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養孩成本全球第二貴,養娃到底多費錢
中國養孩兒的成本成為了全球第二貴,養一個孩子非常的費錢,對於當代年輕人在養孩子的道路上只要想到是為孩子好,都會選擇去為孩子進行購買。這當中不僅會考慮給孩子購買各種各樣的衣服,同時也會考慮到,由於現在家庭當中孩子都比較少。父母為了把家裡一個孩子培養成才,所以會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因為考慮到家裡邊都只有一個孩子,每一個家長都會希望把家裡一個孩子都培養成才,好好的把孩子撫養長大。
養孩子上學
如今的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更多的都會選擇考慮給孩子送進私立學校,因為想到私立學校的教育質量會更好一些。同時私立學校裡面的學生也都會比較少,和公立學校相對比,雖然說私立學校比較貴,但是進去的門檻依舊非常的高。這樣也就吸引了很多家長紛紛的把孩子都送進私立學校,而每一年上學的費用都高達2~3萬元,是很多家長都負擔不起的。
② 大北農養285頭豬才夠員工生個娃,養一個娃需要多大成本
大北農養285頭豬才夠員工生個娃,養一個娃的成本至少要幾十萬,如果要精細養的至少要上百萬。
而且二百五十八隻豬的投入個人感覺還少了。根本不夠養孩子慎租的最終成本。養孩子成本真的太高了!
③ 養一個孩子成本有多高,你算過嗎
「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養娃不知養娃成本高!」
這大概是所有新手爸媽的煩惱。人類幼崽雖然可愛,但也非常能花錢,網友戲稱他們為「四腳吞金獸」、「行走的碎鈔機」。
據了解,在北京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高達276萬,這是以撫養到18歲來計算的。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在北京,一個孩子平均每年要花掉15萬!
很多網友感嘆自己的年薪都達不到15萬,更別說養娃了。
還有人詳細地計算了一下養娃的成本,大家可以參照表格對照一下自己家庭養娃的開銷。
從表格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教育支出是大頭。現在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從上學擇校到輔導班、興趣班,全都不落,父母希望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教育成本,很多父母都是省吃儉用,但面對孩子大幾千的輔導班費用時,卻沒有毫不猶豫。
雖然國家開放了三胎政策,但大家直呼:生不起!一個孩子就耗費了全家的精力和財力,更別說兩個、三個了。
不知道大家的養娃成本是多少呢?快拿起自己的小算盤來計算一下吧,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好的養娃方法。
④ 新加坡與國內的養娃成本
如今,在中國,雖然實行“二胎”政策,但是有不少人感覺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已經非常高,更返局衡別說生第二個了,“孩奴”一詞應運而生。不想生、不敢生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現象。那麼我們來盤點中國和新加坡養孩子的情況,看看不同國家養孩子需要承擔多大的負擔。新加坡高福利無壓力
新加坡是一個高福利國家,政府對生育和撫養孩子都有大量福利性質的措施。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拿到政府給與的“嬰兒花紅”:每個家庭的前兩個孩子可以每人給家庭帶來4000新元的現金補貼,,第3和第4個孩子各可得6000新元。此外,孩子出生後臘老,政府會鼓勵家長往兒童發展戶口CDA(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里存6000新幣封頂的儲蓄,政府會“dollar-for-dollar matching”。家長存多少,政府相應地給同樣數額的錢存入戶頭,作為獎勵。因此前兩個寶寶一出生,每個寶寶就可以獲得總額一萬新幣的津貼。而第三胎及之後的寶寶可得到高達18000新幣的獎勵。
到了入學漏做年齡,新加坡小孩照樣可以享受義務教育。就讀政府小學的公民學生,學費全免;中學學費(政府),每月學費5新幣;初級學院學費(政府),每月學費6新幣。
中國養娃成本最高
據測算,中國目前養一個孩子的費用高得驚人。排除將來的物價和教育費用上漲等因素,在中國養一個孩子至大學畢業,至少要花50-100萬人民幣。如果要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那麼可能200萬都不止。而這樣的花費,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可能還是最低水平。專家認為中國養育一個孩子成本是全世界最高,很多家庭認為養不起二胎,養小孩的邊際成本很高。
⑤ 在當代社會,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
隨著時代的變化,咱們的經濟水平也有所提高,現在養孩子不僅僅是要讓他們吃飽穿暖,滿足基本的物質需要,也要注意孩子精神方面的教育,例如保障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權利,培養孩子掌握一門技藝,陶冶情操……那麼,養一個孩子成本大約是多少呢?結合我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大家詳細說一說吧。
當然,想要養好孩子,並不是花費越多的金錢就越好的,孩子的世界相對比較單純,作為父母,即使工作再忙碌,都不要忘記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也許只是同孩子晚飯後在小區里散步,孩子都會很開心,對於孩子的性格發展也有很多幫助,相對父母陪伴少的孩子,他們更加自信、大膽和活潑。不僅如此,授予孩子更多的技能,都不如引導孩子遵守我們傳統的禮儀與道德,成為一個知是非、明道理、積極向上的健康人。
⑥ 生一個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
看看網友的評論就知道了。
本來就沒有生孩子想法的人,根本不會為了這每月500的補貼去生孩子。
有錢人要生早生了,也不差這500;
像佳佳這樣的,就算每月補貼500,我也不願意生。
一個月500,補貼三年,也就是18000。
生一個孩子所帶來的成本可不只是一萬八就能覆蓋的。
2
現在的年輕人面對生娃,很多都是:生得起,養不起。
生娃容易養娃難。
養一個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我們簡單估算一下:
這還是保守估計,不考慮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
也不包括雇月嫂、請保姆、購買學區房。
並且孩子從小身體健康,認真讀書,不報興趣班,不考藝術院校。
面對這么高的養娃成本,國家還能給我們些什麼幫助?
社保 - 生育險。
生育險可能是國家「鼓勵生育」的道路上能給的最大的幫助了。
生育險給錢的內容主要有兩塊:生育醫療待遇(生孩子報銷錢)、生育津貼(生孩子給錢)。
生一個娃具體能領多少錢?今天我們一起來算算。
以上海為例:
生育醫療待遇:只要符合生育金繳納標准,正常生育報銷3600。
生育津貼=用人單位月人均繳費基數÷30天×產假天數
小王的媳婦所在單位的人均繳費基數是8000元,那麼小王媳婦的生育津貼的領取標准為:8000÷30×128=34133元。
那麼小王的媳婦通過生育險總共可以得到:34133+3600=37733元。
要是攀枝花的政策可以普及,小王的媳婦或許可以拿到37733+18000=55733。
這已經是國家政策范圍內能給到的最大的幫助了。
但這筆錢在漫漫養娃路上只是杯水車薪。
3
像我們的上一輩普遍覺得孩子有吃有喝餓不死就行。
但是我們這一輩不一樣,我們生活的節奏就是拚命內卷。
生孩子養孩子?抱歉,真沒那精力,也沒錢。
都說養兒防老,可是現在的年輕人連孩子都養不起了,更別提養老了。
對於我們爸媽那一輩來說,國家的退休金是養老的一個強有力的保障。
可是我們不一樣,我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都在不斷上漲。
等到我們退休的時候,每個月到手的養老金大概率無法維持我們的生活州察水平。
我們來算算,按照目槐跡激前的情況等你老了之後養老金到底能領多少錢。
社保養老金的繳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個人繳納8%,僱主繳納16%。
但是實際繳納數額,並不一定是工資是多少,就按比例交多少。
而是按照本省平均工資,也就是繳費基數的60%-300%來繳納。
是不是有點懵?簡單舉個例子。
以上海為例:
上海2020年平均工資10338元/月,那麼上海的養老金繳納基數就是10338*60% - 10338*300%,也就是6202.8 元/月- 31014元/月元之間。
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本市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將分兩年過渡到位,目前最低基數是5975元/月。
也就是說你的工資再低,社保繳納基數最低都是按照5975元/月來繳納的。
你的工資再高,最高繳納基數也不會超過31014元/月。
那麼我們到底能領多少錢呢?
拋開每年工資浮動和通貨膨脹,我們來算一下。
先說個人賬戶:
也就是你個人每月承擔的8%部分,常年積攢下來而來的錢就形成了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金額=個人賬戶的儲蓄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國家人社部根據平均死亡年齡統計出來的計發月數是:
50歲退休計發195個月,55歲退休計發170月,60歲計發139個鉛襪月。
再說基礎賬戶:
公司給你交的16%的養老金就在基礎賬戶里。
月基礎養老金領取金額=(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⑦ 現在養個小孩成本高嗎
最近有人說,為了鼓勵生育,建議給三孩提供免費教育,怎麼說呢?想法特別好,畢竟啊,這樣能幫大夥節省教育成本,但是年輕人不願意生娃,差的也不是那點教育經費,因為本身咱現在實行的就是九年義務教育,那你給三孩提供了一免費幼兒園和高中教育,好像磨畢他也省不了多少吧?你知道現在養一個孩子花多少錢嗎?根據這個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咱們爛判現在把一個孩子從零歲開始到17歲,我們地方平均的教育成本48.5萬,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平均每年還不到2萬8,,每個月不到2400,感覺還可以接受似的。對於這價格50萬的養育成本,那可是平均得來的,具體到北京,上海這兒的一線城市,那成本可高了,上海102萬,北京市96萬,其次是浙江,天津的教育成本也都在70萬以上,就是我們的個人在家裡,而且這還都只是養娃的基礎。所以你就琢磨吧,養孩子之前你總得有套房吧,咱總不能等孩子出生以後還拖家帶口的租房吧,然後呢,孩子小的時候衣食住行方面稍微講究點兒家庭是不是也得給孩子安排一最好啊?什麼兒童面條啊,兒童酸奶啊,乳酪棒之類的咱都得買吧,可咱都清楚啊,甭管什麼產品,你只要說沾上兒童這倆字,那價格呀,就得翻好幾倍。這又是一筆額外的開銷白了呢,雖然咱現在文化課也不讓補了,可籃球遊客舞蹈課,瞎歷芹街舞課,游泳課這些興趣班,你該讓孩子學得學吧,再加上平時你得抽空帶孩子去旅遊逛逛什麼迪士尼,環球影城或者出去玩一趟,這18年下來肯定也得不少花吧。光是這些成本,那100萬都打不住了,太然後等孩子19歲上了大學,咱也不能直接當個甩手掌櫃,我也不管了吧?是不是?你還得按年按月給人打生活費呀,而且就算您孩子畢業參加工作,那他張嘴管您要錢,您能不給嗎?
⑧ 養娃至18歲平均花費48.5萬,生育成本報告引熱議:這個數字夠嗎
聊到生孩子這件事情,很多人都會將生育意願和養育成本掛鉤。
雖然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相較於過去有了大幅提升,但由於養育孩子的成本也隨之增加,因此不少父母是拒絕生育二胎三胎的。
那麼在中國家庭里,養育一個孩子至其成年,父母總共要花費多少錢呢?
不久前,《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正式出爐,報告從各個方面給出了中國家庭 育兒 成本的平均數據,這些數據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中國家庭生育成本報告出爐,養娃至18歲要花48.5萬,這個數字夠嗎?
先來看報告里的相關數據摘要。
數據顯示,一個中國家庭將孩子從0歲撫養到18歲成人之前,平均所要花費的成本為48.5萬元,這並不包括上大學之後的費用。
而如果將孩子培養至本科畢業,那麼所要付出的成本為62.7萬元。
此外,城鎮家庭與農村家庭的 育兒 成本相差較大,高等收入家庭的平均 育兒 花費要比最低收入家庭多出百萬元。
從孩子的成長階段來看,女性懷孕、分娩和坐月子期間的花費占 總 養育成本的比例並不高,最高的是6-14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它佔到了總成本的44.65%,在這個階段,教育投入是重中之重。
從孩次區分上看,在多子女家庭中,不論是城鎮家庭還是農村家庭,父母的 育兒 成本都是逐漸遞減的,即父母普遍在一胎上的投入要高於二胎,二胎上的投入要高於三胎。
報告出爐後,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展開熱議。
有網友表示自己生在二線省會城市,如今將一個孩子養育到大學,48萬是遠遠不夠的,中小學期間光是一場夏令營就要幾萬塊,更別提興趣班的花銷了。
「親身感受:0-3歲,每年3萬,3-6歲約每年5萬,主要是教育投資,小學一年應該每年4萬,中學一年應該每年6萬,高中約每年7萬,大學一年每年5萬,總計102萬!這還得要求孩子身體 健康 !」
「 實話實說,48萬養大一個娃算是窮養,現在的 育兒 成本高就高在教育,吃喝都可以忽略不計,早教班,夏令營,興趣班,哪個都是大幾千上萬。」
「一個娃剛到初中已經50多萬下去了,以後高中大學再50萬都不夠,現在雙減後不讓培訓真省了很多錢,但孩子一年學校加生活也得2.5萬左右,這種開銷我是不敢生二胎的。「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表示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寶媽因為帶孩子而失去工作機會的損失,倘若家中小寶寶需要媽媽全職照顧,那麼寶媽至少3年不能上班,寶媽這3年裡失去的工資也應當算入 育兒 成本。
「 全職4年,4年後復出工作,在職場上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因此寶媽為孩子付出的不僅是精力還有前途,這樣算下來,養育孩子的成本真的太大了。」
「 因為照料孩子無法工作、無法升職的女性太多了,她們的價值都賦予了孩子,所以養大孩子,48萬是遠遠不止的。」
新時代,養好孩子不再是僅限於溫飽就可以,無數父母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惜一切地在教育上進行投入,哪怕這種投入已經影響到了生活質量。
事實上,從父母對於高成本 育兒 的吐槽和抱怨上看,盲目地增加 育兒 成本不僅會讓家長陷入焦慮,降低生活水平,也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養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養娃,不要讓 育兒 成本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
本期話題
⑨ 養孩子,成本你知道多大嗎
現在大家都說沒有幸福感,大家都焦慮,都說鴨梨很大。
其實,鴨梨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房子太貴,另一個是小孩的教育成本太高。
那麼養大一個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呢?
猛然想到這個問題,我心裡直打鼓。
這筆賬,我確實應該粗略算一下,好讓自己有一個心理准備。有人測算,目前養育一個孩子直到他大學畢業,至少需要花費50--130萬元。如果還要海外留學,至少要200萬元了。
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要花的錢會更多。北京養大一個孩子大概需要花多少錢呢?我們來仔細算算這筆賬。
PS:每一位家長都願意為自己的孩子傾盡所有。這里只是純粹算算經濟賬,不存在以金錢去衡量親子感情的問題。畢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金錢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一.懷孕生產:10500元左右
孕期檢查、B超、葯費等,1500元左右。
孕期買土雞、水果及其它營養品等,4000元左右。
防輻射服及孕婦裝,2000元左右。
北京普通婦產醫院,順產各項費用加起來,約3000元。如果剖腹產,那麼費用在8000-10000不等。
二.0-3歲:41000元左右
如果寶寶不生病,0-1歲的時候,奶粉錢加衣物等錢,每個月約15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麼每個月約1000元。周歲內最少要花12000元左右。
1-3歲,買各種早教資料及玩具,約5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錢,每個月約1000元。那麼加起來,29000元左右。
三.幼兒園(學前)3-6歲:95600元左右
如果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光贊助費就2萬到6萬不等,甚至更多。
北京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最少1500元左右,飯費5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這樣算起來,每個月至少21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75600元。
四.小學:122000元左右
現在是說義務教育不用花錢,但是擇校費和培訓費收起來,那是條子都不打一張的。這兩項費用加起來,是很沒譜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5萬吧。
然後,按照不收學費算。書本費、買手機等各種東西,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費,平均一個月最少1000元左右。六年下來,總共72000元。
五.初中:40000元左右
和小學一樣,初中也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雜費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學校內的補課費、興趣班費、伙食費也不高,一學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慣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同樣不可忽略的一點是,上初中很多人會選擇「擇校」,這樣就會產生一筆贊助費。5-10萬元不等。
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3萬元左右。
總的算下來,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擇校,總花費4萬元左右;如果擇校,要8-15萬元左右。
六.高中:50000元左右
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200-1500元,如果選擇寄宿,2000元一學期。三年學雜費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選擇公辦一般高中學習,學費是900元/學期。但如果此時選擇公立轉制高中學習,每學期學費大約3000-4500元左右,同時要交一筆一兩萬元的擇校費。三年學雜費3萬元左右。
如果上民辦高中,三年學雜費花個十幾萬也是正常的。
同時,高中的學習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高中學生對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為此即便是家庭條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給孩子買電腦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
總的計算下來,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大約5-20萬元。
七.大學:70000元左右
高中畢業以後,有的人考上了大學。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四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4萬元左右。總計六七萬元夠了。
有的人上了大學以後,家長給的預算比較高,總花費15-20萬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多20萬元左右。大學花費儉還是豐,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准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如此算下來,按照最低標准,從懷孕到孩子大學畢業,一個家庭在經濟上至少要支出50萬元左右。當然這是在物價不漲得離譜,不通貨膨脹的前提下。
階段費用(單位:元)
懷孕生產10500
0-3歲41000
3-6歲95600
小學122000
初中40000
高中50000
大學70000
總計429100
結論:43 萬。
�親愛的讀者,你覺得養孩子需要多少錢呢?
⑩ 中國教育支出遠超其他國家,養大一個娃,到底要燒多少錢
每次談到教育支出,不少家長都都表現出無可奈何的樣子。畢竟教育是剛性支出,哪怕再窮,這筆支出也是得花出去的。根據匯豐集團發布的《教育的價值報告》可以看出,這份報告按照地區和國家一起統計,中國和全球對比起來,教育支出遠超全球其他國家。其中,中國香港以132161美元登上了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