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完成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結轉
會計工作業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工作。會計工作也是一個規范性很強的工作,各項規定也特別的詳細。結轉就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發生額和余額轉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那麼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結轉有什麼具體要求呢?我們看一下會計准則怎麼規定的。 一、結轉的概念 所謂「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二、 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的定義與特點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職工薪酬不僅包括企業一定時期支付給全體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也包括按照 工資 薪金的一定比例計算並計入成本費用的其他相關支出。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職工福利費、各類 社會保險 費用、 住房公積金 、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未參加社會統籌的 退休 人員 退休金 和 醫療費用 以及辭退福利、帶薪休假等其他與薪酬相關的支出。 從上述可以看出,新准則下的職工薪酬與原會計制度的應付工資比較類似,但是又不完全一致,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職工薪酬的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基本一致,真正實現了趨同,改變了我國50多年的「工資核算」傳統模式。 2、職工薪酬的內涵更加豐富,不僅包括了工資薪金,而且還將職工福利費、各類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納入其中。 3、核算內容上,現在的「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比原會計制度的「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等科目的核算內容更廣泛。 4、會計處理上,「應付職工薪酬」的帳務處理是一個全新的模式,與原會計制度相比是一種顛覆性的變化。比如,過去規定「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列入「管理費用」科目;而新准則規定褲轎,凡是職工薪酬的組成內容,均應根據受益對象分配到相關的成本費用科目。 5、信息披露上,統一了關於職工薪酬的披露原則,明確規范了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即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各類社會保險福利費、住房公積金、支付因 解除勞動關系 所給予的補償以及其他職工薪酬等項目的金額。對於因接受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補償計劃建議的職工數量不確定而產生的或有負債,應根據《或有事項》准則規定進行披露。 三、 總分類賬戶的設置及明細核算的組織 (一)總分類賬戶的設置 為了准確核算職工薪酬,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以及財政部「財會〔2006〕18號」規定,企業應該設置「應付職工薪酬」總分類賬戶。它是一個集合分配賬戶,借方記錄各項職工薪酬(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 養老保險 、 醫療保險 、住房公積金等)的實際發生額,貸方記錄按照受益對象分配的金額,本賬戶一般說來無余額。 如為貸方余額,反映期末尚未支付的職工薪酬,這時「應付職工薪酬」賬戶就是負債類賬戶,而不是集合分配賬戶。 1、本賬戶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2、本賬戶可按「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或純信「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非貨幣性福利」、「辭退福利」、「股份支付」等進行明細核算。 3、企業發生應付職工薪酬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從應付職工薪酬衫輪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 社保 費 公積金 、 個人所得稅 等)等,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2)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3)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4)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5)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 勞動關系 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6)企業支付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所發生的租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7)在行權日,企業以現金與職工結算股份支付,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8)企業以其自產產品發放給職工的,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同時,還應結轉產成品的成本。涉及 增值稅 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4、企業應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對發生的職工薪酬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生產成本」、「開發間接費用」、「勞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2)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3)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4)應由在建工程、研發支出負擔的職工薪酬,借記「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5)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6)無償向職工提供住房、車輛等資產使用的,按應其計提的折舊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開發間接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本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7)企業以其自產產品發放給職工作為職工薪酬的,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開發間接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8)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的,每期應支付的租金,借記「管理費用」 、「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開發間接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9)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根據股份支付准則確定的金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開發間接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10)在可行權日之後,根據股份支付准則確定的金額,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本科目。 (11)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借記「利潤分配——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明細核算的組織 一般說來,企業應該設置以下「應付職工薪酬」的明細科目: 1、工資薪金:是指按照規定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具體范圍參見1990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2、職工福利費: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精神,主要包括: 1)企業內設的職工食堂、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設施,其固定資產折舊及維修保養費用,以及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人工費用。 2)企業向職工發放的 住房補貼 、住房提租補貼和住房困難補助,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周轉房的折舊、租金、維護等支出,以及與職工住房相關的其他補貼和補助。 3)職工困難補助,或者企業統籌建立和管理的用於幫助、救濟困難職工的基金支出。 4)其他以實物和非實物形態支付職工的零星福利支出,如喪葬補助費、撫恤費、獨生子女費、 探親假 路費、誤餐費、午餐費或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及救濟費、離休人員的 醫療費 及節日慰問費、離退休人員統籌項目外費用等。 對於2008年前累積計提但尚未使用的職工福利費余額,以後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先沖減以前年度的福利費余額,不足部分在按規定在限額內扣除。 為了核算便利,可以將上一年職工福利費的實際開支水平結合本年計劃,測算本年的福利費開支比例(如:5%或8%)。每月可以按照預先測算的福利費比例計提計入職工薪酬,年末根據實際開支額,調整原預提數。 3、員工保險費:根據國家規定,企業為職工個人支付的各種社會保險費。如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 失業保險 、 工傷保險 和 生育保險 。 企業為員工繳納的各種商業保險,應該屬於職工薪酬的范圍,也在本項目核算。 4、住房公積金:是指企業按照國務院《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規定的基準和比例計算,向住房公積金中心為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 5、工會經費:企業按照規定支付給工會組織的工會經費,現行政策明確在工資薪金總額2%(含)內的,准在所得稅前扣除予以扣除。 6、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用於職工個人的教育培訓費用,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在職工工資總額2.5%(含)以內的,准予在所得稅前據實扣除。 7、非貨幣性福利:是指企業以非貨幣性形式(發放實物或提供資產免費使用等)為職工提供的福利支出。 8、辭退福利:因解除與職工的 勞動合同 關系而給予的補償。 9、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如股票期權等。 本文首先介紹了結轉的概念,而後對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的定義與特點進行了說明,最後詳細介紹了總分類賬戶的設置及明細核算的組織等內容。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對實際的會計業務中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結轉的問題有所幫助,對其他會計活動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Ⅱ 預防成本指的是什麼
預防成本是指有關企圖預防不良產品或服務發生的成本,包括計劃與管理系統、人員訓練、品質管制過程,以及對設計和生產兩階段的注意以減少不良品發生的機率所產生的種種成本。這類成本一般都發生在生產之前,而且這一類成本若發生,往往使故障成本下降。預防成本是質量成本的重要概念。預防成本是指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等需要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即這些成本是為了使故障成本和鑒定成本保持在最低限度而發生的。
Ⅲ 公司福利費的標準是什麼
福利費是企業按照工資總額的14%提取,主要用於職工的醫葯費,醫護人員工資,醫務經費,職工因公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職工浴室,理發室,幼兒園,托兒所人員的工資的費用。
工資與福利費的關系
從本質上講,工資與福利費是一致的,並無本質上的差異。福利費是傳統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我國舊的分配體制的一部分,其本質是小范圍的社會再分配。在計劃經濟時期,分配趨向平均化,但由於各地各人情況差異較大,這種平均化分配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因此需要一種分配製度予以調整,這就形成了現在的福利制度。在目前市場經濟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必要再區分工資與福利費。
新福利費的規定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應付福利費科目,福利費不用提取了。
1、如果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1)發生福利費支出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現金等
(2)月末,分配時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3)結轉損益時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福利費
2、如果執行原企業會計制度,福利費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
(1)如果提取,按以前會計分錄做。
(2)如果不提取,發生的福利費支出,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福利費」科目。
福利費的功能
福利費的功能可作如下概括:一是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的功能,如工作場所的環境改善、設備的配置等;二是促進組織人際關系和勞資關系的功能,它有助於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層之間關系的融洽,從而加強組織的凝聚力;三是激勵的功能,福利措施使員工增強滿足感;四是留人的功能,即更有效地留住員工。
以上內容就是關於工資福利費的規定的具體介紹,可知,福利費是企業按照工資總額的14%提取的。根據相關規定,不同情況下計提工資福利費的分錄是不一樣的,所以當需要計提福利費時,一定要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分錄是怎麼做的,如此工資福利費計提時所做的分錄才能確保正確。
法律依據:
根據國稅函(209)3號文中的規定,企業職工福利費開支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職工誤餐補貼等。(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獨生子女費等。註:根據新新企業財務通則將原來應當由職工福利費開支的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補充養老保險等內容,都規定為直接列入成本(費用),不再通過職工福利費核算。
Ⅳ 預防成本的通俗解釋是啥
就是控制生產成本,預防產品所應產生的效益有所減少。成本管控好,產品才能有可把握的效益增長。
Ⅳ 結轉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結轉成本是企業核算企業商品、資產、產品和勞務等經營活動的成本,它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現實情況,從而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那麼該如何計算結轉成本的金額呢?
結轉成本的計算公式
結轉成本是根據產品銷售的數量和成本來計算的,具體的公式為:1、結轉成本=產品銷售數量×生產成本;2、結轉敬磨雹成本=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
結轉成本的定義
結轉成本是核算企業商品、資產、產品和勞務等經營活動的成本。它可以記錄在損益賬戶的分類賬中。記賬時,借方計入企業商品、勞務、產品等成本;貸方期末余額計入「本游中年利潤」,結算後余額為零。
結轉成本的會計分錄
1、如果是銷售貨物結轉的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xx產品
2、如果是提供服務收入結轉的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等
工業企業的結轉成本
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大類。
1、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原材料
2、發放工資
借:生產成亮帆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福利費/社會保險/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
3、發生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修理費(運費/低耗品等)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
4、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5、結轉生產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
Ⅵ 會計里月底那些科目需要結轉,分別結轉到什麼科目
月末一般要結轉哪些科目
一、月末結轉分錄:
1、收入的結轉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期間費用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3、成本、支出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
4、稅金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所得稅
二、年末結轉分錄
1、利潤虧損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2、利潤盈利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月末會計的結轉分錄
一、計提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工會經費
1、按工資總額14%提取職工福利費 ;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應付福利費
2、按工資總額1.5%提取職工教育費
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
3、按工資總額2%提取工會經費
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
二、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三、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營業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
四、計提稅金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營業稅
--城建稅
--教育費附加
五、結轉各種收入
1、結轉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3、結轉營業外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六、結轉成本、支出、稅金
1、結轉成本
借:本年利潤 -
貸:主營業務成本
2、結轉其他業務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其他業務支出
3、結轉營業外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外支出
4、結轉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七、結轉各項費用
1、結轉管理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2、結轉財務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財務費用
3、結轉銷售費用
借:本年利潤 .
貸:銷售費用
八、季度計提所得稅
1、提取時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
2、結轉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上繳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Ⅶ 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圍及標准
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圍及標准
一、事業單位福利費的開支范圍:
1、本單位購置各種職工文體活動設施或器材開支。
2、對本單位舉辦食堂、醫務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事業的補助。
3、本單位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面對全體職工的業余文體娛樂活動的相關開支。
4、對本單位職工的特殊困褲棗難補助。
5、對本單位職工的預防保健開支。
6、對本單位職工子女的兒童節日慰問。
二、事業單位福利費不得用於以下開支項目:
1、請客送禮
2、變相發放獎金、津貼
其他違反財政財務制度規定的支出。
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
《國務院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國務院1957年議字第19號)規定,福利費的使用范圍包括:
(一)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生活費困難;
(二)解決工作人員的家屬患病醫葯費困難;
(三)解決工作人員的家瞎純褲屬死亡埋葬費困難;
(四)解工作人員的其他特殊困難;
(五)補助集體福利事業費用。
集體福利使用范圍:
1、看望本單位因病、傷住院的工作人員,購買少量慰問品支出;
2、單位舉辦食堂等集體福利開支的補貼;
3、健康療養支出,如職工體檢等;
4、其他零星集體福利支出。
另,《內務部關於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費掌管使用問題的通知》([65]內發字第17號)的規定,福利費的使用范圍:目前仍以解決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的生活困難為主;在生活困難解決以後如果還有結余,一般地可以對下列集體福利進行適當補助:
1、工作人員家屬的統籌醫療費用的超支;
2、機關、單位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少年之家、理發師、浴室的零星購置費的開支;
3、慰問住醫院的患病工作人員少量慰問品的開支。
福利費的本質是用於職磨簡工集體福利和集體福利設施的經費。它不要混同於獎金,前者側重於困難補助和集體性福利支出,後者側重工作性獎勵。另外同一事項不得既享受單位福利,又重復享受工會福利。所以福利費支出一定要按規定,以上就是事業單位福利費列支范圍及標准,大家都了解了嗎,了解跟多會計知識,就繼續關注本網。
Ⅷ 結轉福利費,怎麼做會計分錄
按最新的規定,福利費已經不採取計提制了,不應該有結轉的情況。發生時要直接在成本費用中列支。月末的結棚稿液鏈物轉入本年利潤,方法和其他費用的方法一樣。
發生福利費支出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結轉時: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所以職工福利費不計提,可以按實列支,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不能在稅前扣除。支付職工福利費應該納入工資薪金總額核算。
(8)福利費結轉的預防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敬毀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Ⅸ 給員工發福利怎麼做賬
1、公司購買的禮品送給員工,那麼需要將此筆費用計入到福利費,發生時做:
借:管理費用-應付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如果收到購買此禮品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不允許進項稅抵扣的,,若已抵扣需要做進項轉出。
企業以其生產和外購的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提供給職工的,應按該產品的公允價值和相關稅費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並確認應付職工薪酬;同時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其銷售成本的結轉和相關稅費的處理與正常商品銷售相同。
以外購商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提供給職工的,應按該商品的公允價值和相關稅費計人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實際購買時沖銷應付職工薪酬。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先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歸集當期應計入成本費用的非貨幣性福利,以准確確定企業人工成本。
(9)福利費結轉的預防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1經濟性福利
A.住房性福利:以成本價向員工出售住房,房租補貼等。
B.交通性福利:為員工免費購買公共汽車月票或地鐵月票,用班車接送員工上下班。
C.飲食性福利:免費供應午餐、慰問性的水果等。
D.教育培訓性福利:員工的脫產進修、短期培訓等。
E.醫療保健性福利:免費為員工進行例行體檢,或者打預防針等。
F.有薪節假:節日、假日以及事假、探親假、帶薪休假等。
G.文化旅遊性福利:為員工過生日而舉辦的活動,集體的旅遊,體育設施的購置。
H.金融性福利:為員工購買住房提供的低息貸款。
I.其他生活性福利:直接提供的工作服。
J.企業補充保險與商業保險:補充保險包括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