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美國跟加拿大哪個生活成本高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美國跟加拿大哪個生活成本高

發布時間: 2022-05-10 12:32:47

1. 我現在大二,物理學女生,本科畢業後出國讀研,想知道大概花費情況,能將加拿大和美國的情況分別介紹下嗎

加拿大生活成本和學費都比美國便宜。
以montreal為例,住宿吃飯一年大約1.5萬加幣,國際學生,每3個學分(1門課)大約900元,你需要學習15門課左右(學術型),一學期可以修2-3門課程,一年2-3學期,講學金全獎大約3萬多每年。研究型的學習5-6門課程,boss帶的話,可能會有一點點的零花錢,看人,有的一點沒有。

2. 告訴我關於美國~加拿大的區別~優劣處。 我打算出國讀本科~這兩個國家的費用分別是多少 求大神解答

美國和加拿大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經濟強國,選擇加拿大還是選擇美國,許多人都會做許多權衡,網上關於美國和加拿大比較的文章也很多,一位在美國和加拿大分別生活了10年和15年的筆者為我們從各個方面做了詳盡的評價,美國和加拿大各有所長,選擇加拿大還是美國,最主要還是要根據家庭的需要以及發展的需要。
網上不斷有人發文評論和比較美國和加拿大的不同。 看了之後,總覺得意猶未盡。 似乎並沒有說到點子上。筆者不揣冒昧,也貢獻一點自己的想法,引的數據,也許不夠准確,歡迎各位讀者指正。我當然有自己的傾向性,但是,我希望能做到盡量客觀,不存偏見。
先說說筆者的個人背景。 筆者先後在美國生活了10年, 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 目前經常來往於美國的波士頓,紐約,落杉磯,休士頓等美國大城市和加拿大的多倫多。雖然,了解會有片面性,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資格評論。
無庸諱言,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個人發展的機會,要比加拿大多得多。 就業機會,個人工資水平,都比加拿大高。所以說,對於一個真正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在美國比在加拿大,會達到更高的高度,也會更富有。但考慮到很多同胞,出國不久,或者半路出家,或者自認不那麼「優秀」,今生也許達不到那麼高的高度,筆者想從低端的角度來評論一下生活在這兩個國家的不同感受。為簡單起見,所列數據分別為美元或加元。不做匯率轉換。討論購買力時,考慮一美元等同於一加元。
加拿大人生活態度比較平和
1. 最低工資:
美國 $7.25 (大部分州) – $8.25(Illinois,July,2010)
加拿大 $8.80 Alberta(April 2009) – $9.60-10.45(Ontario,March,2010)
評論:各州(省) 不同。但一般來說,美國偏低(不算匯率轉換)
2. 所得稅 (2009)
美國
聯邦個人免稅額$5700 (single) – $11400(married,joined)
聯邦稅率:
10K 10.86%
20K 12.90%
30K 13.62%
40K 15.45%
50K 17.39%
聯邦兒童免稅額: $1000/人
州個人免稅額(Massachusetts State 為例)
$4400(single)-$8800(married joined)
州稅率: 5.3%
州兒童免稅額: $1000/人
加拿大
聯邦個人免稅額$10320 (single) – $16728(married,joined) (2009)
聯邦稅率:
10K 15 %
20K 15 %
30K 15 %
40K 15 %
50K 22 %
聯邦兒童免稅額: $2089/人
省個人免稅額(Ontario 為例)
$8881(single)-$13217(married joined)
州稅率: 6.05 %($36838 or less)
9.15%($36838 – $73698)
州兒童免稅額: $7541/人
評論:美國的稅率低於加拿大,但是,美國的個人免稅額和兒童免稅額遠低於加拿大,因此,對於低收入的人,在美國可能要繳稅,在加拿大反而可能不用繳稅。在美國,有孩子對少付所得稅影響不大,加拿大則不然。
究其原因, 加拿大人口少, 鼓勵生育,因此,有孩子會有較大稅務優惠。和美國不同。此外,當稅務收入為$40,000時,美國和加拿大的聯邦稅額都是15% 兩者持平。當收入達$50,000時,加拿大再次超過美國。
3.遺產稅
美國:每人有一個終身免稅額,每年不同。2009年是3.5 million. 多餘的部分要征18%不等的遺產稅。 2011年,這個終身免稅額降到 1 million.
加拿大:繼承遺產,一律按賣出考慮,計入收入,並計算資本增值稅。
評論:如果你有一棟不大不小的房子,想在身後留給子女,看來還是在美國比較合算,因為子女有終身免稅額。你的房子不大,很可能不用繳遺產稅。而在加拿大,所得稅和資本增值稅看來是逃不掉,不論房子大小。
4.銷售稅
美國:(2008)5%(Massachusetts State).
各州不同。通常為4%
加拿大:GST5%, PST8%(Ontario) 2010年,合並為13%的HST
Alberta省僅收聯邦稅5%,沒有省稅。其他省的省銷售稅(PST)5%不等。
評論:加拿大比美國多征了5%的聯邦銷售稅(GST),而且,省銷售稅也比美國高。兩國的食品都不交稅,但是,加拿大比美國有更多的商品或服務要交稅。但是對低收入的家庭,一對夫婦,每季度(三個月)加拿大人可以拿到約$100的補貼(GST/HST Credit),部分補償了所付出的銷售稅。
5. 醫療
美國:美國的健改法案剛剛通過,實行效果如何,至今仍是未定之列,而且,就算實行,也不是加拿大或台灣那種意義上的全民保險,而且,同等收入水平, 在美國要交高得多的保險費。
2010年3月25日世界日報報道,雖然通過了新的健保法案,最新研究表明,一對65歲的退休夫婦,仍需要25萬的醫療費用。這包括:Medicare的保費,自付額,每次的Co-Pay,還有自付的處方葯費。研究結果假設,婦女壽命85歲,男人壽命82歲。
目前,Massachusetts States 是全美唯一實行全民保險的州,由於入不敷出,福利在不斷削減。對於低收入的美國公民(例如,低收入的老人),基本免費。對於低收入的新移民,自付額大約在$1000以內。如收入較高,則每月大約要付幾十元到$100元的保費。(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低收入者,因病住院,那麼你就准備出院時收到一張$1000的賬單吧)
對於美國其他的州,則不如馬州這樣好。低收入的家庭可能買不起保險,因而看不起病。工作的家庭可能有公司提供的保險,每月要付一定的保費,同時還有自付額。對於退休的老人,可以參加Medicare,但不是免費的。每人每月大約要付$100-$200的保費。
美國還有一項福利,叫做MediAid, 看病或葯物基本免費,但是,申請的條件和拿SSI相同,條件相當苛刻。普通的工薪階層或有養老金者,是不夠資格的。
加拿大:Ontario Province的保險計劃OHIP門診看病和住院(包括伙食,住院,手術及葯物)全是免費的。但是每年要付健康稅,稅務收入少於$20000者,免稅;稅務收入$20000-$36000付不多於$300/年;稅務收入$36000-$48000則不多於$450/年。外購處方葯物需自費或由保險承擔。低收入者,外購處方葯物每年每人有大約$100-$200的自付額,其餘免費。十分低收入者(法定貧困線),外購處方葯物也免費。
評論:對於一般工薪收入者,美國的醫療費用遠高於加拿大,即使有保險,也有一定的自付額,同時,保險也有一定上限,多餘部分自付;對於一般退休者,美國仍然不如加拿大,Medicare仍須付不菲的保費;在美國,如果要醫療完全免費(包括葯物),除非夠拿SSI的資格。這對於一般有退休金的人,是做不到的。加拿大雖然也要付健康稅,但是遠低於美國。
網上有一些文章抱怨加拿大的醫療如何不好,看病要等多長時間。筆者從自己的經歷看,似乎沒有這么嚴重。我前後在加拿大做過兩次大手術,每次的等候時間均為大約半個月,兩次手術的結果都令人滿意。
而當年我在美國,我在的公司沒有保險,看病要自費。看一次小病,門診費都是至少$50元,根本不敢去看,只能自己胡亂買些葯。比起我在美國的經歷來,我覺得在加拿大很好了。抱怨加拿大的讀者,如果也能去美國體驗一下,也許就沒有那麼多的牢騷了。
筆者在美國也看過多次病。在美國很多小城市的醫生,實在不敢恭維,可以說,很爛。這一點,其實兩國差不多,很多醫生都不怎麼樣,要看你的運氣了。也看你去的是那個醫院,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順便說一句,牙科的費用,美國遠高於加拿大,筆者的印象,在美國大約要貴一倍以上。對於沒有牙科保險的人,這個問題在美國要嚴重得多。
6. 居住
由於各個城市的房價不同,因此不便比較。但是,還是有一些可以相互比較的。
A. Property Tax Rate
美國:0.14%(Louisiana)-1.76%(Texas)(2008)
以上的數據並不包括學區稅。據筆者所知,在休士頓,一所價值10萬的房子,包括學區稅,每年要付 3000元的地產稅。相當於房價的3%。其他城市不清楚。近年來,美國的地產稅率遠較其他國家的高。有的州可高達5%。
加拿大:計入學區稅,地產稅率大約是1-2%。多倫多則是1%略多。
評論:取決於地區,在美國的有些州,養一棟房子的代價可能會高於加拿大。
B. 房租
美國:一居室的公寓,在波士頓需1000-1200元/月,在休士頓需600元/月
加拿大:一居室的公寓,在多倫多需1000-1200元/月
評論:就房租而言,美國和加拿大差不多。在休士頓,不論房價,還是房租都遠低於美國其他城市。
C.廉租房
美國:要交30%的月收入。住入後,每年不準離開超過3個月。允許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在波士頓需等候1-3年。在休士頓至少要等5年。
加拿大:要交30%的月收入。住入後,每年不準離開超過4個月。不允許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在多倫多需等候5-10年。
評論:就廉租房而言,美國和加拿大差不多。但是,加拿大允許離開不超過4個月,這一點比美國寬松。但是,加拿大在分到廉租房半年內,原住房必須賣掉,而美國則允許保留,只需將房租收入計入個人收入即可。這一點比加拿大寬松。
7. 物價
一般來說,在美國,高檔商品的價格,比在加拿大要低10-20%。加上在加拿大要多付約8%的銷售稅,因此,實際付出要多約15% 。這包括汽車,各種電子產品等。
但是對於日用品,除去銷售稅的差別,給筆者的感覺,在美國花一美元和在加拿大花一加元的購買力似乎差不多。也許,在加拿大會高一些。
對於食品,分別比較這三個城市的中國超市,休士頓比多倫多要貴約10-20%,而波士頓比多倫多要貴約30%。多倫多的中國超市是最便宜的,比號稱全美生活費用最低的休士頓還要便宜。
8. 聯邦養老金
金融危機以來,所有的人都關心養老的問題。假如你的收入不高,下面來看看你在美國,或在加拿大,生活會有何不同。
美國:Social Security
領取條件:工作至少40個工作季(累計10年)
領取金額: 取決於工作時間,和交的SS tax的多少。如果工作40年(25-65歲),大約能領約1400 元/月(歡迎指正)
加拿大:
a.CPP(Canadian Pension Plan)
領取條件:曾經向政府交納過養老金(沒有最低年限要求)
領取金額:取決於工作(交納)年限(每工作一年可領全額的1/40)。全額934.17元(2010)
b. OAS(Old Age Security)
領取條件:在加拿大住滿10年
領取金額: 取決居住時間。全額(40年)可領 516.96/月(2010)
評論:兩國的金額差別不大,但是美國要求工作40季(10年),如工作不足10年,則白交了SS Tax, 退休後什麼也拿不到,也無資格獲得Medicare。
加拿大對領取CPP 的居住年限沒有要求。領取OAS要求居住10年。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可攜帶性(Portability).美國的SS和加拿大的CPP是 Portable的,退休後,可以帶回國去用。而加拿大的 OAS 要居住20年才是Portable.提前離開會失去。
退休後,每月1300-1400元顯然不夠。還需要個人平時的養老金存款。其中與公司有關的部分,美國叫401K, 加拿大叫公司的 pension.除少數公司外,多數都是自管的。
換句話說,盈虧自負。金融危機以來,這一部分對退休者影響最大,許多人投資失誤,以致血本無歸,生活發生困難。另外一部分,是每人自己存的養老金,美國叫IRA,加拿大叫RRSP。這一部分也和前一部分一樣,也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大。
9. 政府補助計劃
如果聯邦養老金不夠用,個人投資的養老金又沒有多少,或者虧本,因而生活發生困難,兩國還有一個彼此類似的政府補助計劃。
美國:SSI(Supplement Security Income)
領取條件:除了其他條件外,筆者認為最苛刻的條件是:個人存款不超過2000元,夫婦共同存款不超過3000元。並且要回溯過去三年。另外,如果離開居住地(如探親,旅遊),當月即喪失領取資格。
領取金額:每月每人大約500元左右。
加拿大: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
領取條件:和美國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看存款,只看是否低收入。離開居住地不得超過6個月。
領取金額:每月每人大約500元左右。
評論:據筆者所知,不論在美國還是在加拿大,很多同胞最關心的就是SSI或是GIS這一項。因為大部分人,雖然經過多年奮斗,但是在退休時,光靠自己的力量,仍然不能維持一種基本的生活水準,需要這一款補助金。
在這里,美國和加拿大的差別就看出來了。在美國,要求你過去三年的銀行存款不得超過 2000元 (夫婦則為 3000元).這一項很多人做不到。而且,如果你想短期回國,SSI當月就停掉。而在加拿大,則要寬松得多,不僅不管你有無存款,而且,你離開超過6個月才會停掉。
換句話,在美國,政府不會讓你餓死,也會把你養起來。但是,要在你噎傾家盪產時,政府才會救你。而且,這種幫助的程度是,你會活得毫無尊嚴:你哪裡也去不了,而且你的銀行里只有一點點錢,什麼也幹不了,只夠買食物的。這種情況持續到你老死為止。
而在加拿大,你大可回國去,拿著每月的 OAS和GIS 探親訪友,遊山玩水,只要記著半年內回來就可以了。(如果你住廉租屋,記著別超過4個月,在美國,則是3個月)。網上很多人把加拿大說得一無是處,照筆者看,他們不知道,美國和加拿大有這一項重大的不同。
以下,筆者舉幾個例子,來看兩國的差別:
A. 出國20年,有一份中等收入的工作,然後退休。
美國:年薪可能有6-8萬.工作20年,401K和IRA一共存了25萬。退休後,每月可能有800-1000元的SS收入。其餘的要動用自己的養老金。假如你足夠幸運,金融危機對你的影響不大。以你還有20年壽命計算,你每年可以從儲蓄中取12000元,即每月可有1000元的收入。你的每月總收入可以有1800-2000元。
加拿大:你的年薪可能沒有美國高。比如說年薪 5萬。你工作20年,RRSP一共存了15萬. 退休後,你每月大約能拿到500元的CPP, 250元的OAS, 500元的GIS, 共1250元,此外,你太太有250元的OAS,你的RRSP大約還能提供1000元/月。你總共可能有2500元/月的收入。
兩者差不多,加拿大可能會多些。唯一要擔心的是:個人的養老金花完了怎麼辦?如果是那樣,在美國的收入可能會略低,因為在美國只有SS收入了,而在加拿大,你拿的CPP, OAS, GIS都是終生的。而且,別忘了在美國每月收入還要扣除Medicare的保費。而在加拿大,這一項則幾乎完全不需考慮。
B. 同樣出國20年,夫婦倆一人工作,且收入不高。然後退休
美國:你退休後,仍然會有約800-1000元的SS收入。可是因為歷年工資低,401K和IRA並沒有存多少錢。退休後,因為達不到領SSI的條件,你只能靠每月的SS和自己的存款過活。每月可能有 1200-1500元收入。
加拿大:你可以拿到500元的CPP,夫婦倆人能拿到250+250=500元的OAS, 你至少還能拿500元的 GIS,你太太也許也能有她自己的GIS收入.加上你的公司退休金及個人存款,你每月可能拿到2000元。
C. 有些人把父母接來同住。假如他們國內沒有收入,而且,子女也完成了贊助人的法律義務。
美國:因為父母沒有在美國工作過,所以沒有SS收入。他們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約500元的SSI.沒有居住年限的要求。同時,他們可以有MediAid.
加拿大:同樣,他們無資格拿CPP. 在最初的10年內,他們從政府得不到任何幫助,但是醫療保險是有的。當他們居住超過10年後,他們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約1000元的OAS+GIS.
總之,除了美國拿SSI沒有年限的要求,而加拿大領OAS及GIS需居住10年外,比較起來,加拿大要比美國好,當你還不是十分貧困時,政府就開始幫助你。而在美國,只有當十分貧窮時,(存款低於3000元),政府才開始出手。而且接受政府幫助(拿SSI)的條件是相當苛刻的(不得離開居住地)。在此之外,你的困難基本上是自己解決。政府是不管的。
10. 長期醫療照顧
一方面,子女數目不多,另一方面,在國外長大的一代並不具有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國外,老年時的醫療照顧,只能靠社會,不能靠子女。這包括兩方面:社區的生活照顧和養老院
美國:接收政府提供的社區生活護理的條件和接受SSI和 MediAid的條件相同。如果不滿足的話,完全自費。
同樣,由政府負擔的養老院的入住條件也和接受SSI和MediAid的條件相同。如果自費的話,美國平均的養老院費用是5000元/月。
有些城市,例如波士頓,華盛頓特區可高達8000元/月。只住幾個月就足以令你變成窮光蛋。當你滿足領取SSI的條件時,你也可以免費享受長期醫療照顧或入住養老院。
加拿大:接受社區生活護理的條件是低收入。只要收入在貧困線以下,就是免費的。同樣,入住養老院的條件是,將每月的收入(CPP+OAS+GIS) 交出來,即可,還可以自留100元/月左右的零用錢。其餘部分由政府補助。
這里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對當事人的存款不做要求。只要收入低於貧困線,就夠資格。此外,加拿大的養老院費用遠低於美國。大約每月費用為2500元,是美國的一半左右。
評論:我個人以為,比起美國來,低收入的老年人在加拿大活得更有尊嚴。政府在你還沒有變得一貧如洗之前,就出手幫你。美國則不然,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提倡個人奮斗。除非你活不下去了,否則,政府基本上是袖手旁觀。
此次,美國的醫療改革,經費來源之一是削減老人的MediCare.這樣,一缺錢就打弱勢的老年人的主意,在加拿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11. 交通
美國和加拿大都是汽車國家,在小城市裡沒有汽車,沒法活。這一點無區別。我只說一下大城市的公交系統,這對一個退休的老人很重要。依筆者看,多倫多的公交系統是北美最好的,盡管連年漲價,老百姓怨聲載道,但是,車次多,連接方便,覆蓋面大,這在北美是不多見的。
美國休士頓,落杉磯的公交只有公共汽車,車次很少,差得很,退休後的老人,除非自己開車,或者住在超市附近,否則生活會遇到極大的困難。加之這兩個城市又太大,去哪裡沒有汽車都很麻煩。紐約有地鐵,但是臟,亂,不安全是有名的。
華盛頓特區的地鐵不錯,但是比起多倫多地鐵和公共汽車的覆蓋面來,又差多了。芝加哥有高架鐵路和公共汽車,但是也不如多倫多的方便。唯一可以和多倫多比美的,可能就是波士頓了,那裡的公交費用比多倫多便宜,也方便。
筆者認為,交通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一個不可缺的標准,特別在退休之後,更是如此。如果退休後還要開車的話,每月的汽車費用都要從微薄的收入中扣除,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12. 安全
筆者是在美國的小城市上的學,美國的小城市還是相當安全的。半夜12點在大街上走,基本無事。美國的大城市則不好說。
據我的了解,像Chicago(100街以南),Cleveland, Detroi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等處,就是白天也不安全, 非常危險。
Philadelphia, Miami, St. Louis 等城市,晚上是絕對不能出來的。對於美國大城市的安全,筆者毫無信心。
加拿大這些年安全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多倫多的西北區,可以說,夜裡黑幫橫行,非常可怕。照筆者看,還是移民政策出了問題,有些移民,例如從牙買加來的,本來就是罪犯。二十年前,加拿大的秩序要好得多,據說可以做到夜不閉戶。
現在,總的說來,多倫多還是相當安全的。除了一些特定區域之外,在市中心,你如果半夜12點出來,基本沒有事。在美國的大城市,我是絕不敢的。
13. 多元文化
美國的立國政策是鼓勵各民族融和的,因此,在美國,主要體驗的是盎格魯撒克遜的白人單一文化。
加拿大的政策則是鼓勵多元文化。在多倫多生活,可以體驗到各種不同文化和各國的飲食。每年有各族的文化節或飲食節。對於喜愛多元文化的人,你不必離開多倫多,就可以體驗到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不同。相對來說,在美國就沒有那樣豐富多彩了。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多元文化,但似乎不如多倫多。

3. 美國和加拿大的物價水平 相比較,有很大的差距嗎

有的,差別還非常大。大致來說,同等城市,美國的房價比加拿大貴。但其他所有的消費開支,比如吃,穿,娛樂,等都是美國比加拿大便宜。再加上加拿大大部分的地方的消費稅是15%左右,而美國大部分在8%左右,(註:每個省或者州的消費稅率是不一樣的),加拿大很多的商品,尤其是美國連鎖品牌的商品是按照很久以前美金和加幣1:1.25左右的匯率來定價的,所以同樣的貨品在加拿大稅前已經貴過美國,更何況還有一個高額的消費稅。因此,很多加拿大人會去美國購物,甚至買車。除了房子帶不回加拿大,其他可以帶回去的都有人跨國界去買的。

4. 加拿大與美國哪個生活好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 各色人都很多 這邊不允許歧視 所以狀況會比美國好 美國槍支泛濫 治安會不會比較那個。。。加拿大的社會福利比較好
如果你還年輕 想去社會上闖盪 那去美國 可是注意安全
如果你想生活的還好 平平淡淡的 可能加拿大適合你 費用情況不大懂 現在美元比加幣低了 美國購物好去處 長期生活我也不懂。no經驗

5. 美國和加拿大的生活有什麼區別

美國的總體工資水平比加拿大高,總體物價水平比加拿大低。
加拿大的總體治安狀況比美國好。
美國比加拿大更繁華、熱鬧。加拿大更清靜、閑適一些。

6. 美國 英國 加拿大 新加坡 紐西蘭澳大利亞那個地方的東西貴

綜合生活水平的話澳大利亞和英國最高,其次加拿大和紐西蘭,最便宜是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個國家中英國花費第二貴,但工資最低。
工資的梯度是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英國。

從經濟學人智庫給出的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來看,這幾個國家裡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是悉尼,其次是墨爾本,然後是倫敦。

如果是留學生,悉尼一年花費平均在2萬澳幣,墨爾本1萬8澳幣,倫敦1萬磅。
加拿大和紐西蘭比新加坡物價略高,但房價新加坡平均下來要高,因為地方小,其他國家地方大。美國比新加坡物價還低。

7. 加拿大工資高還是美國工資高

其實兩國差不多。2012年數字,加拿大人均年收入36,000美元,美國人均年收入35,000美元。加拿大法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0-11加元,美國法定最低工資每小時7.25美元。加拿大個人所得稅高,但是福利比美國好,醫療,教育,社會服務都有政府撥款大量補貼,比美國好很多。
美國的富人(律師醫生等職業)比加拿大富人收入高,美國的窮人則比加拿大窮人凄慘。加拿大的貧富差距比較小,不存在嚴重的種族問題,犯罪率也比美國低很多,生活更為安定。

8. 關於移民美國和加拿大的問題

我是移民加拿大的人,其實各有利弊吧,就我的切身體會,加拿大的治安和環境質量是絕對比美國要好的,美國的持槍殺人事件還是比較多的。福利相當的不錯。還有一個感觸就是因為加拿大相比美國而言,它的包容性更強。可能沒有美國那種強勢的緣故吧,這里的生活很嫻靜,用我父母的話說很適合養老。至於找工作的問題,我覺得要看地方,美國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是特別好找工作吧,加拿大一樣的,但是總體就業前景也沒有那麼不可觀。樓主特別提到希望父母享有相應的福利,這個我深有體會,加拿大對老弱冰殘的照顧我覺得是相當到位的,我的爺爺奶奶在這邊進行了白內障,心臟等手術,都非常理想也是免費的,現在兩位老人在這邊享有很多優惠,例如公交卡,每個月政府都會給老人一筆社會保障養老費用。當然正如樓主你說,未來發展確實是在美國,這個我也同意,哈哈。

9. 美國和加拿大哪個好

想移民去加拿大,機會肯定還是美國多。 畢竟加拿大真正有人的城市就那麼幾個。 美國其實只有前50的學校競爭激烈些,壓力比較大,因為都是牛人,而且都很有學習勁頭。 100左右的學校其實不會很難畢業的。

10. 移民的話,美國還是加拿大哪個比較好

【華人出國事務】專家為你解答:
這兩個國家都是移民接收大國,雙方對比各有優劣,因為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所以沒有更好,只有更適合你的。我就其中幾個重要方面給你簡要比較一下:

美國是一個在綜合國力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

經濟指數︰★★★★
美國是全世界重工業、高科技、技術革新等領域的孵化園和發源地,在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影響力且領先全球。

就業指數︰★★★
無論美國經濟衰退與否,作為傑出技術人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具有絕對的發展空間。如果是中低端勞動者將處於劣勢,美國有著四大移民國中最高的失業率與最低的法定最低收入標准,中低端技術勞動者移民美國需謹慎考慮。

氣候指數︰★★★
美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即有四季如春的地區,也有長年炎熱與寒冷的地區。

物價指數︰★★★
美國幾乎是世界上物價最低的國家,其普通消費品價格在四大移民國中處於最低水平。

福利指數︰★
美國並非福利國家,美國政府將眾多的社會保障責任推給社會承擔,而承擔方基本為本土各大保險公司,追逐利益是保險公司做為商人的本質,相比其他 國家社會保障由政府直接承擔,其有效性、適應性、廣泛性存在著巨大的本質差異。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及各洲政府也有少量福利提供,但均存在諸多申請門檻。現在 美國在福利保障上最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全民醫療制度,這意味著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口處於缺乏醫療保障的狀態,而且葯品價格昂貴進一步加重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 擔。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自2010年起全面推動醫療改革,試圖將美國變為一個福利國家。

政府指數︰★★★★
脫離英國殖民,並經歷南北戰爭,讓自由民主意志成為美國政府的執政理念,對於新移民,美國政府有著比較好的親和力。「自由民主意志」讓美國成為 了世界上擁有最高難民配額的移民國;同時,其「自由民主意志」執政理念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美國極度追求「美國主義」體制的純結性,極力排斥「淪為共產主義 社會國家」(美國是頭號反蘇國家),於是美國成為了發達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全民免費醫療制度的國家,因為美國政府認為全民醫療屬於「共產主義化」下 的恐怖產物。

友好指數︰★★★★
美國人民較為友好,歧視度較低。雖然美國在歷史上曾大規模排華,但美國政府多年來對於消除種族歧視做出了不少努力。

加拿大是一個綜合性指標頗具優勢的國家。加拿大華人數量眾多,受益於雙邊協議,在加拿大你可以隨意進出美國(北美)。如果能適應偏寒氣候且無意移居美國,這里是適合你的。

經濟指數︰★★★★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達,同時也是最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加拿大與美國接壤,文化上、政冶上、經濟上都較重依賴美國,所以如果美國遭遇經濟衰煺,加拿大很難獨善其身,最直接的體現是美國的失業率高,加拿大的就高,反之亦然。

就業指數︰★★★
雖然加拿大是世界的重工業集中地,產業也非常齊全,但是就業率一直偏低,人才流失嚴重(多倫多到美國只要幾分鍾)。如果您有非常好的語言能力, 並擁有一定的技能,在這里你可以順利就業並賺取良好的薪金。如果是中低技能勞動者,則處於劣勢。如果是做為一個創業者,加拿大擁有較強優勢,只要你有想 法,政府會極積支持你的創業計劃,給予豐厚的貸款。

氣候指數︰★★★
加拿大幅員遼闊,是世界第二大國土面積國家。紅彤金燦,搖曳在樹上,隨風飄落於眼前的楓葉,即是楓葉之國加拿大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浪漫氣息。加拿 大共有六個氣候區,絕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平洋沿岸地區與東南部地區氣候溫和宜人,這部分區域也為人口密集區,此外的北方包括北極地區氣候寒冷。

物價指數︰★★★
加拿大的物價偏高、賦稅偏重,很多消費品比相鄰的美國貴幾倍,所以經常有人駕車去美國購物,節省消費品開支。

福利指數︰★★★★
加拿大做為英聯邦成員國,同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一樣,擁有比較好的福利政策。全民免費醫療是加拿大人的驕傲,但除急診外,候醫時間較長(事實上, 福利國家候醫時間都比較長),注意,加拿大的免費醫療只包含醫療服務、診費和住院費,葯費需自理。失業救濟和養老金與澳新相比處於劣勢,失業救濟需證明非 自己主動離職且此前至少有過910小時的打稅工作,並且不可無限期領取失業救濟,有時間長度限制;養老金需居住滿10年且需此前工作時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 用,所領取的養老金金額取決於此前按月繳納的時間長度與額度正比浮動。

政府指數︰★★★★
常年受到美國與歐洲政冶風氣的影響,加拿大擁有非常負責的政府,長期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對待新移民友好程度佳。

友好指數︰★★★
加拿大人國民素質高,熱情度相比澳新欠佳。近些年加拿大華人地位不斷上升,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很多華人精英,不僅成為商業巨頭且躋身政壇。加 拿大華人隨處可見,在溫哥華與多倫多等地區,實際上基本已被華人佔領,幾乎有一半人口都是華人(列治文市擁有43.6%的華裔居民)。

綜上,你可以考慮自己所側重的方面,選擇合適你的國家,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