成本核算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