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利用系數和「產量-成本」指數計算
(一)土地利用系數和土地經濟系數特點
土地利用系數反映評價區社會平均開發利用土地的水平。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生產集約水平能使潛力相同的土地表現出不同的生產能力,從而獲得不同的土地產出。因此,需要通過土地利用系數確定土地的實際產出水平。
土地經濟系數反映社會平均生產的相對獲益程度,是將農用地的投入和產出加以綜合比較後形成的一個無量綱的數值。土地產量高,不一定收益高,所以必須對土地的投入和產出情況進行分析,確定農用地的「經濟」產量水平,才能使土地等別反映自然、社會、經濟和生態的不同影響。
(二)土地利用系數計算方法
先計算出樣點的土地利用系數,再根據行政村內各樣點的土地利用系數計算出村的土地利用系數。
1.計算樣點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
樣點第 j 種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Klij——第i個樣點第j種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
Yij——第i個樣點第j種指定作物單產;
Yj,max——第j種指定作物省內分區最高單產。
2.計算行政村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
採用加權平均法來計算行政村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數。
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Kli——行政村第j種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
i——樣點編號;
m——樣點數目;
ωi——第i個樣點權重;權重值等於該樣點地塊的面積占整個村地塊面積的比例。
3.劃分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等值區
以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基本一致為原則,參考其他自然、經濟條件的差異,劃分等值區。等值區需滿足以下條件:
(1)等值區內各行政村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在 之間( 表示平均值;S表示標准差)。
(2)等值區之間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平均值有明顯差異。
(3)等值區邊界兩邊的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值具有突變特徵。
(三)確定最大「產量-成本」指數
1.計算「產量-成本」指數
「產量-成本」指數計算公式為: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aj——樣點「產量-成本」指數;
Yj——樣點第j種指定作物實際單產;
Cj——樣點第j種指定作物實際成本。
2.確定指定作物的最高「產量-成本」指數
指定作物的最高「產量-成本」指數同樣運用上述公式計算。海南省指定作物的最高「產量-成本」指數是在調查各指定作物的投入產出基礎上,經專家組審核評議確定的。詳見表 3-15和表 3-16。
表 3-15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最高單產投入調查表
續表
表 3-16 指定作物「產量-成本」指數最大值表
註:整個海南島為一個指標區,即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因素指標區。
Ⅱ 成本系數怎麼算啊
在產品成本系數=〔(第一生產步驟原材料費用+第一生產步驟其他生產費用÷2)×第一生產步驟生產周期日數+……+ (最後生產步驟原材料費用+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最後生產步驟其他生產費用÷2)×最後生產步驟生產周期日數〕÷(產品單位成本×各生產步驟生產周期之和)×100%
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隨生產過程的進行陸續投入的,只有到生產完工時,才形成產品的全部工廠成本。
(2)成本指數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在產品的成本計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生產費用合理而簡便地在產成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計算的一項重要工作,在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成本和經營成果的真偽。
目前,在成本核算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在產品庫存量的計算、計量和計價問題.由於行業特點、品格的多少、工藝流程的繁簡程度等不同,在產品的計算方法不能局限在一個模式上,應根據企業的特點制訂不同的計算辦法。
在在產品成本只計算原材料的情況下,成本核算採取的辦法是:"領料不限,月終盤點,以存計耗,定額控制"的十六字法。
Ⅲ 請教成本系數、價值系數怎麼求出來的,題目如圖
是按照公式計算的,具體如下:
成本系數=各個工作預算成本/預算成本總額(精準到個位數)。
價值系數=評價(功能)系數/成本系數(系數可以採用約數)。
成本系數是指同一種原料加工後的成本與加工前的成本之間的比率。
(3)成本指數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價值系數是評價系數和「平均數」的比值。
1、在產品成本系數亦稱「費用遞增系數」。在產品的平均成本占產成品單位成本的比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隨生產過程的進行陸續投入的,只有到生產完工時,才形成產品的全部工廠成本。
2、因此,在核定企業生產資金中在產品資金定額時,不應以完工產品成本為依據,而應將產成品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折扣,這個折扣就是在產品成本系數。
提高價值系數的途徑有:
1、在保持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產品成本;
2、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高產品功能;
3、提高產品功能,同時降低產品成本;
4、成本增加不多,產品功能卻有較大的提高;
5、消除過剩功能,同時成本有較大降低。
Ⅳ 總生產成本指數 產量指數 單位成本指數 都怎麼算 什麼公式 勞動生產率總指數怎麼算
單位成本總指數Ip=∑p1q1/∑p0q1
產量總指數Iq=∑p0q1/∑p0q0
總成本總指數Ipq=∑p1q1/∑p0q0
勞動生產率=∑v1t1/v0t0 (v:勞動生產率;t:平均職工人數)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這時歸集在產品成本明細賬中的費用總額還要採取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然後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4)成本指數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應於期(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Ⅳ 單位成本指數怎麼計算
單位成本總指數Ip=∑p1q1/∑p0q1 產量總指數Iq=∑p0q1/∑p0q0 總成本總指數Ipq=∑p1q1/∑p0q0 勞動生產率=∑v1t1/v0t0 (v:勞動生產率;t:平均職工人數)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這時歸集在產品成本明細賬中的費用總額還要採取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然後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Ⅵ 最大產量、最大「產量-成本」指數及產量比系數
最大產量是指指定作物省內分區的最高單產。
最大「產量-成本」指數是指省內分區中,該指定作物「產量-成本」指數所能達到的最大值。「產量-成本」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甘肅卷)
式中:
aj——第j種指定作物的「產量-成本」指數,單位:千克/元;
Yj——樣點的第j種指定作物實際單產,單位:千克/公頃;
Cj——樣點的第j種指定作物實際成本,單位:元/公頃。
按照《農用地分等規程》的技術要求,這兩個基本參數均由全省統一制定。在農用地分等試點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根據各縣(市、區)上報的作物最高產量數據,經各縣(市、區)農業局確認後,與甘肅省農業廳的有關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並經過省級三級指標區的匯總和省級專家會的討論,綜合確定出省級三級指標區的最大產量數據。由於各相關部門均沒有收集到「產量-成本」指數的具體成本數據,所以,以10個試點縣的外業調查數據和全省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填寫上報的調查表為數據來源,確定省級三級指標區的最大「產量-成本」指數。在各縣(市、區)實際開展的調查工作中,有少數縣(市、區)的調查數據超過了省里統一確定的最大產量及最大「產量-成本」指數,項目組及時根據各縣(市、區)的調查反饋,經過省級專家組的討論對相關的部分指數進行了調整。
產量比系數是以國家指定的基準作物為基礎,各指定作物省內分區的最大單產與基準作物省內分區的最大單產之比。本系數由全省統一制定,成果見表3-3。
Ⅶ 成本系數怎麼計算
成本系數是指同一種原料加工後的成本與加工前的成本之間的比率。成本系數的計算公式:成本系數=原料加工後的成本&pide;加工前的成本。用成本系數法計算加工後原料成本,只適用於出材料相同的食品原料。
擴展:
價值系數是評價系數和“平均數”的比值。
1、在產品成本系數亦稱“費用遞增系數”。在產品的平均成本占產成品單位成本的比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不是一次投入的,而是隨生產過程的進行陸續投入的,只有到生產完工時,才形成產品的全部工廠成本。
2、因此,在核定企業生產資金中在產品資金定額時,不應以完工產品成本為依據,而應將產成品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折扣,這個折扣就是在產品成本系數。
提高價值系數的途徑有:
1、在保持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產品成本;
2、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高產品功能;
3、提高產品功能,同時降低產品成本;
4、成本增加不多,產品功能卻有較大的提高;
5、消除過剩功能,同時成本有較大降低。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系數怎麼計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Ⅷ 總成本指數與成本總指數如何計算
產品成本指數概括反映生產各種產品的單位成本水平的綜合變動程度,它是企業或部門內部進行成本管理的一個有用工具。
產品成本指數的編制
記各種產品的產量為q,單位成本為p 。則全部可比產品(即基期實際生產過且計算期仍在生產的產品)的綜合成本指數通常採用派氏公式來編制:
P_p=\frac{\sum p_1q_1}{\sum p_0q_1}
該指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差可以表示,由於單位成本水平的降低(或提高),使得計算期所生產的那些產品的成本總額節約(或超支)了多少。
類似地,在對成本水平實施計劃管理的場合,還可以編制相應的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指數,用以檢查有關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其編制方法可以採用派氏公式:
P_p=\frac{\sum p_1q_1}{p_nq_1}
其中,pn為計劃規定的單位成本水平。該指數的分子與分母之差,可以說明計劃執行過程中所節約或超支的成本總額。
不過,在同時制定了產量計劃的條件下,則應該採用拉氏公式編製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指數:
L_p=\frac{\sum p_1q_n}{\sum p_nq_n}
其中,qn為計劃規定的產量水平。該指數可以在兼顧產量計劃的前提下來檢查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即避免由於片面追求完成成本計劃而破壞了產量計劃。但在企業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沒有制定產量計劃,或不要求恪守產量計劃指標的情況下,上面的拉氏指數就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