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散養雞喂什麼節約成本
擴展閱讀
半變動費用是什麼 2025-05-20 03:56:25
兩個大鑽石多少錢 2025-05-20 03:29:14

散養雞喂什麼節約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08 07:40:39

A. 想降低養雞成本,你覺得該如何做

雞是人類食肉的主要來源,因此,好的雞有兩個指標可以衡量,一是養得好,也就是健康綠色;二是好吃,也即是口感好。那麼,雞到底要怎麼養才好能?可以從這些方面手:1、選擇好的品質。現在我們能吃到的雞肉大部分為飼養場養殖的肉雞,但現在有許多優良品種,這些品種的雞在相同的飼養條件下,肉質比較好,口感也非常好。2、選擇健康的養殖方式。雞的養殖方式多種多樣,一般比較常見的是放養,散養等。在餵食方面,最好選擇餵食青草,穀物等健康食物。3、增加雞的活動量。增加活動量,可以提高雞的體質,提高抗病力,從而提高雞肉的彈性,口感自然就好。

B. 在農村養殖土雞的時候,可以每天喂玉米嗎

純玉米喂雞成本高還是低,對散養雞真的好嗎?在農村家庭養殖幾只或十幾只散養雞,喂純玉米,每天只需要一點點。沒關系,也不會浪費多少食物。如果是大批量養殖土雞,純玉米飼養成本太高,營養單調,玉米生物利用率低。

總之,純玉米飼喂成本高,飼料生物利用度不足,營養成分含量低,使用玉米配合飼料更好,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飼料營養,提高飼料生物利用度,有利於雞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經濟效益。

C. 降低蛋雞飼料成本有什麼好方法

在養雞的總成本中飼料成本所佔的份額最大,約佔60%~70%,而飼料浪費量約佔全部飼料消耗量的3%~8%,甚至多達10%以上。因此,節約飼料能明顯提高蛋雞生產的經濟效益。

(1)選用良種雞

應選用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蛋雞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

(2)斷喙

在雛雞6~9日齡時進行斷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發生,且在生長期每隻雞每天可節省飼料3.5克,產蛋期節省飼料5.5克;每產一枚雞蛋,節省飼料12克。

(3)實行籠養

籠養因環境穩定、活動量小以及飼養密度大,減少了散熱量,因此吃料相應減少。據測算,籠養比散養可節省飼料20%~30%。

(4)實行保護喂養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冬季舍溫低於8℃,每100隻雞每天要多吃飼料1.5千克,而且產蛋率下降;夏季天氣炎熱,雞的採食量減少,產蛋率也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據試驗,冬季適當提高雞舍溫度,每隻雞每天可以節省3.1克粗蛋白質的多餘消耗。

(5)把好飼料關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營養不全是最大的浪費。另外,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料塵飛揚而浪費。

(6)按季節配料

雞群在冬季消耗熱量多,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占飼料總量的65%~70%為宜),夏季適當減少能量飼料的比例。

(7)使用替代料

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的價格較高,用一些廉價的昆蟲、蚯蚓、當地的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水產品下腳料、粉渣、豆腐渣、糖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後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喂雞,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

(8)使用飼料添加劑

使用添加劑可以提高蛋白質飼料的利用率,亦有利於降低飼料成本。據報道,在一般飼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使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2%~3%;添加賴氨酸,可減少飼料粗蛋白質用量的3%~4%;添加維生素B12等飼料添加劑,也能提高飼料粗蛋白質的利用率。

(9)添喂維生素C

在每1000千克雞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可使產蛋率提高10%以上,節省飼料15%以上。

(10)添喂砂礫

每周適量補喂一次砂礫,有助於雞肌胃中飼料的研磨,幫助其消化和吸收,使飼料消化率提高3%~8%。

(11)改進料槽結構

喂雞的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這樣的料槽容料多,雞不容易把飼料啄出來,雞能吃凈剩料。至於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採食為主要准則。料槽添料量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三分之一槽高,否則易造成拋撒浪費。

(12)保證充足的飲水

雞每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產蛋時缺水,可使產蛋量下降30%。

(13)及時驅蟲

如果雞體有寄生蟲寄生,則雞採食飼料所轉化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寄生蟲吸收,造成「看似養雞,實則養蟲」的惡果。因此,一般應30~60天給雞驅蟲一次。

(14)及時淘汰公雞

公雞一般比母雞多吃20%~25%的飼料,因此,對多餘的公雞應及時進行淘汰;飼養種雞,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雞保持1∶20為宜。

(15)淘汰低產母雞

雞群中常有10%~30%的低產雞,把低產雞淘汰掉,雞群的產蛋量不會顯著減少,但可以大大節省飼料。

D. 想要節約養雞成本,自己如何製作雞飼料呢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選用良種雞產蛋雞應選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產蛋初期營養水平應稍高於飼養標准,產蛋後期適當降低營養水平,夏天炎熱,雞採食量減少,需提高日糧的蛋白質水平,以19%為佳,若添加蛋氨酸,則以17%為宜。保證飼料中的營養全面,防止飼料粉碎過細,過細的飼料不僅不易於雞採食,而且容易造成"料塵"飛揚而浪費。把好飼料關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中營養不全面是最大的浪費。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並「料塵」飛揚而浪費。


E. 想降低養雞成本有什麼好的辦法

引言: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於許多養雞戶而言,有許多可以降低養雞成本而且獲得較大效益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簡單實用,而且也可以從實質上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許多養殖養雞戶也表示,與其他養殖戶比較而言,投入成本幾乎差不多,可最後獲得經濟效益卻相差甚遠,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有什麼合適的辦法來降低成本呢?

三、定期淘汰

雞群中難免會有一些弱小雞病殘疾,甚至低產雞,這種雞不僅利用價值小,而且對成本的消耗也比較大,所以我們對於這一類的雞要及時淘汰。暫且不說劣質雞會帶來會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如若在雞群中出現了病毒感染,就會使整個雞群受難,從而對所有的經濟效益就會有影響,不僅虧損嚴重,而且對人的健康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F. 在山林散養的土雞,吃益生菌長大,怎麼飼養才能讓雞的品質更優越

1、保健促健康:促進腸道中有益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的增殖,有效抑制導致雞群疾病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細菌的繁殖,從而穩定腸道有益菌群平衡,另外益生菌的代謝產物丁酸,能夠刺激腸黏膜細胞的增殖,修復腸黏膜,防止腸道菌群失衡。益生菌對雞群腸道保健效果特別明顯。

2、防病,節約用葯成本:益生菌中高含量的乳酸菌等有益菌,對飼料中、飲水中、雞腸道中的有害細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可替代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免疫增強劑,有效提高雞群健康度。長期在飲水、飼料中添加益富源微生物促長劑,由於保健效果明顯,雞群的發病率降低,成活率明顯提高,可以減少或不使用抗生素,明顯減少葯物成本。

3、節約飼料成本:益生菌在雞體內繁殖代謝,產生大量的消化酶,能促進雞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主要營養物的消化吸收,促進非澱粉多糖的降解,分泌的乳酸等酸性物質使腸道環境呈酸性,也有利於營養素的消化吸收,降低飼料耗,節約飼料成本。

4、改善養雞環境:連續使用益富源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從而減少了有害菌分解飼料中營養時產生的胺類、吲哚類和硫化氫等致臭分子,雞糞臭味明顯減輕,改善了養殖環境。還能減少養雞環境及糞便中有機磷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減少污染。

5、促進生長:益生菌在雞體內能產生多種有益代謝產物如有機酸、維生素、氨基酸等,直接提供雞生長所需營養,增強雞的營養代謝,養雞促長效果明顯。

G. 想降低養雞成本,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現實的,因為干什麼都要有成本,比如每個成年雞每天需要二兩糧食,你非要喂一兩糧食,那樣達不到生長的需要,除非農村荒山林地,可以散養解決一點,但問題又來了,散養還得解決圈山的問題,又增加飼料的成本一般占養殖成本的70%左右,養雞想要利潤大。

H. 請問散養的雞如果光喂玉米可以嗎

純玉米喂雞的成本是高還是低,對散養土雞真的好嗎?在農村家庭養殖幾只或十幾只散養雞,使用純玉米喂養,每天只需那麼一點點,是無所謂的,浪費不了多少糧食。若是大批量養殖土雞,純玉米喂養成本過高、營養單調、玉米生物利用率低。

第一,純玉米喂養土雞成本過高。養土雞也好,養圈土雞也好,一般平均每隻雞每天需要消耗飼料100克,即0.2斤。家庭養殖土雞數量非常少,用量也少,也就不去細算。若是以養雞為業,是靠養雞營利,大規模的養殖土雞,每天飼料消耗量非常多,使用純玉米喂養土雞就不劃算經濟了。農村創業養雞要精打細算,能節省的投資就等於創造的純利。純玉米喂養成本高,若是將玉米粉碎後使用1/3玉米,再加2/3的麩皮,這就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營養,增強了玉米營養的生物轉化率。每隻雞一般需要飼料量是0.2斤,按目前市場玉米價格,需要0.2元成本一天;若是使用1/3玉米粉和2/3麥麩作飼料,玉米成本是0.07元,2/3份麥麩的成本也是0.07元,合計玉米和麥麩混合飼料每天需要0.14元,比純玉米減少了0.06元/天;則每個月每隻雞飼料節省飼料成本1.8元,若是養一萬只散養土雞或圈養雞,每月就要節省飼料成本1.8萬元。

第二,純玉米喂雞營養成分偏低。養雞飼料需要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等高營養飼料,雞生長健壯快速產蛋多。玉米裡面只含粗蛋白是8.7%,維生素6個單位;麥麩裡面含粗蛋白15.7%,維生素是17個單位。因此,玉米含粗蛋白和維生素量是遠遠小於麥麩,兩都按比例混合後,既提高了飼料的營養物質的粗蛋白和維生素含量,又降低了飼料成本,使雞生長發育正常健壯增重快,產蛋多。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改變提高了純玉米作飼料的營養物質含量的弊端。

第三,純玉米喂雞營養物質利用率低。純玉米粒加工成粉狀物,玉米含有71.1%的碳水化合物能量物質,而麥麩只含30%的碳水化合物能量物質,兩都混合配製的飼料,使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從而提高了玉米的營養利用率,提高了雞的消化系統對粉狀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減少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吸收不了而變成糞便浪費了,有效地節省了飼料的生物轉化程度。

總之,純玉米喂養造成成本高,飼料生物利用不充分,營養物質含量較低,不如使用玉米配合飼料,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飼料營養,提高飼料生物利用率,有利於雞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經濟效益。

養雞過程中,呼吸道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推薦你一個:「三金方」
使用抗病毒葯物呼獨康,配合呼吸道專用葯萬呼寧,同時配合抗菌葯桿立克,控制繼發感染。連用4天,即可看到明顯效果,一般用葯兩天就會發現傷亡減少,採食量明顯增加,這是很多養殖戶使用後反映效果很好的一個「三金方」。

I. 散養土雞,怎麼樣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收益

土雞飼養周期長,關乎成本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具體應該從選擇品種開始,再選擇適宜散養的環境,注重野生飼料的開發等。至於掙不掙錢,從理論上講,成本低自然就賺得多,但還是要綜合市場來分析。假如所養的土雞出欄時間剛好碰上淡季,就算成本再低,相信也掙不了幾個錢,朋友們說對嗎?

注重野生飼料的開發
這點在散養土雞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其可以決定飼養成本的高低之外,還是決定土雞肉蛋品質的關鍵。野生飼料包括青料和蟲體飼料,青料有樹葉、牧草等,比如說松針,不但可以提高土雞的產蛋量,還可以改善土雞肉蛋的品質。蟲體飼料,我們在生產中完全可以利用場地環境來育蟲或誘蟲,人工育蟲非常簡單,平時在場地陰涼潮濕的地方多埋一些雜草,或人畜糞之類的,蛋白質來源就不用再掏錢買飼料了。

小結

掙不掙錢,除了成本、品質以外,還關乎到個人,市場上去轉一圈就知道了,有些人賣土雞的時候,客戶絡繹不絕,而有些卻無人問津。這裡麵包含著太多的東西了,一時半會說不清楚,而且說了也沒什麼用,只能靠自己去琢磨。但是,不管做什麼都必須以誠信為本,這樣才走得更遠。切不能為了降低飼養成本而忽略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