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毛利率指哪些
擴展閱讀
兩個大鑽石多少錢 2025-05-20 03:29:14
鑽石局哪個位置最好 2025-05-20 03:20:29
管理工具和方法有什麼用 2025-05-20 03:13:51

成本毛利率指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8 13:44:26

Ⅰ 什麼是毛利率定價法

我使用您的說明來作解釋,根據預定的銷售毛利來確認銷售價格
1.銷售單價 = 單位總成本×(1+毛利率)
2.單位總成本÷(1-毛利率)
第二種計算方式會使您的定價偏高
舉例:商品成本100 毛利率20%
1銷售單價=100*(1+0.2)=120
2 100/(1-0.2)=125
在具體點說您第一種情況是成本利潤率
第二種情況是銷售利潤率
兩種情況下都是20%的毛利,但是1是按照成本算 2時按照銷售額計算

那麼認真答題,望接納點贊

Ⅱ 毛利率是什麼意思

指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也簡稱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的差額。

計算公式:

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收入×100%=(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收入=銷售量×單位售價

銷售成本=銷售量×單位成本

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增加銷售收入或者降低生產成本都可以提高毛利率。又因為產品價格影響銷售數量,進而影響銷售收入,所以說,該指標主要反映了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有關的問題。

(2)成本毛利率指哪些擴展閱讀:

銷售毛利率的比較分析通常可從因素分析、結構比較分析和同業比較分析等多方面進行。

1、因素分析即對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之間或不同企業同一時期之間的銷售毛利率差異原因所進行的分析。企業的銷售毛利率與主營業務收入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成本成反比,可以從這兩個影響因素入手,分析毛利率發生變化的原因。

2、結構比較分析是從銷售毛利率的構成要素及其結構比重的變動情況進行的分析,旨在更進一步分析毛利率增減變動的具體原因。

3、同業比較分析將某企業的毛利率指標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獲利能力的相對強弱程度,從而更好地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狀況。

Ⅲ 請問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有何區別,計算公式各是什麼樣的

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的區別在於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而成本毛利率是毛利占成本的百分比。
主營業務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成本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100%。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1]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計算公式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毛利的計算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對於工商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毛利總額=∑[銷售數量×單位毛利]
=∑[銷售數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價)]
=∑[分類銷售收入×對應毛利率]
毛利率=銷售收入總額×平均毛利率

Ⅳ 什麼是成本毛利率

毛利率是指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拓展資料
毛利率的計算公式不僅有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也可以用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來計算。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企業老闆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老是做虧本的生意,毛利是企業經營獲利的基礎,企業要經營盈利,首先要獲得足夠的毛利,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毛利額大,毛利率高,則意味著利潤總額也會增加,而利潤總額是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稅基,企業交納企業所得稅和股東紅利稅的多少,都與企業的利潤正向相關,根據增值稅理論稅負的相關原理,決定增值稅的交多交少與企業的毛利率正向相關,企業為了逃避繳納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通常會在企業外帳做假,可能通過虛增成本,或虛降售價的方式去降低企業帳面體現的毛利總額和毛利率,進而降低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的計稅稅基,以達到其偷逃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或股東紅利稅的目的,對於出口企業,通過價格轉移方式降低毛利率,還可以獲取多退稅款的好處。在進行審計稅審稽查作業時,如發現一個企業的毛利率太低,或者與同行業同類產品相比低得太離譜,而其毛利總額剛好或不足維持其期間費用,帳面長期體現微利或虧損時,則其成本和收入的真實性也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毛利率太低通常是虛增成本和收入隱匿的表現形式。

Ⅳ 毛利率到底是什麼意思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

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決定因素

1、市場競爭

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

2、企業營銷

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

Ⅵ 銷售毛利率與成本毛利率有什麼區別

銷售毛利率與成本毛利率區別:
1.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比率,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2.銷售利潤率反映銷售收入收益水平,成本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水平;
3.在分析銷售盈利能力時用銷售利潤率,分析資本回報時則用成本利潤率。
另外,毛利是指銷售收入減去成本(銷售成本或主營業務成本)的差額,它是沒有拔毛的利潤,企業內部人拔的毛就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國企一般下手較狠;銀行拔的毛就是財務費用;政府拔的毛就是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拔干凈了,就成凈利潤。
然而,毛利率是公司核心業務盈利能力的直接體現,它的計算公式為: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100%。毛利來源於公司的主營業務,它是公司最基本、最穩定的利潤來源,只有主營業務獲得足夠的毛利才能覆蓋公司的各種運行費用、稅金、利息等,以維持公司的持續經營,因此,毛利率是判斷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標。 而且,一個反映的是銷售毛利在售價中的佔比,另一個說白了就是平時所說的成本利潤比. 前者主要這樣來看,很簡單,就是你銷售一個商品,毛利在售價中佔比多少,比如成本20,售價100,毛利80,那麼毛利率就是80%,說白了,你的售價中大部分都是毛利。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成本=毛利額/成本銷售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毛利額/收入
最後,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的區別在於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而成本毛利率是毛利占成本的百分比。通常,分析者主要應考察企業主營業務的銷售毛利率。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主營業務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成本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100%。

Ⅶ 毛利率包含人工成本嗎

毛利率包含人工成本。
1、毛利一般就是使用商品的售價減去商品進價的剩餘余額,由於該余額未減掉商品流通後所需的費用、稅費等,所以還是毛利。毛利率在計算營業成本時包含的內容有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等。毛利減掉那些費用後,若為正值,則表示該筆交易獲取了利潤;若是負值,則表示該筆交易處於一個虧損狀態。
2、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3、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4、毛利佔到商品銷售或營業總收入的百分比就是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成了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單項商品毛利率等。因為毛利率的多少決定了企業產品銷售等經營狀況,毛利率也能作為企業經營商品定價的主要根據。經營性企業或單位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時,是按一個方式劃分的毛利額和收入額。在一些工商的單位,毛利額的多少,通常都是由數量因素和質量因素決定的。銷售數越多,單位毛利可能也就會越多。
拓展資料
人工成本范圍包括: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職工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職工工資總額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人工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總和。

Ⅷ 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有何區別計算公式各是什麼樣的

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的區別在於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而成本毛利率是毛利占成本的百分比。
主營業務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成本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100%。

拓展資料: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
市場競爭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

銷售毛利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如何在價格與銷量之間進行平衡,以求得利潤最大化,是企業進行營銷策劃所必須面對,而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
研發成本現代經濟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誰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興產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極大的優勢,其產品毛利也大。

品牌效應如企業有知名度,比方說其產品具有馳名商標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標,其產品質量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這類產品的毛利通常也會比較高,反之對於雜牌商品,就算其質量很好,由於沒有知名度,其產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較高品牌價值的產品毛利率高,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知名品牌產品毛利屬於中等水準,主要是靠較高的銷售數量來賺取利潤,而有些雜牌商品由於不支出廣告投入費用,主要靠櫃台以及人力拓展,由於其價格中廣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