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外賬成本核算中成本變動率是多少
擴展閱讀
如何判斷無形資源 2025-05-15 09:48:48

外賬成本核算中成本變動率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5-27 04:09:39

① 廣告行業營業成本變動率多少屬於正常

是跟你的營業收入相關的
成本費用率公式為:費用率=成本費用(主營業務成本、三項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如物流成本利潤率=總物流成本/總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費用率=三大期間費用之和/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成本是企業本期已實現銷售的商品產掘老旅品成判凳本和已對外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是指含敬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

② 外賬公司按怎樣的比例計算成本

商品的耗用原材料量,還需要材料單價才能計算原材料成本,將原材料成本轉入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製造費用比例是1:1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還提供了一個商品的入庫量,先計算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生產成本/原材料量
再計算商品(產成品)成本
商品成本=商品的入庫量*單位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售出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總結一下:
(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月末製造費用分攤)——生產成本——(產品完工入庫)庫存商品——(商品售出後)——主營業務成本
沒有領用的材料在原材料賬戶掛賬;沒有完工的在產品在生產成本賬戶掛賬——沒有銷售的產成品在庫存商品賬戶掛賬;售出後轉主營業務成本。

③ 納稅評估中的變動率是怎麼計算的,正負有什麼代表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李扒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100%,其中: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超出預警值范圍,可能存在銷族鎮售未計收入、多列成本兆擾粗費用、擴大稅前扣除范圍等問題。

營業(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本期營業(管理、財務)費 用-基 期營業(管理、財務)費用〕÷基期營業(管理、財務)費用×100%.

如果營業(管理、財務)費用變動率與前期相差較大,可能存在稅前多列支營業(管理、財務)費用問題。

④ 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與變動成本率該如何計算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平均佔用的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率=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機會成本率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東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業務量(產量、作業量或銷量)的變動而變動,主要有:直接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生產工人的工資、福利、社保;電力、燃料,等。各企業可根據自己生產工藝、產品特點等具體確定,以符合企業的成本實際。

(4)外賬成本核算中成本變動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的科學化要求會計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信息資料,以作為對經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計劃和控制的依據,傳統的全部成本核演算法無法適應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經濟。

第二世界大戰後,對會計提出更高的要求,變動成本法開始在西方企業誕生,時至今日,普及地應用於西方企業的內部管理。

變動成本法是將一定時期所發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態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其中變動成本又分為變動生產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和變動非生產成本,而將變動非生產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為期間成本。

在變動成本法下,只是將變動生產成本在已售產成品、庫存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別負擔。因此變動成本法下的在產品和產成品存貨估價必然低於全部成本法下的存貨估價。

⑤ 成本核算時各部分所佔比例該怎麼核定呢

1、一般材料成本中的損耗占材料成本的1-5%。 2、加工成本中的設備等折舊占人力成本的5-10%。 3、管理成本中包裝成本、運輸成本、管理成本、銷售成本合計占總人力成本之25-30%。

⑥ 做外賬內個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是怎麼結轉的。。。。 說什麼要按收入的80%,還按稅負率。。。迷糊了~!

這是由於企業核算不具體或不細致造成的用大概比例結轉。這個比例可以是估計數,也可能是歷史數據積累(平均水平)。

「按收入的80% 」是結轉成本(主營業務成本),「還按稅負率」是結轉應交增值稅。

例如,本月收入1000元,按收入的80%;按稅負率5%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 (1000*80%)
貸:庫存商品 8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50 (1000*5%)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0

⑦ 成本變動率怎麼計算

成本變動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變動成本率也稱為補償率,是與邊際貢獻率相對應的概念,即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率。

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的關系:

由於銷售收入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後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產品的變動成本率高,則邊際貢獻率低,創利能力小;反之,產品的變動成本率低,則邊際貢獻率高,創利能力高。

⑧ 成本費用總額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費用總額=成本+費用。即: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獲利能力越強。

成本類計算:

單位產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產成品成本×100%。

分析單位產品當期耗用原材料與當期產出的產成品成本比率,判斷納稅人是否存在帳外銷售問題、是否錯誤使用存貨計價方法、是否人為調整產成品成本或應納所得額等問題。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100%

其中: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超出預警值范圍,可能存在銷售未計收入、多列成本費用、擴大稅前扣除范圍等問題。

⑨ 怎樣做外賬啊成本和收入是怎樣分配的,哪個高手能夠說詳細點啊

首先,收入是不需要分配的,只要記入當期損益即可。

關於成本,一般製造業成本核算流程和分錄: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例如,按材料消耗分配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7、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銷售收入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月末,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10、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1、月末,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2、月末,結轉本月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15、季末,預交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⑩ 成本變動率多少稅務會查

超過20%。企業期間費用鏈謹鎮變動率與收入變動率相差超過20%稅務會查。變動成本率也稱為補償率,是與邊際貢獻率相對晌毀應的概棚粗念,即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