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豆丹養殖一畝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豆丹養殖一畝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9 15:27:57

⑴ 豆丹怎麼養殖

豆丹既豆蟲

豆蟲養殖
如果你只想單純飼養豆蟲(豆天蛾),那麼可以不用施肥;如果二者兼顧,那麼施肥還是有必要的。以下提供一些技術:

放養時期:
根據田間調查觀察,本地豆無蛾幼蟲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發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陸續入土越冬。因為從幼蟲個體發育來看,放養適期提前有利於幼蟲取食生長,增大個體蟲重。太遲則不能發育到5齡,蟲體小,影響幼蟲產量。
綜合分析豆天蛾幼蟲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結莢初期放養為宜,早的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放養。此時大豆葉片生長旺盛,豆葉已充分展開。接入的l-2齡幼蟲小,食量少,對大豆生長影響不大,從而使豆莢生長與幼蟲生長兩者相互影響最小,獲得最大的綜合效益。

大豆品種的選擇:
為了能提供盡可能多的豆葉食料,大豆品種應選擇具有植株高大、生長旺盛、葉片多而大的無限結莢習性的類型,可增加養蟲量,提高單位面積的幼蟲產量。

根據大豆的長勢具體掌握養蟲量:
長勢好、枝葉茂盛的豆田,可適當多養,反之應減少放養量。如放養過多,總蟲量雖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蟲體發育不良,提前人士,經濟效益差。從本次試驗看,以每平方米放養l-2齡幼蟲10-15頭為宜。

天敵影響:
在籠罩外大田條件下,豆大蛾幼蟲還會遭到寄生蠅、螳螂、青蛙和鳥類等的寄生和取食,從而影響幼蟲的產量。根據田間觀察,大田條件下天敵對豆天蛾幼蟲的取食約占總養蟲量的5%-10%, 1-3齡幼蟲被寄生、取食率略高於4-5齡幼蟲。平均損失率約 80%。因此在大田條下放養低齡幼蟲可適當增加放養量。

綜合效益:
豆天蛾幼蟲按每平方米放養10頭計算,則667m2可得蟲6 670頭,平均單蟲重8.15g,共可獲蟲 54.36kg,按天敵損失8%計,則損失蟲重4.35kg,實得蟲重約50kg,按目前市場售價10元/kg計,每667m2養蟲收入約 500元。大豆產量損失約為6%,若按 200kg/667m2計算,則大豆損失12kg,按市價2.2元/kg算,則大豆損失為26.4元/667m2。兩者綜合,飼養豆天蛾的大豆田比普通豆田每667m2增加收入為500-26.4=473.6元。

此外在豆田中飼養豆天蛾幼蟲,不需噴葯防治豆天蛾,既可減少用葯費用,同時又可以生產出無農葯污染的大豆,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又為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與途徑。
此外在豆田中飼養豆天蛾幼蟲,不需噴葯防治豆天蛾,既可減少用葯費用,同時又可以生產出無農葯污染的大豆,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又為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與途徑

豆天蛾養殖

摘要 通過對豆天蛾在田間籠罩條件下的飼養調查觀察,測定出其幼蟲食葉量、食葉率,從而計算出每平方米豆田的理論養蟲量,實際適宜養蟲量及對大豆產量損失的影響。籠罩條件養蟲量(x)與食葉率(y1)回歸方程:y1=2.20+2.14x+2.8749, r1=0.9971**; 籠罩條件養蟲量(x)與產量損失率(y2)回歸方程:y2=1.57+0.425x+0.6837, r2=0.9946**; 籠罩條件養蟲量(x)與結莢損失率(y3)回歸方程:y3=1.57+0.33x+1.7854, r3=0.9468**。在幼蟲飼養量為10-15頭/m2時,綜合效益比一般豆田每667m2增收473.6元以上。

豆天蛾幼蟲
豆天蛾 屬鱗翅目天蛾科,幼蟲俗名豆丹,是大豆的主要害蟲之一,其蛋白質會計師極高,在徐州、連雲港, 人們現已把它作為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餚,且市場售價不你。現在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田間自然產生的幼蟲量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開展其應用前景將隨著人們對昆蟲食品的不斷開發而日趨看好。
對自然條件下豆田適宜養蟲量,理論養蟲量及豆天蛾對大豆產量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找出幼蟲產量及大豆產量綜合效益的最佳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大豆品種:徐豆9號。蟲源:飼養於網室中的豆天蛾越冬幼蟲,經化腎、羽化產卵後孵化得來。
1.2 試驗方法
1.2.1 幼蟲食葉量及大豆株葉數、單葉重測定
將剛從卵殼中孵化出的1齡幼蟲放入室外養蟲籠中大豆株上飼養,從1齡飼養到5齡,測定每齡幼蟲取食後缺刻葉重量和完整葉重,計算出各齡幼蟲的食葉量和每頭幼蟲一生的食葉量。
在大豆田中利用5點取樣法,每點取10株,調查大豆的葉片數,並稱出葉片重量,測出每株大豆平均葉數及平均單葉重。計算出平均每平方米的理論養蟲量。
1.2.2 田間籠罩養蟲試驗
在大豆開花結莢初期(7月25日)將1-2齡幼蟲放入籠中。養蟲籠為1m×1m×1m木架,四壁釘藍色尼龍
紗作網罩。每小區(即每個籠罩)種大豆2行共20株,飼養的蟲數分別為1,5,10,15,20,40頭幼蟲,以不
養蟲作對照,共7個處處理,3次重復。養蟲前一周噴施40%樂
養蟲量(頭/m2) 平均蟲重+標准差(g/頭) 蟲重差異顯著性 食葉情況

F0.05 F0.01 小區總葉數 取食葉數 食葉率(%)
1 8.80+0.79 a A 738 27.6 3.74
5 8.32+0.90 ab AB 773 105.8 13.69
10 8.15+0.52 ab AB 765 233.2 30.49
15 7.58+0.94 bc AB 780 299.8 38.43
20 7.17+0.58 c B 786 367.4 46.74
40 5.51+1.62 d C 741 737 99.5
表3 不同養蟲量與產量損失率測定結果
養蟲量(頭/m2) 產量損失 結莢損失
百粒重(g) 小區產量(g) 損失率(%) 單株實莢(個) 單株空莢(個) 空莢率(%)
0 21.1 338.7 0 130.8 15.9 12.2
1 19.8 334.9 1.1 109.4 15.1 13.8
5 19.4 323.1 4.6 106.5 18.9 17.8
10 19.0 317.8 6.2 108.8 22.6 20.8
15 19.2 313.0 7.6 105.2 21.1 20.1
20 20.3 304.5 10.1 96.4 23.0 23.9
對籠罩條件下的養蟲量(x)與結莢損失率(y3)資料的回歸分析結果,其F=34.5991>F0.01=21.2,也達極顯著水平。表明不同養蟲量與結莢損失率有真實的直線回歸關系。其回歸方程式與相關系數為:y3=1.57+0.33x+1.7854,r3=0.9468**。

3.l放養時期
根據田間調查觀察,本地豆天蛾幼蟲多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發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陸續入土越冬。因為從幼蟲個體發育來看,放養適期提前有利於幼蟲取食生長,增大個體蟲重。太遲則不能發育到5齡,蟲體小,影響幼蟲產量。
3.2大豆品種的選擇
為了能提供盡可能多的豆葉食料,大豆品種應選擇具有植株高大、生長旺盛、葉片多而大的無限結莢習性的類型,可增加養蟲量,提高單
位面積的幼蟲產量。
3.3根據大豆的長勢具體掌握養蟲量
長勢好、枝葉茂盛的豆田,可適當多養,反之應減少放養量。如放養過多,總蟲量雖有所增加,但因食料缺乏,蟲體發育不良,提前人士,經濟效益差。從本次試驗看,以每平方米放養l-2齡幼蟲10-15頭為宜。

3.4天敵影響
在籠罩外大田條件下,豆大蛾幼蟲還會遭到寄生蠅、螳螂、青蛙和鳥類等的寄生和取食,從而影響幼蟲的產量。根據田間觀察,大田條件下天敵對豆天蛾幼蟲的取食約占總養蟲量的5%-10%, 1-3齡幼蟲被寄生、取食率略高於4-5齡幼蟲。平均損失率約 80%。因此在大田條下放養低齡幼蟲可適當增加放養量。
3.5綜合效益
豆天蛾幼蟲按每平方米放養10頭計算,則667m2可得蟲6 670頭,平均單蟲重8.15g,共可獲蟲 54.36kg,按天敵損失8%計,則損失蟲重4.35kg,實得蟲重約50kg,按目前市場售價10元/kg計,每667m2養蟲收入約 500元。大豆產量損失約為6%,若按 200kg/667m2計算,則大豆損失12kg,按市價2.2元/kg算,則大豆損失為26.4元/667m2。
兩者綜合,飼養豆天蛾的大豆田比普通豆田每667m2增加收入為500-26.4=473.6元

⑵ 豆丹的豆丹養殖

灌雲現有的豆丹的人工養殖技術已申請專利,專利名稱:豆丹高產養殖方法,專利號:2008101682159,該技術利用大棚等加溫設施,實現了豆丹的提前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創造了每斤豆丹300元的神話。但現有技術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陷,給豆丹養殖帶來一定的風險,也限制了養殖面積的推廣。年初舉辦培訓班時,到場的養殖戶有20多家,養殖面積400多畝。二代養殖技術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質的突破,實現了真正的室內育種。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三個關鍵步驟的控制,淘汰帶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實現了孵化出體質健康的豆丹幼蟲的目標,徹底解決了病害問題。當然,養殖過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種的選擇、種植密度的優化、大豆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豆丹品種的優選和替代飼料、人工飼料的開發,是下一步技術攻關的目標。

⑶ 請問豆丹養殖前景

這個養殖前景的話,我感覺。還是有痛過市場該。看一看。因為。這個東西。養殖的多了,肯定。市場前景不好。所以。還是要看一看養殖人。

⑷ 豆丹有多少對腳

6對。
豆丹是一種害蟲,又叫做豆青蟲,它們專吃豆葉。但這種蟲子卻是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效的美味佳餚。
1、資金准備如果你有幾畝地養殖,恰好你又是新手,那麼你就要為養殖豆蟲計算一筆資金投入了,通常包括,豆丹卵、防蟲網費用。2、土壤處理在養殖豆丹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處理下,因為我們要養豆丹,所以要除去土壤中一些豆丹天敵,避免損失。

⑸ 豆丹養殖一畝成本多少

吉林永發蟾蜍養殖行業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好的,蟾蜍養殖技術簡單,蟾蜍食性、習性跟養青蛙、養魚的道理一樣!技術入手簡單。可水田養殖、可網箱養殖、可林下養殖,不需要專人8小時看管,業余時間打理即可

⑹ 豆丹養殖前景如何

個人認為前景還算不錯
第一,豆丹是豆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樣槐樹葉子為生。它體型煩完美與蠶相似。它的肉漿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餚十分鮮美,並有治療胃寒營養不良的特殊療效。從豆丹的介紹上它是大眾喜愛的美味佳餚所以銷路很廣。
第二,從價格走勢不難看出價格還是不錯的,說明大眾已經非常喜愛豆丹菜餚了,人們乙養成食用豆丹的習慣了。
第三,有人會認為疫情會影響豆丹的出售,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使用豆丹的人都知道豆丹的食用價值而且美味可口綠色無公害天然食品。
按人工養殖畝產150斤、自然養殖畝產120斤,市場均價100~120元計,畝均效益都在萬元以上,這樣的收益比傳統的糧食、經濟作物種養殖都要可觀的多。

⑺ 您好:請問豆丹一年可以收幾次,在南方安徽省,3畝地養殖成本多少錢

豆丹,學名豆天蛾,俗稱豆青蟲,是一種常見的豆田害蟲,幼蟲以啃食豆葉為主,體型與蠶相似。
行情看漲 需求增加
隨著豆丹行情看漲,豆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豆丹的收購時間一般從8月開始,持續到11月底結束。8月中下旬是豆丹大量上市的時間,收購價格相對偏低,平均在12-14元(公斤價,下同)。6月下旬至7月初的時候,豆丹上市量少,收購價格較高,能達到100-120元,7月中下旬至8月初收購價為40-60元。至12月的時候,豆丹市場活蟲零售價在34-36元。
目前沒有人工馴養成功先例
豆丹價格如此之高,農民是否能像養蠶一樣養殖豆丹呢?豆丹發生有很強的季節性,1年只發生1代,一般在7-9月。豆丹抗葯性很弱,自然死亡率極高,在80%-90%,目前沒見有豆丹人工馴養成功的例子。豆丹具有自殘性,即豆丹群體間會互相殘殺,因此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不可能實現像養蠶一樣的大規模人工室內養殖。目前豆丹養殖實際上只能局限於自然條件下的人工放養和採收,產量十分低,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養殖。

⑻ 豆丹蟲養殖國家有扶持嗎

豆丹蟲養殖國家有扶持。個人認為前景還算不錯
第一,豆丹是豆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樣槐樹葉子為生。它體型煩完美與蠶相似。它的肉漿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餚十分鮮美,並有治療胃寒營養不良的特殊療效。從豆丹的介紹上它是大眾喜愛的美味佳餚所以銷路很廣。
第二,從價格走勢不難看出價格還是不錯的,說明大眾已經非常喜愛豆丹菜餚了,人們乙養成食用豆丹的習慣了。
第三,有人會認為疫情會影響豆丹的出售,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使用豆丹的人都知道豆丹的食用價值而且美味可口綠色無公害天然食品。
按人工養殖畝產150斤、自然養殖畝產120斤,市場均價100~120元計,畝均效益都在萬元以上,這樣的收益比傳統的糧食、經濟作物種養殖都要可觀的多。

灌雲現有的豆丹的人工養殖技術已申請專利,專利名稱:豆丹高產養殖方法,該技術利用大棚等加溫設施,實現了豆丹的提前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創造了每斤豆丹300元的神話。

但現有技術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較嚴重的缺陷,給豆丹養殖帶來一定的風險,也限制了養殖面積的推廣。

主要信息: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洋槐樹的葉子為生,是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在山東大部分地區及蘇北地區尤為多見,成熟之後會鑽入地下蟄伏,待來年羽化成成蟲。

豆丹雖然是大豆的天敵,但是它的肉漿卻無毒無害,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餚,十分鮮美,並有治療胃寒疾病和營養不良的特殊療效。

豆丹從蟲卵到收獲,一般需要 30-45 天。孵化後的豆丹會爬到葉片上來,成蟲大概有 5 公分長。廖懷建說,豆丹的營養價值極高,價格也不菲。秋風乍起時,是吃豆丹的時節。清燜 、制湯、燒炒,無不令人一飽口福。

⑼ 種植一畝玫瑰香葡萄一年的成本是多少

成本主要看你建設材料了,主要有鐵絲、滴灌、水泥桿、遮雨棚、平整土地、苗木、肥料等,一般一畝在5000-8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