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成本核算方法指的是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的核算方法,主要用來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成本核算的方法:設立材料明細賬,按主材,輔材分類,確定工時單耗,按生產計劃投料,匯總直接費用,並按工時分攤費用,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余額)。
(1)元器件檢測行業成本如何核算擴展閱讀
不同的行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樣
1、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
2、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3、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成本核算的實質是一種數據信息處理加工的轉換過程,即將日常已發生的各種資金的耗費,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經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或使用范圍進行費用的匯集和分配的過程,正確、及時地進行成本核算,對於企業開展增產節約和實現高產、優質、低消耗、多積累具有重要意義。
❷ 一個小公司生產感測器的生產過程:元件打磨-成型-焊接-測試-裝配-檢驗-包裝.怎樣核算成本
以一小時為例,算出一小時內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資+水電費+一般消耗=總投入,計算出一小時內的產品產量×每件產品的市場定價=總產出,總產出÷總投入得出每件產品的成本價格,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每件產品賣出後所需要繳納的所得稅=不虧本成本。
❸ 怎樣做成本核算表
可將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分為以下四個成本項目列示: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季節費,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費以及其他製造費用。
具體可讓會計給你提供相應的資料。各項目還可按包含的內容細分為若干明細項目,還可將各成本項目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更加突出你的新品的特點。
❹ 電子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電子行業的成本核算與其他行業的一樣,沒有大區別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4)元器件檢測行業成本如何核算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設立材料明細帳,按主材,輔材分類
2.確定工時單耗(可以是計劃工時,也可是實際工時)
3.按生產計劃(或作業單)投料
4.匯總直接費用,(動力費,製造費,直接人工費),並按工時分攤費用.
5.按完工產品品種數量結轉完工成本(在產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額投料或約當比例,生產周期短的在產品可以不分攤費用,待完工時時在分攤費用)
6.期初在產+本期投產-本期完工=本期在產(生產成本借方余額)
❺ 電子行業怎麼樣核算成本,分幾個步驟核算
實行分步結轉法進行成本核算.因為電子元件品種多,只能採取綜合核演算法。將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按各產品單位計劃成本分攤,計算出半成品,第二步再發裝配車間完工入庫,這樣半成品加上裝配工資費用後得出各產品完全生產成本。
❻ 成本核算方法
1.分步法: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❼ 檢測行業如何核算成本
企業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❽ 檢測服務業採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檢測服務業成本核算簡單就是:采樣費、檢測分析費、報告編制費、管理費、人員費、車輛費、技術服務費、稅費等檢測費用之和。大型項目成本預算會更細化,具體可以參照各地的檢測收費標准。
❾ 如何成本核算
企業如何進行成本快速核算,需把握以下幾點:
如何理解並衡量成本快速核算能力?
是否能透過信息化系統獲取成本管理能力現狀?
如何衡量這些前置的業務單據及時處理的能力?
針對這些業務單據處理不及時/異常,我們應如何協助其改善?
成本檢測異常有哪些類型?(日期、價格、工時、低階碼、在制、返工/報廢…)
……
同時,面對成本核算難題,還可通過搭建智能核算平台,快速准確提升財務成本結算:
(1)異常快速處理:異常處理貫穿日常工作,財務人員根據基礎信息檢查表、生產異常檢查表等異常處理的機制,分每日檢查,每周檢查拉取對應的異常數據並監督各部門處理,縮短月初異常處理的時間。
(2)工資快速產出:通過工藝轉移及報工,每天進行車間工人生產數據的及時記錄;月初通過系統自動抓取上月車間人員績效數據明細提供給人事部門。
(3)成本快速核算:數據異常處理完成後,可以通過E10成本智能核算平台,一鍵進行成本數據核算,成本核算效率大幅提升。
❿ 電子生產企業怎麼核算材料成本
所謂成本核算,就是按產品明細科目將相關成本計入或分攤計入。
通用原材料、元器件可以用分攤方式計入相關產品成本。就像製造費用分攤一樣,平日領用時不計入具體產品或型號,待月末統一分攤並轉入相關產品成本。
分攤可以用材料消耗、人工成本、實作工時、機器工時、產值等,使用哪個主要取決於分配的合理性與能獲得的資料。
例如,本月日常領用元器件累計2000元,A產品消耗主要材料(元器件以外)5000元,B產品消耗主要材料8000元,C產品消耗主要材料1000元。
日常領用時計入生產成本—元器件科目
借:生產成本—元器件 2000
貸:原材料 2000
月末分攤到具體產品
1)計算分配率
A產品分配率 = 5000 / (5000+8000+1000)=0.357143
B產品分配率 = 8000 / (5000+8000+1000)= 0.571429
C產品分配率 = 1000 / (5000+8000+1000)= 0.071429
2)計算具體產品應分攤成本
A產品應分攤的元器件成本 = 2000×0.357143 = 714.28
B產品應分攤的元器件成本 = 2000×0.357143 = 1142.86
C產品應分攤的元器件成本 = 2000×0.357143 = 142.86
3)編制分錄
借:生產成本—A產品 714.28
生產成本—B產品 1142.86
生產成本—C產品 142.86
貸:生產成本—元器件 2000
怎麼樣才能准確點核算每個品種每個型號的單位產品成本?
只能逐筆、逐項登記,即嚴格按領料單上註明的產品和型號登記明細賬。簡便與准確只能選擇其一,沒有既簡便又准確的會計核算方法。